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能总结范文 材料性能第四章1屈服与断裂是材料的两种基本失效模式。 2应变(strain)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又不产生惯性移动时,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变或形变。 3应力(stress)材料发生宏观变形时,其内部分子及原子间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分子及原子间对抗外力的附加内力,达到平衡时,附加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定义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为应力。 平衡时,其值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外力相等。 4简单拉伸(simple elongation)材料受到一对垂直于材料截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 5拉伸应变材料在拉伸作用下产生的形变称为拉伸应变,也称相对伸长率。 6拉伸应力这种拉伸应变和拉伸应力的定义在工程上被广泛运用,称为工程应变和工程应力或习用应变和习用应力。 7真应力用真实的瞬时截面积A代替A0除其相应的拉伸力得到的应力。 8真应变因试样长度在不断变化,某一瞬时拉伸试样的长为l,载荷增量dF,伸长d l,则该瞬时应变率为d l/l,则试样自l0伸长至l后,总应变率为真应变,记为9)1ln(ln0l若假设拉伸过程中体积不变10模量(modulus)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弹性模量,简称模量。 弹性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模量越大,愈不容易变形,表示材料刚度越大。 弹性模量的单位与应力的单位相同。 11柔量(pliance)有时,用模量的倒数比用模量来得方便。 定义模量的倒数为柔量,柔量越大,越容易变形。 12拉伸柔量剪切柔量体积模量的倒数称为可压缩度K=1/B13泊松比(Possion ratio)在拉伸实验中,材料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小与纵向单位长度的增加之比值。 用0ln0llldlllt=+=lt)1(000+=LLAAAFAFt表示泊松比是指材料的横向变形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可以证明没有体积变化时,0.5,橡胶拉伸时就是这种情况。 其他材料拉伸时,G,即拉伸比剪切困难,这是因为在拉伸时高分子链要断键,需要较大的力;剪切时是层间错动,较容易实现。 大多数材料泊松比在0.2到0.5之间;固体材料的泊松比越小,刚性越大。 14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和恢复固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塑性: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永久变形的能力模量:是指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度:是指材料抵抗破坏或断裂的能力16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将试件装卡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常温、静载拉伸试验,直到把试件拉断为止,试验机的绘图装置会把试件所受的拉力F与试件的伸长量?l之间的关系自动记录下来,绘出一条曲线F-?l曲线,称为拉伸图。 除去尺寸因素,变为应力-应变曲线。 即s-e曲线。 规定标准的实验环境温度和标准拉伸速率.17 (1)OA段,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变化,为符合虎克定律的弹性形变区,直线斜率相当于材料弹性模量。 A弹性极限应变A弹性极限应力.属普弹性变形,是由于分子的键长、键角以及原子间的距离改变所引起的,应力与应变之间服从胡克定律,是一种可逆形变。 在应力应变关系意义上,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量在数值上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量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力;本质:材料刚度,表征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斜率越大,杨氏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大,越不易变形。 弹性模量是力学性能中最稳定的指标。 18比弹性模量E/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单位体积质量(密度)的比值,也称为比模量或比刚度,单位为m或cm。 