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以A公司为例分析.docx_第1页
浅议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以A公司为例分析.docx_第2页
浅议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以A公司为例分析.docx_第3页
浅议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以A公司为例分析.docx_第4页
浅议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以A公司为例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 浅议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 问题以A公司为例分析 系 别 经济系 专 业 财政(含税收) 班 级 财政202 学号 12022073 学生姓名 高杰 指导老师 郭敏 年 月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摘 要随着世界大航海的开始,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贸易往来更是沟通各国之间的重要纽带。各个国家内部的公司和企业已经不满足于本国的市场,视野早已拓展到世界各地。在当今时代全球贸易的今天,各个公司其在全球的销售和生产中利用各国之间对外税制的不同和漏洞以及国际税法的不完善,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规避和减轻税收压力获取更大收益。各个国家也渐渐看到的这种国际避税对自己国家税收的巨大流失,因而各国积极主动简历转让定价税制,来遏制跨国公司对本国税基的侵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加快了加入全球贸易的体系中。在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重视并在我国展开经营。在我国的外国公司其大多数是外国公司投资,虽然在前期我国需要借鉴和学习外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技术、人才和资金,但是外资企业大多是跨国公司的关联企业,其利用境外母公司的便利使其购买原材料、技术、交易时有意识的控制价格和费用的摊派,利用子公司所在国的税制漏洞进行避税。这些现象使我国的税收的出现流失,使我国经济市场出现不公平造成我国投资环境的恶化。所以了解和实行转让定价对我国税收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而更好的融入世界,制造公平的市场投资环境。关键字:转让定价;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国际避税ABSTRACT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s great navigation, the links between the world are more closely, and trade i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countries.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in various countrie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market, and the field of vis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all parts of the world. In todays era of Global trade today, all its advantage in global sales and production between countries foreign tax system of different and loopholes and international tax law is not perfect, avoid and reduce the tax burden to obtain more profits through all kinds of ways and means. Each country also gradually see this international tax avoidance of the huge loss of its own national revenue, so countries actively resume transfer pricing tax system, to curb the eros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on its own tax base.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gradually accelerated its entry into the global trade system. After the entry into WTO, the market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valued by more and mor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has been operated in our country. In the majority of foreign companies to invest in foreign companies in China, although in the early stage of our country need to learn from foreign enterprise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technology, talent and capital, but foreign companies mostly multinational affiliated enterprises, the use convenience of the parent company outside to make the purchase of raw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transaction conscious control prices and the cost of apportion, the subsidiary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loopholes for tax avoidance. These phenomena cause the loss of the tax revenue of our country, make the economic market of our country appear