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主题、题材范围主要是“文学艺术”等方面,6个单元分别是:生活况味、感悟艺术、人生境界、机缘巧合、时政聚焦、话里有话,提高精读和比较阅读能力,巩固拓展略读能力,重点培养探究阅读能力。“表达交流”综合实践6个单元为:想像虚构、通感表现、体验颖悟、开头结尾、敏锐信实、对话评论,主要训练叙事文本的写作,兼及其他,口语交际要善于说故事,善于听话、说话。“语文趣谈”6个单元的题目是:“假如”背后的逻辑和修辞、文“饭”诗“酒”、民间修辞“知足常乐”、从“最喜欢逃难”谈起、“新闻欲”与“邸报”、“心心相印”与“心心相错”。第一单元:生活况味如果真要认真地谈什么“生活况味”,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这个话题可不轻松。但我们要学习探讨的,只是有关这个话题的文学作品。主读课文其一是莫泊桑的项链,写的是一条项链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的故事。这个故事要表达什么主题,首先就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研讨。这篇小说,在整体构思、情节发展、结构安排,尤其是它的结局处理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技巧,需要细细品味。另一主读课文是两首诗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生活欺骗了你”,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的,普希金表示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我们应当怎么看待?而“生活重新开头”,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为什么还要“假如”?这两首诗歌,从内容到形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欣赏其中的哪些诗句?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还可以从这两首诗歌的角度评说玛蒂尔德的遭遇。“比较探究”的珠宝,也是莫泊桑的小说,也是以项链为道具,但内容主题、人物形象、情节构思、心理刻画,并无重复之处。对这种题材、体裁、作者都相同的作品加以比较、探究,是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本单元的“鉴赏评论”,是张洁的挖荠菜。荠菜和项链,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都承载了作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课文后的练习就设计了让它和莫泊桑的项链作一次对话,你会发现,荠菜和项链,原来也并非不相干。其实,这都是借助一个道具,想像虚构出许多精彩的故事来,埋藏着许多人生的道理,这也许就是小说的好处之一。本单元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就是让同学们也来想像虚构一下,拿一个道具,编一个故事,或者给课文的故事编一个续篇,过把小说家的瘾。口语交际也设计了练习:临时编个小故事,从中含蓄地表达某种不便直说的意思(如批评)。第二单元:感悟艺术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说的是人生的苦难往往孕育着艺术的成功。本单元的主读课文中,冼星海的留学巴黎,就以他自身的辛酸屈辱的留学经历,说明了这个道理。“比较探究”中马可的心血凝成的作品,只是以冼星海文中的部分内容为素材敷演成文,但写法显然完全不同。请比较这两种写法,哪种更感动人?音乐本是通过声音直接诉诸听觉的艺术,可是偏偏就有用文字对音乐进行“解码”的著名诗歌作品,这就是主读课文中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节选)和“比较探究”中李贺的诗歌李凭箜篌引。仔细品读这两首诗歌,通过对有关诗句和词语的具体分析、比较、鉴赏,看看两位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把美妙的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鉴赏评论”,有两篇文章。林嗣环的口技,也是用文字表现声音的名作,但它记叙的是一个口技艺人的表演过程,它是以什么打动人呢?另一篇是胡适的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其中有一段论及老残游记中对民间艺人王小玉唱书的描写,也是以文字表现声音。以胡文的观点分析这些表现声音的文字的不同特点,必有收益。还可以乘此机会,课外阅读老残游记,看看自己的感觉是否和胡适一样。用文字表现声音,就是应用了“通感”的原理。本单元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就是训练同学们发挥想像,运用比喻,调动视、听、触、嗅、味等多种感觉来表现事物。第三单元:人生境界本单元课文有两类,皆由主读课文范仲淹岳阳楼记引起,一类是由洞庭湖引出的同题材诗文,一类是由忧乐引出的同主题作品。岳阳楼记,堪称天下至文,所以要特别精细地品读吟赏。其要处有三:其一是精神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与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相比,哪个境界更高?其二是状物抒情,可谓淋漓尽致,古散文的极品。其三是章法技巧,可谓巧设玄机,水到渠成,卒章见志。第二篇主读课文杜甫的登岳阳楼,和“比较探究”中的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及袁中道游岳阳楼记,都是以洞庭湖为题材的诗文。杜甫老泪纵横,李白醉意盈湖,孟浩然则暗发官瘾,其境界、气魄、手法、辞气,都各有千秋;而袁中道之文,由记游绘景而思古,由思古而伤己,又别有一腔隐衷。这些都是在阅读时要细致分析品味的。“鉴赏评论”有三篇作品: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和冰心的谈生命,都涉及人生苦乐这个主题。准确理解各篇的思想境界和写法,比较比较,并与前面几篇诗文对照解读,会发现它们的相通之点和独异之处。以上选文,大多涉及人生体验和感悟。