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学案知识概览【作者简介】罗森塔尔(19222006),美国著名记者。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重点理解】一、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参考答案: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二、“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句中“雏菊花在怒放”这一细节该如何理解?三、如何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话的含义?参考答案: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做祷告是是为了求得保佑或宽恕。但在这个“人间地狱”里,生命、人性、文化、信仰全部被灭绝。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难点探究】一、本文的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景描写与文章的整体悲情基调协调吗?参考答案:文章写了布热金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更增其悲。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能力提升【课内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凝重(nn)世人瞩目(zh) 纳粹(su) 焚尸炉(fn)b婆娑(su) 堪称典范(kn) 嬉笑(x) 明媚温暖(mi)c凋谢(dio) 步履蹒跚(l) 装载(zi) 紫荆花(jn)d戕害(qin) 雏菊怒放(ch) 嚼蜡(ju) 重蹈覆辙(f)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漂扬蒙蒙细雨撤离降旗仪式b掩映 世人瞩目 汽艇 阳光明媚c帐蓬 草地碧绿 详细 不由自主d追逐 表情茫然 窒息 绿树成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在南海的夜幕中。(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3)还有一些参观者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a消失竟然注视 b消逝竟然凝视c消逝居然凝视 d消失居然注视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a b cd5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a本人昨日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框眼镜一副,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4分)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6文中描写参观者“浑身发抖”“张大了嘴巴”,有什么作用?(3分) 7“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4分) 8作者说“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应该怎样理解?(3分) 9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有数以千计的照片,作者为何选取年轻姑娘作为重点?有何意义?(4分) (2017天津高考语文)10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3分)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1.【解析】a项,“粹”读cu;b项,“嬉”读x,“媚”读mi;d项,“嚼”读jio。【答案】c2.【解析】a项,“漂扬”应为“飘扬”。c项,“帐蓬”应为“帐篷”。d项,“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答案】b【答案】d4d 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通顺、得体。a项,应为“不胜感激”或“感激之至”。b项,“璧还原物”,敬辞,“璧”敬称对方的东西,用在此不得体;另外“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不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d项,“高抬贵手”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用在本句中不当,应删掉。【答案】c6.【答案】形象地表现了毒气室、焚尸炉等给参观者心理造成的极度恐惧,更有力地说明了德国法西斯丧失人性的凶残。7.【答案】对比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8.【答案】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每一个参观者在这里都会感到震惊,甚至窒息。9.【答案】数以千计的照片都是表情木然的,唯独姑娘的表情丰富活泼。姑娘的外貌体现出勃勃的青春气息。如此美丽、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姑娘,竟然被纳粹杀害了,这就更加表现出法西斯的残忍,从而揭露了纳粹的滔天罪行,同时提醒人们要更加热爱并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10.【答案】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考点定位】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为短文拟写标题:第一步。首先要通读短文,整体把握短文内容主旨。第二步:抓住关键句、特征句。所谓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如短文是新闻,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注意寻找并提取这些特征句子中的有效信息,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或判断性的句子。第三步:规范化表达。第四步:充分考虑限制条件。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般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比如本题要求在12字以内。【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苏联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的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c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731”。被“731”用做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作“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实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分量。bc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气愤至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馆展和流动展出接待的人数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节选自生活报)1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2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4分) 3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3分) 4下面是在一场主题为“勿忘国耻”的晚会上两名主持人的串台词。请根据语境,填出横线处的内容。不少于50字。(5分)主持人甲: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禁令在场的许多人感动落泪。这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非但没有因为下跪而丢丝毫脸面,反而使德国人赢得了世界的谅解和尊重。主持人乙:_面对日本政府对亚洲人民的态度,一位韩国老妇人愤恨地喊道:“50多年前你们污辱了我的身体,今天你们还要污辱我的灵魂吗?” 1.