to be unfair to caus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country to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the transfer pricing, so as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world, and create a fair market environment for investment. KEY WORDS:Transfer Pricing;Foreign Enterprise;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tax avoidance目录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2 -第二章 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基本理论- 3 -2.1外资企业的认定- 3 -2.2转让定价的涵义和方法- 4 -2.2.1转让定价的涵义- 4 -2.2.2转让定价的方法- 4 -2.3 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的原因- 6 -2.3.1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理论意义- 6 -2.3.2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现实意义- 6 -2.3.3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危害- 7 -第三章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 8 -3.1转让定价税制的概念- 8 -3.1.1转让定价的税制立法- 8 -3.1.2转让定价税制的管理现状- 9 -3.1.3转让定价税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9 -第四章 A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个案分析- 9 -4.1 A公司的情况- 9 -4.2 案情展述- 10 -4.3 问题分析和总结- 11 -4.3.1案例问题分析- 11 -4.3.2案例总结- 11 -第五章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防范对策- 12 -5.1 我国反避税自身的完善- 12 -5.1.1转让定价税制的完善- 12 -5.1.2税务机构的管理完善- 13 -5.1.3处罚制度的完善- 14 -5.2 对避税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 15 -5.2.1加强对外资公司的经营制度的管理- 15 -5.2.2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国际管理意识- 15 -5.2.3创造公平、完善的竞争环境- 16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的经济不断地国际化、一体化。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等这些新鲜的名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身边。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施行,我国也与世界各国和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更加频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上的往来。我国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活跃,率先建立了多个沿海经济特区、逐步加快施行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一系列的对外经济活动,无疑使更多的外国企走进中国,让自己的企业走出中国。在我国与世界的经济交往中,不可否认这些经济活动中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观念、管理经验、就业机会等。但是同时这些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利用其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关系,操纵其子公司,并通过公司内部交易利用在转让定价,使自己企业的利润从我国境内转移到低税率国家。从而造成其亏损的现象逃避交税,使我国财政税收受到巨大的损失。这些跨国企业、外资公司正是利用了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用人、原材料、等各方面的成本低廉、还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一些令外资企业吸引的资源,就使得大量的外资公司为了追求利润进入我国的市场,在其中绝大多数跨国企业利用转让定价对我国造成的税收缺失更是不可计数。而税收的缺失已经远远的大于外资企业所能给我国带来的利润。我国的管理部门对此已经开始重视,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持续大量的出现,提高我们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转让定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迫在眉睫。本文正是从外资企业通过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展开研究的,希望能对外资企业避税问题的防范对策添砖加瓦。1.2 研究意义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一直是各个国家的重要问题和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因为从转让定价的判定、监测、追回上有着较大的难度和管理之后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资企业为了逃避缴税,利用转让定价避税保护企业整体利润是显而易见的方法,因此在国际上各国之间都有相互签订一些协议以此来共同防止各自国家的税收不收损失。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行为同样也对我国的应税收入造成了大量的缺失,如何防范、如何推出相应的对策更是要引起我国税收管理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是除美国外,最令外资企业看重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意味着我国对于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的管理要更加的严谨和科学。