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前 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期医学课打好基础至关重要。本大纲以周爱儒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六版)为教材编制,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麻醉及影象等专业使用。本学科为126学时,理论课90学时,实验课36学时,比例为2.51。教学内容按要求分为三级:掌握:用双下划线表示;熟悉:用单下划线表示;其它内容一般了解,无下划线。对于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作比较详细的讲授,亦是考核的重点;要求学生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作重点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为了解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作提示性讲授。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介绍一些本学科的新进展。绪论(0.5学时)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5.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蛋白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和主要性质。熟悉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的方法。【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一、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的含量及应用。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与英文缩写;甘、丝、苏、半胱、组、谷、天冬、脯氨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两性电离、紫外吸收性质及茚三酮反应。 (65分钟)二、 肽和肽键,多肽链及N、C末端,主链骨架的概念。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键二、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维持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肽单元、 (1学时)-螺旋、-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三、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模体、结构域 四、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分子伴侣、亚基 (0.5学时)五、六、 蛋白质的分类。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空间结构、蛋白质功能、物种进化的关系。分子病的概念 (0.5学时)二、 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血红蛋白的变构效应与协同效应,三、 蛋白质构象病与朊病毒的概念。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1学时)蛋白质的胶体性质、紫外吸收性质。蛋白质的变性、沉淀与呈色反应。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透析与超滤、盐析和其它沉淀法;电泳的概念、原理、种类;层析的种类与原理 (1学时)超速离心的概念及在蛋白质研究中的用途三、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测定的程序、基本方法四、 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核苷酸与核酸的种类、组成、结构与功能。熟悉DNA与三种RNA的结构特点,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一、 核苷酸的结构:碱基、戊糖、核苷、核苷酸的种类、结构、缩写;核苷酸的作用;核苷酸的结构与书写方式。 (1学时)二、 核酸的一级结构:磷酸二酯键与3、5末端、DNA、RNA一级结构的概念与异同。第二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一、 DNA B型双螺旋结构的要点、双螺旋结构的类型 (1学时)二、 DNA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DNA超螺旋结构、原核DNA的三级结构、DNA在真核细胞核内的组装染色质中的组装、核小体、组蛋白三、DNA的功能: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 (1学时)第三节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一、 RNA的种类,mRNA、tRNA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rRNA与核蛋白体的种类与组成 二、各种小分子RNA与RNA组学的概念 (1学时)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一、 核酸的理化性质:酸性、大分子、紫外吸收二、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Tm、退火、探针的概念。第五节 核酸酶一、 核酸内切酶、外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概念。 (1学时)第三章 酶(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酶的结构、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同工酶、变构酶、酶原激活、Km等概念与意义。掌握酶的作用特点、辅基(酶)与维生素的关系。熟悉米氏方程及应用,各种抑制剂的区别。了解Km、Vm的求法、酶作用机制、酶调节方式、酶的分类、活性测定方法和酶在医药学的应用。【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一、 酶的分子组成: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多功能酶、酶辅助因子的种类和作用;辅基(酶)与维生素的关系。二、酶活性中心及必需基团 (1学时)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一、 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可调节性二、酶促反应的机制:中间产物学说、诱导契合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一、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矩形双曲线及意义,米-曼方程及导出,米-曼方程,Km与Vm的意义 (1学时)Km与Vm测定;二、酶浓度的影响;三、 温度的影响与最适温度四、 pH的影响原因和最适pH(1学时)可逆抑制作用、竞争性、非竞争性、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及区别;激活剂的概念。 (1学时)酶活性测定及活性单位第四节 酶的调节一、 酶活性的调节:酶原激活、变构酶、酶的化学修饰 (1学时)二、酶含量的调节: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三、 同工酶第五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一、 酶的命名:命名原则二、酶的分类:分类原则及酶的类型第六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一、 酶与疾病关系:酶与疾病发生、诊断、治疗二、酶在医学上的其他应用:酶作为试剂、药物:工具酶、固定化酶、酶工程、抗体酶的概念。 (1学时)第四章 糖代谢(7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糖的生理功用;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基本过程和生理意义;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糖异生的概念、意义;血糖的概念和调节。熟悉糖各种代谢途径的限速反应、不可逆反应、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脱氢反应。