因此本单元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题为“体验颖悟”,要求口头交流各自对上述诗文的体悟心得,要求尝试着写一篇游记,看看是否也能从游山玩水中获得某种人生哲理的感悟。第四单元:机缘巧合常言道:无巧不成书,本单元的课文,基本上就是因巧而成的故事。主读课文中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写的是一对贫穷而恩爱的小夫妻,彼此为了给对方最心爱的物件配上件称心的装饰,都私下卖掉了自己那个最心爱的东西,结果自然阴差阳错,事与愿违。于是就有了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不写这样哭笑不得的结局,也就是说双方都另想办法,买的礼物都派上用场,不是既实惠又照样能表现他们的恩爱吗?该怎样看待小说着意要写的这个“巧合”?另一篇主读课文也和礼物有关,是契诃夫的艺术品,写的是一件堪称艺术品的裸女烛台,被作为礼物在几个人中转送,原因是几位受礼者都感到这东西有伤风化,于是赶快脱手,最后也是阴差阳错,又回到了第一个受礼者手中。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可和麦琪的礼物比照阅读;在隐含的意味上,却另有十分耐人寻味之处。本单元另两篇作品的故事情节则更多出于某种机缘。作为“比较探究”的刘心武的悔的边缘,写的是一个善良的老人和一个良心尚未完全泯灭的小偷的萍水相逢;作为“鉴赏评论”的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写三个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物在某个特殊环境下邂逅。两篇作品都藏了一个送“礼”的故事,都有一些关键词语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或感情的变化。百合花也有出人意料的动人结局,悔的边缘虽无结局,但情节的发展照样扣人心弦。本单元的所有课文都有一个核心道具,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比较品鉴的好话题,为此,本教材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练习。“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题为“开头结尾”,重在训练同学们作文的结构美,如古人所说凤头、猪肚、豹尾。第五单元:时政聚焦这是一个实用文单元。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意味较浓的单元之后,我们读到了几篇新闻和写实的作品,使我们回到了现实生活和实用文体中来,关注对现实的反映和表现,了解新闻类文体的阅读和写作的特点,培养同学们对时政的关切,尤其是对不少对新闻感兴趣或希望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学,有助于奠定初步的新闻意识。主读课文中毛泽东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简短凝练的经典新闻作品,在消息写作上,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与前一篇一样,都是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极为重要的大事,但是写法很不一样,前者精要,后者翔实,使同学们看到两类各有优长的消息。“比较探究”中,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进行比较的是爱伦堡的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则是另一种新闻体裁报告文学,一种文学笔法的写实作品,给人以更强烈的感性印象和阅读趣味。该文是国外作者的作品,使本单元选文更为多样化。与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比较的是一篇新闻评论再苦也没有苦孩子平淡数据后的震撼信息,这两篇与前两篇写战争的,在题材与时间上形成互文观照。这两篇,前者写的是“国计”,后者写的是“民生”;前者是叙,用事实说话,后者是叙、议结合,目的是议。拓展了对不同新闻体裁特点的认识。“鉴赏评论”中徐百柯的报人邵飘萍和徐铸成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前者是人物评论,后者是回忆录,都是写实的作品,且所说的都是与新闻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对新闻从业人员及其素质,对我国新闻业、新闻界,对报纸和人的成长的关系等,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从而拓展了认知,进入了思想和心灵的层面。“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主要是关注新闻写作的基本素养敏锐、信实品质的养成。使学生懂得新闻写作、主要是消息写作的要求,引领他们关心时政,培养新闻敏感,初步懂得如何写好消息或其他新闻类作品。语文趣谈,所讲的“新闻欲”和“邸报”,也是对学生新闻知识的丰富,进一步引发他们对新闻写作的兴趣。第六单元:话里有话小说作品中有些人物对话,是很精彩的,本单元的任务,就是学习和欣赏这方面的艺术。主读课文2篇:贾芸谋差和李逵见宋江,分别选自红楼梦和水浒。阅读这些作品,要特别仔细分析其中的人物所说的话的表面意思、弦外之音、隐含的动机、语气的分寸、表达的技巧、所体现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彼此间的关系等等。人物对话,往往有很多谎言。生活中的谎言多半令人厌恶,而作品中的谎言却饶有情趣,因为它的背后,是我们希望了解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行个性。比如,贾芸撒谎是为了讨好凤姐,李逵撒谎体现了他的粗直鲁莽。“比较探究”中孙犁的山地回忆中,那位女孩子率真任性。她姥姥说她“不会说话”,而“我”却说她“很会说话”,可见她的说话就很耐人寻味。阅读本篇,重在欣赏玩味那些对话,把女孩子的伶俐和贾芸的乖巧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对话与作品主题的关系。