同时随着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的开展,全球各国都开始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导致自身国家税基的侵蚀。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转让定价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的研究,理解和研究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原因和方法,会对我国的管理部门进行展开工作,防范转让定价有积极的意义。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和税务部门提供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建设、健全、完善税制添砖加瓦。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转让定价的研究较国外起步晚,因为国内转让定价问题的研究是自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到我国进行经济活动开始的,是对外资企业进入产生的税务问题而随之发展的。随着在全球经济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开始重视转让定价问题,国内也有众多学者研究转让定价问题,在这方面的优秀硕士和博士论文也是日益增多。王丰国(2006)在其研究结果中指出通过转让定价,跨国外资公司达到了避税及其它目的,但也造成了东道国税收的大量流失及其它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陈若虚(2005)同样在其研究中分析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客观原因,等一些学者对转让定价避税问题进行了仔细客观的研究。这也正说明我国的学者对转让定价问题的研究更加的深入和重视。1.3.2国外研究现状相对于国内,国外对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的研究要远远早于国内。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是国际上都普遍重视的问题。各个国家的税务部门都通过税务上的立法来制止外资企业的利润流出。在对转让定价问题的管理和解决上,国际上也形成以些对付这类问题的措施和立法。在世界上美国是最早通过立法应对转让定价的避税问题的。其在1917就制定了关于转让定价的规则,并与1928年进行了立法。目前,国际上对转让定价研究的几大主要进展在于:(1在经济管理学视角,运用了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模型研究公司内部如何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之下,利用转让定价降低其全球税负。(2)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问题,从而为跨国公司降低税负提供依据。(3)研究关于转让定价与税收转让定价的有效结果。(4)关于管理控制与税收动机的互动关系。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对转让定价避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obert. G. Eccles(2001)全面论述转让定价的定义、作用和影响因素,提出不能把转让定价和避税划等号。Kenneth. D. Walsh, Howard H. Bashford etc(2000).论述了在跨国公司供应链上,转让价格安排的风险和成本,等一些其他国家的学者对转让定价避税都进行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必要的合作。对于我国来说,有着国外先一步的研究作为参考会对国内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作为全球经济中的一员,参考别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情况,积极的参加国际上的税务协作,努力的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吸引外资的同时避免造成我国的损失。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目的是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和防范对策进行浅议。对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阅读和参考,结合现在的我国实际情况对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防范对策、含义、方法作出一些浅议。并以此为主线,以文献分析、国内和国外的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分析和实际结合等方式对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本文依照解释问题、提出案例、解决问题这三部分来写。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研究的思路和内容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是对转让定价的含义、方法和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原因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三章是案例分析,对案例的分析和展述提出问题并总结。第四章是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防范对策,从两个方面去提出策略,分别是以税务机关的角度和避税公司的角度去分析。第二章 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基本理论2.1外资企业的认定2.1.1外资企业的概念外资企业是指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在我国得境内开办的这一类企业。如中外合资企业、外企独资企业和共同经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商企业来到我国的市场,并且快速的发展。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上有很重要的支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外资企业都是有很大的优惠政策,使得国际上很多的企业都愿意来中国投资,扩展自己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商都来到了做投资,使得我国成为了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之一。