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中国联通MSAP设备集中采购测试规范v1.3目录1 前言12 引用标准13 测试总体配置图1第一部分14 SDH开销和维护信号测试24.1 再生段开销测试24.2 复用段开销测试34.3 高阶通道开销测试34.4 低阶通道开销测试55 基本功能和性能测试85.1 LCAS功能测试(可选)85.2 E1和以太网业务可靠性测试85.3 E1结合抖动测试95.4 E1映射抖动测试105.5 上联光口保护倒换(跨板)11第二部分126 以太网业务功能测试126.1 802.1Q VLAN功能126.2 VLAN Stacking功能136.3 MAC地址静态配置功能136.4 MAC地址动态学习功能146.5 基于端口的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功能146.6 端口镜像功能156.7 快速生成树功能(可选)156.8 风暴抑制功能166.9 最大转发帧长(MTU)能力176.10 基于以太网端口的业务流限速功能(可选)176.11 基于VLAN的业务流限速功能(可选)186.12 基于端口+VLAN的业务流限速功能(可选)196.13 上行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标记功能196.14 绝对优先级调度功能206.15 相对优先级调度功能216.16 端口环回检测功能217 多业务承载能力测试227.1 E1业务仿真功能(可选)227.2 V.35业务仿真功能(可选)227.3 STM-4业务能力237.4 MPLS标签静态标记功能(可选)248 保护倒换测试248.1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链路聚合保护(同板)248.2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链路聚合保护(跨板)258.3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1+1线性保护(同板)(可选)268.4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1+1线性保护(跨板)(可选)268.5 业务板以太网光口链路聚合保护(同板)(可选)278.6 业务板以太网光口链路聚合保护(跨板)(可选)278.7 业务板以太网光口1+1线性保护(同板)(可选)288.8 业务板以太网光口1+1线性保护(跨板)(可选)288.9 设备主控板(或交叉板)倒换298.10 设备交换板倒换298.11 电源保护倒换309 性能测试319.1 E1仿真误码性能(可选)319.2 远端设备以太网业务吞吐量319.3 以太网业务时延329.4 上联板以太网业务吞吐量329.5 MAC地址缓存能力339.6 支持最大VLAN数量339.7 单槽位以太网交换能力3410 管理维护测试3510.1 以太网OAM功能3510.2 配置管理3810.3 性能管理3810.4 故障管理3910.5 安全管理40修订内容说明401 前言为配合中国联通2013年MSAP设备集采测试工作,编写本测试规范。为适应中国联通对MSAP设备分组化和带宽扩容的需求,本测试规范侧重于与MSAP设备的以太网交换功能,以及设备的性能容量。本测试规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MSAP设备基础测试项目,第二部分为本次测试的核心测试项目。之前未参加过中国联通集团MSAP集采测试的参测厂家,必须先进行第一部分的测试,第一部分测试通过后,方可进行第二部分测试。以前参加过集采测试的厂家,如果认为之前的测试结果可以提高,也可以参加第一部分中相应项目的测试。所有具有资质的参测厂家都需要进行第二部分的测试。在第二部分的测试例中的“MSAP远端设备”包括百兆光纤收发器、千兆光纤收发器、PDH远端设备和SDH远端设备。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仅需选取一种类型的远端设备配合局端设备进行测试。对于以太网测试项目,选取光纤收发器配合测试。测试例中有一部分可选项目特别标明需要使用“分组远端设备”配合测试,分组远端设备是指具有以太网上联接口的光端机设备,在本次测试中不作为必选要求。如果厂家提供了该类型设备,则应进行相关可选项目的测试。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规范的条文:中国联通MSAP设备测试规范中国联通MSAP设备互通测试规范3 测试总体配置图测试的总体配置见图1所示。图 1 测试总体配置图第一部分4 SDH开销和维护信号测试4.1 再生段开销测试再生段开销定义了以下字节:A1、A2(帧定位字节),J0(再生段踪迹字节),B1(BIP-8差错检测码字节),D1D3(再生段数据通信通道(RS-DCC)字节),E1(再生段公务联络字节),F1(使用者通路字节)。其中和维护信号有关的字节有:A1、A2和B1。A1、A2和OOF、LOF测试测试目的验证A1、A2(帧定位字节)。测试配置图 2 SDH开销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当正常设备正常运行时,SDH信号分析仪接收到的帧定位字节为A1=11110110或F6(Hex),A2=00101000或28(Hex)。3) SDH信号分析仪向被测设备发送有差错的帧定位字节,当达到连续N帧(差错的帧定位字节和N值由设备生产厂家提供)定位字节差错,观察被测设备是否显示帧失位(OOF)告警。4) 当OOF状态持续3ms后,观察被测设备是否显示帧丢失(LOF)告警。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A1、A2开销字节。B1测试测试目的B1(BIP-8差错检测码字节)。测试配置见图2。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的B1字节嵌入1个或N个差错比特,送给被测设备。3) 观察被测设备网管性能监视报告是否得到1个或N个BIP差错。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B1字节检测。