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 组长: 编号: 班级:五年级 姓名:单元主题:语言的艺术课题: 晏子使楚我的疑问2、理解文题晏子使楚晏子是( )人。“使”的意思是( )。3、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本文讲了在( )(时间)( )(谁)出使( ),楚王( ),晏子( )。探究案自主学习 思考: 1、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回击的?把晏子的话画出来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 人 物楚 王(侮辱)晏 子(反驳)结 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理清本文叙述顺序。2我能通过朗读人物个性化语言,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3我能通过逻辑推理以及人物性格的比较,学习晏子遭受侮辱时,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侮辱,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优秀品质。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楚王与晏子间的三次较量的事例、体会晏子说话的技巧。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法指导: 1、通过学习楚王前后态度不同的比较及晏子的三次反击感受晏子的形象2、通过剖析重点词句,体会晏子的语言精妙。 预学案 知识链接: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晏子春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作品的记叙带有较多的文学色彩,善于通过人物的只言片语或细小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一、预习检测1、我会默写w r ( ) qi fn ( )gn j ( ) b rn ( ) 合作探究 1、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是晏子和楚王的第一次斗智,楚王抓住了晏子 的特点,要晏子从狗洞里进去。晏子的一席话,不得不使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开了城门,读读晏子说的话,他的话妙在哪里? 提示:晏子的话妙在: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 ,那他就钻 ,楚王要是说自己的国家不是 ,那就应该 ,所以打开了城门让晏子进去。 一词说明楚王真是无可奈何。 2、读课文第四自然界段,思考: (1)理解句子“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的人物;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的人去。我是最不中用的,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句话妙在哪? 3、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晏子的话中,把淮南比为_ _,把淮北比为_;把橘比为_ _,把枳比为_,是为了说明橘之所以变为枳是因为: ,齐国的人到了楚国就做了盗贼,是因为: ,讽刺了楚国 。纠错与归纳训练案一、根据意思写成语。(6分)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二、我能说说在我心中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三、我能和小组成员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晏子使楚 楚王(弄巧成拙) 晏子(能言善辩)课后反思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 组长: 编号: 班级: 五年级 姓名:单元主题:语言的艺术课题:杨氏之子我的疑问一、自主学习1、读读写写。ling hu y yng( ) 国 聪( ) 造( ) ( )声2、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探究案一、我会理解(1)读题目,“杨氏之子”中的“杨氏”的意思是( );“之”的意思是( );杨氏之子的意思是( ) (2)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慧”的意思是( );“惠”的意思是( )。诣的读音是( ),旨的读音是( )。 2、对照注释或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补充部分用括号标注)。其中几个重点的句子是: (1)父不在,乃呼儿出 (2)为设果,果有杨梅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和书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2、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学法指导:1、借住工具书和文后注释理解文中字词。2、品读词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然后独立学习思考。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4、推选一名代表展示汇报学习成果。预学案 知识链接:世说新语中小故事之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4、读了几遍课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是: 我还知道本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描写杨氏之子的,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杨氏之子的品质。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课文中的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训练案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梁国杨氏(s sh)之子九岁,甚(shn shng)聪惠。孔君平诣(zh 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 qng)。”纠错与归纳2、背诵课文。3、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 组长: 编号: 班级: 五年级 姓名:单元主题:语言的艺术课题: 打电话我的疑问一自主学习1、浏览全文,想想说得是件什么事?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有什么特点?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探究案二合作探究1、习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2、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学习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难点:了解相声和语言表达上的艺术特点。学法指导: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30分钟内完成导学案中预学案和探究案,要求书写规范。2、用双色笔画出疑难问题,便于上课讨论。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看书自学或者想办法把不会的新知识转化成会的旧知识解决。)4、学科组长做好组内调控课前交流,对疑难问题认真讨论,并选派代表展示。 预学案 知识链接: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之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它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相声按照演员人数多少,可分为三种: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二群口相声。3、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觉得相声的语言怎么样?(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训练案一、照样子,写词语。(词语不能重复)例:(打)电话( )书包 ( )足球 ( )钢琴( )电脑 ( )电影 ( )问题( )铅笔 ( )游戏 ( )皮球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方便( ) 节约( ) 痛苦( )讨厌( ) 安全( ) 昏暗( )三、连一连。联系 敌人 美丽的 感情节约 工作 浓厚的 花朵消灭 时间 勇敢地 面对纠错与归纳4、在放学的路上,你发现邻居家的一位老奶奶突然晕倒了,你会怎么做?谁想打这个电话?板书设计课后反思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 组长: 编号: 班级: 五年级 姓名:单元主题:语言的艺术课题:半截蜡烛我的疑问交流预习收获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故事发生在( )期间,( )国的( )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最后保全了情报站。 2. 读准生字字音 半截 伯诺德 熄灭 厨房 烛芯 好嘛 楼梯 探究案1、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当 时,伯诺德夫人 (怎么做)(结果怎样)当 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结果怎样)当 时,小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结果怎样)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难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学法指导: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30分钟内完成导学案中预学案和探究案,要求书写规范。2、用双色笔画出疑难问题,便于上课讨论。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看书自学或者想办法把不会的新知识转化成会的旧知识解决。)4、学科组长做好组内调控课前交流,对疑难问题认真讨论,并选派代表展示。 预学案 知识链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德国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 2、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那些成语来形容?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纠错与归纳训练案选词填空。镇定 坚定1.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有着( )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2. 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保持( ),不能慌张。 微弱 衰弱 虚弱1. 病了这么长的时间,他的身体很(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