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装机总结范文.doc_第1页
多联机装机总结范文.doc_第2页
多联机装机总结范文.doc_第3页
多联机装机总结范文.doc_第4页
多联机装机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联机装机总结范文 多联机装机总结一.准备1测试工程师负责查看委托书,按要求检查实验室的铂电阻、热电偶、压力测量等是否能满足测试要求,不能满足的及时提出。 还要查看配件铜管、阀件、分歧管、信号线等是否已到位2准备测试用风管及风管取压装置(由于内机数量较多,需要提前做准备),没有现成的风管需提前制作。 注意因要求测试外机的风量,同样需要制作风管。 3准备连接用铜管,由于连接管多且比较长,需提前做准备。 准备铜管时需仔细查看图纸,注意管径、管长、阀门大小及安装位置,装机时现场连接的部分可先预留。 铜管制作包括长连管(长65m),注意结合试验室现场布置需要,进行折弯焊接;15m和5m连接管,其中焊接5m管中的分气管和液管时,注意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取压点(测量进出内机的压力、电子膨胀阀前后的压力),扩好需要的喇叭口,以便装机时直接连接膨胀阀盒和内机。 二装机步骤及注意事项若外机是自行焊上的视油管,机器到位后先对外机检漏保压(20bar,不可太高,防止将视油(液)位的塑料管胀爆),确认无泄漏后再进行装机工作。 避免因机器有漏而浪费装机时间。 1先将室外机和各室内机定位(内机可先装好风管定位),然后进行铜管的连接。 铜管连接要现场焊接5m的短连接管,其中液管要按规定尺寸连接膨胀阀盒。 然后依次连接15m连接管及长连管,至外机。 注意连接铜管时,要求保持铜管内流动一定量的氮气,防止氧化物的产生。 焊接后要用高压氮气吹空因氧化所生成的杂质。 内机风管连接时,先分开(一般是两台)粘好风管,然后再一起定位后装进风洞。 外机风管应先测量好长度,制做时应有一面板可拆下。 2多组同时连接铜管,不要漏焊取压点。 注意连接分歧管时,应保持接头水平。 3可同时进行的事项保压检漏、装风管等。 检漏时外机需单独保压,外机压缩机处压力不宜太高(20bar),防止将自行安装的观油管胀爆。 检漏前要将各螺纹连接部分完全拧紧,同时要注意将长连管的阀门打开。 检漏一定要仔细,不只要看,更要听。 直到电脑上压力显示没有下降1h以上,才可确认无漏。 要注意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漏按各冷媒系统,对气管及液管两者渐渐加压试验(必须使用氮气作试验)。 第一阶段3.0Kg/cm2加压3分钟以上有可能发现大漏口第二阶段15.0Kg/cm2加压3分钟以上有可能发现较大漏口第三阶段29.4Kg/cm2加压约24小时注即使加压到29.4Kg/cm2,若时间太短,也无法发现微小漏口,因此第三阶段要求加压后放置24小时进行观察。 4抽真空,还可进行期间核查、连接热电偶线、装风管,连接信号线、电源线。 按照系统图标示,连接电源线及信号线。 真空干燥的顺序普通真空干燥法一般的方法及顺序真空干燥(第一次)将万能测量仪接在液管和气管的注入口,将真空泵运转2小时以上。 (真空度应在-755mmHg以下)若抽吸2小时仍达不到-755mmHg以下时,管道系统内有水分或有漏口存在,这时要继续抽吸1小时。 如果抽吸3小时仍未能达到-755mmHg,则检查是否有漏气口。 真空放置试验达到-755mmHg即可放置1小时,真空表指示不上升为合格,指示上升,表示内有水分或有漏气口。 冷媒追加充填将冷媒罐与液管的维修阀相联,以便追加系统所需的冷媒。 将开闭阀全打开液管和气管的开闭阀都打开。 (注)抽真空操作从液管和气管两方同时进行抽吸(因为室内机内附有各种机能的零件,可能在中途阻断)。 抽真空时应注意1.抽空时,应关闭室外机组的球阀,从室外机组球阀所提供的检修口,用真空泵对连接管和室内机组抽空。 (务必从液侧截止阀和气侧球阀的检修口抽真空)一般抽真空的时间约为24小时以上。 当真空度达到绝对压力650Pa时,请继续抽空1小时或更长时间。 2.禁止使用制冷剂排除室内机与管道中的空气。 3.必须使用带单向阀的真空泵。 气密性试验步骤限制氮气增压1)氮气增压到指定的压力(对于R22冷媒2.94MPa)后,请等待约一天时间。 如果压力没有下降,则气密性很好。 但如果压力下降,在找不到漏气点的情况下,可进行以下的鼓泡试验。 2)在完成上面描述的增压后,将气泡剂喷在喇叭口连接部位、铜焊部位、法兰盘和其他可能泄漏的位置,查看是否产生气泡。 3)在气密性试验后,擦去气泡剂。 如果将易燃气体或空气(氧气)用作增压气体,则可能会导致失火或爆炸。 使用制冷剂气体和氮气增压1)制冷剂气体增压至大约0.2MPa,使用氮气增压至设计压力(对于R22冷媒2.94MPa)。 但是不要一次增压,在停止增压时检查压力是否降低。 2)使用电子泄漏仪检查以下可能产生气体泄漏的部位喇叭口连接部位,铜焊部位,法兰盘和其它可能泄漏的位置。 3)可将这种测试方法与气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