4.2 复用段开销测试复用段开销定义了以下字节:B2(BIP-24差错检测码字节),K1、K2(b1b5)(复用段自动保护倒换(MS-APS)字节),K2(b6b8)(复用段远端缺陷指示(MS-RDI)和告警指示信号(MS-AIS)字节),D4D12(复用段数据通信通道(MS-DCC)字节),S1(同步状态字节),M1(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MS-REI)字节),E2(复用段公务联络字节)。其中和维护信号有关的字节有:B2、K1、K2(b1b5)、K(b6b8)、M1。B2和M1测试测试目的B2(BIP-24差错检测码字节),M1(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MS-REI)字节)。测试配置见图2。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的B2字节嵌入1个或N个差错比特,送给被测设备。3) 观察被测设备网管性能监视报告是否得到1个或N个BIP差错。4)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检测到被测设备送出的STM-N信号中的M1字节所给出的代码,即MS-REI是否与SDH信号分析仪所嵌入的差错数一致。5)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嵌入MS-REI,送给被测设备;6) 观察网管中的MS-REI指示以及RE-BBE和RE-ES;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B2字节检测。4.3 高阶通道开销测试高阶通道开销定义了以下字节:J1(通道踪迹字节),B3(BIP-8差错检测码字节),C2(信号标记字节),G1(b1b4)(高阶通道远端差错指示(HP-REI)字节),G1(b5b7)(高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HP-RDI)字节),F2、F3(通道使用者通路字节),H4(净荷位置指示字节),K3(b1b4)(自动保护倒换(APS)通路字节),N1(b1b4)(网络操作者字节)。其中与维护信号有关的字节有:B3、C2、G1。 B3和G1(b1b4)测试测试目的B3(BIP-8差错检测码字节),G1(b1b4)(高阶通道远端差错指示(HP-REI)字节)。测试配置见图2。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的B3字节嵌入1个或N个差错比特,送给被测设备。3) 观察被测设备网管性能监视报告是否得到1个或N个BIP差错。4)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检测到被测设备送出的相应通道信号中的G1(b1b4)代码,即HP-REI是否与SDH信号分析仪所嵌入的差错数一致。5)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的G1(b1b4)嵌入18个代码差错,即送HP-REI。6) 观察被测设备网管是否报告HP-REI,且报告的差错数是否与嵌入的代码差错数一致。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B3字节检测。G1(b5b7)测试目的G1(b5b7)(高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HP-RDI)字节)。测试配置见图2。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仪表插入LOF、MS-AIS、AUAIS等告警触发被测设备送高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HP-RDI。3)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是否显示G1(b5b7)=100。4)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的G1(b5b7)嵌入100,即发出 HP-RDI。5) 观察被测设备的网管是否报告HP-RDI。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G1(b5b7)字节。C2测试测试目的C2(信号标记字节)。测试配置见图2。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使被测设备STM-N信号中的某1个或几个高阶VC处于不装载状态。3)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是否在相应的通道显示C2=00000000。4) 使被测设备STM-N信号中的某1个或几个高阶VC处于其它信号状态。5)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在相应的通道显示的C2字节代码是否与信号状态相符。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信号状态和相应的C2字节代码见 ITU-T G.707。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C2字节。4.4 低阶通道开销测试低阶通道开销定义了以下字节:V5(b1、b2)(BIP-2差错检测码字节),V5(b3)(低阶通道远端差错指示(LP-REI)字节),V5(b4)(低阶通道远端故障指示(LP-RFI)字节),V5(b5b7)(低阶通道信号标记字节),V5(b8)(低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LP-RDI)字节),J2(低阶通道踪迹字节),N2(网络操作者字节),K4(b1)(扩展信号标记字节),K4(b2)(低阶通道虚级联指示字节),K4(b3b4)(自动保护倒换(APS)通路字节),K4(b5b7)(增强型远端缺陷指示字节)。其中和维护信号有关的字节有:V5、K4。本节中的低阶通道开销实际是VC-12通道开销,按照我国SDH体制的规定VC-3也属于低阶通道,但其开销字节定义与VC-4通道相同,故其通道开销的测试方法也与VC-4通道相同。