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第一章 绪论1、林木育种学:是研究林木群体的遗传结构、改良方法、优良品种(类型)的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的科学。2、个体改良:以细胞学为基础,以改变个体的基因型,培育出优良个体为目的的育种方法。3、群体改良:以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为基础,以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使群体平均数得以提高,培育出一个优良群体为目的的育种手段。第二章 林木选育技术基础1、物种(species):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组成,同种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间杂交则不育。(林奈-瑞典科学家)2、形态学种:指分类学家在物种分类时采用的方法,主要形态上相似,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的群体称为一个种。3、生物进化(evolution):指生物在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的过程。4、种群或居群(population):由分布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个体组成的群体。5、地理小种(geographic race):由遗传性状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种内分类单位,有共同的祖先,占有能够适应的特定地域。6、生态型(ecotype):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7、地理(种源)变异:一个树种分布在广大地区,由于突变、环境的自然选择和隔离的作用,分化并产生了种内不同的地理生态种群,这就是地理(或种源)变异。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8、立地间的变异:在一个种源区内,由于立地类型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变异。9、林分间的变异: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间的差异。10、个体间的变异:在同一林分中不同个体间的差异。11、群体:指一群个体间可以进行随机交配的许多个体的总称。12、群体的遗传结构: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不同的交配机制所形成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数量上的分布特征。13、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特定的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比率。14、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在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率。(某位点的某特定基因在其群体内占该位点基因总数的比率)15、随机交配(random mate):在有两个性别的生物群体中,一种性别的任何个体有同样的机会与另一性别的个体交配。16、遗传平衡定律(heredity balance law):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基因A 和a的频率分别是p和q,在随机交配一代以后,三种基因型AA、Aa 、aa的频率分别是:D=p2、H=2pq 、R=q2;在无基因突变、迁移、选择和遗传漂变等条件下,世代保持不变。这样的群体叫做遗传平衡群体,也称平衡的孟德尔群体。17、突变: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传递给子细胞,甚至传递到下一个世代。18、突变率(mutation frequency):突变的基因位点占该基因的总数的比率。19、选择(selection):指挑选有利的个体或淘汰不利的个体。20、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群体内某些基因型比起另一些基因型个体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和生殖率。21、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在人工条件下,根据育种目的,选择优良性状的个体,淘汰低劣的个体。22、适应性(适合度)(fitness ;w):指某基因型个体能成活繁殖后代的相对比率。23、选择系数(selection coeffcient;s):某基因型个体被淘汰而不能繁殖后代的比率。24、迁移概念:群体间的个体或基因流动称为迁移,是影响群体基因频率变化的一个因素。25、迁移率(m):迁入个体占群体总数的比例。26、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取样”而从后代中消失。(在小群体中由于亲代产生子代时,对基因的随机抽样而引起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现象。)27、有效群体(Ne):指参加交配且能繁殖的个体之和)。28、基因固定:使群体这某一基因频率到达1(p=1或q=1)的现象。29、遗传抽样:如果不考虑选择、迁移和突变等进化因子的影响,群体中等位基因从一个世代传递到下一个世代,类似于从亲本群体形成的潜在无限大配子库中的一次随机抽样,这个过程简称遗传抽样。30、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新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取决于开始从大群体中分出的几个或几十个植株的基因型,而不管他们在选择上是否有利,这就是奠基者效应。