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教案1.doc_第1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教案1.doc_第2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教案1.doc_第3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教案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以某种自然灾害(洪灾)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了解对这种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教学重点】以某种自然灾害(洪灾)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自然灾害的概念案例分析说明洪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了解洪灾的监测和防治措施板书设计导入 观看各种自然灾害视频回答问题1.视频中有哪些自然灾害?2.这些自然灾害有什么危害?3.不同自然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你能在视频中找一例吗?活动一投影展示图片:无人区的火山、发生在校园内的洪涝,判断是否为自然灾害。(强调自然灾害本身既具备自然属性又具备社会属性)辨析以下案例,是否为自然灾害,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所幸位于海洋上,没有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承转通过视频我们知道影响人类的自然灾害很多,本节课我们将以洪灾为例探究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以及危害。活动二1.判断:洪灾是由洪水造成的,所以说,所有洪水都会造成洪灾来源:2.读表归纳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精讲点拨,强调读表的方法。从项目上看影响范围广、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影响;从时间上看发生频率高)活动三合作探究1.补充完成学案第二部分“洪灾的形成原因”洪灾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 气象因素:_、大量冰雪_。来源:河湖因素 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_,植被覆盖率越_,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_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_,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_、河床坡度_。_: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_的速度。2.读建构式生态课堂p84长江流域洪灾相关资料并回答(1)(2)题。(1)试从气候、地形、水系三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精讲点拨,强调答题的角度)a.气候: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b.地形: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水系: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支流多,(2)加剧长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围湖造田;破坏植被活动四1.洪灾的防治措施(面对洪涝灾害,我们该怎么办)(1)工程措施a._,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b._,防止洪水漫溢。c._,加快泄洪速度。d.开辟_,开挖_,降低洪水水位。(2)非工程措施2.考考你:判断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兴建水库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禁乱砍滥伐,大力植树种草开挖分洪道加强监测与预报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疏浚河道 来源: 概念 概念 自 分类 然 以洪灾为例 成因 灾 害 危害 危害 对策 学生看视频并思考问题判断是否为自然灾害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展示自主探究、自主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建构式生态课堂p84长江流域洪灾相关资料,小组合作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展示到黑板指定位置。学生小组交流后得出答案学生抢答学生自主展示通过视频导入可以缩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通过设问可以提高视频的使用效果。用具体的实例解决抽象的概念。及时强化、学以致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在结合现实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会学生如何反思总结。简洁展示学习结果,让学生一目了然。实现知识建构学以致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同时,强调自然灾害分析的一般方法。材料补充 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其防治 (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在学案上)加强学生对其他几种自然灾害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围绕活动展开,共安排了四个活动,通过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也通过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