V5(b1、b2)和V5(b3)测试测试目的V5(b1、b2)(BIP-2差错检测码字节),V5(b3)(低阶通道远端差错指示(LP-REI)字节)。测试配置见图2。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选定的VC-12通道将V5(b1、b2)字节嵌入1个或2个差错比特,送给被测设备。3) 观察被测设备网管性能监视报告是否在相应VC-12通道得到1个或2个BIP差错。4)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检测到被测设备送出的相应VC-12通道是否V5(b3)=1。5)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选定的VC-12通道将V5(b3)嵌入“1”。6) 观察被测设备网管是否报告该VC-12通道的LP-REI。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V5(b1b3)字节。V5(b5b7)测试测试目的V5(b5b7)(低阶通道信号标记字节)。测试配置图a图b图 3 V5(b5b7)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如上图a连接测试配置。2) 使被测设备STM-N信号中的某1个低阶VC处于不装载状态。3)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是否在相应的通道显示V5(b5b7)=000。4) 使被测设备STM-N信号中的某1个低阶VC处于其它信号状态,V5(b5b7)=010。5)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在相应的通道显示的V5(b5b7)字节代码是否与信号状态相符。6) 按照上图图b连接测试配置,是业务能够通;7) 配置SDH信号分析仪信号为EOS业务,配置V5(b5b7)=101。8) 配置V5(b5b7)为其他值,查看设备是否有告警。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信号状态和相应的V5(b5b7)字节代码见 ITU-T G.707;当信号状态属于扩展低阶信号标记所指示的内容时,由V5(b5b7)和K4(b1)共同指示,此时V5(b5b7)=101。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V5(b5b7)字节。V5(b8)测试测试目的V5(b8)。测试配置见图2。测试步骤1) 如上图连接测试配置。2) 被测设备通过网管发送低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LP-RDI。3) 观察SDH信号分析仪是否在相应的通道显示V5(b8)=1。4) SDH信号分析仪在发送信号中选定的VC-12通道将V5(b8)嵌入“1”。(发LP-RDI)5) 观察被测设备是否报告LP-RDI。注意事项:被测设备和SDH信号分析仪的接收光功率应在规定范围内。预期结果1) 设备支持V5(b8)字节。5 基本功能和性能测试5.1 LCAS功能测试(可选)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LCAS的支持情况。测试配置图 4 LCAS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如上图连接测试配置,MSAP远端设备1优先为提供线速以太网的PDH光端机,如果没有,则采用与MSAP远设备2一致的光纤收发器,MSAP用户端设备2为光纤收发器。2) 配置被测设备映射颗粒为VC12的LCAS,初始配置FE端口的满速率,路径1和路径2各分配24VC-12虚容器,传输路径共计48个VC12;3) 被测业务分别经由路径1,路径2到达被测设备,采用虚级联方式,打开LCAS功能;4) 配置IP网络协议分析仪发送数据业务,带宽为90流量,有预期结果1;5) 降低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的流量(例如:40流量),有预期结果1;6) 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通过网管在MSAP上减少n个VC-12(例如:n=5),观察是否有丢包,记录测试结果。此时将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的流量增加到此时线路允许的最大值(例如:包长为512,n=5时,85流量;),观察是否有丢包,记录测试结果;7) 配置IP网络协议分析仪发送数据业务,带宽为40流量,有预期结果1;8) 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通过网管在MSAP上增加n个VC-12(例如: n=5)直至满足线速,观察是否有丢包,记录测试结果。此时将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的流量增加到95流量,观察是否有丢包,记录测试结果;9) 将数据网络分析仪的流量降为40%,断开一条路径光纤,观察是否有丢包,记录倒换时间;10) 恢复断开的路径光纤,观察是否有丢包,记录倒换时间。预期结果1) 业务收发正常,无丢包;5.2 E1和以太网业务可靠性测试测试目的验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MSAP用户端设备到MSAP局端设备E1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的稳定性。测试配置图 5 E1和以太网业务可靠性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如上图连接好测试配置,在PDH/SDH光端机上各配置一条E1业务,在两台用户端设备间配置一条100M的以太网透传业务;2) MSAP局端设备的对应板卡的E1环回;3) 设置PDH信号分析仪,HDB3码,PRBS为215-1,无帧格式的2Mbit/sPDH信号;4) 设置测试仪表与系统同步;5) 启动PDH信号分析仪,测试系统在时长为12小时的链路传输误码性能;6) 设置每一条以太网数据流量大小为以太网业务透传吞吐量的90%,并使用IP分析仪发送双向流量,测试12小时内以太网业务的丢包情况,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12小时测试时间内,E1业务无误码,以太网业务无丢包。