31、瓶颈效应:由于自然环境急剧的改变,使得群体中大部分个体死亡,仅存的少数个体侥幸逃生,繁衍成新的群体,这种作用称之为瓶颈效应。32、近交:指亲缘关系很近的个体间的交配,包括自交、全同胞交配、半同胞交配、同祖后代交配、回交等。33、全同胞交配(full-sib mating):指同父同母子女间的交配。34、半同胞交配(half-sib mating):指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子女间的交配。35、自交(selfing):雌雄配子来源于同一植株的交配方式。36、近交系数(coefficient of inbreeding):指某一基因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成为纯合体的概率,用“F”表示。37、杂合体系数(coefficient of crossbreeding):指某一基因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成为杂合体的概率,用“H”表示。38、理想群体:指组成的个体数多,没有亲缘关系,配子没有选择作用,雌雄株数比相同,个体间随机交配,每个个体对下一代的基因贡献概率相等。39、有效群体:不是群体的全部个体,而是扣除群体内由上代自交和近交的影响,剔除遗传重复,在全部个体中对群体遗传起贡献作用的个体数,或称为不存在亲缘关系的个体群。40、基因型值:影响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总和。41、遗传多样性E.B.Ford(1975) :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42、交配系统(mating system):指决定物种的亲本交配或配子融合的系统称为交配系统。43、随机交配(random mating ):在有两个性别的生物群体中,一种性别的任何个体有同样的机会与另一性别的个体交配。44、遗传型同型交配:指亲缘较近个体的交配,属于近亲繁殖系统;45、表型同型交配:在群体中选形态相似的植株进行交配;46、遗传非同型交配:指在遗传系统上相异的个体的交配,不同种源、品系、品种间的杂交,这是育种上最经常采用的方法;47、表型非同型交配:群体中选形态上相异的植株进行交配,这类交配在育种工作中也是采用的。48、遗传力(heritability):亲代某一性状遗传给子代的能力。遗传力常以百分数或小数来表示。49、广义遗传力:基因型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比。50、狭义遗传力:稳定遗传的方差(加性效应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比。51、现实遗传力:选择响应(遗传进展)与选择差的比值。52、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 ):是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在一系列杂交中的子代平均值与整个杂交群体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53、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是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特定交配组合子代的平均值与群体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54、育种值(breeding value):育种值是指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在实际中是指一般配合力的2倍。55、选择差S(selection differential):指中选群体的平均数与原始群体平均数之差。56、选择响应R(respond to selection):中选群体后代的平均数与原始群体平均数之差,又称遗传进展。(要求两个群体的树龄相同,生长环境相似)57、选择强度i(selection intensity):标准化的选择差。因为选择差是有单位的,选择差相对群体的标准差之比就是选择强度。58、遗传增益G(genetic gain):遗传进展与原始群体平均数之比。59、入选率:入选个体占原始群体总数的比例。60、控制环境方差h2与VE成反比,降低环境方差,可以提高遗传力。即在相同的环境中选择可降低环境方差。61、选择遗传力高的性状一般质量性状的遗传力比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高。62、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或遗传资源(gene resources):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63、育种资源(breeding resources):指在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是种质资源的一部分。64、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总称。第三章 林木种质资源与树木引种1、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中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异的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的程度。3、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指物种内不同群体(种群或居群)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状况。4、种(species):种是由一群形态上极为相似,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的生物个体所组成的群体。5、形态学种:指形态上一致,地理分布上一致,属于同一个种,这一般是分类学家认识的种。6、生物学种:指个体间能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的称为同一个物种,否则就是不同的物种。