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明与暗教案序号 1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学准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投影灯板 书 设 计 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讲授新课:二学生作画三展评及小结(一)谈话(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纸折了一下,有了什么变化?把纸揉皱了,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二)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三)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1、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2、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3、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4、细致刻画。(五)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明与暗教案序号 2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2、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3、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学准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投影灯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讲授新课:二、展评及小结(一)导入:设计意图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二)新授:设计意图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四)教师演示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六)欣赏讲评(七)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寻找美的踪迹教案序号 3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点难点教学重重点:理解肌理的美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教学准备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展评及小结(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五)拓展: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寻找美的踪迹教案序号 4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理解肌理的美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合理构图教学准备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讲授新课:二、展评及小结1、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2、学生用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3、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4、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6、作业评价: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泥浮雕教案序号 5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点难点教学重重点:了解浮雕的概念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学准备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板 书 设 计 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展评及小结(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师揭示“浮雕”的概念(二)新授: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制作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6)塑造形象局部:(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评析作业:小组互评(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六)、拓展: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泥浮雕教案序号 6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难点: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教学准备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讲授新课:二、展评及小结1、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2、继续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3、制作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6)刻画细部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5、评析作业:小组互评6、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7、拓展 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泥浮雕教案序号 7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点难点教学重重点:了解浮雕的概念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学准备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板 书 设 计 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展评及小结(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师揭示“浮雕”的概念(二)新授: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制作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6)塑造形象局部:(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评析作业:小组互评(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六)、拓展: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泥浮雕教案序号 8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难点: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教学准备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讲授新课:二、展评及小结1、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2、继续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3、制作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6)刻画细部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5、评析作业:小组互评6、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7、拓展 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画扇面教案序号 9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2、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3、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点难点教学重重点: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难点:扇面的构图与布局。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小结(一)导入(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绕口令比赛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扇面画。)1、师: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2、师: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扇子)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们所喜爱。3、揭示课题: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板书课题)(二)新授: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1)折叠扇面形(2)圆扇面形(3)鹅毛扇面形师总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2、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师:同学们,这两把扇子的大小、形状、材质完全一样,扇出的风也一样凉爽。如果要你选择,会要哪一把?为什么?(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课件,引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引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扇子?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讨论汇报)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扇子的制作,可将宣纸或图画纸裁成各种扇面形状,并简单的装饰一下边框。下节课我们来画扇面画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画扇面教案序号 10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难点: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教学准备笔墨纸砚、国画颜料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体育上册 第二十四课 小排球说课稿
- 塑料厂包装材料管理细则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5.1.6 鸟(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6.3 向心加速度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 虞美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中必修上册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2025江苏苏州市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1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吉林省四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与绩效考核标准
- 借款合同中国农业银行担保借款合同3篇
- 雨水管网扩容改造工程建设方案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考试题库含答案(精练)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月考测试卷(一)(范围:游戏分享至第一单元)(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镀工业园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秋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风向》教学设计
- 不锈钢栏杆施工全流程方案
- 国企人力资源岗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遵守规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全科医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