5.3 E1结合抖动测试测试目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MSAP用户端设备到MSAP局端设备的系统E1结合抖动应符合下表。表 1 E1结合抖动指标参数接口限值测量滤波器速率kb/sB1B2f1f3f4UIUIHzkHzkHz2048 ABC 注10.40.072018100B1(f1f4),B2(f3f4)A,B,C分别代表三种指针测试序列A: 极性相反的单指针B: 规则单指针加1 个双指针C: 漏1 个指针的规则单指针注1:这些极限值对应a、b、c 指针序列。T20.75s T3=2ms。注:PDH光端机和SDH光端机需要分别配合局端进行测试。测试配置PDH光接口MSAP局端设备MSAP用户端设备E1抖动测试仪SDH信号分析仪STM-1光接口网元管理系统图 6 E1抖动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如配置图连接好测试配置,设置MSAP局端设备从来自SDH信号分析仪的STM-N信号中提取时钟。2) 按照MSAP用户端设备的E1接口,SDH信号分析仪发送相应的测试信号,MSAP用户端设备的E1不加频偏。3) 选择3种指针测试序列之一,根据速率选择适当的指针序列参数。4) 用抖动分析仪在MSAP用户端设备的E1接口进行不少于120s的测试,读出抖动峰峰值。5) SDH信号分析仪发送部分为信号加一定的频偏Df,通常选取Df5,10,15ppm。6) 重复步骤4和5,得到不同频偏的一组抖动数据,分析数据找到某个频偏处的抖动较大,进一步在该频偏附近以较小步阶改变频偏,重复步骤4和5,找到最大的抖动值即为测试结果,有预期结果1。7) 重复步骤36,改变指针测试序列进行测试。预期结果1) 记录测试结果。5.4 E1映射抖动测试测试目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MSAP用户端设备到MSAP局端设备的系统E1映射抖动应符合下表。表 2 E1映射抖动指标参数接口限值测量滤波器速率kb/sB1B2f1f3f4UIUIHzkHzkHz2048 -0.0752018100B1(f1f4),B2(f3f4)注:PDH光端机和SDH光端机需要分别配合局端进行测试。测试配置见图6。测试步骤1) 如配置图连接好测试配置,设置MSAP局端设备从来自SDH信号分析仪的STM-N信号中提取时钟。2) 按照MSAP用户端设备的E1接口,SDH信号分析仪发送相应的测试信号,MSAP用户端设备的E1不加频偏,SDH信号不加指针调整。3) 根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选择适当的测量滤波器4) 用抖动分析仪在E1接口进行不少于60s的测试,读出映射产生的抖动峰峰值;5) SDH信号分析仪发送部分为信号加一定的频偏Df,通常选取Df5,10,15ppm。6) 重复步骤4和5,得到不同频偏的一组抖动数据,分析数据找到某个频偏处的抖动较大,进一步在该频偏附近以较小步阶改变频偏,重复步骤4和5,找到最大的抖动值即为测试结果,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记录测试结果。5.5 上联光口保护倒换(跨板)测试目的上联光口跨板保护倒换时,线路倒换时间应不超过50ms。测试配置图 7 上联光口保护倒换功能测试配置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设备配置跨板STM-1 11保护,然后创建1个E1业务和100M带宽的以太网业务,设备时钟提取方式从网络提取时钟,仪表设置为从接口恢复时钟业务,IP协议分析仪发送以太口的90%速率的数据流,字长64字节;3) 检查E1连接无误码;4) 设置SDH信号分析仪,插入误码B2-BIP1e-x x依据厂家标称值,产生信号劣化,记录倒换是否成功,倒换时间及恢复时间。测试双向的数据,IP倒换时间为双方向倒换的最大值,有预期结果1;5) 设置SDH信号分析仪,插入误码B2-BIP1e-x x依据厂家标称值,产生信号失效,记录倒换是否成功,倒换时间及恢复时间。测试双向的数据,IP倒换时间为双方向倒换的最大值,有预期结果2;6) 通过网管设置人工倒换,记录倒换是否成功,倒换时间及恢复时间。测试双向的数据,IP倒换时间为双方向倒换的最大值,有预期结果3。预期结果1) E1倒换时间应小于50ms,记录以太网倒换时间;2) E1倒换时间应小于50ms,记录以太网倒换时间;3) E1倒换时间应小于50ms,记录以太网倒换时间;第二部分1 以太网业务功能测试1.1 802.1Q VLAN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对符合IEEE 802.1Q规定的数据帧的识别和转发。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MSAP远端设备1MSAP远端设备2IP网络协议分析仪接口1接口2接口3网元管理系统图 8 VLAN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所有的接口类型为以太网接口;2) 将被测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到2分别加入不同的VLAN广播域VLAN100、VLAN200,以太网接口3加到广播域VLAN100、VLAN200;3) 由IP网络分析仪向用户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到2分别发送VLAN ID为100、200的802.1Q帧,有预期结果1;4) 由IP网络分析仪向局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3发送VLAN ID为100、200的802.1Q帧,有预期结果2;5) 由IP网络分析仪向被测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到2发送不带VLAN ID的报文,有预期结果3。