在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业,使外国的投资者们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和商机。在我国建立的外资企业有很多,其中注明的有沃尔玛、家乐福、肯德基、麦当劳等企业。2.1.2外资企业关联关系的认定关联企业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存在控制关系的公司群。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扩展了自己的海外市场后,机会形成一个扩国间的企业关联关系。但是对于税务机关来说这对税务的稽查和管理上却形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些有着关联关系的企业会以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利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等一些方式进行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行为。因为对于这些公司的迅速发展和隐蔽性让很多国家都没有绝对的办法去管理和防止。在对转让定价的问题上,首先得确认关联关系才能作出行之有效的部署和决策。从关联企业的定义上来看,这些公司之间必然是存在着一些关系。这种关系也只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从属关系;二是单纯的经济来往关系。在对这些公司些公司的关联关系的认定上单纯的经济来往关系容易判定和核查,所以从属关系就是认定其公司是否是关联公司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之间存在的从属关系,只会有两种情况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一是股权上的控制;二是管理上的控制。但是这两种控制都是很模糊不清的,因为这种控制权要达到一个界限的时候才能实质性的去施行这样的控制权,所以要确认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就要对这个界限去做一些认定。对于这个界限的认定并不能从理论上得到结果,因为其具有一些主观上的判定。只有在现实中确实的存在这种是值得控制关系才能认定其实关联企业。在世界上,结合大多说国家的经验来看,主要有这样的几种做法:一是从对股权控制的得判定,具体的操作是指对各个公司之间的股权关系进行确认,以此来判定是否是关联企业。这种判断的前提要求是要有一个判定基准,即对股权占有的一个标准,如果超出这个标准则可以判定为具有关联关系。但是以这种方法来判定关联关系在国际上并不怎么认同,大多数国家还是以其股权占有所能释放的控制权大小来实际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这样就可以避免了一些公司为了防止被稽查,而采取表面上以低股权示人,实则是具有很大的控制权。二是从对管理控制上的判定,这种非股权的控制关系是指以某一书面协议或者非书面协议以此为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控制关系。这种控制关系额的判定并不能从公司的结构和账面上明显发现。国际上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根据各个企业之间的业务来往、人员关系、重要决策的偏离性、经营资金的变动情况等一些方面去判定的。三是最直接的判定方法,如果企业之间的交易并不以各自企业的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一个整体的盈利为目的,并且利润的分配不是按照股权来分而是以企业内部的协议为分配方案,从这些迹象就可以推断判定存在控制关系,公司之间存在关联关系。2.2转让定价的涵义和方法2.2.1转让定价的涵义转让定价指的是企业集团内部各关联机构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或财产等的内部交易价格,通过转让定价确定的交易价格称为转让价格。转让价格既可能发生在一国境内,也可能发生在两国或多国之间。在国际税法领域中,通常指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子或总、分公司之间在产品购销、货物租赁、无形资产使用许可以及资金借贷的过程中,人为地控制价格和收费标准,或对成本费用的分摊所进行的不合理安排。本文论述的是外资企业在我国的转让避税的问题,也就是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对于这种转让定价,它的基本表现是:它受跨国企业集团利益的支配,脱离市场一般供求关系约束,对商品、劳务及无形资产内部交易往来采取了与独立企业之间正常交易不同的计价标准,这就可能造成收入和费用跨越国境的非正常分配,从而导致了联属成员企业各个利润中心账上反映的“会计所得”与按照各所在国税法计算出来的“计税所得”严重偏离,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矛盾,从而牵动了国家税收权益的移动。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利用转让定价的方法进行避税可以大大的保障自己的利润,降低成本。但是由于价格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各关联机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纳税额的多少,每个国为了保证自己的税收不受损失,维护公平的竞争,都开始对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行为进行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转让定价行为的控制和打击力度。2.2.2转让定价的方法利用转让定价来进行避税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跨国公司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但主要方法有低价格购销的转让定价避税、融通资金、利息的转让定价避税、提供劳务的转让定价避税、租赁业务中的转让定价避税、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避税、虚报管理费用的转让定价、不同种类产品制定价格避税等这七个方面:(1)高、低价格购销的转让定价避税关联企业在购销所需的各种设备、原料、零件、等经济业务活动中,利用“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的手段,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国家,以此方法实现避税。例如,在原材料销售过程,一般使用的方法是故意抬高价格、以次充好;零部件购销业务中则一般通过高定价或低定价,影响另一方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例如,扬州某有限公司是由香港某有限公司和扬州某厂合资经营的,双方投资各占注册资本的50,该合营公司的总经理由港方人员担任,由港方负责合营公司的筹建和生产经营活动。