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铝与铝合金1下列关于铝及其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有h2o生成b都有h2生成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h)4的形式存在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解析:选c2al2oh6h2o=2al(oh)43h2,3h2oal2o32oh=2al(oh)4。2在溶液中不能与al3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clbohch dna解析:选bal3和oh结合生成al(oh)3沉淀而不能共存:al33oh=al(oh)3;oh过量时:al(oh)3oh=al(oh)4。3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 d氨水解析:选d若使al3全部沉淀出来,须加入碱液,排除c项;由于al(oh)3溶于强碱溶液,故应选用弱碱溶液。4下列图像表示al3与al(oh)4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实线表示al3,虚线表示al(oh)4,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bal3和oh反应时,先实线后虚线,横坐标之比为31,b项正确;al(oh)4和h反应时,先虚线后实线,横坐标之比为13,c、d项均错误。5欲从氯化镁固体中除去少量氯化铝,应进行下列哪些操作()加入过量氨水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盐酸加入过量硫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 bc d解析:选b利用al(oh)3的两性,先将固体溶解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此时mg2转化为mg(oh)2沉淀,al3转化为al(oh)4,过滤出mg(oh)2沉淀并溶于盐酸中生成mgcl2,将溶液蒸发结晶即得到纯净的mgcl2。6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abc(“”表示反应一步完成)所示关系转化的是()选项abcaal2o3naal(oh)4al(oh)3balcl3al(oh)3naal(oh)4calal(oh)3al2o3dmgcl2mg(oh)2mgo解析:选cal2o3和naoh反应生成naal(oh)4,naal(oh)4和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al(oh)3,al(oh)3受热分解得al2o3,a符合;alcl3和氨水反应生成al(oh)3,al(oh)3和naoh反应生成naal(oh)4,naal(oh)4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alcl3,b符合;al不能一步生成al(oh)3,c不符合;mgcl2和naoh反应生成mg(oh)2,mg(oh)2受热分解得mgo,mgo和盐酸反应生成mgcl2,d符合。7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c31 d13解析:选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6h2o=2naal(oh)43h2,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2、al3、h、cl和少量oh,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a有mg2,没有al3b有al3,没有mg2c有大量的h、mg2和al3d有mg2和al3解析:选d由图像可知沉淀质量先增大后减少,最后保持不变,故一定含有mg2和al3;当开始滴加naoh溶液时就出现沉淀,说明无h。9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ba2、cu2、h、ag、so、so、oh、hco、no,何种离子能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1)当生成al3时,可能存在_。(2)当生成al(oh)4时,可能存在_。解析:铝既能跟酸反应放出h2,又能跟碱反应放出h2。当生成al3时,说明溶液呈酸性,含有大量h,则oh、so、hco不能大量存在,no也不能大量存在,因为h、no与al反应不放出氢气;必须含有so,保持溶液呈电中性;含so则不能含有ba2、ag;cu2为蓝色,不能大量存在,可能含有mg2。当生成al(oh)4时,说明溶液呈碱性,含有oh,不能大量存在h、mg2、ag、cu2、hco,阳离子只能是含有ba2,则不含有so、so,可能含有no。答案:(1)h、mg2 、so(2)oh、ba2、no10把5.1 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5.6 l h2(标准状况下)。试计算:(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2)该合金中铝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解析:设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mg2hcl=mgcl2h2 11 xx2al6hcl=2alcl33h2 2 3 y y解得:x0.1 moly0.1 mol则m(al)0.1 mol27 gmol12.7 g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100%52.9%n(al)n(mg)11。答案:(1)52.9%(2)111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aal跟naoh溶液共热b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cal2o3和水共热dal2(so4)3和过量的氨水解析:选da项,al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和h2,错误;b项,al(no3)3与过量的naoh反应得到naal(oh)4,错误;c项,al2o3与h2o不反应,错误;d项,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al(oh)3,因此al2(so4)3和过量的氨水反应可以得到al(oh)3,正确。2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al(oh)3al2o3alnahco3mg(oh)2(nh4)2co3a bc d答案:c3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而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区分的一组溶液是()akoh溶液和alcl3溶液bna2co3溶液和盐酸cmgcl2溶液和氨水d盐酸和naal(oh)4溶液解析:选ckoh和alcl3、na2co3和hcl、hcl和naal(oh)4三组物质都可能因反应物的量不同发生不同的反应,因而互相滴加方式不同而发生不同的现象,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而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al bal(oh)3calcl3 dal2o3解析:选aa、b、d三种物质与naoh反应无固体剩余时,均生成naal(oh)4,三种物质中铝的含量越高,消耗碱的量越多。alcl3naal(oh)43nacl,因cl相对原子质量大于al,故等质量时耗naoh低于金属铝。