预期结果1) 以太网接口3能够接收到VLAN ID为100、200的报文;2) 以太网接口1到2能接分别接收VID为100、200的报文;3) 以太网接口1到2能够分别给接收到的报文打上VLAN ID 100和200, 以太网接口3能够接收到VLAN ID为100、200的报文。1.2 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对符合IEEE 802.1ad规定的数据帧的识别和转发。测试配置见图8。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所有的接口类型为以太网接口;2) 将被测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到2分别加入不同的C-VLAN广播域VLAN100、VLAN200,以太网接口3加到S-VLAN广播域VLAN300;3) 由IP网络分析仪向用户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到2分别发送C-VLAN ID为100、200的具有单层tag的帧,有预期结果1;4) 由IP网络分析仪由局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3分别向接口1和接口2发送S-VLAN ID为300,C-VLAN ID为100和200的802.1ad帧,有预期结果2;5) 再将接口3加到S-VLAN广播域VLAN300和VLAN400中,配置为接口1的C-VLAN为100的业务增加VLAN ID为300的S-VLAN tag,接口2的C-VLAN为200的业务增加VLAN ID为300的S-VLAN tag。6) 由IP网络分析仪向用户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到2分别发送C-VLAN ID为100、200的具有单层tag的帧,有预期结果3;7) 由IP网络分析仪由局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3分别向接口1和接口2发送S-VLAN ID为300、C-VLAN ID为100和S-VLAN ID为400、C-VLAN ID为200的802.1ad帧,有预期结果4;预期结果1) 以太网接口3能够接收到S-VLAN ID为300,C-VLAN ID分别为100和200的报文;2) 以太网接口1到2分别能接收到C-VLAN ID为100、200的报文;3) 以太网接口3能够接收到S-VLAN ID为300、C-VLAN ID为100和S-VLAN ID为400、C-VLAN ID为200的报文;4) 以太网接口1到2分别能接收到C-VLAN ID为100、200的报文。1.3 MAC地址静态配置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可以静态配置MAC地址。测试配置以太网接口1MSAP局端设备IP网络分析仪网元管理系统以太网接口n图 9 MAC地址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所有的接口类型为以太网接口,其中n=3;2) 配置MAC地址表,端口1配置MAC Address 1,端口2配置MAC Address 2,端口3配置MAC Address 3;3)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向端口1发送目的MAC 2的MAC帧,有预期结果1;4) 使用IP协议网络协议分析仪向端口1发送目的MAC地址不是MAC 1到MAC3的MAC帧,有预期结果2;预期结果1) 端口2接收到目的MAC2的帧;2) 端口2和端口3都可以接收到所有的测试帧。1.4 MAC地址动态学习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的MAC地址动态学习功能。测试配置见图9。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所有的接口类型为以太网接口,其中n=3;2)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向端口1发送源MAC地址为MAC1,目的MAC地址为MAC2的MAC帧;3) 观察被测设备的MAC地址表,以及各端口收发数据的情况,有预期结果1;4)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向端口2发送源MAC地址为MAC2,目的MAC地址为MAC1的MAC帧;5) 观察被测设备的MAC地址表,以及各端口收发数据的情况,有预期结果2;预期结果1) 由于MAC2与端口的对应关系未被学习,因此2,3端口应该可以收到该MAC帧;2) 由于MAC1和端口1的对应关系已被学习,因此只有1端口收到该MAC帧。1.5 基于端口的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应能配置并限制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的数量应可以灵活配置。测试配置见图9。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所有的接口类型为以太网接口,其中n=1;2) 配置局端设备从接口1学习到的源MAC地址数量限制为20;3) IP网络分析仪连续发送具有不同源MAC地址的测试帧,其中源MAC地址数目大于局端设备预设值;4) 察看局端设备MAC地址表中学习到的来自接口1的源MAC地址数目,以及对超过源MAC数量限定的流是否丢弃,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局端设备学习到的来自接口1的MAC地址数量应等于20,且对于超出的流应丢弃。1.6 端口镜像功能测试目的验证局端设备端口应支持对特定的物理端口或逻辑端口的流镜像功能。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IP网络分析仪接口2MSAP远端设备接口3接口1网元管理系统图 10 端口镜像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配置局端设备接口2为镜像源接口,接口3为镜像目的接口,镜像接口2双方向的以太网业务流;3)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在接口1和接口2之间发送双向的广播与单播以太网业务流,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以太网业务流能够正常收发,且接口3能正确接收到镜像的双向流量。