了解糖的消化、吸收及糖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糖异生的调节。【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概述一、 糖的生理功能二、糖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糖的种类、肠道中淀粉的消化吸收三、糖代谢的概况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一、 糖酵解的反应过程:糖酵解的概念、进行部位、终末产物。过程:己糖激酶、磷酸己糖异构酶、磷酸果糖激酶-1、醛缩酶、磷酸丙糖异构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1学时)烯醇化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二、糖酵解的调节: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的调节方式、激活剂与抑制剂。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学时)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一、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概念、进行部位。过程:反应三阶段概况,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总反应和反应过程。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琥珀酰CoA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1学时)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的意义。二、有氧氧化ATP的生成三、有氧氧化的调节:关键酶、调节因素。四、巴斯德效应。 (1学时)第四节 磷酸戊糖途径一、 基本过程、调节和生理意义第五节 糖原合成与分解一、 糖原的合成代谢:基本反应 (1学时)二、糖原的分解代谢:基本反应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四、糖原累积症。 (1学时)第六节 糖异生一、 糖异生途径: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的反应、原料二、糖异生的调节:底物循环的概念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学时)四、 乳酸循环:乳酸糖异生的过程第七节 血糖及其调节一、血糖的概念、来源、去路二、血糖的调节:肝的调节与激素调节三、血糖水平异常 (1学时)第五章 脂类代谢(7学时)【教学目的】 掌握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酸的氧化,酮体生成和氧化,胆固醇的转化,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功能。熟悉脂肪酸的合成,磷脂分类,胆固醇的合成。了解脂肪酸的分类、命名,酯类消化吸收,血浆脂蛋白的代谢。【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与分类一、不饱和脂肪酸的概念、名称、必需脂肪酸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一、 胆汁酸盐、磷脂酶、胰脂酶、辅脂酶等的作用,微团、混合微团的概念,消化的产物及吸收部位第三节 甘油三酯代谢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两条途径的部位、原料和合成基本过程 (1学时)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脂解激素、抗脂解激素脂酸的-氧化:脂酸的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及限速酶、脂酸的-氧化过程、 (1学时)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脂酸的其它氧化方式酮体的概念、生成的器官、亚细胞部位、过程,酮体氧化的器官和主要的酶、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生成的调节 (1学时) 三、 脂酸的合成代谢:软脂酸合成的亚细胞部位、合成原料乙酰CoA及乙酰CoA出线粒体的机制 脂酸合成的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脂酸成酶系及过程、内质网及线粒体脂酸碳链的加长的原料、不饱和脂酸的合成、脂酸合成的调节 (1学时)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素及白三烯 第四节 磷脂的代谢一、 甘油磷脂的代谢: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甘油磷脂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及辅助因子 (1学时)合成基本过程、甘油磷脂的降解二、鞘磷脂的代谢:鞘脂化学组成及结构、鞘氨醇的合成、神经鞘磷脂的合成、神经鞘磷脂的降解 (1学时)第五节胆固醇代谢一、 胆固醇的合成:合成部位、合成原料乙酰CoA、供氢体NADPH+H+、供能物质ATP、合成基本过程及限速酶: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合成的调节二、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第六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一、血脂二、血浆脂蛋白分类、组成及结构:电泳法将脂蛋白分为-脂蛋白、前-脂蛋白、-脂蛋白、乳糜微粒,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 (1学时)每种血浆脂蛋白都由甘油三脂、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和载脂蛋白组成,脂蛋白的结构三、载脂蛋白主要功能包括结合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结构、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参与脂蛋白受识别四、血浆脂蛋白代谢:各种脂蛋白主要成分、合成部位、功能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高脂蛋白血症、遗传性缺陷 (1学时)第六章 生物氧化(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生物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呼吸链的组成及氢和电子的传递顺序;ATP生成与利用的方式;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了解化学渗透学说和线粒体外氧化体系和意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一、 呼吸链:生物氧化、呼吸链、呼吸链复合体的概念;呼吸链复合体的种类和组成;NAD+、 FMN、FAD、铁硫蛋白、泛醌的结构和作用; (1学时)细胞色素的种类、结构和作用 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及其排列顺序,排列顺序的确定方法二、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概念、偶联部位及确定方法;P/O比值与G0;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之化学渗透学说的要点 (1学时) ATP合成酶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呼吸链抑制剂的概念、种类;CO、CN-的作用位点;解偶联剂的概念、作用机制和代表性物质;氧化磷酸化抑制剂;ADP的调节,甲状腺素的作用。线粒体DNA突变。四、 ATP:高能化合物的概念、种类。ATP的结构、生成与利用方式。磷酸肌酸的生成及作用。 (1学时)五、 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胞浆NADH的氧化-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ATP、ADP、PPi的转运线粒体蛋白的跨膜转运第二节 其他氧化体系一、 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三、反应氧族的概念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四、微粒体中的酶类:加单氧酶加双氧酶的作用 (1学时)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种类,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酮酸的代谢,尿素生成,一碳单位概念、种类、代谢辅酶。