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三 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学案.doc_第1页
鲁人版必修三 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学案.doc_第2页
鲁人版必修三 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 学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 2.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复习与鲁迅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3. 结合文本,分析刘和珍的人物形象。【学习过程】一预习:(一)【作者介绍 】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4.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 5.散文集:朝花夕拾 6.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 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二)【写作背景】 1 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2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等人) 盲目地引入“死地” 。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无比愤慨,爱国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记念刘和珍君是这些悼念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一篇。(三)【字音】屠戮(l) 寥落(lio ) 长歌当哭(dng ) 殒身不恤(yn x) 菲薄(fi) 踌躇(chuch) 桀骜(jio ) 立仆(p) 租赁(ln ) 黯然(n) 噩耗( ) 惩创(chung ) 攒射(cun ) 不惮(dn ) 喋血(di xu) 尸骸(hi) 浸渍(z) 干练(gn)二导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4、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写作缘起,纪念死者。唤醒庸人,牢记血债。刘和珍概况。刘和珍遇害。刘和珍遇害经过。“三一八惨案”教训。惨案的意义。【小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四思考: 1、阅读课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出有关刘和珍君的文句,分析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明确事迹: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中弹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温和善良而又有思想、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五研读第一部分:(思考: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君死的态度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情感?)阅读课文第一、二节: 1、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从一、二部分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明确:纪念死去的青年 写给段祺瑞政府和走狗文人 (嘲讽、痛恨) 写给快要忘却这件事情的国民(唤醒)2、第二节写到了哪两种人?作者对其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人民苦难而哀痛的人,以能为人民谋幸福为幸福的人敬佩崇敬;庸人:有是非观,但是容易忘记烈士鲜血的人哀伤警醒。3、语句品析: (1)文章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该如何理解? 明确: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出现在程君正告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和我回忆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往事之后。对这样一位热情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读编之情的人,当然有必要写文章来加以记念。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一悲痛的悼念。也字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 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紧接在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之后出现。这样的世上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猛士又多庸人的世界,是造化易于使人暂得偷生的世界。为了促醒庸人,这就正有写一点东西来揭露暴行,揭露流言的必要。感情的基调是愤怒。第三次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紧接在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之后出现。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