1.7 快速生成树功能(可选)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对快速生成树功能的支持能力。测试配置以太网接口1MSAP局端设备辅助设备IP网络分析仪以太网接口2镜像接口网元管理系统图 11 RSTP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在MSAP局端设备和辅助设备上启动RSTP协议,镜像接口将一个被测接口的报文镜像到IP网络分析仪中;2) 通过网管系统查看MSAP局端设备接口的状态,有预期结果1;3) 断开转发状态的链路,通过网管系统查看MSAP局端设备接口的状态,有预期结果2;4) 恢复原来的连接,通过网管系统查看MSAP局端设备接口的状态,有预期结果3;5) 查看镜像接口抓到的报文,有预期结果4。预期结果1) 可以查看到一个接口处于block状态,另外一个处于forward状态;2) 可以查看到block接口的状态变成forward状态;3) 在原来的连接恢复后,两个接口的状态均恢复为原来的状态;4) 可在镜像接口抓到RSTP协议报文。1.8 风暴抑制功能测试目的验证设备的风暴抑制功能,包括对广播报文、组播报文和未知单播报文的抑制情况。测试配置以太网接口1MSAP局端设备IP网络分析仪以太网接口2网元管理系统图 12 风暴抑制功能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配置两个以太网接口在同一个广播域中;2) 开启MSAP局端设备的风暴抑制功能,配置广播帧、组播帧和未知单播帧的限制转发速率。3) 使用IP网络分析仪由接口1向接口2发送单播流量,有预期结果1。4) IP网络分析仪向接口1发送广播流量,速率超过限制速率。查看接口2的报文接收情况,有预期结果2;5) 分别对组播和未知单播报文的抑制情况进行验证,有预期结果3。预期结果1) 单播流量接收正常;2) 广播报文受到抑制,实际转发速率与配置的限制速率相符;3) 组播和未知单播报文受到抑制,实际转发速率与配置的限制速率相符。1.9 最大转发帧长(MTU)能力测试目的测试MSAP设备支持的最大转发帧长(MTU)。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MSAP远端设备IP网络分析仪接口1接口2网元管理系统图 13 最大转发帧长能力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2) 通过网管系统设置局端设备的MTU;3) 通过IP网络分析仪发送以太网业务流,修改报文长度,来验证局端设备是否支持网管配置的MTU,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如果设备支持配置的MTU,记录该MTU值。1.10 基于以太网端口的业务流限速功能(可选)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支持基于业务板以太网端口限制上下行业务流速率的能力。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分组远端设备1分组远端设备2IP网络分析仪接口1接口2网元管理系统图 14 基于端口业务流限速功能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关闭远端设备的以太网业务流限速功能;2) 在局端设备上配置基于用户侧以太网接口的限速功能,配置接口1的速率为上下行各50M,接口2的速率为上下行各20M;3)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分别向两个远端设备各发送双向100M的流量,观察流量的接收情况,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只能有50M的双向流量通过远端设备1,20M的双向流量通过远端设备2。1.11 基于VLAN的业务流限速功能(可选)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支持基于VLAN限制上下行业务流速率的能力。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分组远端设备IP网络分析仪接口1接口2网元管理系统图 15 基于VLAN业务流限速功能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关闭远端设备的以太网业务流限速功能;2) 分组远端设备的接口1和接口2分别加入VLAN 100和VLAN 200;3) 在局端设备上配置基于VLAN的限速功能,配置VLAN 100的速率为上下行各50M,VLAN 200的速率为上下行各20M;4)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向接口1和接口2分别发送双向100M的流量,观察流量的接收情况,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只有50M双向流量能通过接口1,20M双向流量能通过接口2。1.12 基于端口+VLAN的业务流限速功能(可选)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支持基于端口+VLAN限制上下行业务流速率的能力。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分组远端设备1分组远端设备2IP网络分析仪接口1接口2网元管理系统接口3图 16 基于端口+VLAN的业务流限速功能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关闭远端设备的以太网业务流限速功能;2) 分组远端设备的接口1加入VLAN 100,接口2和接口3分别加入VLAN100和VLAN 200;3) 在局端设备上配置基于业务板端口+VLAN的限速功能,配置接口1的速率为上下行各50M,接口2的速率为上下行30M,接口3的速率为上下行各20M;4)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向接口1、接口2和接口3分别发送双向100M的流量,观察流量的接收情况,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只有50M双向流量能通过接口1,30M双向流量能通过接口2,20M双向流量能通过接口3。