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案例涪陵区珍溪镇中心小学 李坤财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共有二十四个自然段,描写具体、情感真挚。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俩十分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难点: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和深深信任。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视频,生边看边听师描述)这是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这场大地震使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亲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使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地震是残酷的,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房屋倒塌、道路摧毁、桥梁坍塌、生命丧失但是,只要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将爱的种子播撒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2、师: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当地震袭来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对父子吧(齐读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大屏幕播放四川发生的8.0级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用身边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地震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知道爱能感动一切,从而引出课题,走近文本。)二、品读感悟,体会亲情师过渡: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课件出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来回答)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师: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用“”勾出来;哪些地方看出儿子的了不起?用“”勾出来。生汇报,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一)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1)指名读。师:这一句,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父亲挖的时间长。生2: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很艰辛。生3:这句话还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坚持不懈、不放弃、很坚定。生4:(2)师:是呀,父亲在这不吃不喝不休息的36小时中一直都做着什么呢?生:在废墟里不断地挖(课件出示)师:同学们,36个小时,那可是两个白天一个夜晚呀!父亲就这样弯着背,挖呀挖,你们看(多媒体出示句子)师:8小时过去了,生:满脸灰尘的父亲在废墟里拼命地挖。师:12小时过去了,生:双眼布满血丝的父亲在废墟里拼命地挖。师:24小时过去了,生:衣服破烂不堪的父亲还在废墟里拼命地挖。师:36小时过去了,生:到处都是血迹的父亲仍然在废墟里拼命地挖。(3)师:是啊,父亲是那样艰辛、是那样执着、是那样坚定!孩子们,你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父亲挖的时间长,挖得多么艰辛吗?(生感情诵读)(4)师:同学们,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挡过他?生:阻挡他的人有其他人、警察、消防队员。师:他们阻挡他,是因为什么呢?生1:可能是没希望了吧!生2:也许是太危险了。师:对,没希望,而且很危险。那他们会怎么样劝说阻挡他呢?注意语气。分角色读读那些人的话。(分角色感情诵读)(5)师:既然这么危险,父亲为什么还是不顾一切的挖呢?生:父亲一心只想救孩子师:可有人却说,父亲精神失常了。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师指导生找出重点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感知父亲的精神失常。)生1: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多次语言描写。生2:双眼直直地盯着那些人。神态描写。师:同学们,你们同意父亲精神失常这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1)师:父亲如此拼命地救孩子,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说到的那是因为爱孩子外,其实,还有他曾经对孩子许下的承诺(课件出示)生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2)师:父亲是这样说的,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师:当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的时候,父亲总说-(生接)当阿曼达因受伤了,疼得直流眼泪的时候,父亲也说-(生接)当阿曼达得到老师的称赞,沾沾自喜的时候,父亲还是说-(生接)(3)师:现在,阿曼达被压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作为父亲,是多么悲痛欲绝,然而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接)。当人们都来劝阻,让他离开时,激荡在他心中的依然是这句话(生接)。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接)。(4)师:正是这一语千金的承诺,支撑着父亲走向废墟,不顾劝阻,不畏艰险,挖了两天一夜,38小时,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这哪里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呀,这分明是一尊高大的塑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孩子们,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高大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吧!(学生配乐采用多种方式感情诵读。)(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父亲的了不起,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读懂课文。而理解关键性的句子,则以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进而通过多次的朗读来体会。)(二)体会儿子的“了不起”师过渡:正是这身后伟大的父爱穿越了生死,创造了奇迹,到了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从瓦砾堆底下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父子相逢了,此时此刻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生1:我想他们一定很激动。生2:我想也是,他们互相都没有预料到还活着,所以肯定很高兴。生3:我觉得他们无比幸福。生4:师:那就请孩子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父子之间的对话吧!(课件出示,配乐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师:孩子们,听了他们的朗读,你知道儿子的了不起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吗?(根据汇报,出示相应课件)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在这里我觉得阿曼达很勇敢、沉着、冷静,儿子也很相信他的父亲不会抛弃他。师:孩子,你真会分析啊!你能读出他的了不起吗?(生读)师: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废墟里,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和危险,孩子们会怎么样?面对年仅岁的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大家赶紧想一想,或者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生汇报。师:儿子的了不起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根据汇报,出示相应课件)生:我觉得这个地方也体现了儿子很了不起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因为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我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了不起就是先人后己。师:孩子,你也挺会读书的。(设计意图:配乐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景当中,以便更好地体会父子的了不起。同时,此环节对儿子的了不起采用自学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总结全文,作业拓展1、师过渡:同学们,终于令人感动的时刻到了,谁来读读文章的结尾?(课件出示,生感情诵读)师:是啊,“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看似平常而又普通的一句话,却充满着神奇的力量。正是这句话,让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心连心,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吧!(生感情诵读)2、师: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100个小学生父爱的故事以及关于描写父爱的课文朱自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等。另外请孩子们将刚才老师布置的小练笔写完。(设计意图:以文本为前提,拓展学生阅读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父 子 坚定 坚信了不起不论总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设计了小练笔,注重了读写结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读书的时候,配了不一样的音乐,渲染了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