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楹联拾趣一、楹联与中考楹联即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样式。近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考查形式也是多姿多彩。中考语文对联题形式多样,有选择题、连线题、默写题等客观试题,也有填空题、赏析题、删改题等开放性试题。 例1(2004年南京)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刖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 对 _ 莫愁湖 对_ 总统府 对_ 简析:只要注意词性相同结构一致的特征即可。答案依次是:白马湖、无想寺、状元楼。 例2 (2004年邵阳)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遗书香 简析:只要抓住对联的特征 左右比较即可,答案是:A - d,B- a, Cb,Dc。 例3 (2004年大连)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园二、楹联的来历、发展及特点(一)楹联的来历楹联是对联的雅称,它还有一个俗名叫对子。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桃木削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条钉在门上,藉此来消灾免祸、逢凶化吉。其实仅这一风俗或者叫迷信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现在有些家里虽弄不来桃木,但插把桃树枝来避邪也是这么个意思。为什么要这么作?概因一个不算优美但却动人的传说。据山海经所载:远古时候,相传神荼、郁垒两兄弟皆为神人,家住度朔山大桃树下,这大桃树曲蟠三千里,其东北角桃枝稀少,就成了万鬼出没的鬼门,神荼和郁垒来审判他们是好鬼还是恶鬼。对于为害的恶鬼,他俩就捆绑了“引虎食之”。于是人们就把家住大桃树下,理想中能够剿灭恶鬼的神荼、郁垒俩兄弟绘于桃木板上,钉在门口的两侧借以“避邪”。唐代的白居易在其白礼六贴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的王安石元日诗云:总把新桃换旧符。最初的桃符看起来更像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门神,后来人们再在桃符上加些乞福迎祥的话,逐渐加以规范,就成了对联。桃符也就是对联的最初形式。中国人公认的第一幅对联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公元934年至公元938年在位的后蜀国国君孟昶书写的。(二)楹联的特点我们说中国的对联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何真正意义上的对联却出现在一千多年以后。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个界定问题。可能最初人们也会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快显灵,降妖捉怪保安康之类的话,但那只叫桃符,不叫对联。对联对联,即对又联,对即上下句要对偶、要平仄相谐;联即上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联系,浑为一体。说到这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对联的形成与诗歌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三千多年前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零五篇诗,但格律诗的成熟却到了两千年以后的唐代。对联便吸取了格律诗的精华,每句音节的平仄声调要相间出现,上下联在音节相对的位置,用字平仄要相对;对联在遣词造句上讲究上下联要对仗,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词性要相同,并且动对动、静对静。这些都深深地带有格律诗的烙印,因而我个人认为对联是伴随着诗的发展,尤其是格律诗的成熟而成定势的。在唐诗中尤其在唐代的律诗中,颔联、颈联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对联,像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像杜甫的“自去自来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像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能说它不是对联吗,只不过少了一个横批而已。就是老杜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短短四句,两两成对,一点都不浪费。足见老祖宗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三)楹联的发展楹联可简单划分为春联、楹联、堂联、寿联、婚联、挽联、题赠联、自勉联、名胜古迹联等。对联正是从格律诗中汲取了充足的养份,最终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至后来人们过春节需要贴对子,婚丧嫁娶需要贴对子,过寿开业需要贴对子,往来酬和需要送对子喜笑怒骂,悲欢离合皆成对,对联无处不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一个联家,他赠予大臣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赠予徐达的是:“破敌平蛮,功贯古今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朱元璋不仅自已喜欢对对,还下旨全朝公卿部府,士庶之家除夕都得贴对。