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1).doc_第1页
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1).doc_第2页
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1).doc_第3页
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1).doc_第4页
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一、选择题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会产生一道道光柱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b炒菜时加碘盐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食盐中的碘受热易升华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明矾具有杀菌消毒功能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水果中的葡萄糖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a b. b c. c d. d2下列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往naoh饱和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加热煮沸制备氢氧化铁胶体b. 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c. 氢氧化铁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d. 往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电解质溶液可发生聚沉现象3当光束通过稀豆浆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表明稀豆浆属于( )a. 纯净物 b. 溶液 c. 胶体 d. 浊液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 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 常温下,将稀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n(h+)n(oh-)不变c. 标准状况下,5.6l由ch4与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6.021023d. 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清溶于水所得澄清液体无丁达尔现象b. 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 中国瓷器闻名世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d. 人体内的酶通常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对应反应速率7胶体区别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 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空隙c.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d.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8生产、生活中常设计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市蜃楼”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造成的b. 明矾可用于再来水的净化和消毒c. 在香蕉箱中放入浸有kmno4溶液的硅藻土可延长保鲜期d. 由于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所以炒菜时加碘盐最后放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b配制fe(oh)3胶体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并不断搅拌c除去na2co3固体中nahco3用酒精灯灼烧固体混合物d制取nh3直接加热nh4cl固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a. a b. b c. c d. d10下列根据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sio2不溶于水,而na2o2溶于水得到naoh,则si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为碱性氧化物b. nahso4溶液、na2co3溶液分别呈酸性、碱性,则nahso4属于酸,na2co3属于碱c. hcl、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则hcl、nh3均属于电解质d. 用一束光照射稀豆浆时产生丁达尔效应,则稀豆浆属于胶体1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 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 厨房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直流电后,溶液中溶质分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b. 向fe(oh)3胶体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最终胶体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c. 硫酸铜溶液通过一束光无特殊现象,淀粉溶液中通过一束光侧面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d.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运动无规则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没有浑浊b. 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该现象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 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不可作为氧气来源d. 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都不能通过滤纸的孔隙14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 “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c.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d.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萄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二、非选择题15.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2)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a吸附性 b聚沉 c渗析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fe(oh)3胶体可用来净水,是因为它表面积大、具有_;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从溶液中分离提纯fe(oh)3胶体的方法是_。16. 日常生活和生产与化学紧密相连。(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不稳定,会分层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可以利用_鉴别水溶液和胶体;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镏水的烧杯里充分反应。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_,该操作的名称是_;(3)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几例: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理是_;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作用运用了_原理。17.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4)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18. 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现象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原因是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 ,理由是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19. 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当溶液呈 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pm2.5”悬浮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危害人体健康(“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可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c明矾、硫酸铁可以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检测题参考答案1. 【答案】 a【解析】a、森林中的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形成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b、加碘盐里面加的是碘酸钾,加早的话会破坏加碘盐的效果,碘酸钾在受热时会分解(与氯酸钾同理),产生氧气与碘化钾,故b错误;c、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沉入水底,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但不能杀菌,故c错误;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d错误。2【答案】a【解析】a往naoh饱和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到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a错误;b胶体的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这是胶体区别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故b正确;c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可借助此性质区分胶体与溶液,故c正确;d往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电,滴加电解质溶液可发生聚沉现象,故d正确;答案为a。3【答案】c【解析】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重要实验特征。a、纯净物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a错误。b、溶液也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b错误。c、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c正确。d、浊液无丁达尔现象,d错误。正确答案c。豆浆、牛奶、鸡蛋清、淀粉胶体、雾、血液、墨水、肥皂水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胶体。