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总结资料范文.doc_第1页
分子总结资料范文.doc_第2页
分子总结资料范文.doc_第3页
分子总结资料范文.doc_第4页
分子总结资料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总结资料范文 第1-2章 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发展简史和研究内容。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孕育阶段(18201950年代)1865年,孟德尔发表了他的植物杂交实验一文,首次阐述了生物界有规律的遗传现象。 “遗传因子”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基础。 1910年,Morgan的染色体基因遗传理论,Gene存在于染色体上。 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石。 1944年,美国微生物学家Avery证明基因就是DNA分子,提出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957年,Heinz Fraenkel-Conrat和B.Singre的杂合病毒实验1953年,美国科学家Watson和英国科学家Crick提出DNA DoubleHelix model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 1958年,Meselson和Stahl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是遗传消息能准确传代的保证。 是物质稳性的分子基础。 1961年,法国科学家Jacob(雅各布)和Monod(莫诺)提出操纵子学说(第六章)1968年,Nirenberg、Holley和Khorana解读了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方面的技能而分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83年,美国遗传学家McClintoc因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989年Altman、Cech发现核酶(Ribozyme,某些RNA具有酶的功能)获Nobel化学奖。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2、DNA组成和结构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核苷酸序列对DNA高级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1、DNA分子是由两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它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 这就是嘌呤与嘧啶配对,而且腺嘌呤(A)只能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只能与胞嘧啶(C)配对。 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它们的配对方式也只有A与T,C与G两种,但是,由于碱基可以任何顺序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用实验验证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答用微量的微球菌核酸酶处理染色质,DNA按一定的距离被切断,染色质存在有一种规律性的抗核酸酶的形式,在凝胶电泳中发现长度为最小单位的2倍、3倍、4倍等,说明染色质呈现有规律的重复性结构单元,每个重复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和一套组蛋白分子。 而这个单位就是核小体。 核小体与DNA是怎样包装主城染色质及至染色体结构的?答4种组蛋白以八聚体形式形成核心颗粒,DNA缠绕在颗粒表面形成核小体,多个核小体形成串珠链,串珠链,绕成每圈6个核小体的中空螺线管的微纤丝,微纤丝与多种非组蛋白结合形成的突环,每个突环含有若干功能相关基因,6个突环形成一个玫瑰花结状结构,组装成每圈30个玫瑰花结的螺旋圈,由10个螺旋圈再组装成一个染色单体。 即核小体螺旋串珠链微丝结构玫瑰花状结构螺旋圈染色单体 8、染色体蛋白质有哪两大类,两着之间有什么不同。 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 通常可以用2mol/L NaCl或0.25mol/L的HCl/H2SO4处理使组蛋白与DNA分开。 组蛋白分为H 1、H2A、H2B、H3及H4。 这些组蛋白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 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组蛋白的一般特性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 2.无组织特异性。 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 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 非组蛋白的一般特性1.