“鉴赏评论”的两篇短论,召晨的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和鲁迅的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都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小说对话艺术的奥妙。领会他们的观点,并尝试着用这些观点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鉴赏评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有两个内容,一是“对话”,要求从课文和其他小说、影视作品中学习说话、听话;二是“评论”,要求对某部名著进行评论,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文章。六九年级下册本册教材的主题、题材范围主要是精神与物质、经济与文化、社会发展与和谐自然等话题。6个单元主题分别是:悲悯人生、个性光彩、草木有情、叩问月亮、精神家园、心灵净土,进一步提高精读、略读和比较阅读能力,重点发展探究阅读能力。“表达交流”综合实践6个单元为:场面与细节、曲折与变化、移情与象征、猜想与评判、论题与论点、证明与反驳,主要训练议论文本的写作,兼及其他,训练富有现场感的演讲、辩论、谈话、发言的技巧。“语文趣谈”6个单元的题目是:言语交际效果的“欠佳”和“最佳”、“死去”与“因伤心而死”、会意兼形声字、一巴掌打出了什么、“何之有”句式中的“之”、常用修辞格趣例。第一单元:悲悯人生本单元的内容,都是一些不幸可怜的人的故事。主读课文2篇,第一篇是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为什么突然发疯了?尽管专家们已经提出了各种见解,少年读者完全可以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自己的学识和思路,大胆谈谈自己的看法。作品中精彩的人物语言、有趣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堪称经典。这是阅读分析的又一重点。第二篇主读课文是鲁迅的孔乙己。关于这篇作品的主题,也是众说纷纭,同学们也可以展开讨论。鲁迅曾认为孔乙己是他写得最好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也早已称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大家可以认真探究:孔乙己好在哪里?我们又可以从大师的笔下学到什么?“比较探究”中的2篇课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屠格涅夫的乞丐,虽然都是外国作品,但与主读课文颇具可比性。比如说:我的叔叔于勒与范进中举在思想内容和某些人物形象甚至人物语言都有哪些相似之处?我的叔叔于勒与孔乙己中都有一个小男孩“我”,他们的作用是不是相同?对于一个悲苦可怜的人,乞丐中的“我”和孔乙己中的人们,各是什么样的态度?与上述这些“苦人”相比,“鉴赏评论”中汪曾祺的陈小手中的主人公却是另一类更加悲惨的人。造成陈小手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在写法上与上述各篇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这都很值得思考分析。另一篇“鉴赏评论”文为丹尼尔麦克法登的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这是经济学家讨论贫富问题的文章。以文中的主要观点设想一下范进、孔乙己、陈小手、于勒等人的生活命运,也是很有趣的问题。“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题为“场面和细节”,训练写好人物之间交往交流的场面,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其中的演讲活动,训练与听众现场互动交流的技巧与能力。第二单元:个性光彩本单元关于人物个性话题,主要涉及两个人:武松与诸葛亮。主读课文中的武松打虎是水浒中的名段,精彩的描写和鲜明的人物个性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武松的性格和打虎壮举之间,并不是简单化的处理,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推出一个必然而可信的结果。因此要对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场面、细节,作具体细致的分析,才能看出武松英雄性格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而关于诸葛亮,主读课文的隆中对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史书片段,因此人物性格并不鲜明,但也在某些细节中透出一些端倪。阅读本篇,要注意这些细节,尤其要详细了解并归纳出诸葛亮为刘备所作的战略分析。更能表现诸葛亮、刘备等人性格的,是“比较探究”中选自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看看从史书到小说,内容情节、叙事重点、人物性格等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而与武松打虎有关的,是同为打虎话题的周处。作品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早期的小说,因此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显得简单粗略,难与武松打虎相比,但却自有其特点与价值。由周处引出“鉴赏评论”中两篇关于周处故事的“改版”:王鼎钧的半截故事和贾平凹的听来的故事。把这三篇周处故事对照阅读,想必有不少感想与评论。此外,还有一篇毛宗岗的“三顾茅庐”评点,作者的观点很独到,可仿照其法,评点武松打虎。“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题为“曲折与变化”,从武松打虎和三顾茅庐中可学来曲折,让文章起伏跌宕,摇曳多姿,引人入胜。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可学会说服对方的技巧,学学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地说服人。第三单元:草木有情本单元的5篇课文全是关于树的。