在这一段时间内,该港商从香港某公司进口了74万美元的原辅材料,后来由于在港方管理期间发生严重亏损(一年就亏损了38万美元),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从下年起改由中方管理合营企业,中方就生产上所需的进口原辅材料直接向外商购买,其价格比原港方进口的要便宜40左右,而港商在那段时间里通过进口原辅材料,已经赚取了253万美元的商业利润,不仅避开了所得税负,而且变相攫取中方的利润。(2)融通资金、利息的转让定价避税关联企业在借贷业务中,可以通过修改贷款利息的多少的方法转移企业所得的利润,以此实现避税。相比于股本投资,贷款表现出更大的可操作性,并且贷款利息还可以作为费用在计算所得税税前扣掉,这样关联企业就可以通过贷款业务中利息的高低,来保证最佳收益。比如,有些资金比较宽裕或贷款来源较畅的企业,由于其税负相对较重,往往采用无偿借款或支付预付款的形式给其关联企业使用,使该资金所支付的利息由其自身负担,从而增加成本,减轻所得税负。例如,日本一家跨国公司在陕西投资了一家子公司。税务部门调查发现,该子公司2007年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26%、87.32%、93.86%,大大高于一般负债经营企业常规负债标准。更重要的是,其负债中存在大量来自关联方的借款费用,且每年有高额的担保费用、质押费用及利息(在税前扣除)被转移至境外母公司,3年间的利息支出高达2200多万元。该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的投资回收期为3.84年,但其自2003年投产以来,账面显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即使这样,关联方母公司仍然不断向亏损的子公司增加投资,2007年增资100万美元,2010年6月增资1377万美元,总投资达5470万美元。另外,这么一个亏损严重的公司,银行还愿意提供高额贷款。该子公司与境外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总金额达5500万美元,并由关联方母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税务部门调查结果是,该公司以贷款之名行避税之实,最终补缴税款1100多万元。(3)提供劳务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间通过提供劳务不计报酬或不按常规计收报酬,即通过劳务收费标准的调整转移收入,实现避税。例如,由税负较高的企业为税负较低的企业分担劳务产生的费用。或由税务较高的企业为税负较低的企业免费提供劳务或低于市场价提供劳务,做到公司之间不收、多收或少收的经济行为相互转移收入,避免缴税。(4)租赁业务中的转让定价外资关联企业之间在租赁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对于租金收费标准调整来转移利润,实现避税。一般是通过租赁机器设备的自定租金来实现转移利润。例如,公司在高税负的地区借钱买入一套设备,自定以极低的价格租给处于低税负地区的公司,然后其以高租金再租给另一个处于高税负的公司。这样对于公司来说既避免了承受高的所得税,公司又可以冲减了利润。达到了避税的目的。若关联公司所在国家的折旧规定不同,也可以通过这种差异来进行避税。(5)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外资关联企业之间因其对于公司的技术、专利、品牌、商标等的一些无形资产直接进行免费的转让使用。这些无形资产无法进行价值上的准确判定,在实际的对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各国的税务机关和政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全球标准。(6)虚报管理费用的转让定价外资公司为了使其的利润转移,对其关联公司收取高额的管理费用。例如有一些企业根据所在国家对与管理费制度上的不完善,借此在管理费的额度上进行调整,以便做到利润的转出和减轻税负。 (7)不同种类产品制定价格避税外资公司利用其控制权对境外子公司生产的产品违背市场价格刻意的对公司产品制定价格。一般来说,公司在与第三方继续交易时会利用其的控制优势,在对公司的整体利润不减少的情况下,会根据各个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的税负高低进行价格的制定。通常是子公司所在东道国对于公司产品税负相对较高就会故意使产品价格降低,如果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对公司产品的税负较低就会可以的提高产品价格。通过这样的手段公司整体上就会少交税,确保利润。2.3 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的原因2.3.1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理论意义外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外资企业内部的交易市场的存在是为了避免不规则的外部市场的,因为在外部市场中存在很多贸易壁垒、苛刻的交易条件和一些成本较高的市场规则。但在企业内部施行的一些关联交易则完全避免了这些不必要的规矩和烦恼。所以大多数的外资跨国公司都更倾向于施行内部交易,这样的内部优势会为企业带来效率和利润。在对风险的把控上更有操作性,而且可以减少政府对其公司的干预。外资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这一方法,可以很自由的在内部进行价格的制定,有效的配置了企业的资源,为公司在全球整体的经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对于公司来说一定是利益至上,无利不起早。对于现在的处于完善和发展的全球化经济来说存在的漏洞和机会是数不胜数。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税务机关定制的税收制度和规则的不同的,还有一些避税港口的存在。让一些嗅觉灵敏的外资公司发现可以通过这种差异来进行转让定价的避税。2.3.2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现实意义其主要的动因有以下的几点: (1)减轻或避免公司的税负外资跨国公司其子公司多是遍布于全球各地。各国的税法和税收制度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公司都必须要向其所在国缴纳税款,假如每个公司的税前利润收入是相同的,但由于东道国的税法和税收制度的不同,其最后的上交税款之后,必然公司的税后利润是不同的。跨国公司为了使公司的整体利润总额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少缴税或逃避税收。这样就使得跨国公司的把处于高税负地区的公司利润转移到低税负的国家,这样就达到了少缴税和提高利润的目的。这种最简单的转让定价方式虽避免了高税负,但是却使得高税负国家的税收减少。(2)减轻关税或消除关税负担对于关税有出口税和进口税之分的,其税的计提大多数是以价计征或按比例税率。