熟悉氮平衡三种情况,蛋白质腐败的概念、有害产物的名称,氨的来源、转运、去路,氨基酸脱羧基的一些重要产物,一碳单位的相互转变,甲硫氨酸代谢,活性硫酸根。了解氨基酸的消化吸收,芳香族氨基酸代谢、支链氨基酸代谢。【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氮平衡、氮的总平衡、氮的正平衡、氮的负平衡;生理需要量、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一、 蛋白质的消化:胃中的消化;小肠中的消化、酶原的激活、内肽酶、外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的专一性二、氨基酸的吸收:氨基酸吸收载体、-谷氨酰循环对氨基酸的转运作用、肽的吸收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概念、有害物质;胺、氨类、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 (1学时)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一、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泛素的功能、氨基酸代谢库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与转氨酶、反应过程、转氨酶的辅酶及作用机制;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环 (1学时)三、-酮酸的代谢: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转变成糖及脂类、氧化供能第四节氨的代谢一、氨的来源二、氨的转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1学时)三、尿素的生成: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学说、 鸟氨酸循环的详细步骤、尿素合成的调节、高血氨症和氨中毒 (1学时)第五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一、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谷氨酸脱羧基生成-氨基丁酸、半胱氨酸生成牛磺酸、组氨酸脱羧基生成组胺、色氨酸生成5-羟色胺、多胺二、一碳单位的代谢:概念与种类、一碳单位与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与氨基酸代谢、一碳单位的相互转变、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 (1学时)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甲硫氨酸的代谢、甲硫氨酸与转甲基作用、甲硫氨酸循环 、肌酸的合成;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代谢、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互变、硫酸根的代谢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儿茶酚胺与黑色素的生成、酪氨酸的分解代谢、苯丙酮酸尿症;色氨酸的代谢五、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1学时)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核苷酸分解的终产物。熟悉抗代谢物的作用机理。了解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核苷酸的生理功能第一节嘌呤核苷酸代谢一、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途径、原料、关键酶、从头合成的调节; (1学时)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变;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基本过程及终产物 (1学时)第二节嘧啶核苷酸代谢一、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途径、原料、关键酶、从头合成的调节;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基本过程及终产物 (1学时)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水平的调节。了解物质代谢的特点,激素及整体水平的调节。【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物质代谢的特点一、 整体性、代谢调节、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各种物质代谢均具有共同的代谢池、ATP是机体储存能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NADPH 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第二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二、糖、脂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脂类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核酸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第三节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 (1学时)第四节代谢调节一、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关键酶变构调节的概念、调节的机理、变构调节的生理意义;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酶促化学修饰的特点; (1学时)酶量的调节、酶合成的诱导与阻遏、降解的调节二、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三、整体调节 (1学时)第十章DNA生物合成(复制)(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DNA复制的概念、方式,酶的作用,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的作用。熟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的区别,DNA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损伤修复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复制的基本规律一、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和意义:概念二、双向复制三、复制的半不连续性第二节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一、复制的化学反应及参与复制的各种物质 (1学时)二、DNA聚合酶: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三、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核酸外切酶活性和校读、复制的保真性和碱基选择四、复制中的解链和DNA分子拓扑学变化:解螺旋酶、 (1学时)引物酶、单链DNA结合蛋白;拓扑异构酶五、DNA连接酶第三节 DNA的生物合成过程一、 原和生物的 DNA合成:复制的起始过程中的DNA解链、引发体和引物; (1学时)复制的延长;复制的终止、因子的功能二、真核生物的DNA合成:与原核生物的区别;复制的起始、复制的延长、复制终止;端粒与端粒酶 (1学时)第四节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一、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 逆转录酶的概念、催化反应的过程二、逆转录研究的意义三、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 (1学时)第五节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一、突变的意义二、引发突变的因素三、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四、DNA损伤的修复: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 (1学时)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转录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了解其功能、了解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的功能。