1.13 上行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标记功能测试目的验证局端设备应支持基于以太网帧中的相关参数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进行802.1D优先级标记,如VLAN ID、VLAN PRI、源或目的MAC地址等。测试配置见图1。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不配置任何远端设备的业务流分类、标记功能;2) 将接口1和接口2分别加入VLAN 100和VLAN 200,局端设备上配置为VLAN 100的业务标记802.1D优先级7,为VLAN 200的业务标记802.1D优先级3;3)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分别在接口1和接口2发送VLAN 100和VLAN 200的上行业务流,发送业务流的优先级均为0,有预期结果1;4) 局端设备上配置为VLAN PRI为1的业务标记802.1D优先级7,VLAN PRI为2的业务标记802.1D优先级3;5)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分别在接口1发送VLAN 100,VLAN PRI分别为1和2的上行业务流,有预期结果2;6) 局端设备上配置为区分不同的源或目的MAC地址标记不同的802.1D优先级;7)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在接口1发送两条源或目的MAC地址不同的上行业务流,有预期结果3;8) 如果设备还支持通过其他参数对流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标记,验证并记录设备支持的分类参数。预期结果1) 在局端设备上行接口能接收到VLAN 100优先级为7的流量和VLAN 200优先级为3的流量;2) 在局端设备上行接口能接收到优先级为7和优先级为3的流量;3) 在局端设备上行接口能观察到两条流量分别被标记了相应的802.1D优先级。1.14 绝对优先级调度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的绝对优先级调度能力。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MSAP远端设备IP网络分析仪接口1接口2网元管理系统图 17 优先级调度功能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在接口2配置上行限速为20M;2) 在局端设备上配置基于802.1D优先级对上行流的绝对优先级调度(SP);3)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向接口1发送两条优先级不同的上行业务流,流量大小均为30M,在接口2观察流量接收情况,有预期结果1;4) 减小两条流量的大小到各15M,在接口2观察流量接收情况,有预期结果2。预期结果1) 只能接收到高优先级的流量;2) 高优先级的流量能够全部接收到,没有丢包,可接收到部分低优先级的流量。1.15 相对优先级调度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的绝对优先级调度能力。测试配置见图17。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在接口2配置上行限速为20M;2) 在局端设备上配置基于802.1D优先级对上行流的相对优先级调度(WRR),配置两条队列,高优先级队列和低优先级队列的权重比为3:1;3) 使用IP网络分析仪向接口1发送两条优先级不同的上行业务流,使两条流量进入不同的队列,流量大小均为20M,在接口2观察流量接收情况,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高优先级的流量能够收到15M,低优先级流量能够收到5M。1.16 端口环回检测功能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应支持本地和远端设备的以太网端口环回检测能力。测试配置MSAP局端设备MSAP远端设备网元管理系统图 18 端口环回检测功能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先断开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上的环回线路;2) 启动MSAP局端设备的端口环回检测功能;3) 连接远端设备上的环回线路,在网管上查看端口状态,有预期结果1;4) 解除远端设备上的环路,在网管上查看端口状态,有预期结果2;5) 连接局端设备上的环回线路,在网管上查看端口状态,有预期结果3;6) 解除局端设备上的环路,在网管上查看端口状态,有预期结果4。预期结果1) 网管提示设备产生环路,局端设备自动阻塞连接远端设备的接口;2) 网管提示设备环路解除,局端设备自动放开阻塞的端口;3) 网管提示设备产生环路,局端设备自动阻塞产生环路的一个接口;4) 网管提示设备环路解除,局端设备自动放开阻塞的端口。2 多业务承载能力测试2.1 E1业务仿真功能(可选)测试目的验证分组核心的MSAP设备是否支持E1业务仿真功能。测试配置图 19 E1业务仿真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配置一条仿真E1业务;2) 一侧的分组远端设备连接SDH/PDH信号分析仪收发E1业务,将另一侧的远端设备上的E1接口环回;3) 使用SDH/PDH测试仪测试仿真E1业务是否正常开通,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仿真E1业务开通正常,不存在任何误码和告警。