5向3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3 ml b7.5 mlc15 ml d17.5 ml解析:选b已知n(alcl3)0.03 mol,nal(oh)30.01 mol,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氢氧化钠不足,二是氢氧化钠过量。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al33oh=al(oh)3,al(oh)3oh=al(oh)4当碱的量不足时,则v(naoh) l0.007 5 l7.5 ml;当碱过量时,则v(naoh) l0.027 5 l27.5 ml。6用含有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加盐酸溶解加过量烧碱溶液溶解过滤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a bc d解析:选c利用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特点,先加入过量烧碱溶液溶解,过滤除去镁,氢氧化铝不与弱酸反应,所以通入过量co2可以得到al(oh)3沉淀,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铝沉淀。7.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滴入)y溶液中,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右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选项abcdxco2hclnaohalcl3yca(oh)2naal(oh)4alcl3naoh解析:选c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co2caco3h2o=ca(hco3)2,前后两个过程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错误;向naal(oh)4溶液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al(oh)4h=al(oh)3h2o,生成al(oh)3沉淀,再继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沉淀消失,前后两个过程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错误;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l33oh=al(oh)3,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h)4沉淀溶解至最后消失,前后两个过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发生反应al34oh=al(oh)4,不生成沉淀,再滴入氯化铝溶液后发生3al(oh)4al3=4al(oh)3,生成沉淀不溶解,所以前后两个过程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d错误。8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到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b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解析:选d由图像可知生成的mg(oh)2为0.15 mol,al(oh)3为0.20 mol,故镁和铝的质量为0.15 mol24 gmol10.20 mol27 gmol19 g,a项正确;加入的硫酸过量,最初加入20 ml naoh溶液时,无沉淀生成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b项正确;由图知与氢氧化铝反应的naoh溶液为40 ml,根据al(oh)3oh=al(oh)4,可知nal(oh)3n(naoh)0.04 lc(naoh)0.2 mol,故c(naoh)5 moll1,c项正确;由铝、镁的量可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为(0.2 mol3/20.15 mol)22.4 lmol110.08 l,d项错误。9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今用较纯净的铝屑制取氢氧化铝有多种方案:方案一:alal2(so4)3al(oh)3反应原理:2al6h=2al33h2al33oh=al(oh)3或al33nh3h2o=al(oh)33nh方案二:alnaal(oh)4al(oh)3反应原理:2al2oh6h2o=2al(oh)43h2al(oh)4h=al(oh)3h2o或al(oh)4co2(过量)=al(oh)3hcoh2o方案三:反应原理:2al6h=2al33h22al2oh6h2o=2al(oh)43h2al33al(oh)4=4al(oh)3回答以下问题:(1)方案一中最好加入的碱是_,原因是_。(2)方案二中最好通入co2而不是加硫酸,原因是_。(3)填一填下表。方案制取1 mol al(oh)3所需的原料alhoh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方案一中由al3制取al(oh)3时,应选用氨水,发生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通常不用强碱,因为al(oh)3会溶于过量的强碱中;方案二中由al(oh)4制取al(oh)3时,应通入co2,发生离子反应为al(oh)4co2=al(oh)3hcoh2o,通常不用强酸,因为al(oh)3会溶于过量的强酸中。在方案一中有关系式:al3hal33ohal(oh)3,故产生1 mol al(oh)3消耗1 mol al,3 mol h,3 mol oh;方案二中有关系式:alohal(oh)4hal(oh)3,故产生1 mol al(oh)3消耗1 mol al,1 mol h,1 mol oh;方案三中有关系式:4al(oh)3al33al(oh)43h3oh,故产生1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税务培训
- 新闻采访策划课件
- 办理退休手续培训
- 内燃机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安全防范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辅警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文化娱乐行业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建设银行2025吉安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农业银行2025乌海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金属成型工艺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 临床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
- 医院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 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协议
- 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条文解读
- 俄乌冲突课件初中生
- 第12课《醉翁亭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激光原理及应用》全套课件
- DB11T 1497-2017 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
-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 ESD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