想想看“楚王好腰,宫中多饿死”,皇帝喜欢对联,那公侯将相和黎民百姓不得投其所好,苦思冥想构思巧联吗?关于朱元璋好对、而且善对,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微服出宫看到家家户户贴春联,心下甚喜,但在路过一家店铺时,却见门板上空空如也,心里头甚是不爽。找来店家一问,回答是:他家里的人只会拿一尺屠刀,拿不了五寸笔杆。朱元璋就问他,那你咋不请人代写呀?回答是:皇上圣旨一下,秀才们替人写对联都忙得喘不过气,请也请不上。于是朱元璋决定亲自为他写幅对联。一问他家世代为屠户,兼做阉猪生意。顿时才思如泉涌,当即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蹴而就: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横批是:祖传技艺。还有一个典故,说是明朝时,江南有些地方有一种婚俗,新娘上轿之前女家先要对上姑爷家的轿对。有家姓罗的人家出嫁闺女,姑爷的轿子来了,只见轿门上有半幅对联:二人天合。寥寥四字却难倒了众人。原来上联运用的是拆字格,“二、人” 合成“天”,“天合”又是“天作地合”的简称,以此称颂两家婚事,十分得体。但再得体也得对上下联,否则闺女咋上轿。亏了新娘的父亲也懂文墨,对出了下联:一了子平。“一了”组成“子”。而子平又指向子平,据后汉书所载此人淡泊名利,不随世俗,等儿女的婚事一办完,说了句“当我如死也”,就去云游四方,家人不知所终。所以人们便把完成儿女婚事叫做“了了子平之愿”。此联上联出得好,下联对得更妙,于是新娘顺顺当当、喜气洋洋上了花轿,到男方家里还得受人尊宠,何等的体面,何等的威风。在对联一千多年的历程中,明清时期可以称得上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对对联也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种时尚。好对、奇对、妙对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蔚为大观,使得对联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只可惜“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三、楹联在实际运用中的讲究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对联不是还在用吗,古调现在不是还在弹吗。坦率的说,我个人以为,现在人大多用也是乱用,弹也是乱弹。举个实例,过年贴春联农家是贴得最认真的。三十这天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贴出了春联,而且十几间房子,每个门上都得贴,真个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红红火火过大年。可是你留心一下这些对联的内容,卧房门上、客厅门上、灶房门上贴得都一个味,就连养牲畜的后院门上贴得也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地纳新春户纳福。也不管贴得合适不合适,只要贴满了整个院落,放眼望去红彤彤的,心里就觉得受用。更别说上下联怎样区分,如何贴法了。对联既然是一门传统艺术,我们就得尊重传统。借用历史小说张居正中李太后的一句话:老祖宗立下的规矩不能破。那么买回来一幅对子,该怎样区分上下联呢?老祖宗立下的规矩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当然这里的平仄要按古声调划分,也就是:上声去声全为仄,阴平阳平不全平,因为阴阳藏入调,混淆平仄需辨真。发音短促都属仄,韵母响亮皆平声。不过买回来的对子,也有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属平或都属仄的,那就要从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关系上来区分了。区分开了上下联最终还得把对联贴在门上,对联的贴法是上联贴我们的右手方向,下联贴左手方向,盖因古人的认读习惯同我们的正好相反。我敢说现代人贴对联十之大半恐怕都得贴反。真要贴反了,如果上下联之间是并列关系倒也罢了,如果是承接递进或者反对那可就悔了甚至是惨了。好在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中考、高考的语文试卷中就增加了对联的有关考点,相信随着“文化征服世界”这一口号的深入人心乃至身体力行。对联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的奇葩是会重现生机的。四、对联分类及其代表作赏析我今天所讲的题目是楹联拾趣,既然是拾趣就得拣点耐听的讲讲。说来惭愧至今我也搞不懂,对联倒底可以划分多少类,有人从作法上入手划分了十几类,有人从用途上区分划分了几十类,还有人列出了上百类。的确,中国的对联浩如烟海,信手拈来皆是对,人名可以对,地名可以对,谜语可以对,偈后语可以对,医药可以对,器皿可以对总之,只要你想对,你能对,一切事物都可入对,就连标点符号也能入对。这就是一幅有名的换联:?,?,? !,!,!。有人说它像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了1949年4月的南京总统府。1949年4月1日,南京各院校师生举行了反内战游行,结果遭到血腥镇压。于是几天后的追悼会上就出现了这幅满腔悲愤的无字对。对联对到这个份上,你说谁还能将对联加以科学的分类,但分不出个类,又让我这拾趣的人到哪里去拾。我也就顾不了许多,只得我行我素权且将其划分为三类,依据就是对联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它离不开汉字这一语言符号,汉字也无外乎音、形、义,所以我将对联按其作法划分为侧重于音对的,侧重于形对的和侧重于义对的三类。上面的无字对划入第三类属于其中的特例,原因就是标点符号它也有特定的含义,如果上面的那幅无字对非要表达出来,那就是:问,问问,问问问;恨,恨恨,恨恨恨。所谓侧重于音对的,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老枣靠树倒,矮槐挨阶栽。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对其父杨廷和的。