熟悉核酶的RNA转录过程及几种RNA转录后加工过程。了解核酶的概念。【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转录的模板和酶一、 转录模板: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二、RNA聚合酶: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核心酶及全酶的功能、亚基,利福平或利福霉素的作用;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功能 (1学时)三、原核生物的启动子、RNA聚合酶的识别及结合位点第二节 转录过程一、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RNA转录体系的组成;转录起始、因子及全酶的作用、起始复合物;转录延长、核心酶的作用、产物生成方向、转录泡; (1学时)转录终止、因子的作用、转录终止信号。二、 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TATA盒、转录因子、TFD的主要功能、拼板理论 (1学时) 转录延长、转录终止的修饰点。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一、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5末端加m7GpppNmp “帽”、3末端加多聚A尾、外显子、内含子、断裂基因、剪接接口、剪接体、mRNA编辑 (1学时)二、tRNA转录后的前体的加工、3末端加-CCA、碱基的化学修饰三、 rRNA前体的加工、丰富基因四、 核酶的概念 (1学时)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翻译的概念。熟悉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成,熟悉论述mRNA、tRNA和核蛋白的作用原理,熟悉蛋白质合成阻断剂作用原理。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及输送过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一、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二、翻译模板mRNA及遗传密码: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特点、特殊的密码三、核蛋白体是多肽链合成的装置: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P位、A位、E位 (1学时)五、 tRNA与氨基酸的活化:tRNA的作用、氨基酰-tRNA合成酶、起始氨基酰-tRNA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一、 肽链合成起始:起始因子、原核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真核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1学时)二、肽链的延长:延长因子;进位、转肽、移位;肽链延长方向三、肽链合成的终止:释放因子及终止阶段过程;多聚核蛋白体第三节 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和输送一、 多肽链折叠为天然功能构象的蛋白质二、一级结构的修饰三、空间结构的修饰 (1学时)四、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输送:主要类型、信号肽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一、 抗生素类二、其他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物质:毒素及干扰素的作用 (1学时)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基因表达的概念,掌握基因表达方式和特点,了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掌握乳糖操纵子结构及调节原理。熟悉基因表达调控的要素,如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启动子或启动序列、增强子、转录因子等。了解原核、真核基因调控主要区别。【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与原理一、 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基因组、基因表达二、基因表达的特异性:时间特异性、空间特异性三、基因表达的方式:组成性表达、管家基因、诱导和阻遏、协调表达四、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1学时)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一、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与复杂性二、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特异DNA序列、操纵子、Prilanow盒、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等);原核生物基因调节蛋白(特异因子、阻遏蛋白、激活蛋白)、真核生物基因的反式作用因子;DNA-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RNA聚合酶的转录启动活性 (1学时)第三节 原核基因表达调节一、 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因子的作用、操纵子模型的普遍性、阻遏蛋白与阻遏机制的普遍性二、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调节:乳糖操纵子的基本结构及调节机制三、原核生物转录终止调节四、原核生物翻译水平调节:反义RNA (1学时)第四节 真核基因表达调节一、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单顺反子、重复序列、基因不连续性二、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活性染色体结构变化、正性调节占主导、转录与翻译分隔进行、转录后修饰;CpG岛的甲基化;转录调节因子的分类与结构;TFD结构与功能三、RNApol和RNApo的转录调节四、RNApol转录起始的调节:启动子 (1学时) 五、RNApol转录终止的调节六、 转录后水平的调节:RNA干涉七、 翻译水平的调节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几个基本概念:DNA重组;DNA克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载体;cDNA文库;基因组DNA文库。熟悉以质粒DNA为载体进行DNA克隆的基本过程。了解重组DNA技术与分子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DNA的重组一、 同源重组二、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接合作用、转化作用、转导作用 (1学时)三、特异位点重组:噬菌体DNA的整合、倒位酶四、转座重组:插入序列转座、转座子转座 (1学时)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一、 重组DNA技术的相关概念:DNA克隆、嵌合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目的基因 (1学时)基因载体、质粒二、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cDNA文库、基因组DNA文库 (1学时)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的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 (1学时)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转导(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及信息物质、受体的分类。熟悉各类信息传递体系。