主读课文:茅盾的白杨礼赞、苏童的三棵树;“比较探究”:王鼎钧的那树;“鉴赏评论”:曾卓的悬岩边的树、流沙河的草木篇。在这一片“树林”中,其实没有一棵是真正意义上的“树”,每棵树都被注入了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这些树的形象及其寓意进行解读。而这些形象及其寓意,又往往有某种相似相通又不相同之处,读来趣味横生。这些作品,在形式技巧、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描写抒情等方面,也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美感,又很值得细细品味欣赏。同时,由于作家思想的深刻、情感的复杂和表现手法的丰富含蓄,人们理解欣赏的方法角度的不同,因此对这些作品或整体或局部的解读,往往难以切合作家的本意,读者的观点,可能异彩纷呈,这将是很有意义的研讨场面。根据课文的特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题为“移情与象征”,要求以某种无情之物为题,寄寓自己的某种情感,写一篇作文。另外还要训练在人际交往中,注意口头语言与文雅语言的区别,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第四单元:叩问月亮月亮,自古就是诗人钟情的对象,飘逸多情的李白,堪称月亮的“第一情人”。本单元主读课文,选了他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此外,还有杜甫的望月,以及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和词水调歌头中秋。诗人咏月,或写月色清辉之美,或抒望乡思亲之情,或诉寂寞孤独之苦,或叹物是人非之感。在以上这些诗文中,哪些作品、哪些诗句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感情?有哪些经典名句?这都是品鉴的重点。这些作品中,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最为相似,能不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比较探究”中,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也和杜甫的月夜一样为望乡思亲之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这首诗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描写了清亮的月色,但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还有一首王维的鸟鸣涧,描写人闲夜静,作品怎样表现月夜的静?这里的“人闲”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是不是一样的“闲”?“比较探究”中还有闻一多的杜甫与李白和胡晓明的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两篇文章。胡文中对许多唐诗进行了堪称漂亮的评点,这将激起怎样的共鸣或质疑?能否引来少年读者跃跃欲试,也对学过的诗词评点一番。闻一多的文章,顾名思义,是描写李、杜二位诗人的经历和交往的,雍容大气。可惜这篇作品没写完,若有兴趣和能力,可以根据自己所知,给他续上一条“貂尾”。由思亲望乡的话题,扩展出一些怀乡、送别的诗作。有乡愁诗二首:岑参逢入京使、宋之问渡汉江,送别诗三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作为“鉴赏评论”的篇目。这里名句荟萃,与前面的诗文交相辉映。“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题为“猜想与评判”。学学闻一多猜想李、杜交往的写法,也来描写和评判自己喜爱的诗人。口语表达则训练学习用口语来讲解古代诗词。第五单元:精神家园本单元课文谈的是精神境界和人生哲理之类的话题。主读课文两篇。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是一篇小说,但颇有寓言性。它的主题或者说寓意至少有四种自圆其说的说法,这是极富挑战性的探究、对话焦点。另外,故事的情节结构和结局处理,也是本课文研讨的重点。卡尔维诺的黑羊,是一则寓言,充分表现了寓言的有趣可笑和深刻寓意,这又是一个值得讨论分析的焦点。另外,本文谈论贫富问题,能否用第一单元的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来解释,也是很有意思的研究性学习。“比较探究”的两篇课文,与主读课文相对应。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写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这个话题似乎与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主题又有点儿关系,将这两篇课文联系对照,再查阅托氏生平资料,将认识这位伟大作家的精神境界。本文的文笔,也很值得欣赏。王小波的椰子树与平等是篇杂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写的是椰子,说的是平等问题,这话题似乎与黑羊的贫富问题又有点儿相似。这两篇文章在笔调文风方面也有类似之处,都可对照品读。本单元的“鉴赏评论”,虽只有一篇极短小的刘禹锡的陋室铭,但很少有短文像它那样密集了那么多的传世名句。该文可辐射至世间最美的坟墓、隆中对、三顾茅庐等,一起理解其间表现的精神境界。“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以“论题与论点”为题,训练议论文写作的选择论题、创立论点。口语交际也相应练习在口头辩论中如何把对方的论据转化为自己的论据,达到雄辩的效果。第六单元:心灵净土终于到本套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了,从第一篇主读课文鲁迅的社戏,很能引起我们回顾第一册的第一个单元“童年梦痕”,这似乎真有点儿“返璞归真”的味道。社戏写的也是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说的是小时候看戏和吃豆子的事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