非组蛋白的多样性2,非组蛋白的组织专一性和种属专一性。 第三章 1、怎样证实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答1958年,Melson和Stahl利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实验,具体133页 7、为什么真核生物DNA的复制比大肠杆菌的更为复杂?真核生物的origin ofreplication被称为ARS-autonomously replicatingsequences或者被称为replicators。 Yeast replicators长约150bp,有多个保守重复区,共有约400个replicators分布于酵母的17条染色体中。 8、生物怎样解决DNA复制时出现的末端问题? 1、转为环状 2、形成发夹结构 3、形成端粒结构 4、末端蛋白的参与第四章 2、诱发突变产生的机制。 一、碱基类似物能与互补链上的碱基生成H键配对,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不能察觉。 经常发生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在复制子代时引起配对性质的改变 二、DNA分子上碱基的化学修饰亚硝酸可以在pH5的缓冲溶液中通过氧化作用,以氧代替腺嘌呤和胞嘧啶C6位置上的氨基,使腺嘌呤和胞嘧啶变成次黄嘌呤和尿嘧啶烷化剂如甲基磺酸甲酯(NMS)烷化剂可将烷基(如甲基)加入到核酸上各种位点O6甲基鸟嘌呤可与T配对 三、嵌合剂的致突变作用嵌合剂可以嵌合到DNA碱基对之间,使原来相邻的碱基对分开一定的距离。 使其在复制中引入一个新的碱基或缺失一个碱基,引起阅读框的改变。 如吖啶类染料分子吖啶橙、原黄素等 四、转座成分的致突变作用 五、增变基因增变基因的突变引起整个基因组突变率的明显上升。 如编码DNA聚合酶的各个基因,和修复相关酶的基因。 六、紫外线和高能射线的致突变作用 七、突变热点形成突变热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5甲基胞嘧啶的存在。 CU的错误可由尿嘧啶糖基酶系统修复;CMeT的错误,修复系统的修复效率较低。 第五章 2、同源重组的酶学机制是怎样的? 1、chi位点和RecBCD核酸酶在噬菌体的一些突变种内,存在一些称为chi的位点。 chi位点单一的碱基对的改变即可激发重组的发生。 这些位点皆含有一个恒定的非对称的8bp序列5GCTGGTGC33CGACCACC5这些位点存在于大肠杆菌的DNA中,并且在每5-10kb长的序列中就出现一次。 Chi位点是一个由基因recBCD编码的Rec BCD酶作用的靶部位。 RecBCD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具有几种不同的活性。 它是一个强有力的降解DNA的核酸酶,早期被检定为活性核酸外切酶V,具有解旋酶的活性。 RecBCD所介导的解旋和切割可以被用来产生末端,并引发异源双链的形成。 2、RecA和Holliday连接体的形成RecA具有两种相当不同的活性:RecA可以促进单链DNA与其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DNA链的碱基相配对。 RecA还可以在SOS反应中激活蛋白酶。 RecA需要单链DNA和ATP才能激活蛋白酶RecA能够利用由RecBCD在Chi位点附近切割所释放的单链3末端。 RecA的DNA操作酶活性可以使一个单链DNA与双螺旋中的同源序列发生置换,这一反应被称为单链摄取(single-strand uptake)或单链同化(single-strand assimilation 3、Ruv蛋白和Holliday连接体的拆分大肠杆菌有一组由三个基因编码与随后的重组相关联的蛋白。 ruvA和ruvB基因的产物促进异源双链的形成。 Ruv A蛋白可以识别Holliday连接体的结构,Ruv B是一个腺苷三磷酸酶并可能提供支链迁移的动力。 Ruv A在交叉点处与DNA所有的4条链相结合,在交叉点的上游,两个Ruv B六聚体环状结构分别与每个双螺旋相结合。 RuvAB蛋白复合体可以使支链以1020bp的速度迁移。 3、噬菌体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怎样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实现转换的?噬菌体有两种存在型式裂解状态和溶源状态。 为了进入溶源状态,游离的DNA必须整合(intergrate)到细菌DNA中去;而为了从溶源状态向裂解状态转化,原噬菌体DNA则必须从细菌染色体DNA上切除(excise)。 整合和切除均通过细菌DNA和DNA上特定位点附着点(attachment site,att)之间的重组而实现。 5.转座的机制是怎样的?转座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1复制型转座2非复制型转座3保守转座过程1.非复制转座转座子插入到DNA上新的位点,首先交错切开靶DNA,再将转座子连接到靶DNA的凸出单链上,最后填补空缺完成转座。 2.非复制转座的断裂和再连接过程Cross structure中供体与转座子之间的未断裂链被切开;转座子与两侧的靶链连接。 3.复制型转座:在转座子和靶位点两端分别交错切割产生切口;转座子和靶位点的切口末端交互连接(a-f,g-d),形成一种交换结构(cross structure);以游离的3末端作为引物进行复制,产生一个包含两个正向重复的转座子拷贝的复合物,称为共合体(cointegrate),这一过程在转座酶作用下进行; (4)转座子的两个拷贝在res(site ofresolution)位点发生重组,释放两个复制子。 