跨国公司为了是自己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就会在自己的价格上做文章。对于出口大多数国家为了增强自己国家的商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一般都对本国的商品进行出口退税和补贴。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抬高自己公司的产品价值来获取较多的退税。对于进口税,同出口一样计税是以商品的价值额为基础计算的。这样就对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进行避税了。当然在这些个过程中海关有权利对价格提出质疑并作商品价格的调整。(3)减轻或避免政治风险。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多在不同的国家,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的稳定程度不同就会面临当地子公司财产损失的风险。例如,子公司所在国的政权出现了更迭,但是新政权的政治理念不稳定,就会使子公司的财产面临冻结和没收的风险。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就会利用转让定价的办法,把子公司的利润、财产、重要设备等以极低的价格转移出去。或者是母公司以高昂的价格向子公司出售产品,使子公司出现赤字,转移多年的资产。(4)支持子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跨国公司为了拓展海外业务,使自己公司的品牌在新的市场中得到关注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就会用转让定价的方法去变相的支持子公司,增强子公司在新市场的竞争能力。例如,母公司用转让定价的方式去给子公司提供价格低廉的设备、配件、半成品、低息贷款、免费的专利和技术等,使得子公司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提高其所在地的竞争能力。(5)预防汇率、外汇的变动风险。转让定价作为外资跨国公司预防、避免汇率和外汇的变动风险的常用手段。它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例如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可以指定其子公司来利用某国的货币进行转让定价还可以提前或推迟付款等,来错开风险期。这样会大大的降低汇率和外汇变动带来的不可测风险。 (6)避开东道国设置的不必要麻烦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会因一些风俗习惯、政治情况、管理落后等一些问题,造成所在地公司很难施行自己的管理和经济活动。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麻烦,外资企业经常通过转让定价的方法去避免这样的事情,保持公司的效率和利益。 (7)逃避反倾销法外资企业为了获取降低成本获取丰厚的利润。会在一些没有反倾销法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为其公司获取利润。首先,母公司会向子公司很低的价格出售原材料和设备,再由子公司生产,最后又子公司出售,因其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会在该国的同类商品市场中占去很大的份额,直至达到公司的目的垄断。这样行为扰乱了市场的公平性,为东道国造成严重的市场危机。2.3.3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危害在我的外资企业不断地增加,其在我国的经济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高的比重。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避税的现象也逐渐增多,这些企业的避税会对我国的税收造成很大的损失也会对我国的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秩序性造成影响。主要是对我国的本土公司的影响、国家资源的流失、转让定价的不透明造成市场的不公平性等。(1)对本国公司的影响外资企业利用其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会在争夺东道国的市场上调整其子公司的产品的价格,以此来达到从价格上不合理的进行竞争。但是本土企业没有缺乏一些政策、品牌影响力等,土的初期企业在出生就会遭到严重的打击使得其夭折。这对于本国的企业发展是恶性的。合理的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共赢的基础。(2)国家资源利益的受损 我国是典型的生产制造国家,吸引外资企业的是我国廉价的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这些外资企业为力降低成本在我国开厂建设,虽然增加了我国的就业岗位和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但是同时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市场环境造成了影响。因为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得我国的劳动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从而使本土企业面临招工压力。外资企业对我国资源的利用并没有付出相应的税款,而是通过转让定价去逃避税款。这样就对我国的国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转让定价的不透明对于税务部门来说,监督外资企业的税务情况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完善。当有了完善的外资企业公司的税务资料,税务监管部门才能很好地对外资企业的税收情况作出合理的监管。但是外资企业的转让定价行为是其公司内部的一种决策行为,税务部门是很难获知的。这就使得定价信息无法得到一个公平、务实的判断。这对于我国的税务部门的税收标准制定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外资企业的利用转让定价方式避税的多少对我国税收造成的损失的多少就很难进行判断。第三章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3.1转让定价税制的概念转让定价税制是指各国在实际中针对转让定价所采取的种种税收措施。从企业经营角度出发的转让定价是关注的重要税收问题,世界范围内涌现的政府财政赤字使得各国政府加紧了转让定价审计的步伐,以增加财政收入。它并非一种专门税制,而是完善的税收体系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是政府用来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实施政策目标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对转让定价形成的不合理收入、费用的调整方法,是转让定价税制的核心内容。