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 课件(共34张).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 课件(共34张).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 课件(共34张).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 课件(共34张).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 课件(共34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中国古代的艺术 中国古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哪些 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 戏曲艺术 音乐艺术 舞蹈艺术 1 书法艺术的含义 p31第二段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1 中国文字的起源 在陶器上或地上的刻画符号 2 汉字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刻在龟甲 兽骨上 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已经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 2 走向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 3 汉字的演变 1 脉络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2 总体趋势 由繁到简 金文 西周毛公鼎铭文 金文是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字体整齐遒丽 古朴厚重 4 五种主要字体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小篆 特点 小篆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有图案美 创始于秦代 李斯 峄山刻石 拓本节选 东汉 曹全碑 隶书 隶书 始于秦朝 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特点 隶书字型结构平衡对称 整体安定 张旭 肚痛帖 特点 变化丰富 奔放跃动 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草书 形成于汉代 怀素 食鱼帖 欧阳询 化度寺碑 楷书 形成于汉末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 特点 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 王羲之 兰亭序 特点 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 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行书 晋代开始盛行 书圣 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特点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 泰山刻石 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 唐人称颂其 画如铁石 字若飞动 骨气丰匀 方圆绝妙 据推断 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a 篆书b 草书c 楷书d 隶书 a 下列书法作品中 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纵情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d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 其字体势展拓 笔致浑厚爽劲 自谓 刷字 镇江在修建 米芾公园 期间征集其流落在民间的书法作品 以下书法作品中最有可能是米芾作品的是 d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 积雨王辋川庄作 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演变历程 石器时代 起源 陶画 岩画和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 先秦两汉 发展 盛行帛画 漆画 壁画 画像石 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成熟 中国画 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陶缸 鹳鱼石斧图 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战国帛画 人物龙风图 人物驭龙图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1 按表现技法分 1 中国画分类 工笔 写意 2 按题材分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3 按作者身份分 和文人画 山水画 山水画 1 地位 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 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 是中国画的精粹 2 艺术特点 内容上 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技法上 讲究布局构图 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 意境 创作风格 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文人画 1 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 艺术特点 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 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注重诗意 山水画 文人画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风俗画 中国古代的哲学讲究 宁静致远 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 心态平和 体现在读书人绘画作品方面则是重线条的勾勒布局 线条有灵气 丰富 则作品就富有生命力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d 京剧 1 京剧的发展历程 奠定基础 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安徽的徽戏戏班进京演出 风行一时 正式形成 道光年间 又有湖北汉戏艺人进京 并参加徽戏的演出 形成了 徽汉合流 的局面 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 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后来称为京剧 走向成熟 同光年间 京剧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 还吸收了昆曲 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不断走向成熟 2 京剧的特点 1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 角色分为生 旦 净 丑四大行当 3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 主要唱腔有二黄 西皮两个系统 生 旦 净 丑 材料一 京剧 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报 申报 上 之所以叫京剧 是出于各地观众对于她出自北京的称谓 充分体现了她鲜明的地域特征 材料二 1790年高朗亭率领三庆徽班进京 为乾隆皇帝八十诞辰祝寿演出 为北京观众所赞赏 就留在北京 不久 四喜 春台和和春三个徽班也陆续来到北京 这就是十八世纪末叶有名的 四大徽班 进京 材料三 道光八年以后 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 加入了徽班 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 形成了 徽汉合流 的局面 材料四 1845年前后 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 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 西皮和二簧终于交融在一起 皮簧戏正式形成 京剧终于诞生了 最早的京剧就从西皮和二簧中各取一字 称为皮簧戏 彭飞 中国的戏剧 材料五 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用京胡 二胡 笛子 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 板 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角色分为生 旦 净 丑四大行当 各个行当的化装都有一定的谱式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涌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