上联的一二三五字韵母全是AO,下联的一二三五字韵母全是AI。这叫同韵联。再来看明代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徐渭的一幅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这是多音字联,怎么读,借用一下联律常识,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掌,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常,读作:常掌常掌常常掌,掌常掌常掌掌常。挺有意思吧,不过光有意思还不行,这也是幅行业联,有谁知道这幅对联是写给哪行的。说上了我请他吃尕妹子的素炒豆芽。这是写给豆芽店的,试想天底下哪一个卖豆芽的不希望自已的豆芽一夜之间掌掌常呢,这幅对联不仅有趣还带着美好祝愿,是多音字联中的极品。在侧重于音对的对联中,数量最多的还是谐音联。象明代担山和尚所作的: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象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肖子升对老翰林的:进士进仕尽是近视,中丞忠诚终成忠臣。都属此类。看下面一幅今人作的谐音联:独览梅花扫腊雪,细睨山势舞流溪。是否能读出点味道。如果快读不就是:多来米发索拉西,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说对联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至上而下的推崇,许多人应制而作,其间更是得到了文人墨客的援手,为其推波助澜,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大文豪苏东坡就好对,而且作对时喜欢拿别人开涮。他的妹子苏小妹、挚友佛印往往成为他开涮的对象。有一次两人乘船游玩,东坡看到河岸上有条狗在啃骨头,于是坏笑着指给佛印看,遂成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本为出家人,河上骨取其谐音分明是在骂自己,佛印急了夺过东坡手中的扇子扔到了河里,这扇子上有东坡的题诗。东坡先是一楞,然后是两人会心一笑,佛印的举动恰是对出了下联:水流东坡诗(尸)。在相互打趣中,两人也为对联增加了几分情趣之能势。 不过在谐音联中最有情趣的当属这半幅对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这是留客联,字面意思很浅显:下大雨了,你这回去恐怕会弄得一身泥水,我这虽没什么好酒好菜,但总有鸡蛋豆腐招待你这女婿吧,你呀就别说回了。相传这是清代钟耘舫之岳父下雨时挽留女婿的话。钟耘舫何许人也,清代著名联家,所传对联一千八百余幅,尤其是他的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共一千六百一十二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也因为此联,他在获罪入狱后得以网开一面,按现在话可能就是保外就医了。但善对的他可以免去牢狱之苦,却逃不过岳父的挽留。这半幅看似亲切自然、不琢斧痕的留客联,实则是语近情遥、暗藏玄机的谐音联。下大雨指夏禹;恐中泥,孔子名丘字仲尼;鸡蛋,周公姓姬名旦;豆腐留女婿,我不知道四川方言咋读(钟耘舫为四川人),就是普通话也是杜甫、刘禹锡的谐音。而子莫、颜回二人又都是孔子的高徒。半幅对联嵌入七人,这七人非圣即贤。谁敢在这古之圣贤头上动土,而且将其对得如此亲切自然,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半幅对联也就成了至今尚无人能对的绝联。侧重于形对的有拆字的、有同形的等等。就是在字形上作文章,很有意趣。话说袁世凯称帝后,国人震怒,有人出一对联以抒愤懑之情: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余行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或在口中才是国,现在被袁字占着,把袁字换成或不就是国了么;余在走之上才是途,因为不堪回首,被首字占着,余字不在走之上也就没前途的途字了。很巧妙也很有喻意,可谓拆字的典范。再如明代才子唐伯虎点秋香时所作: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把个思字和赏字拆得很透彻。但此联毕竟为调笑之作,对有余而联不足,尤其下联不免有轻薄之嫌。后来乾隆皇帝用上联考纪昀时,还是纪昀对的巧妙,他对的下联是: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纪昀就是时下都很走红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此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颇有口碑,而且在对联发展史上更是占有一席之地,像名对: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前年在他逝世二百周年之际,河北沧州的纪晓岚研究会还为纪念他专门面向海内外征联。不过对他的评价嘉庆帝早有定论,给他的御赐碑文是: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同形联中有名的还有屈原祠之联:泪涕湘江流满海,嗟叹嚎啕哽咽喉。上联皆用三点水的字,下联皆用口字旁的字,而且声情并茂、情真意切,让伫立于祠堂前的人悲怆之情油然而生。再如湖北天成观龙王殿之联: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雲霄雷電,霹雳震震霈雨霖。这些都是同形联中的精品。在侧重于形对的对联中还有比较特殊的。象这幅上联:烟锁池塘柳。它将“金木水火土”五行嵌入字形中,绝妙之至,以至于无人能对。当然对联绝不能以难取胜,而是要在妙字上作文章。既语近情遥,又妙趣横生。应该说无论是侧重于音对还是形对,都得表达一定的意思,或乞福迎祥或表示祝贺或传递友情或插科打诨或冷嘲热讽,哪怕仅仅是自娱自乐,哪怕仅仅是附会风雅,也总离不开个喜怒哀乐。因而我在这里进行拾趣时只是在侧重上加以区分。