7、类型(type):类型是不超过种的范围的变异,是在种和变种以下的单位。8、品系(strain):在遗传学上,品系一般是指通过自交或近交若干代后,所获得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一致的群体。9、品种(variety):指经过人工培育,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一致,在产量和品质上符合人类的要求的栽培植物群体。10、无性系(clone):由一株树上采下的营养器官,经过无性繁殖方法而获得的一个群体称为无性系。组成无性系的个体称无性系分株。用来繁殖无性系的原来母株称无性系原株。11、家系(family):从同一植株上采集的种子繁殖的群体称为家系,可分为全同胞家系与半同胞家系。12、本地基因资源:包括已经经过人工栽培的资源和尚处于野生状态下的本地区资源。13、外地资源:是指从国外或其它地区引进的繁殖材料。14、人工创造的资源:是指应用杂交、诱变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所获得的资源。15、就地保存:是指保护天然林分,或用保护林分的种苗就近营建新的林分。适用于保存自然生态体系。16、易地保存:是指把搜集到的种子、穗条在其他适宜的地区栽种。保存数量:参考标准。17、离体保存(设施保存):采用低温密封保存种子、根茎和花粉等。18、乡土树种:在其自然分布区内的树种称为乡土树种。19、外来树种:被种植到自然分布区以外的树种称为外来树种。20、引种(introduction):将某一树种引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的地区栽培的过程叫引种。21、驯化(acclimation):在引种过程中为了使引进的树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之能正常生长发育,这种人为干预的过程称为驯化。第四章 种源试验与种源选择1、种源(provenance):指在同一树种分布区中一批种子或苗木的来源地,又称地理种源。2、产地(origin):指种子的采集地。3、种源试验(provenance test):把属于同一个树种的不同地理来源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种植在同样的条件下做比较的栽培试验,称为种源试验。4、种子区:指生态条件与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是用种的基本单位;5、种子亚区:指在同一种子区内部为控制用种需要所划分的次级单位。6、种子区区划:根据生态条件、性状表现、行政和自然区界等,对某一树种各种源的供种范围所作的区划。第五章 选择育种及优树选择1、选择育种(selection breeding):从天然群体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育种材料(种源、林分、优树、超级苗等),通过比较、测定和繁殖,培育新品种的过程。2、表型选择(phenotype selection):按照树木表现出来的性状,根据人们的目的选择合乎要求的群体或个体。3、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按一定的育种目标,人工选择合乎要求的类型。4、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指在自然条件下,保存有利的变异和淘汰有害的变异的过程。5、单株选择(individual selection):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的树木群体中按表型选择的方法挑选优良的个体,对入选的个体分别采种或穗条,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方法,即谱系清楚的选择,属于遗传型选择,适用于遗传力较低的性状。6、混合选择(mass selection):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的树木群体中按表型选择的方法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并进行混合繁殖,这种方法叫混合选择。属于表型选择,适用于遗传力较高的性状。7、遗传型选择(改良混合选择;improve mass selection):根据表型选择的方法选择出来的材料,进行子代测定,根据子代的表现,选择亲本的方法。8、全同胞改良混合选择:用于子代测定的种子是经过控制授粉得到的,清楚子代的父母本。全同胞(full-sib family)子代:同父同母的子代。半同胞改良混合选择:用于子代测定的种子采自自由授粉的种子,只清楚子代的母本,而父本是未知的。9、半同胞(half-sib family)子代: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子代。10、家系选择(family selection):指在子代测定后,根据家系的平均表现,选择优良的家系。11、家系内选择(selection within family):在家系内根据个体的表型,选择优良的个体。12、联合选择(combined selection):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个体的方法称为联合选择。13、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指反复多世代的选择。14、优良林分的选择:对所有林分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的结果,将林分分类,从中选出优良的林分,改建成母树林。(母树林的建立在以后章节中介绍)15、超级苗:指同种、同龄、同条件下生长特别突出的苗木。16、超级苗的用途:建立实生苗种子园;建立采穗圃;营造速生丰产林;作嫁接种子园的砧木。17、改建或重建种子园:一般是在初级种子园的基础上,进行子代测定,然后将初级种子园中后代表现不好的母树伐去,补接上后代表现好的优树(去劣疏伐种子园);或者用后代表现优良的优树重新建立种子园(1.5代种子园或改良种子园)。18、优树(superior,plus tree):又称正号树或精英树,是指在相似环境条件(立地条件、林龄、营林措施)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在生长量、材性、抗性、适应性上表现优良的个体。