相比于外国的转让定价税制的开始立法实施,我国是起步较晚的。从时间的顺序去追寻转让定价税制的是从1991年开始的到目前的主要法律制度,91年的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92年施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93年的一些细则的颁布和2001年的税收管理办法等,这些细则的侧重点主要是对转让定价的运用限制的条款。紧接着发布的是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和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侧重点也是对税收管理的项目和规则的细化。期间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也从也谢更专业的角度去补充、修改、规范等方面去完善转让定价税法的问题。直到2008年起,新的企业所得税的开始执行,其中的内容较之前的一些法律、规定有了很明确的界定和判断。例如在税法中新设了一章,是对关联税务处理和其他反避税的措施的规定。随着转让定价避税制度的立法的推进,在参照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和结合我国的情况,对我国的税收利益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反避税立法在一些略显不足的方面,比如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效果底下、范围窄等问题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3.1.1转让定价的税制立法因我国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和国外相比在转让定价税制的制订是落后的,我国最早的有关于转让定价税法的制定是从深圳市开始的。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特区,其接触到转让定价问题也是最早的。因此,深圳市政府在88年制订了我姑最早的关于转让定价税制的法律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企业与关联公司交易业务税务管理的暂行办法。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我国的市场,在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之后又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直到2008年起,新的企业所得税的开始执行,其中的内容较之前的一些法律、规定有了很明确的界定和判断,对转让定价税制来说才是有了一个更细化、科学、与国际管理方式接轨的法律。在此之后我国转让定价税制逐步得到完善,但在一些问题上还是有待解决。到2015年12月,已经有101个国家与我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意味着我国的对外税收问题上的一种积极的进步,与许多国家协定的签署页是对关联业务的共同监督,可以避免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进行避税。协议也在转让定价的制定上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意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在争取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3.1.2转让定价税制的管理现状在20世纪末,中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要建立一个科学、全面、具有效率的税务管理规章,并于1998年开始颁布实施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这套规程详细介绍了规定了转让价格的价格调整原则、有形资产的的价格调整原则、财产租赁、劳务提供等一些具体的业务往来做出了规定。在当时的实际工作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转变,也透露出了管理制度的一些不完善和不科学的地方。因此在先前的基础上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结合现实情况参考国际惯例又与2004年10月份颁布了关于修订的通知。其中对之前的规定做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修改,对不适用的调整方法作出了更改以及增加了采用预约定价的实施办法和对追缴避税款项的规定。管理制度的修订和更改提高了管理里体制的效用也提高了效率。但是对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以及互联网的便利使得更加便利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税收管理方式出现。例如管理入网、管理条码化、管理的电脑化等一系类的方式方法。 因此,对于转让定价税制的管理应当强化企业转让定价税制管理,应着眼于税法的统一,税制的规范,并加强与国际接轨。在具体操作上要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统一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备的所得税会计制度,使转让定价税制得到规范和稳定,以便有利于加强对其管理。3.1.3转让定价税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转让定价的相关法律制度有对于反避税法的是税收征管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一些法律,法律制度方面的规章制度有关联企业间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审计、调查和税收调整工作程序底稿、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等规章。这些规章制度的规定大多是涵盖的范围广显得宽泛、在对规则、原则的制定上略显粗糙,而且在立法的高度上并未显示出其重要性。在一些具体的条款、制度上都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具体的操作。第四章 A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个案分析4.1 A公司的情况B公司是于1992年6月30日设立,公司设立在美国。自创立以来即定位公司为“创新显示系统整合方案之提供者”,是一家液晶背光模组制造商,并且率先开发量产全球最小、最轻之VGA单片液晶投影机及XGA DLP投影机,开启了显示系统的新时代。公司秉持专注本业,稳健经营的理念,不断地研发与创新,另一方面透过垂直整合策略进而掌握关键专利与核心技术,使得公司成为先进投影仪、液晶监视器、数位投影机、液晶背光板技术的领导者,亦位居全球同类产品研发、制造商前茅之列。A公司会定期的组织安排其子公司员工到总公司进行培训。