材料的比模量越高,构件的自重就会越小,或者体积会越小。 19弹性比功(回弹性)弹性比功为应力应变曲线下弹性范围内所吸收的变形功20屈服应力越过A点,应力应变曲线偏离直线,说明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形变,极大值Y点称材料的屈服点,其对应的应力、应变分别称屈服应力(或屈服强度)和屈服应变。 发生屈服时,试样上某一局部会出现“细颈”现象,材料应力略有下降,发生“应力软化”。 一般而言,屈服应力是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最大应力。 超过屈服点,冻结的链段开始运动。 21大形变区(又称强迫高弹形变)随着应变增加,在很长一个范围内曲线基本平坦,“细颈”区越来越大。 拉伸时细颈不会变细拉断,而是向两端扩展,直至整个试样完全变细为止,外力几乎不增加,应变却大幅度增加,可达百分之几百。 这一阶段加热可以恢复。 22应变硬化继续拉伸时,由于分子链取向排列,使硬度提高,从而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形变。 分子链取向排列,使应力提高。 23断裂达到B点时材料断裂,与B点对应的应力、应变分别称材料的拉伸强度(或断裂强度)b和断裂伸长率b,它们是材料发生破坏的极限强度和极限伸长率。 24曲线下的面积等于()相当于拉伸试样直至断裂所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m-3,称断裂能或断裂功。 反映材料的拉伸断裂韧性大小的物理量,但不能反映材料的冲击韧性大小。 25从应力应变曲线可以获得的被拉伸聚合物的信息聚合物的屈服强度(Y点强度),聚合物的杨氏模量(OA段斜率),聚合物的断裂强度(B点强度),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B点伸长率),聚合物的拉伸断裂韧性(曲线下面积)。 26明材料越韧,相反则越脆。 E越大,说明材料越硬,相反则越软;b或y越大,说材料越强,相反则越弱;b或W越大,说27“软”和“硬”用于区分模量的低或高,“弱”和“强”是指强度的大小,“脆”是指无屈服现象而且断裂伸长很小,“韧”是指其断裂伸长和断裂应力都较高的情况,有时可将断裂功作为“韧性”的标志。 x%补偿屈服应力应力应变曲线偏离线性响应至应变的x%时的应力,即从应变轴x%处作斜率为E的直线。 29 (1)硬而脆型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酚醛树脂等表现出硬而脆的拉伸行为。 (2)硬而强型此硬质聚氯乙烯制品属于这种类型。 (3)硬而韧型很多工程塑料如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属于这种材料。 (4)软而韧型各种橡胶制品和增塑聚氯乙烯具有这种应力应变特征。 (5)软而弱型一些聚合物软凝胶和干酪状材料具有这种特性。 2830识图温度依赖性环境温度对高分子材料拉伸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 温度升高,分子链段热运动加剧,松弛过程加快,表现出材料模量和强度下降,伸长率变大,应力应变曲线形状发生很大变化。 力学依赖性发生强迫高弹形变,而必定发生脆性断裂,这个温度称为脆化温度Tb(脆-韧转变温度)。 31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材料发生脆-韧转变。 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称脆-韧转变温度Tb。 32减慢拉伸速率与升高环境温度对材料拉伸行为有相似的影响,这是时-温等效原理在高分子力学行为中的体现。 即从试验速率到低试验速率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类型与试验温度从低到高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类似。 与脆-韧转变温度相似,在一定温度下,测不同拉伸速率下的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 根据图中两曲线交点,可以定义脆-韧转变(拉伸)速率。 拉伸速率高于Tb时,材料呈脆性断裂特征;低于Tb时,呈韧性断裂特征。 34升高温度使材料变韧,但其拉伸强度明显下降。 升高环境压力则在使材料变韧的同时,强度也得到提高,材料变得强而韧。 这两种不同的脆-韧转变方式给我们以启发,告诉我们材料增韧改性并非一定要以存在一个特征温度Tb,只要温度低于Tb,玻璃态高聚物就不能牺牲强度为代价。 设计恰当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增韧的同时,保持或提高材料的强度,实现既增韧又增强。 塑料的非弹性体增韧改性技术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35研究表明,链段松弛时间与外应力之间有如下关系E=exp0RT?式中E是链段运动活化能,是材料常数,0是未加应力时链段运动松弛时间。 由上式可见,越大,越小,降低了链段运动活化能。 当应力增加致使链段运动松弛时间减小到与外力作用时间同一数量级时,就可能产生强迫高弹变形。 37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卸载后基本上不产生永久形变的最大应力,超过屈服点材料便开始屈服同时发生塑性形变。 