【解析】从文中“陈列馆馆长王鹏说”“王馆长介绍说”“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语句不难看出,本文材料获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王馆长或解说员的解说获得素材的,而从描写参观者的表情变化的语句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主要是通过作者的眼睛和感受获取素材。【答案】本文主要取材于“所闻”的材料,主要素材来自陈列馆馆长王鹏和解说员的介绍。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的素材来源是作者的亲历、亲见和所闻、所感。【答案】一是通过与纳粹作对比,显其罪行更严重;二是通过典型事例显其无比残忍。3.【解析】“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表明了这位日本老人的正义感,从文中“气愤至极”一词可以看出。【答案】表明普通日本民众的正义感,与日本右翼分子形成对比,引人深思。4.【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上下文内容,进而把握其内在联系,找准衔接点。【答案】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起曾经对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侵略者,多少年来他们向中国人民谢罪了吗?他们参拜靖国神社,敬拜战犯的灵位,公然为侵略战争辩解!典型例题【真题展示】2017新课标全国i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答案】1d2c3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模拟试题】(山西省运城市2017届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贾樟柯:吸引我的是好人的尊严(贾樟柯,业余出身,却是当代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是第六代导演中的特立独行者。他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对此,他的回答却是:吸引我的不是黄金的光泽,而是好人的尊严。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主持人:十年当中你一直在用一些非专业的演员反映生活中经常被所谓的主流电影所忽略的人们,这是一种非常有意识的选择吗?贾:是一种很自觉的选择,因为我觉得人不能脱离开自己的成长。他们非职业演员对生活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主持人:你的团队基本上十年都没有变过,特别是你曾经遇到过这么多的困难。除了理想之外,是什么让你们能够这样有凝聚力地相互守望在一起?贾:最主要一点就是,拍电影它真的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工作。我们最快乐的就是选演员和看到他们表演的时候。很多角色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大概知道由谁来演了,都是我的亲朋好友嘛,基本上我觉得他们演得都非常好。因为他相信那个剧本。剧本提供给他的台词,提供给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情节矛盾,他们在生活里面有对应。只要导演把握得比较好,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演员,都蛮好的。看那些本地的工人或者是本地的女孩子演戏的时候,我会被他们感动,他们那种真挚的表达特别影响我,让我也开始用特别真挚的语言去对待每一个人。主持人:从你的成长背景看,怎么也不像跟电影特别有缘的那种人。贾:我本来想考美术学校,然后看完黄土地我就决定当导演那个电影为什么我会特别喜欢?因为我们老家有一半在晋中平原,一半就是黄土地,吕梁山区,从县城骑自行车骑20分钟就进到那个黄土地里面。所以我一看那个电影,看那个漫天的黄土,还有那些人的面孔,我就开始流眼泪。一个女孩在黄河里面打水,打一桶黄水,挑着走的时候,那我真是控制不住。这是一种直接的感受。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生活。然后我开始考电影学院。(二十几岁的贾樟柯经过三年的苦苦挣扎,终于有资格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旁听生。)主持人: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流传你当时用漆写在暖气片上“宁有种乎”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情景让你产生这样的感慨呢?贾:这个是误传。可能有过这样的表白吧,不一定是写在墙上的。我觉得还是中国电影给我的一种刺激。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星期看两部国产新片。看了两年电影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国产电影跟我个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我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东西。就是说,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在荧幕上确实没有得到展现,这让人有一种很不公平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电影,把我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拍出来。主持人:从小武开始,你的片子也在国际上陆续获奖,外国影评人评价你是当代中国最富洞察力的记者,但是在国内基本上是没有观众的。对此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贾: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还沉醉在所谓的成功的快乐里面,但是短暂的快乐过后,就是很深的孤独感,一种空洞的感觉。最强烈就是从影展坐飞机降落,从机场回家的时候,就觉得回到自己的土地,那个工作反而结束了。工作都在国外。自己变得好像跟这个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感觉是特别痛苦的。世界是我第一部能够在国内公演的影片,喜悦感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很多感激、感慨在里面。那天在首映式上看到下面那么多朋友,都是帮过我的人,其实大家没什么交情,偶尔通通电话而已,我就觉得特别感激。我忍不住就哭了。主持人:有论调,说凡是反映一些生活中比较负面的一些东西,通常会得到海外影评人高度的赞赏,所以说是不是中国有很多独立的电影人在国内没有钱拍这些大片,于是就专门拍一些我们生活中所谓不太好的一面,去拿给国外的影评人得奖?贾:这种评论从80年代就一直有。最近我还看网上有一个年轻的导演说要警惕贾樟,说他在出卖我们的苦难。这种误解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艺术史或者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这么多年的文学里面基本上重要的作品都是讲人的苦难。我非常欣赏一句话,我忘了是刘震云还是刘恒,曾经在谈到鲁迅作品的时候说,鲁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磨板施工方案(3篇)
- 女神节插花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活动过程管理策划方案(3篇)
- 长治人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校园保安测试题目及答案
- 一年级小学生写国庆节的作文(7篇)
- 读流氓兔的故事350字13篇范文
- 四季景色描绘技巧与鉴赏教案
- 时间段与时刻的区别
- 以磨炼为话题的中考作文范文素材13篇
- 2025至2030中国微波器件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年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清版)DG∕TJ 08-15-2020 绿地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机械焊接工艺评定
- 医学自我口腔保健方法-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
- 压力性尿失禁专题宣讲PPT培训课件
- 机动车维修备案登记表
- (完整版)100句搞定雅思阅读长难句——练习版
-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要点
- MSA指标%PT与%GRR知识梳理
-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