A公司是其在中国市场全资的一家生产投影设备的子公司。B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与销售投影光学设备及周边设备的高科技公司。B公司以高科技战略转型为重心,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和提升为主旋律,向国际化、高科技型现代化企业的目标迈进,成为世界级投影行业的领军者,建设成为全球性的投影产品制造企业,将赛唯图品牌打造成商用移动投影行业的第一品牌,最终使赛唯图投影设备有限公司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并服务社会。 C公司是A公司与中国境内的一位自然人合资一家生产投影仪幕布的公司。C公司目前年产各款投影银幕二十万支,是国际投影银幕制造领域发展最迅速、产品线最齐全、品牌美誉度最高的企业之一,目前在中国高端投影银幕产品销售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市场份额,并在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保持着强劲的销售增长,而且为全世界众多知名投影机、投影幕品牌提供着一个产能稳定和品质上乘的制造平台。 公司组织关系图如下: 海外中国A公司B公司100%C公司30%图一 A公司相关关联企业组织关系图4.2 案情展述由于老式投影机的没落,B公司瞄准了中国的投影市场计划快速的抢占市场。A公司决定以低价销售,销售投影设备的手段来变相的调高自己公司产品的销量。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市场打下基础。在销售过程中A公司以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向经销商销售投影设备,但是该公司生产的投影设备需要C公司的特制的专用投影幕布才能有最完美的匹配性。因此购买了B公司的投影设备后,转而回去C公司购买专用的投影幕布。但是C公司却以较高的价格向第三方经销商销售。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A公司开始对其在中国的子公司加强管理和培训,在培训费用的收取上A公司是以极高的非要求向子公司人员收取。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张,A公司又把战略中心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其向B公司和C公司以高于市场水平的价格直接购买投影设备和投影幕布。转而在向东南亚国家销售。A公司关联交易流程图如下;海外 中国A公司B公司非关联客户C公司非关联客户图二 A公司关联交易流程图4.3 问题分析和总结4.3.1案例问题分析在B公司拓展自己的海外业务的时候其采取的低价营销和高价售卖的手段毋庸置疑是合乎商场竞争规律的,但是当其指使A公司和C公司以这种变相的方式进行保证自己利润的时候,就存在了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避税的嫌疑了。因为作为与之交易的第三方来说,B公司以错位于市场价格的方以另一种方式胁迫第三方帮助其避税。再之,B公司以培训员工为名,有以高额的培训费方式将利润从我国境内转移出去的嫌疑。最后。是B公司使用了最普遍的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方式,在拓展东南亚业务的过程中B公司表面上是以高价格购买其子公司公司和C公司生产的投影设备和投影幕布,但是B公司是利用其控制权操纵价格把A、C公司的在华利润转移出去。这样B公司在整体上既防止了利润的损失,由避免了在中国的高税负。4.3.2案例总结A公司所采用的通过转让定价达到避税的方式有不同种类产品制定价格避税、管理费中的转让定价避税、购销业务中的转让定价避税,这三种都是外资公司常用的一些避税手段。第一种方式是最为隐蔽的,因为子公司所在国的税务管理监督部门大多不会察觉到外资公司对境内子公司的这种掌控,而让这些公司可以明目张胆的进行避税。对于我们国家来说A公司利用转让定价的避税行为是对我国税收的侵蚀,也是对我们有关的税务部门和机构的警示。应当不光只关注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转移,还应当综合了解、分析外资公司整体上下层之间的价值运作关系。对于异动的价格应当及时清查、做好防范企业避税风险。这样才能更好维护市场的公平,保证税基不被侵蚀。第五章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防范对策5.1 我国反避税自身的完善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明显晚于外国的一些国家,在对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上的研究是晚于国外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和我国改革开放下,大量的外资公司争相与我国合作,在我国开设自己公司的分公司抢占我国的市场。虽然大量的外资涌入我国的市场,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国际化的商业模式等,但是对于刚刚进入WTO的我国面临的是外资企业的合理合法的变相把利润从我国转移出去。这对于我国来说势必是弊大于利,税基的侵蚀是建立在我国对于转让定价认识不足的基础上和落后于世界的税收管理体系。我国为了防止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要从法律制度、管理制度、接轨世界、建立更高效计算机税务信息处理系统、建立专业部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处罚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5.1.1转让定价税制的完善 (1)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在转让定价的税法制定上虽然已经开始并完善,但相比于国外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家还是显现出了我国在转让定价税法上的落后。自1998年,税务总局颁布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到如今我国的转让定价已经初具体系。虽然在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反避税进行了规定,但是对于现在已是略显不足。既然税法的制定上落后于国外,那就应该结合我国现有的情况,并且参考国外成功的税法,适时的更新现有的转让定价税法。以此来进一步的规范和发展我国转让定价税法的制定和更新。在我国加入WTO后,就面临着一系列的转让定价税法问题,我国应当扩大对转让定价的制定范围不仅仅只局限于国内的外资公司之间的关联问题,应当开阔视野同时注重国外公司与国内外资公司的关联行为。在制定税法的时加强对细则的解释,以案例辅助,避免混淆概念。且其必须具备可实施性,灵活性,使工作人员操作简易节省资源。对于无形资产的确定和衡量要便裁定。在外资企业发生进行经济行为时,应当做到事前事后的税法约束,避免外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