屈服与银纹化的产生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所以银纹化亦可作为一种特殊的屈服。 38细颈:屈服时,试样出现的局部变细的现象。 41材料的理论强度,就是从理论角度而言材料所能受的最大应力。 42拉伸强度t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和实验速度下,在标准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断裂前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试样横截面的比值。 43压缩强度如果向试样施加的是单向压缩载荷,则得到的是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 在压缩实验中由于压缩弯曲易导致试样损坏,所以一般采用较短的试样来测定其压缩强度。 与拉伸实验相比,压缩实验特点是对试样的微小缺陷和表面裂纹不太敏感,所以常常相同聚合物的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高。 但是长纤维增强塑料是一个例外。 多用于脆性材料,可显示材料在拉伸、扭转、弯曲不能反映的塑性行为,借此研究脆性材料的屈服和塑性行为。 反映工程上接触表面处承受多向压缩的力学行为.很少反映塑性材料的力学行为,因为不断裂。 44弯曲强度弯曲在实际应用中也是常见的负载模式,弯曲强度是在规定实验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施加静弯曲力矩,直到试样断裂为止。 弯曲试验采用简支梁法,把试样支撑成横梁,使其在跨度中心以恒定速度弯曲,直到试样断裂或变形达到预定值,以测定其弯曲性能。 45弯曲试验的作用反映材料承受弯曲载荷的能力.测定脆性、难加工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反映表层质量及表层组织成分,工艺优劣塑性材料弯曲试验不能断裂,仅能测屈服强度,断裂强度不能测出?46剪切强度(f)可以通过对圆柱试样施加扭荷来测定,试验中应避免试样的不规则形变,如膨胀和弯曲等,但由于大多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刚性较低,要控制其不规则形变比较困难,所以剪切强度大都是根据拉伸强度来确定,f=0.5t47硬度值的物理意义随试验方法的不同,其含义不同。 硬度没有统一的意义,各种硬度单位也不同,彼此间没有固定的换算关系。 一般可以认为,硬度是指材料表面上不大的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来讲,硬度的大小与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而硬度实验又不破坏材料且方法简单。 第五章1.冲击强度冲击强度是量度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韧性大小和抗断裂能力的参数,是标准试样在冲击断裂时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能量,是一种广义的能量力,不是通常的断裂应力。 材料抗冲击性能与其冲击过程所消耗的能量有关,所消耗的能量越大,韧性越好单位2/mJ2.韧性韧性是指材料在破坏前吸收外加能量的能力3.韧性与强度的关系韧性越好冲击强度越大4.高分子材料抗冲击强度是指标准试样受高速冲击作用断裂时,单位断面面积(或单位缺口长度)所消耗的能量。 它描述了高分子材料在高速冲击作用下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和材料的抗冲击韧性,有重要工艺意义。 但它不是材料基本常数,其量值与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有关5.冲击强度不是材料的本征性能,与材料测试条件有关6.悬臂梁、简支梁冲击韧性测试材料放置方式都是用重锤冲击条状试样,所用仪器为摆锤冲击仪,不同之处是试样的规格和安装方法,悬臂梁冲击试验是将试样垂直放置,一端固定,重锤冲击另一自由端;简支梁冲击试验是将试样水平放置在支架上,试样不需要夹住,免受夹压振动影响,然后用重锤冲击7.抗冲击强度测定方法高速拉伸试验落锤式冲击试试验摆锤式冲击试验(悬臂梁试验简支梁试验)第六章疲劳和摩擦磨损是在动态使用过程中材料出现的两种破坏行为,直接关系到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疲劳破坏是指材料在低于其破坏强度的条件下,在承受周期性应力(或应变)过程中,材料表面或内部产生微(细)观损伤,并逐步发展为宏观裂纹直至断裂的现象。 摩擦磨损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中,表层材料不断损伤的过程,是由摩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平均应力最大应力与最小值的平均值,用m表示。 