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 (30张).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 (30张).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 (30张).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 (30张).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 (30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变法影响 p16 课标内容要求 1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 认识其特点 3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 商鞅之死 商君 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 挟持浮说 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 及得用 刑公子虔 卒受恶名于秦 有以也夫 史记 商君列传 司马迁认为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总结的准确吗 为什么 2 秦孝公去世 秦惠文王即位 1 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 破坏与反扑 商鞅被车裂 变法失败了吗 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 秦人捐甲徒以趋敌 左携人头 右挟生虏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 犹孟愤之与怯夫 以重力相压 犹乌获之与婴儿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立威诸侯 史记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二 商君虽死 秦法未败 回忆商鞅变法的措施 总结这些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 1 建立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强化中央集权 2 什伍连坐制度 1 政治方面 3 轻罪重刑 加强管理 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1 政治 二 商君虽死 秦法未败 县制 什伍制 连坐法等 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 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 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废井田开阡陌 经济方面 奖励耕织 承认土地私有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 探究 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 为什么 3 统一度量衡 积极 1 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消极 1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重农抑商 其深远影响有 2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等 废除旧的生产关系 确立土地私有制 激发农民积极性 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增强了国力 农业生产发展 实力增强 3 军事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奖励军功 禁止私斗 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废除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 2 严格户籍 实行什伍制度 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保证兵源 3 军事方面 焚烧诗书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4 思想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商鞅的 焚烧诗书 的认识 从当时来看 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 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 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 要排斥儒家 那么 焚烧诗书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从历史长河来看 焚烧诗书 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推行一夫一妻制 5 习俗方面 客观上改变了秦地的民风 先秦时期家庭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 收税 征兵 服徭役等都与此有关 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a 奖励军功b 重农抑商c 为田开阡陌封疆d 废分封行县制e 实行连坐法 商鞅变法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符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 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a 奖励耕织b 推行县制c 为田开阡陌d 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项是 商鞅变法中的 废井田 开阡陌 实际上是废除了旧的生产关系 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 即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五 评价商鞅变法 1 性质 2 积极影响 1 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 3 消极影响 3 推动了社会进步 促进了经济繁荣 壮大了国力 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政治 创建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封建专制统治 对商鞅变法起了重大作用的秦国国君是 a 秦穆公b 秦孝王c 秦不孝王d 秦惠文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鞅原是卫国人b 秦国编入什伍组织做后备兵源的男子年龄为15岁以上c 秦代虎符是一种装饰品d 县的设立早于郡的设立 战国策 秦策 中 公元前338年 孝公死 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 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的 人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 没落贵族b 立功将士c 新兴地主d 富裕农民 1 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2 改革措施全面彻底 3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政治保障 4 有利的经济环境 开放的政治机制 切合国情的立法 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5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三 变法的历史局限 1 变法轻视教化 鼓吹轻罪重罚 2 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4 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 焚书坑儒 政策 3 变法未与旧制度 旧文化 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单元小结 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变化 各国的变法 旧贵族的抵制 商鞅之死 商鞅变法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秦国的强大 梭伦 商鞅 公元前5 前3世纪 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欧洲是希腊 罗马城邦共和 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改革 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 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城邦民主政治发展 奴隶制崩溃 封建制兴起 扩大平民政治权利 富国强兵 奴隶主民主政治改革 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奠定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和传统 使中国走上封建专制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 武不循古而王 夏 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观察下列三幅图 图一铁制农具 图三商鞅铜方升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 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图二奖励耕织 答案 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 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 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正确 因为当时通过商鞅 为井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了井田制度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 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 4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 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以致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四 变法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