这一过程称为拆分(Resolution),在解离酶的作用下进行。 第六章 1、RNA聚合酶的性质?RNA聚合酶能起始一条新链的合成,起始核苷酸一般是嘌呤核苷三磷酸(pppA或pppG)RNA聚合酶以单链为模板,一个NTP的3-OH和另一个NTP的5-P反应,去掉焦磷酸,形成磷酸酯键。 2、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真核生物的各类启动子及转录因子 一、原核生物启动子-10序列T80A95T45A60A50T96又称为Pribnow box,在这一区域DNA双链熔解,形成开放复合物-35序列T82T84G78A65C54A45为RNA聚合酶识别位点,又称为初始结合位点-10序列和-35序列之间一般相距1619bp,使两个位点恰好位于DNA双螺旋的同一侧,它们之间距离的改变可影响因子的作用力而改变效率 二、真核生物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真核生物启动子由转录因子而不是RNA聚合酶识别1.RNA聚合酶I启动子1)核心启动子序列(core promoter)-45+20富含G/C,能起始转录2)上游启动子序列(upstream promoterelement,UPE或UCE)from180to107富含G/C,能极大地提高启动子效率3)RNA聚合酶I需要两类转录因子参与作用:a)UBF因子与UPE序列结合:UBF因子结合于DNA的小沟,使DNA形成一个约360的环,核心序列和UPE序列相互靠近b)SL1因子不单独与核心启动子序列结合,一旦UBF结合在核心启动子和UCE上,SL1就可以协同扩展DNA覆盖区域,使RNA聚合酶I定位于起始位点上,SL1为四聚体蛋白,其组分TBP蛋白,也参与RNA聚合酶II和III的作用2.RNA聚合酶III启动子:RNA聚合酶III同时使用上游和下游启动子1)5SrRNA和tRNA基因为内在启动子,位于转录单位内部a)5S r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55+80区域,由boxA+boxC组成(type1)b)tRNA基因的启动子由boxA+boxB组成(type2)2)核内小RNA(sn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ype3)3)RNA聚合酶III的转录因子TFIIIC结合到boxA和boxB上(I型启动子中,TFIIIA结合到box A上使TFIIIC结合)TFIIIC的存在使TFIIIB结合到转录起始位点TFIIIB(由三个亚基组成,其中一个亚基是TBP)使RNA聚合酶III结合到起始位点PIC:pre-initiation plex3.RNA聚合酶II的启动子:核心启动子的成分主要决定转录起始点的位置起始子(Inr):3+5TATA box: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bp区域,核心序列为TATAA TATA-less promoters:不含TATA box的启动子通常包含DPE元件(downstream promoterelement),位于+28-+32区域上游启动子元件控制转录起始频率3)RNA聚合酶II的转录因子:TFII D因子结合到TATA box的上游序列。 TFII D因子包含TBP和TAFs两个组分 3、TBP怎样参与三种RNA聚合酶的转录起始的?TBP是三种RNA聚合酶通用的转录因子:1)TBP与DNA小沟结合,形成一个马鞍形结构2)TBP的结合使DNA弯曲约80TBP的DNA结合位点由C端结构域组成,比较保守,可变的N端结构域则暴露在外面,用来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 5、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 一、起始:1)起始识别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封闭的启动子复合物,识别位点在-35处;2)活化-10区域形成形成开放的启动子复合物,解开双链;3)形成三元起始复合物,开始转录。 二、延伸核苷酸不断加到RNA链的3-OH上。 RNA合成起始不久,RNA聚合酶核心酶变构,因子脱落。 三、转录的终止 一、原核生物终止子的两种类型1不依赖因子的终止子可以在不依赖其它辅助因子的情况下,终止细菌RNA聚合酶的转录2依赖因子的终止子 6、原核生物三种RNA是怎样进行转录后加工的?mRNA原核生物中,mRNA转录之后立即翻译,一般没有转录后加工过程tRNA前体的加工1.RNase内切酶将tRNA多顺反子前体切割为单体2.tRNA5端的成熟在RNase P的作用下生成5成熟末端。 该酶识别加工部位的空间结构,含有蛋白质和RNA两部分。 所含的RNA(M1RNA)可单独完成切割功能3.形成tRNA3成熟末端核酸外切酶从3端切去附加序列,进行修剪在tRNA3末端添加上CCA,这是一个酶促反应,在不同的组织中存在不同的反应模式4.核苷酸的修饰tRNA包含50种以上的修饰碱基rRNA的转录后加工1.rRNA转录单位由16S rRNA、23S rRNA、5S rRNA和若干tRNA基因组成2.原初始转录物为30S rRNA前体3.在RNaseIII作用下形成16S rRNA和23S rRNA前体P16和P23,在RNase E作用下产生5S rRNA前体P54.核酸酶进一步切除附加序列产生成熟rRNA分子三种RNA在翻译过程的作用?mRNA即信使RNA,上面有一系列分别由3个碱基构成的密码子,在合成蛋白质时与核糖体结合,提供合成的模板。 