2.2 V.35业务仿真功能(可选)测试目的验证分组核心的MSAP设备是否支持V.35业务仿真功能。测试配置图 20 V.35业务仿真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配置一条仿真V.35业务;2) 一侧的分组远端设备连接SDH/PDH信号分析仪收发V.35业务,将另一侧的远端设备上的V.35接口环回;3) 使用SDH/PDH测试仪测试仿真V.35业务是否正常开通,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仿真V.35业务开通正常,不存在任何误码和告警。2.3 STM-4业务能力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支持STM-4上联业务。测试配置图 21 STM-4业务能力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在局端设备的STM-4上联口和SDH远端设备之间配置一条E1业务。2) 将SDH远端设备的E1接口环回,设置SDH信号分析仪在相应的VC-12通道上发送和接收信号。3) 观察业务是否正常,有预期结果1。预期结果1) 业务接收正常,不存在任何误码和告警。2.4 MPLS标签静态标记功能(可选)测试目的验证分组核心的MSAP设备是否支持静态标记MPLS标签的功能。测试配置图 22 MPLS标签静态标记功能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在局端设备上为一条以太网业务静态配置添加一个MPLS标签;2) IP网络分析仪从用户侧发送上行以太网流量,在局端设备的上联口接收,有预期结果1;3) IP网络分析仪从网络侧发送下行带相应MPLS标签以太网流量,在远端设备的用户口接收,有预期结果2。预期结果1) 能正确收到发送的以太网流量,且报文中被添加了相应的MPLS标签;2) 能正确收到发送的以太网流量,且报文中的MPLS标签被移除。3 保护倒换测试3.1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链路聚合保护(同板)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联以太网光口的链路聚合保护功能(同板)以及测试保护性能。测试配置图 23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保护测试配置图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将局端设备同一块上联板卡的两个上联以太网端口加入一个链路聚合组中并进行负载分担,并在辅助设备设备中进行相应的链路聚合配置;2) 配置一条从远端设备到辅助设备设备的以太网业务,使用IP网络分析仪发送双向流量,流量的大小为链路吞吐量的90%,有预期结果1;3) 拔掉链路聚合组中的一条工作光纤,查看测试仪收发报文情况,计算业务中断时间,有预期结果2。预期结果1) 业务流收发正常,无丢包;2) 业务流出现少量丢包,业务中断时间小于200ms。3.2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链路聚合保护(跨板)测试目的验证MSAP局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联以太网光口的链路聚合保护功能(跨板)以及测试保护性能。测试配置见图23。测试步骤1) 按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将局端设备不同的上联板卡的两个上联以太网端口加入一个链路聚合组中并进行负载分担,并在辅助设备设备中进行相应的链路聚合配置;2) 配置一条从远端设备到辅助设备设备的以太网业务,使用IP网络分析仪发送双向流量,流量的大小为链路吞吐量的90%,有预期结果1;3) 拔掉链路聚合组中的一条工作光纤,查看测试仪收发报文情况,计算业务中断时间,有预期结果2。预期结果1) 业务流收发正常,无丢包;2) 业务流出现少量丢包,业务中断时间小于200ms。3.3 上联板以太网光口1+1线性保护(同板)(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安全消防培训课件
- 家庭安全培训pdf课件
- 安全培训的想法课件
- 2025年主管护师(中级)练习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护士节知识竞赛考试试题完整及答案
- 2025年消毒技能竞赛个人竞赛试题(附答案)
- 汽车驾驶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货运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生物安全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知识考核试题(带答案)
- 2025年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指导课件
-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计算机操作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江西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职位招录考试(网络安全)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至2030中国公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医院副高职称评审汇报
- 口腔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 2025互联网营销师三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个案护理
- 毒蕈中毒健康教育课件
- bbc国际音标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