应力幅值应力变化幅度的均值,用a表示循环特征(应力比)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用r表示疲劳工程构件在服役过程中,由于承受变动载荷或反复承受应力和应变,即使所受的应力低于断裂强度或屈服强度,也会导致裂纹萌生和扩展,以至构件材料断裂而失效,或使其力学性质变坏,这一过程,或这一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是一个过程,疲劳破坏过程是材料内部薄弱区域组织在变动应力作用下,逐渐发生变化和损伤累积、开裂,当裂纹扩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突然断裂的过程,是一个从局部区域开始的损伤累积,最终引起破坏的过程。 (疲劳破坏过程可以明显地分成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和最终断裂三个部分)疲劳寿命:试样在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作用下直至发生破坏前所经受应力或应变的循环次数,用N表示。 疲劳极限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叫疲劳极限。 (一个应力值,当应力等于或低于这个值时,材料可承受的周期数为无限大)许多塑料事实上并不存在疲劳极限,为此,特用循环次数达到107至108次而试样尚有50%不破坏情况下的应力表示疲劳极限疲劳断裂的特点疲劳试验方法疲劳寿命曲线对试样施加一个规定的交变载荷(),并且记录下产生破坏所需的循环次数(疲劳寿命,N);对同样尺寸的一组试样施加不同交变载荷进行试验,得到一组点(每个值对应一个N值),可绘制出-N曲线。 可以施加轴向载荷,扭荷或者弯曲载荷。 根据平均载荷和循环载荷的不同幅度,试样中的合成应力可能在整个载荷循环过程中在同一个方向,或者也可能在相反方向。 可得到拉压拉疲劳曲线,脉动疲劳曲线,扭转疲劳曲线等,这些曲线统称为-N曲线。 低循环疲劳区,在很高的应力下和很小的循环次数后,试件即发生断裂。 高循环疲劳区,在高循环疲劳区,循环应力低于弹性极限,疲劳寿命长,N105次循环,且随循环应力降低而大大延长。 无限寿命区或安全区,试件在低于某一临界值幅ac下,可以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断裂,疲劳寿命趋于无限即aac,N=。 通常,材料的-N曲线有两类,一类有水平线,可标定出无限寿命的疲劳极限;另一类无水平线,可根据材料的使用要求标定有限寿命N= 106、107和108下的条件疲劳极限在高循环疲劳区,当应力比r-1时,疲劳寿命与应力幅间的关系可表示为N=A(a-ac)-2,A是与材料拉伸性能有关的常数。 可见,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其拉伸性能有关,并且受应力和应力幅大小的影响。 在非对称循环应力作用下,在给定应力幅下,平均应力升高,疲劳寿命缩短;对于给定的疲劳寿命,平均应力升高,材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幅降低。 疲劳过程中,裂纹扩展速度显然与裂纹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有关。 应力强度因子表征材料断裂的重要参量,是表征外力作用下弹性物体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强度的一个参量;实验表明:当应力强度因子达到一个临界值时,裂纹就失稳扩展而后导致断裂。 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或物体与介质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表面上所产生的阻碍作用称为摩擦。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表征摩擦的参数是摩擦系数。 磨损是在摩擦作用下物体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分离出磨屑从而不断损伤的现象。 橡胶工业中的磨损称为磨耗。 摩擦与磨损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有摩擦必然导致磨损;产生了磨损,根源在于摩擦摩擦系数-摩擦的简单粘着理论摩擦系数(friction factor)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接触面上给予的正压力之比值。 f=Ff/Fn式中,f为摩擦系数,F为摩擦力,Fn为正压力。 -摩擦的简单粘着理论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来看,材料的表面不是完全平整的,而是微观上不规则的。 因此,两个表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接触的表面积,整个法向力由表面上凹凸不平的顶端承受,在这些接触面上的局部应力是很大的,致使发生严重的形变。 每个凹凸不平的顶端被压扁形成一个平面或几乎平坦的区域。 在这个小范围上,两个表面之间存在紧密的原子接触,并产生粘合现象(金属的粘合通常为金属键的作用,高分子材料的粘合主要是由于范德华力或氢键的作用),为了滑动,必须在粘合面上发生剪切,由此构成了粘合摩擦。 磨损过程磨损是摩擦的直接结果,使材料损耗,工作精度,可靠性,一般是有害的,但工程上也有利用磨损作用的场合如精加工中的磨削与抛光、机器的跑合等。 