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技术总结范文.doc_第1页
公路技术总结范文.doc_第2页
公路技术总结范文.doc_第3页
公路技术总结范文.doc_第4页
公路技术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技术总结范文 省道S306张家界至二家河公路12000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总结受湖南省湘西交通勘察设计院的委托,我公司承接了省道S306张家界至二家河公路12000数字化地形测量任务。 工程施工从xx年01月24日开始,02月10日完成外业,xx年02月27日提交全部资料。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成工作量 1、四等GPS点8点(其中已知点2点); 2、一级导线点20点,导线长7.805km,平均边长343.534m; 3、四等水准(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代替)7.805km; 4、12000数字化地形图面积为2.539km2,公路主线长7.800km。 二、测区概况测区隶属张家界市永定区。 起点为大庸桥,经南庄坪居委会、后坪镇荷花村、候家湾村,终点至后坪镇二家河居委会。 测区为平地与山地相间,原S306经过测区,交通方便,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好处。 但测区起点方向前3Km地形相当复杂。 公路右侧是澧水河,并有木龙滩水电站的坝址。 在电站下游,公路路面最大高程处与澧水河水面高程相差27.7m,与河底高程相差30m以上;在电站上游,公路路面最小高程处与澧水河水面高程相差6.8m,与河底高程相差12m以上。 公路右侧多为陡山,且有部分是风化石;交通流量特别大,均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作业依据 1、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06-98),以下简称GPS规范。 2、建设部发布的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4、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5、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7带,中央子午线为1110000),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四、已有资料的利用 1、平面控制点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档案馆提供的“种子公司”和“武陵大专”属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数据可靠;经踏勘,以上三点标石均保存完好,故作为起算点使用。 2、高程控制点高程起算点为“种子公司”和“武陵大专”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档案馆提供,属1956年黄海高程系,数据可靠,作为高程起算点使用。 3、地形图资料测区有甲方提供的11万地形图,采用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做为实地选点和图幅分幅使用。 五、平面控制测量(一)GPS平面控制测量布网根据该项目是呈带状分布的特点,起点以“种子公司”和“武陵大专”作为起算点;布设成线形锁状;为了更好地保证精度,每5Km左右有一对相互通视的GPS点,满足了公路测量控制点的要求。 选点与埋石根据GPS观测对点位的要求,所布设GPS点位均是埋设在基础稳固,视野开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位置和大功率输电线路,以免干扰卫星信号。 GPS点埋设了12cm12cm60cm的预制混凝土普通标石。 观测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四台E640单频GPS接收机观测。 仪器编号分别为E 640130xx11、E 640140100081、E 640140100031、E640140100056,E640是新一代大内存高精度静态测量系统,同时可以跟踪多达12颗GPS卫星,跟踪性能优越。 接收机的主要基本参数和技术指标信号通道12通道;采样间隔5秒;水平精度5mm1ppm。 观测前,事先编制了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安置天线时,对中误差2mm;同步观测时间段长度,在45至65分钟之间。 平差计算根据GPS接收机的内存大小,整个GPS网观测完毕后一次性将接收机采集的观测数据输入电脑,并查看记录文件,经查所有观测均采集了足够的数据,且未发现异常,可用作基线解算。 采用随机软件LandTop2.0进行数据预处理,按基线模式解算。 数据采样间隔取5秒,坐标系统采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使用广播星历,对流层改正采用hopfield模型,电离层改正采用标准模型。 平差采用随机软件LandTop2.0先进行WGS-84坐标系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以“种子公司”和“武陵大专”作为起算点,进行约束平差计算。 输出1954年北京坐标系(37带,中央子午线为1110000)平面成果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 精度评定观测基线最长为3912.654m,最短为743.804m,平均边长为2389.373m,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0.016m,允许值为0.050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188861,允许值为1:45000;均符合GPS规程的要求。 (二)一级导线测量布设以相互通视的四等GPS点作为起算,布设成附合导线。 一级导线点20个。 埋石地面埋设12cm12cm60cm的预制混凝土普通标石。 观测采用经检验合格的日本产TopconGTS102N全站仪。 水平角观测为左、右角各观测一个测回;距离观测为斜距,往返观测各三个测回;垂直角观测为对向观测三个测回;仪器及觇牌高均量至毫米。 各项观测较差符合城市测量规范、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 平差一级导线平差均采用北京清华山维NASEW95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 平差前,测距边水平距离均进行了高程归化和高斯投影改化。 精度评定一级导线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9400,最大点位中误差为4.256cm,最大点间误差为2.490cm。 均满足城市测量规范、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 六、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城市测量规范的规定,采用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四等水准测量;起算高程点为“GPS1”、“GPS3”和“GPS5”;对向观测所求得高差较差小于0.01S(m)(S为边长,单位km);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最大高程闭合差为+0.048米,允许值为0.058m,满足公路勘测规范要求。 七、地形测量本测区测图比例尺为12000,基本等高距为2米,采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分幅幅标准是50cm50cm,共15幅。 12000地形图测量原图及扫描矢量化图各74幅。 经检查,地形图的数字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