至于说到侧重于义的对联那就更是浩若繁星、比比皆是,就是其中的趣联也不胜枚举。像“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回文联,像“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猜);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谜)”的谜语联,像“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孝悌忠信礼义廉(无耻)”的隐字联等等,不一而足,在此也就一笔带过。当然作为一幅完整的对联还得有横批,横批一般为四个字,可以看作是对联的题目,具有表明中心、补充联意等作用。有一年过年到朋友家去玩,门上贴了一幅他翻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弗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莫关心”乍一看吓人一跳,再一看横批又不禁哑然失笑。横批是:认真过年。好的横批能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像“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横批“缺衣少食”即是一例。名联赏析:一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点评:林则徐七岁便能吟诗作对,名闻乡里。作此联,人虽小,志却高,气盛也! 二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联 点评:“笑”、“容”二字巧妙,道出了世态人情,写出了人生众相。 三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世间名联 点评:鸿是壮志鸟,蚕为旺家虫。此为拆字联,意味隽永,堪称佳作。 四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点评:第一、四、六的“朝”字读“cho”,同“潮”,其他的读“zho”,作“早晨”讲;第一、四、六的“长”字读“zhng”,同“涨”,其他的读“chng”,作“常常”讲。利用了汉字的一字多义、同音假借的特点,长叠有趣,但怪而难工,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也。 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一秀才联 点评:“月”字六次出现,“年”字六出以对,作联人有真功夫也。“月圆”逢“月半”,“年尾”接“年头”,时空虽相同,意趣各自异。 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岳飞墓联 点评:青山本无意,白铁也无情,皆因忠佞起,称幸或叫屈。何哉?拟人也。 七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座佑铭联 点评:有此志,用此心,何愁区区聊斋不成? 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联 点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错矣。 九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钱塘观潮亭联 点评: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壮哉! 十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济南千佛山趵突泉联 点评:着“冒”、“飘”二字,其形现矣,如在眼前,美哉!五、我来试一试:(一)猜猜看:对联中称颂的是谁?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3、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颂韩愈4、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颂文天祥5、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6、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颂司马迁7、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颂李清照8、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9、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1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安全管理责任制执行报告
- 语文教师考评述职报告范文
- 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2025年新媒体产业发展与技术驱动可行性分析报告
- 学校网络安全自查报告
- 2025年锂能源行业锂能源应用技术前景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在线旅游平台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会展行业虚拟会展平台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大渡口区2025二季度重庆大渡口事业单位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四川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2025江苏南京技师学院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培训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