他直接决定着合成哪一种蛋白质,表达何种性状。 rRNA即核糖体RNA,与多种小分子蛋白质结合成核糖体颗粒(也就是构成核糖体),而核糖体就是蛋白质的场所,在细胞蛋白质合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tRNA即转运RNA,上有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结合),每三个反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不同的氨基酸分别和不同的tRNA结合。 tRNA起运输氨基酸的作用 7、真核生物怎样进行转录后加工?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145S的5端序列被切除,产生41S前体2.41S前体被切割分成两部分,20S前体和32S前体3.20S3端序列被切除,产生18S rRNA4.32S rRNA被切割生成5.8S和28S rRNA5.5.8S和28S rRNA互补配对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拼接酵母的272个tRNA基因中,有59个为断裂基因断裂基因均含一个内含子,长1460bp,插入到反密码子下一个核苷酸的3侧位点内含子都有一个反密码子互补序列,反密码子环不再存在剪接过程前体tRNA在核酸酶作用下,切除内含子序列,生成两个半分子tRNA反密码子环形成在RNA连接酶作用下生成成熟tRNA分子酶切和连接过程核酸内切酶产生2,3环磷酸基和5羟基末端环磷酸二酯酶打开环;激酶在外显子5羟基添加磷酸基团连接酶将AMP加到5磷酸基团连接酶将外显子共价连接磷酸酯酶除去2磷酸基团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包括5端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在3端切断并添加poly A尾巴;通过拼接除去由内含子转录而来的序列;链内部核苷酸的甲基化帽子的功能为核糖体对mRNA的识别提供信号。 帽子0的结构为核糖体识别所必须。 帽子1和帽子2中的甲基化能增进核糖体对mRNA的结合帽子结构增加mRNA的稳定性,保护mRNA免遭5外切核酸酶的攻击被蛋白质合成起始因子识别,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mRNA从细胞核转移到胞外帽子的分布帽子0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帽子1存在于除单细胞真核生物以外的其余真核生物;帽子2只存在于某些特定真核生物中帽子的合成核苷酸磷酸水解酶从mRNA前体5端三磷酸脱去一个磷酸在鸟苷酰转移酶(Guanylyl transferase)作用下和一个GTP反应生成55三磷酸二酯键并释放一个PPi 8、真核生物中剪接体怎样催化内含子的剪接的?剪接体SnRNA(核内小RNA)与特异性蛋白结合,形成核内小核糖核蛋白颗粒(SnRNPs).mRNA前体和SnRNPs动态聚合,形成剪接体。 SnRNPsU 1、U 2、U 4、U 5、U6SnRNA与mRNA、或snRNAs之间具有互补序列,这种碱基互补配对在剪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剪接体催化过程U1snRNA起始剪切过程U1snRNP和ASF/SF2因子在5剪切位点结合U2AF因子结合到3剪切位点SF1/BBP连接U1snRNP和U2AF,形成E复合物 1、U1识别5剪接位点形成E复合物 2、U2结合在内含子的分支点上形成A复合物 3、A复合物与事先组装好的U4-U5-U6三聚体连接在一起,形成B1复合物。 其中U5结合 4、于5位点,U6与U2结合 5、U1释放,U5从外显子转移到内含子区,U6与5位点结合,形成B2复合物 6、U4释放,U6/U2催化酯交换反应,U5与3剪切位点结合,形成C1复合物;(5位点断开,形成套索) 7、U2/U5/U6仍与套索结合,为C2复合物(3位点断开,外显子连接)套索解开分支 9、两种类型的内含子的自我剪切rRNA的剪接和催化作用剪接体SnRNA(核内小RNA)与特异性蛋白结合,形成核内小核糖核蛋白颗粒rRNA的自我剪接和催化(一)四膜虫rRNA具有自我剪切功能1981年,Cech发现四膜虫rRNA前体具有高度专一的催化活性,能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剪接。 (二)Group I内含子的自我剪切过程:1.G的3-OH攻击内含子的5末端;2.外显子A的3-OH攻击外显子B的5末端;3.内含子3-OH攻击5末端附近的键。 Group内含子的自我剪切过程:内含子靠近3端的腺苷酸2-OH攻击5磷酸基引起的,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会出现。 RNA的是改变RNA分子序列的一种转录后修饰现象,包括碱基的插入、缺失或核苷酸的替换。 剪接只影响RNA分子本身的结构特性,与编码的序列内容无关,而RNA能改变转录产物的信息特性,导致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改变密码子的含义甚至整个可读框。 涉及到脱氨酶的作用。 