高一地理鲁教必修2课后作业:4.3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高一地理鲁教必修2课后作业:4.3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高一地理鲁教必修2课后作业:4.3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高一地理鲁教必修2课后作业:4.3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我国地域广阔,聚落形态千姿百态,无一不深深打上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第12题。1.此处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a.团聚状b.带状c.网状d.棋盘状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建在靠近河流的高坡上。第2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m处聚落沿河发展,其聚落的形状可能为带状。答案:1.a2.b读湖北某城市略图,完成第34题。3.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d.气候适宜4.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方向是()a.向西扩展b.向北扩展c.向南扩展d.向东扩展解析: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临近长江,水运便利,且有铁路穿过,陆运条件较好。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铁路向东延伸,故该城市城区建设会向东扩展。答案:3.b4.d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完成第56题。5.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氍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运河淤塞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6.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b.德州今后主要向西发展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解析:第5题,清末大运河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第6题,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会使德州城市向东发展,并引起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答案:5.c6.d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7.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8.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a.甲城b.乙城c.丙城 d.丁城解析:第7题,高铁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到达城市的时间缩短,则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市服务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高铁建成后,城市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但实际距离不会改变。第8题,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然是乙城或丁城;图中又显示乙所在区域城市间,及乙与周边城市有便捷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可判断乙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答案:7.c8.b读沃尔玛、好又多等大型超市在某城市的分布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信息灵通b.交通通达性好c.周围居民多d.外地游客多10.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最大范围地吸引消费群体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d.为城市旅游增添观光景点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沃尔玛地处火车站和厦禾路旁,好又多处在干道的“十字路口”处,这样布局的最大优势是交通通达性好。第10题,这样布局的目的是最大范围地吸引消费群体。答案:9.b10.a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b.乙丙c.丁乙d.甲乙丙12.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政治b.山地c.河谷d.交通答案:11.a12.a1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城市某种类型连锁店分布图,图中连锁店可能是()a.大型超市或日用品店b.日用品店或专卖店c.专卖店或快餐店d.大型超市或快餐店解析:由图可知连锁店一方面是沿交通线分布,另一方面是分布在人口较多的地区,符合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原则,但连锁店数量不是很多,因此可以判定为大型超市或快餐店,而非日用品店或专卖店。答案:d据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2020)的要求,到2020年,把西安基本建成布局科学、生态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西部商贸中心。据此完成第1415题。14.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在社会发展中的政治地位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为旅游购物中心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区和销售区a.b.c.d.15.目前,西安市的商业街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布局原则是()a.交通最优b.资金最优c.货源最优d.市场最优解析:第14题,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它的形成与城市政治地位关系不大,旅游地也不一定是商品集散地。第15题,商业街在市中心主要是为了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以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答案:14.a15.d16.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哪些?(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ab、ac、ad)方向最快。(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析:第(1)题,读图可看出,该区域城镇数量减少,但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从图中可读出。第(3)题,沿ac方向的运输方式有铁路、水运,城镇今后沿此方向发展最快。第(4)题,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因用地规模的扩大导致耕地减少、用地紧张。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减少。(2)交通运输。(3)ac(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17.(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从城市发展总体趋势出发,大连中心城区初步设计规划了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据火车网2013年5月16日报道,大连地铁1、2号线和规划中的4号线有望在南关岭交会。下图为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部分)。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种地外,还开采矿石;因为南关岭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在1983年城市户口占有率已达到97%,户籍人口约10万,工业企业众多。(1)南关岭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说明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3)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4)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变化对城市的影响。第(1)题,应从位置、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区位因素的变化。第(2)题,由材料可知,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交通通达度大为提高,使得各类土地租金水平大幅度提高。第(3)题,在通车前以工业用地为主,而通车后,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将以住宅用地为主。第(4)题,地铁建设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使商业网点在南关岭大幅增加,促使其商业发展。答案:(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2)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均将有大幅提高。(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