了解蛋白磷酸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信息物质一、 细胞间信息物质:神经递质、激素、局部化学介质、NO二、细胞内信息分子:种类、第二信使第二节 受体一、 受体的分类、一般结构及功能:配体;膜受体 (1学时)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G蛋白、环状受体、单个跨膜螺旋受体、具有GC活性的受体 (1学时)胞内受体 二、受体作用的特点三、受体活性的调节第三节 信息的转导途径一、膜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cAMP-蛋白激酶途径、PKA; (1学时)Ca2+和依赖性磷脂蛋白激酶途径、PKC;cGMP-蛋白激酶途径;酪氨酸蛋白激酶体系; (1学时)核因子B途径;TGF-途径;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蛋白磷酸酶第四节 信息转导途径的相互联系第四节 信息转导与疾病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血清酶的分类及临床应用。掌握成熟红细胞能量代谢特点,主要代谢途径及意义。熟悉血浆所含的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熟悉血浆蛋白质的分类,熟悉血红素生物合成部位、原料、合成调节。 了解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了解各类血浆蛋白质的特点、功能。 【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节 血浆蛋白 (1学时)一、 血浆蛋白质的分类与性质:血浆与血清的区别、NPN、BUN;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功能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血清酶第二节 血细胞代谢一、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红细胞的糖酵解与2,3-BPG旁路、磷酸戊糖途径 (1学时)红细胞的糖代谢的生理意义;脂代谢血红素的生物合成的原料、细胞中的定位、ALA合酶、血红素的生物合成生物的调节;血红素对血红蛋白生物合成生物二、白细胞的代谢 (1学时)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肝脏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及激素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掌握生物转化的概念。掌握胆汁酸的种类、合成原料及器官,熟悉胆汁酸代谢调节及功能。掌握胆色素的概念。掌握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特点。熟悉胆色素代谢的基本过程。熟悉生物转化反应类型。了解高胆红素血症与黄疽概念、分型及临床生化表现。【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一、 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二、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三、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四、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五、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一、 生物转化的概念:非营养性物质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氧化反应、依赖细胞色素P450的加单氧酶系;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结合反应、UDPGA的作用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1学时)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代谢一、 胆汁二、胆汁酸的代谢:胆汁酸盐、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的生成及代谢调节;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1学时)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一、 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胆色素;未结合胆红素的生成、血液中的运输二、胆红素肝中的代谢:结合胆红素 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1学时)第十八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维生素的概念。掌握B族维生素及其构成的辅助因子的名称、功能、参与的反应。掌握微量元素的概念。熟悉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生化作用及缺乏症,熟悉Vc。了解主要的微量元素。【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一、维生素的概念及主要特点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主要生化作用及缺乏症三、水溶性维生素:B1与TPP,B2与FAD及FMN (1学时)PP与NAD及NADP,B6与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泛酸与辅酶A,叶酸与四氢叶酸,生物素,B12;Vc。四、微量元素的概念,铁、碘、铜、锌、锰、硒、氟、钼、钴、铬的主要作用 (1学时) 第十九章 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质 (自学)【教学目的】熟悉糖复合物的类型。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种类与结构特点,了解其生物作用。了解细胞外基质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本章为自学内容。在自学中学生应重点熟悉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结构差异;糖复合物、N-连接糖蛋白、O-连接糖蛋白、糖型、蛋白聚糖、纤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概念。了解糖蛋白的结构及其糖链的功能;了解蛋白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糖胺聚糖的种类;了解胶原的结构特点。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熟悉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功能。了解癌基因与生长因子的关系,以及生长因子信号传递的基本过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节 癌基因一、 病毒癌基因:癌基因、病毒癌基因、细胞癌基因的概念二、细胞癌基因:概念,主要表达产物及功能三、癌基因的活化的机制四、原癌基因的产物与功能 (1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缺血性心肌病诊断
- 企业待岗培训管理办法
- 乡镇农村耕地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自动化光学检查设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云浮项目融资管理办法
- 优化完善经费管理办法
- 乡镇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 企业活动奖励管理办法
- 九八年出租车管理办法
- 企业电工班组管理办法
- DB4401∕T 11-2018 建筑废弃物运输 车辆标志与监控终端、车厢规格与密闭
- 2025年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艺术类高中课程走班方案
- 【排放清单】省市县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模板
- 出租屋孩子意外免责协议书
-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协议书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8-02-01 燃气储运工 人社厅发202188号
- 12-重点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专题训练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检测试卷(1-4单元)
-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及技巧
- 辅警考试题《公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