第七章 1、遗传密码是怎样被破译的?1954年Gamov G首先对遗传密码进行探讨,指出遗传密码子应该是三联体,并且是不重叠的1961年,Crick FH C及其同事观察了噬菌体特定位点插入或缺失核苷酸,对噬菌体感染能力的影响,证明三联体密码子是非重叠的,并且没有标点证明三联体密码子的三个著名实验:多聚同一核苷酸的翻译:Nirenberg MW和Matthaej JH采用人工合成的多核苷酸链,在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中寻找氨基酸和三联体密码子的对应关系核糖体结合技术以人工合成的三核苷酸,在含核糖体、AA-tRNA的适当离子强度的反应液中保温使反应液通过硝酸纤维素滤膜,游离的AA-tRNA因相对分子质量小能自由通过滤膜加入三核苷酸模板可以促使其对应的AA-tRNA结合到核糖体上,体积超过膜上的微孔而被滞留,这样就能把已结合到核糖体上的AA-tRNA与未结合的AA-tRNA分开用14C标记特定氨基酸,从模板三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关系可测知该氨基酸的密码子。 多聚重复核苷酸的翻译:Jones,Khorana利用有机化学和酶法制备了已知的核苷酸重复序列,以此多聚核苷酸作模板,在体外进行蛋白质合成,发现可以生成三种重复的多肽链(下图C)。 若从A翻译,则合成出多聚Ile,即AUC对应Ile;若从U翻译,则合成出多聚Ser,即UCA对应Ser;若从C翻译,则合成出多聚His,即CAU对应His。 这是因为体外合成是无调控的合成,可以随机地从A、或U、或C翻译,所以有三种重复的多肽链生成。 2、tRNA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是怎样的?tRNA的二级结构受体臂(aeptor arm)3端的最后3个碱基序列永远是CCA,最后一个碱基的3或2自由羟基(-OH)可以被氨酰化。 TC臂是根据3个核苷酸命名的,其中表示拟尿嘧啶反密码子臂含有三联反密码子。 D臂中含有二氢尿嘧啶(dihydrouracil)可变臂,tRNA大小变化最大的区域tRNA的三级结构tRNA的三级结构主要由在二级结构中未配对碱基间形成氢键而引发的。 在三叶草结构中的氢键被称为次级氢键,在三级结构中的就称为三级氢键 3、氨酰tRNA合成酶有哪些重要的结构域?它催化怎样的反应?aa-tRNA合成酶的组成:催化域:ATP和aa结合位点tRNA接受臂结合域tRNA反密码子结合域寡聚体形成域,合成酶可以是单体、二聚体或四聚体催化反应:AA+tRNA+ATPAA-tRNA+AMP+PPi它实际上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氨基酸活化生成酶-氨基酰腺苷酸复合物。 AA+ATP+酶(E)E-AA-AMP+PPi第二步是氨酰基转移到tRNA3末端腺苷残基的2或3-羟基上。 4、怎样体现AA-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AA-tRNA合成酶既要能识别tRNA,又要能识别氨基酸,它对两者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专一性体现在对tRNA和氨基酸的识别(一组同功tRNA由一种AA-tRNA合成酶催化而携带氨基酸),识别机制AA-tRNA合成酶一般通过15个特定碱基识别tRNA一个(或更多)反密码子碱基接受臂最后三个碱基对中的其中一对位于接受臂和CCA之间的识别碱基,在同功tRNA之间固定不变AA-tRNA合成酶的校对功能动力学校对和化学反应校正 5、核糖体的组成和功能?核糖体(或称核糖核蛋白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 是存在于细胞质内的微小颗粒。 核糖体的基本功能结合mRNA,在mRNA上选择适当的区域开始翻译密码子(mRNA)和反密码子(tRNA)的正确配对肽键的形成 6、核糖体上具有哪些活性位点?其功能怎样?核糖体的活性位点:A位点(氨酰基tRNA位点,amino acyl-tRNA site)在延伸过程中与进入的负载tRNA结合P位点(肽酰tRNA位点,peptidyl-tRNA site)与携带新生多肽链的tRNA结合。 E-位点(退出位点,Exit site),空载的tRNAs从此位点被排出。 肽基转移酶位点,在50S亚基上,提供肽键形成的催化活性EF-G结合位点,其活性是核糖体在mRNA移位所必需的多肽出口位点,核糖体通过这个区域附着在膜上 7、原核、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怎样的? 一、肽链合成的起始过程第一步,30S小亚基首先与翻译起始因子IF-1,IF-3结合,通过SD序列与mRNA模板结合。 第二步,在IF-2和GTP的帮助下,fMet-tRNA进入小亚基的P位,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配对。 第三步,IF-1,IF-3释放,带有tRNA,mRNA的小亚基复合物与50S大亚基结合,GTP水解,释放翻译起始因子IF-2。 2.翻译起始因子:IF3因子具有多重功能:4.起始tRNA(fMet-tRNAi):5.起始过程中mRNA和rRNA的碱基互补配对 二、肽链的延伸延伸过程:新进入的氨酰tRNA结合到70S核糖体的A位点上。 肽键的形成:这一过程需要肽酰转移酶。 同时,P位点上tRNA卸载肽链移位:核糖体沿mRNA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肽键的形成:反应由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完成.肽基转移酶活性是核糖体大亚基(50或60S)的功能.rRNA和50S亚基蛋白对该活性都是必需的,但实际催化反应由23S rRNA完成移位核糖体从mRNA的5向3方向移动一个三联体的距离,于是携带着肽基的tRNA连同mR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