19、 候选树(candidate tree):用作评选优树的待选树木,具有符合要求的表型特征。20、优势木(comparison/ check tree) 或对比树:在候选树同一林分的一定范围内(生长、立地和树龄相同或接近),在评选优树时,作为比较对象的仅次于候选树的同种树木。21、精选树(elite tree) :通过遗传测定,证实是基因型优良、配合力良好的优树。22、优树选择(plus tree selection):指从天然林或人工林群体中,按选种目标和优树标准选择优良个体的过程。23、选候选木:林分中生长最优良的单株。24、就地保护:实施比较困难,但投入低。一般对选出的优树做上记号,对周围的人群进行宣传,防止被盗,并且将优树周围影响该树生长的其它单株伐去。25、异地保存: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建立优树收集区,将优树集中保存,这样管理和利用比较方便,但投入较高。第六章 杂交育种1、杂交(cross,hybridization):指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称为有性杂交;体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称为体细胞杂交。2、远缘杂交(distant crossing):指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间的杂交。一般指种间或属间的杂交。3、近缘杂交(close crossing):指参加交配的两个亲本亲缘关系比较近。一般将种内杂交称为近缘杂交。4、杂交育种(cross breeding):把遗传基础不同的个体或群体进行人工控制授粉,以获得杂种,然后选育新的优良品种或新优良类型的育种方法。5、杂种(hybrid):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杂种。6、杂种优势(hybrid vigor):指杂交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平均数的现象。7、显性基因假说:Bruce(1910)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显性基因互补所造成的结果。8、超显性假说:East(1936)认为,杂种优势是基因型的异质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刺激发育的效应。9、基因的加性效应假说:杂种优势是基因的累加效应而产生的。10、超中亲值法:杂种一代与双亲的平均值作比较。11、超优亲法:杂种一代与较好的亲本比较。12、对照优势法:杂种一代与对照比较。13、单交:指两个个体间的杂交。14、双交:指两个单交的杂种再进行杂交。15、三交:指一个单交的杂种再与另一个亲本杂交。16、多系混合授粉:将许多亲本的花粉混合后对一个亲本进行授粉。17、回交:指一个单交杂种与亲本之一进行交配。第七章 林木多倍体育种1、倍性育种:根据育种目标,采用染色体加倍或染色体数减半的方法选育植物新品种的途径。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倍体,包括利用染色体数加倍的多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数减半的单倍体育种。2、多倍体植物(polyploidplant):细胞内含有3套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称为多倍体植物。3、多倍体育种:选育细胞核中具有3套以上染色体组的优良品种的方法,称为多倍体育种。第八章 无性系选择育种1、无性系(clone):从一株母树上采集的营养器官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所有个体的总和。2、无性系原株(ortets):采集穗条或营养器官的母树。3、无性系分株(ramets ):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个体。4、无性系育种(clonal breeding):从人工或天然群体中选择优良的个体,繁殖成无性系,通过无性系测定、区域化试验,评选出优良的无性系,最后推广应用于生产的全过程。5、无性系选择(clonal selection):选择优良个体,形成无性系,经过无性系测定,选择出表现优越的无性系的过程。6、无性系测定(clonal test):指通过育苗和造林对无性系进行比较鉴定,从而对其基因型的优劣、重演亲本优良特性作出正确评价的过程。7、插穗(cutting):将枝条、苗干等种条截成段,用于插条育苗和分殖造林,这种扦插材料称为插穗。8、嫁接:嫁接是将一个植株的芽或短枝接到带根系的另一植株的茎干或根上,使两者形成层结合,形成新的植株。9、采穗圃(nursery of scion):指以优树、优良无性系或其他优良类型为材料,为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或根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育种繁育场所。10、老化现象:指随着年龄的增加,枝条生根能力下降,给扦插繁殖带来困难的现象。11、位置效应:指枝条的着生位置与穗条部位影响穗条生根、扦插苗的质量,出现偏头、没有主干等现象。第九章 母树林和种子园1、母树林(Seed production stand):是指对现有的优良林分或用较好遗传材料营建的林分,进行遗传改良性的疏伐(去劣留优),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分。2、种子园(Seed orchard):指以优树无性系或家系为材料建立起来以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种子为目的的种植园。3、实生苗种子园:指由优树自由授粉种子或控制授粉种子育出苗木建成的种子园。4、家系(family):同一植株(或无性系)的自由授粉子代,或双亲控制授粉产生的子代总和。前者称半同胞家系,后者称全同胞家系。5、无性系种子园:指由嫁接苗、扦插苗、组培苗等无性繁殖的苗木营建的种子园。6、初级种子园(first-generation seed orchard):用优树建立的种子园称为初级(第一代)种子园。