在机械的正常运转中,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A.跑合(磨合)阶段由于机械加工的表面具有一定的不平度存在;运转初期,摩擦副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上的实际载荷较大,因此,磨损速度较快。 经跑合后尖峰高度降低,峰顶半径增大,实际接触面积增加,磨损速度降低。 B.稳定磨损阶段机件以平稳缓慢的速度磨损,这个阶段的长短就代表机件使用寿命的长短。 该段的斜率就是磨损速率.实验室的磨损试验就是根据该段经历的时间、磨损速率或磨损量来评定材料耐磨性能的。 多数工件均在此阶段服役,磨合的越好,该阶段磨损速率就越低。 C.剧烈磨损阶段经过长时间的稳定磨损后,由于摩擦副对偶表面间的间隙和表面形貌的改变以及表层的疲劳,其磨损率急剧增大,使机械效率下降、精度丧失、产生异常振动和噪声、摩擦副温度迅速升高,最终导致摩擦副完全失效。 磨损现象的主要特征A两物体接触面进行相对运动时发生在摩擦表面的相互作用,包括机械的和分子的作用。 机械作用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犁沟效应;分子作用是表面间的相互吸引和粘着两种效应。 B:磨损是具有时变特征的渐进动态过程,依次为表面的相互作用(机械的或分子的)表面层的变化(即力学性质、组织结构、物理和化学变化)表面层的破坏(即擦伤、点蚀、剥落等)三个动态过程。 磨损分类及特点按环境和介质可分为流体磨损;湿磨损;干磨损。 按表面接触性质可分为金属-流体磨损;金属-金属磨损;金属-磨料磨损。 目前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则是基于磨损的失效机制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五类粘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表面疲劳磨损(接触疲劳)。 磨损类型并非固定不变,在不同的外部条件和材料具有不同特性情况下,损伤机制会发生转化,由一种损伤机制变成另一种损伤机制。 磨损的失效机制磨损机理根据摩擦面损伤和破坏的形式,一般概括起来,聚合物的磨损机理主要有五种种,即粘着(转移)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化学磨损、微动磨损A.粘着(转移)磨损:在摩擦副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点之间的范德华引力及库仑静电引力(有时还有氢键力)的相互作用,使聚合物材料转移到对偶面上去而引起的磨损叫粘着磨损,也叫咬合磨损或者擦伤B.磨粒磨损:由外界硬颗粒或者对偶表面上的硬突起物或粗糙峰,在摩擦过程中引起的摩擦表面破坏,能分离出磨屑或形成划伤的过程。 在形貌图上判断磨料磨损的主要依据是划痕,在这些划痕中往往还有微切削痕迹存在;一些脆性材料上还会出现崩碎、颗粒。 C.疲劳磨损在周期性交变载荷的作用下,由于聚合物与对偶材料表面部分微凸体的相互作用,使界面接触点(区域)发生局部变形和应力集中,从而聚合物的表层和亚表层形成裂纹而导致聚合物损失或破坏的现象称为聚合物的疲劳磨损。 交变应力作用下,刚性微凸使材料表面发生多次压缩、拉伸和剪切变形,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时产生疲劳裂纹,进而扩展形成磨屑。 疲劳磨损是一种常见的磨损形式,是低强度缓慢磨损。 第七章热传导的原因热传导就是指在宏观静态介质中由于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引起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热传导的微观机制热传导的机制主要可分为三种自由电子的传导、晶格振动的传导和分子的传导。 为何金属是良导体,高分子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对于金属材料,由于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存在,所以能迅速地实现热量的传递。 高分子材料呈远程无序结构,热量的传递主要是由热能激发的分子产生的振动波激励邻近分子的形式传递的。 这种由分子向分子转移热量的方式,传递速率很慢,所以高分子材料的热传导率很低,是热的不良导体。 热膨胀特征表征温度变化引起材料体积和线尺寸的变化,各向同性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膨胀率都是一样的,对于各向异性固体,如果要表示其膨胀特征,需要2-3个线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作为表征聚合物基本性质的参数之一。 耐热性短期长期表征工业上通常用热变形温度来表示材料的短期耐热性用温度时间极限(热寿命)表征聚合物长期耐热性怎样得到温度时间极限(热寿命)曲线?固定性能(失效标准),考察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即热寿命曲线相对温度指数温度指数温度指数(TI):这是指热寿命图上对应于一定寿命(通常取20000小时)的温度值。 相对温度指数(RTI):当被测材料与温度指数已知的参考材料承受相同的老化程序和诊断手段的比较试验时,从已知TI所对应的时间获得的温度。 (填空)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是由它们的化学键和分子间键的强度(键能)以及分子结构单元的化学惰性所决定的。 半分解温度聚合物在真空中加热30min后质量损失一半所需要的温度。 老化分类内老化,外老化,物理老化,化学老化燃烧概念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的一种快速氧化反应锥形量热仪的氧消耗原理材料燃烧时消耗每一单位质量的氧气所释放的热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融滴熔滴是提高聚合物阻燃性能必须考虑的方面之一,尤其是聚烯烃类聚合物如PP、PE,它是导致火焰蔓延的重要因素。 有限氧指数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 热释放速率:是指单位面积样品释放热量的速率。 第八章电性能导电表面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不仅与材料的性质有关,而且还和材料表面结构,形态,组成等相关。 注意表面电阻率与表面电阻同量纲。 体积电阻率是描述材料电阻特性的主要参数,仅与材料的属性有关。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的结构特征具有非常大的共轭电子体系。 正温度效应材料的电阻率能够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描述为材料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的效应。 负温度效应材料的电阻率能够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的现象,或者描述为材料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效应。 离子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固体离子导电的两个先决条件是具有能定向移动的离子和具有对离子溶合能力。 聚合物基体和金属盐构成了聚合物电解质。 高分子固体电介质使用的下限温度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理当导电填料浓度较低时,填料颗粒分散在聚合物中,互相接触很少,故导电性很低。 随着填料浓度增加,填料颗粒相互接触机会增多,电导率逐步上升。 当填料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体系内的填料颗粒相互接触形成无限网链。 这个网链就像金属网贯穿于聚合物中,形成导电通道,故电导率急剧上升,从而使聚合物变成了导体。 渗滤阈值电导率发生突变的导电填料浓度。 PTC效应的应用用以衡量材料的温度敏感效应。 极化与介电极化就是介质内质点正负电荷重心分离,从而转变成偶极子。 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可以发生远程迁移的称为自由电荷;仅能短距离迁移的电荷被称为束缚电荷。 偶极子一个正点电荷和另一个符号相反的负点电荷由于某种原因而坚固地互相束缚于不等于零的距离上,便构成一个偶极子。 偶极矩正电(或负电)重心上的电荷的电量为q,正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汽车科技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压力容器安全培训心得
- 宁乡市2025湖南长沙市宁乡市老干部(老年)大学招聘中级编外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增城区2025广东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招聘特殊专业技术类聘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第一批次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双鸭山市2025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引进高学历人才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海市2025广西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招聘1人(截止5月24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抖音护肤行业白皮书
- 商铺转租赁合同范本
- 《足球裁判员培训》课件
- 浴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微商基础培训课件
- ISO9001:2024版质量手册资料
- 2023-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题库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民族宗教团日活动
- 新娘化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