4【答案】c【解析】a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氯化镁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故a错误;b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故b错误;c主要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故c正确;d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与胶体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要记住常见的胶体,如fe(oh)3胶体,al(oh)3胶体,原硅酸胶体,硬脂酸胶体,卤化银胶体,土壤胶体,豆奶、牛奶、鸡蛋清的水溶液,有色玻璃,烟、云、雾等。5【答案】c【解析】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沉淀,不是胶体,故a错误;b常温下,将稀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虽然c(h+)c(oh-)不变,但因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中n(h+)n(oh-)变大,故b错误;c若气体全是ch4,则0.25molch4中含有1mol氢原子,若气体全部是c2h4,则0.25molc2h4中也含有1mol氢原子,故c正确;d因合成氨是可逆反应,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d错误;答案为c。6【答案】d【解析】a、鸡蛋清是胶体,平均分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棉麻是植物纤维,只含有c、h、o元素;丝毛是蛋白纤维,蛋白质由c、h、o、n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s、p等,n、s、p燃烧是会生成其各自的氧化物,烧头发时有异味就是头发中含硫的缘故;故b错误;c、陶和瓷的主要成分都是al2o32sio22h2o,是硅酸盐,主要原料是粘土。故c错误;d、人体内的酶通常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对应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b答案易错,如果题干中加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种类多,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只知道纺织类的),主要看其合成的单体组成了,例如粘胶,主要原料来自于植物,它就和棉麻情况相同;而氨纶、氯纶、腈纶、醋酯纤维等等,顾名思义,肯定是含有其他元素。7【答案】d【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d。8【答案】c【解析】a、“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海市蜃楼”与胶体性质无关,故a错误;b、明矾的作用 : al3 + 3h2o al(oh)3 胶体 +3h,al(oh)3 胶体有吸附作用,会把水中的悬浮物吸附沉淀下来,用于净水,但不能用于消毒,故b错误;c、乙烯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高锰酸钾反应,故可用高锰酸钾除去乙烯,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将香蕉放入有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的密封容器中,故c正确;d、碘单质有挥发性,而且有毒,我们在盐中不是加的碘单质,而是碘酸钾kio3,是不会挥发的,但加热时会分解,所以炒菜时不能放的太早。故d错误。故选c。 “雨后彩虹”“海市蜃楼”的成因是难点,“雨后彩虹”属于光的散射,“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雨后彩虹”与胶体有关、“海市蜃楼”与胶体性质无关,需要平时学习中注意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用化学的视角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9【答案】c【解析】a、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故a错误;b、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fe(oh)3沉淀,不能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nahco3,故c正确;d、直接加热nh4cl固体,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a. sio2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故a错误;b. nahso4和na2co3都属于盐,故b错误;c. 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nh3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 稀豆浆属于胶体,用一束光照射稀豆浆时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d。1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铬是重金属,因此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a正确;b、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可以,因此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正确;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硅胶吸水,铁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c正确;d、燃气是可燃性气体,厨房中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d不正确,答案选d。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通直流电后,溶液中溶质分子由于是中性微粒,因此不会向两极移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由于带有电荷,会向某一极移动,错误;b向fe(oh)3胶体中不断滴加稀硫酸,开始由于胶粒的电荷被中和,会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后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硫酸铁和水,得到的是黄色溶液,错误;c硫酸铜溶液通过一束光不会对光线发生散射作用,因此无特殊现象,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可以对光线发生散射作用,因此通过一束光侧面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效应,正确;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及胶体粒子运动都无规则,错误。考点:考查溶液和胶体的性质正误判断的知识。13【答案】b【解析】a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溶液变浑浊,故a错误;b因云属于胶体分散系,则具有丁达尔现象,所以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与胶体有关,故b正确;c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但能与水或co2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供氧剂,故c错误;d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的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的孔隙,故d错误;答案为b。14【答案】b【解析】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故c错误;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硅酸盐的性质、胶体的性质、葡萄糖的性质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本题的难点是理解各诗句的含义,和与化学知识的联系。15【答案】(1) fecl3+3h2o(沸)=fe(oh)3(胶体)+3hcl或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 e;a;b;c【解析】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沸)=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l3+3h2o(沸)=fe(oh)3(胶体)+3hcl;(2)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电泳,故答案为:e;fe(oh)3胶体可用来净水,是因为它表面积大、具有吸附性,故答案为:a;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聚沉,故答案为:b;从溶液中分离提纯fe(oh)3胶体的方法是渗析,故答案为:c。16【答案】(1)b; (2)丁达尔效应 麦芽糖 渗析;(3)电解质氯化铁使血液中蛋白质胶体凝聚 电泳【解析】(2)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分散剂中得到的混合物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属于胶体,胶体具有的性质有: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有丁达尔效应,介稳定性,胶体不是浊液,答案为:b;(2)区别水溶液和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看其是否有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水溶液没有,答案为:丁达尔效应;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溶于水得到溶液,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但是胶体不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从半透膜里析出的是麦芽糖,该操作称作渗析,答案为:麦芽糖 渗析;(3)血液属于胶体,用氯化铁溶液止血是由于氯化铁是电解质可以使血液中的蛋白质胶体凝聚,答案为:电解质氯化铁使血液中蛋白质胶体凝聚;气溶胶中的胶粒由于吸附其他的离子而带有电,用高压电除去气溶胶中的烟尘就是应用了,带电的胶粒遇电流定向移动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答案为:电泳。17【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1)fecl3+3naoh=3nacl+fe(oh)3;复分解反应;(2)红褐;(3)乙;胶体和溶液(4)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解析】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6hcl=2fecl3 +3h2o,所得溶液是fecl3溶液,溶液中含有fe3+离子,溶液呈黄色,故答案为:fe2o3 +6hcl=2fecl3 +3h2o;(1)取少量此溶液,滴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3 +3naoh=fe(oh)3+3nacl,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fecl3 +3naoh=fe(oh)3+3nacl,复分解反应;(2)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答案为:红褐;(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而溶液没有,故可以看到乙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故答案为:乙,胶体和溶液;(4)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阴离子so42- 中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