7、改良种子园:用改良过的材料建立的种子园。8、杂交种子园(hybrid seed orchard):用遗传品质好、遗传基础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营建的、以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种子为目的的种子园。9、产地种子园:建园材料属同一树种的不同地理类型,以生产不同种源间杂种的种子园。10、滚动式种子园(rolling seed orchard):建园材料不拘于某个世代,而是在前期种子园的基础上,保留经过遗传测定证实优异的材料,淘汰低劣的材料,并补充新鲜建园材料,在相邻地段建立新的种子生产区,这样不断向前滚动和发展的种子园。11、固定排列区组:当各个重复地块的排列相同时,称固定排列区组。12、轮换排列区组:在重复的地块内,采用系统次序变更,称轮换排列区组。13、棋盘式排列:即将两个选择无性系在每一纵行和横行中交替定植。第十章 遗传测定1、遗传测定(后代测定;genetic test):通过对中选树木的无性或有性繁殖的后代平均表现来对其亲本评价的方法。2、子代测定(progeny test):通过对中选优树的种子(有性)繁殖的后代家系的平均表现来评价优树(亲本)的测定方法。3、无性系测定(clonal test):通过把中选优树无性繁殖成无性系,用无性系的平均表现来评价优树的测定方法。4、全同胞子代测定:指用于子代测定的种子是控制授粉获得的。5、半同胞子代测定:指用于子代测定的种子是来自于自由授粉或混合人工授粉。6、交配设计:为了解待测树木的遗传品质,根据试验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条件,对亲本交配组合或制种所作的安排,称为交配设计。7、自由授粉设计:直接从选择的优树上,或从种子园的嫁接植株上采收自由授粉的种子,按单株或无性系脱籽、育苗、造林,对各种性状进行鉴定,是属于谱系不完全清楚的交配设计。8、多系混合授粉设计:对待测的每个优树(无性系)用本株(系)以外的许多优树(无性系)的混合花粉授粉。9、双列杂交:双列杂交,又称互交。包括一组亲本间所有可能的杂交和自交组合。10、半双列杂交:包括正交,不包括自交、反交。11、测交系:就是用来与待测无性系交配的少数无性系。测交系一般作父本。第十一章 林木育种策略与多世代育种1、林木育种策略:是针对某个特定树种的育种目标,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特点、资源状况、已取得的育种进展,并考虑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树种的遗传改良作出长期的总体安排。2、基因库(gene pool):指每个物种所有基因型的总和。3、基础群体(base population):由育种工作保存的可供下一个育种世代选择所用的林木总和。4、育种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由基础群体中选择出的具有所需特性的林木组成的亚群体。5、生产性群体(production population):为人工造林提供最佳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的个体集合。6、基础群体:是由育种工作者选择出的、可供下一世代选择用的群体。由若干个基因型组成。7、育种群体:由基本群体中挑选出来的优良植株所组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繁殖材料。8、生产群体:从育种群体中选择和组建的,遗传基础比育种群体窄,是大量繁殖生产用种子或穗条的群体。9、不连续交配(disconnected mating):不连续交配设计是将一个大的育种群体划分成较小的几个子群体。在子群体间相互不交配,以便在较少人力和物力支出下,提供没有亲缘关系的亚系。10、复合群体交配设计:将一个大的育种群体划分为许多育种小群。一个育种小群一般由525个无性系组成。交配只在每个小群内进行,除在生产性种子园外,不同群体的个体之间不作交配。每个小群内的交配设计,可根据育种需要和要求选择。11、互补交配(complementary mating):互补交配设计在同一个群体中,为达到不同的目的综合采用多种交配设计。12、早期选择(early se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绿氢合成氨工艺碳足迹核算与国际认证标准对标分析报告
- 2025-2030细胞免疫治疗商业化路径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湖北襄阳安全员c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纳米材料技术突破与未来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2025-2030纳米材料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 安全c2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红木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替代材料研发进展报告
- 2025-2030精酿啤酒行业检测认证体系完善与质量追溯平台建设方案
- 2025-2030精酿啤酒小型酿造许可证获取路径与政策合规要点解析报告
- 南京考安全员证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天气系统(上)+课件【核心知识精讲精研 】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论文
- 中医养生文化ppt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 GB/T 13560-2009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 远程会诊登记本
- 多旋翼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题培训课件
- 一句话营销技巧培训课件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