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一次性施工效果好的混凝土,拆模后其结构外形轮廓分明、线性顺滑而又不乏挺拔,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色泽自然、均匀一致,这是混凝土该达到的效果。一、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1、混凝土工程结构质量是由混凝土施工质量作保证,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取决于工艺技术含量。2、工艺技术含量是对各质量因素相关的技术指标、工艺标准的施工有效控制和管理。 3、结构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直接反映了施工工艺技术、管理水平。字串7 (一)混凝土质量的标本特征混凝土强度和匀密性自从有了水灰比法则以来,总是遵循混凝土强度、水灰比理论来指导混凝土施工。随着建设形式的发展,许多结构混凝土,尤其城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求混凝土强度等内在质量,对外观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若仍仅借助于混凝土强度、水灰比理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指导施工的要求。为此,除了混凝土强度观念外,尚需探讨混凝土的匀密性,而混凝土的匀密性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所谓混凝土外光内实,即表达了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其实也是混凝土强度和匀密性的集中体现。内在质量好,混凝土强度高;外观质量好,混凝土匀密性好。以混凝土强度和匀密性为混凝土质量特征,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意义,可初步概况为:1、混凝土强度和匀密性,是混凝土同体特征的两个方面,它表达者混凝土内在质量的一致性。质量好的混凝土,是指强度和匀密性都较好的混凝土。混凝土内部呈均匀密实的连续分布状态,其结构的弹模、容重等都比较一致,则混凝土力学性能稳定,混凝土弹性压缩、收缩、徐变性能也趋稳定;如果混凝土有疏松、离析、蜂窝等不均匀、不致密现象存在,则必导致混凝土强度低,故可认为,混凝土匀密性好,混凝土强度高,反之,混凝土强度高,必然是匀密性好。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都是以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代表的,但试件强度合格的结构混凝土,未必都是匀密性好的混凝土。由此可见,造成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布离散度较大的原因,是混凝土匀密性的差别。2、混凝土强度有等级指标可以量化,而混凝土匀密性则不然,但可通过混凝土外观质量来鉴定,因外层混凝土对匀密性反映最为敏感。因为混凝土振捣时,其流动性、保水性和混合颗粒的运动,均受到模板侧限的影响,靠近模板的外层混凝土匀密性,比内部混凝土难于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拆模后外观质量好的话,一般来讲,内部混凝土的匀密性更是好的,但外观质量也不能完全说明内外混凝土匀密性的一致,往往仅是因为外层混凝土的匀密性较差,而引起外观质量不良。如当模板不平整、板缝不严密,甚至跑模而渗水漏浆或靠模板的混凝土振捣离析、泌水以及混凝土接茬时模边泛浆等,均可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色斑、砂线、麻点,或者倒脚处残留气泡等常见弊病,其原因均为外层混凝土匀密性不良或匀密性遭到破坏所致。如果工艺操作顺序、方法得当,致力于混凝土内外匀密性的保持、维护或外层混凝土匀密性免遭破坏,则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由此可见,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观察评定,实际上是对混凝土结构匀密性的表层鉴定。3、混凝土强度和匀密性,都涵盖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艺指标,施工时需同时满足。由此可见,混凝土施工中,既要注意混凝土强度,同时又要注意匀密性,才能满足混凝土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要求。(二)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作为混凝土质量特性之一的混凝土均匀密实性,不是混凝土天然具备的,而是靠工艺施工出来的。均匀密实性好的混凝土,是各相材料颗粒,包括水泥颗粒,在混凝土体积内呈均匀分布、排列紧密、连续完整的匀质状态。即大颗粒之间是小颗粒,小颗粒之间是细颗粒、微细颗粒,构成均密型的颗粒骨架,在这种颗粒骨架的基础上,系由水泥和水而成的水泥浆,水泥浆包裹沙子成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充填粗骨料缝隙,构成混凝土的微观晶体结构。因此,要获得混凝土结构的均匀密实性,就在于单位混凝土体积中维持三个不变:水泥(砂)浆含量不变,级配骨料含量与分布不变,拌和物的整体塑性(塌落度指标)不变。如果任何方面的变化,则混凝土均匀性和密实性都同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拌、浇、振三个主要环节上,混凝土拌和物中最活跃也是最难维持的成分就是水泥(砂)浆。骨料同水泥(砂)浆比较起来,骨料密度较大、流动度和扩散性较差,其颗粒运动易于稳定,而水泥(砂)浆则不然,如果搅拌不均匀,会出现灰浆团块;塌落度相差较大,灰浆绸稀不一;自由倾落过高,灰浆骨料离散;浇筑厚度不同,浮浆多少不等;振捣过量或振时过长,灰浆离析、泌水;浇铺时过早振捣,灰浆溢出漫浮;欠振、漏振时,灰浆充填不实或未及充填等,从而出现局部或大面积混凝土表面缺陷。 可见,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基理,关键在于控制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施工中,只要控制好灰浆成分、灰浆含量、灰浆分布的均匀性,基本可控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二、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一)模板质量的控制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能否达到工程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质量的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于模板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时,首先应满足模板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模板拼缝严密、不变形、拆卸方便;其次,要选择好板面材质,并使其同混凝土脱模剂相匹配。 (二)浇筑工艺质量的控制1、混凝土配比通常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水泥用量的原则是要符合规范限定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对抗渗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下灌注混凝土等都有专门规定,而由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尚无规定可循,但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必须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总的原则是:较通常情况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作细微调整,即维持一定数量的水泥用量,略增加砂率,稍减用水量。(1)水泥用量根据经验,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是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的。但施工现场模板的周转一般是根据进度确定的,延长混凝土模内养护期较难做到,因此,掺加减水剂,相对增加水泥用量是较为普遍的做法。(2)砂率砂率除与级配、空隙率有关外,还与砂子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有关。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颗粒级配的规定条件下,选择能同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子最佳含量:为了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度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稍微增大一点。因为混凝土的匀密过程是以和易性为前提的,和易性包括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而这些性能还在于混凝土中有足够的水泥砂浆起主要作用。当减水剂(水剂约1,粉剂约1.5)掺量不大的情况下,砂率较通常稍提高12许,不仅混凝土浇捣塑性明显改善,混凝土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匀,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相料色差”。 (3)坍落度混凝土拌和物是混凝土成型结构的原材料,而混凝土拌和物的成型可塑性的最终反映是坍落度。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所以,恰当控制坍落度很有必要。从现场经验得知,对混凝土坍落度要么就大(塌落度20cm上下),这时拌和物水泥含量多,混凝土外观光泽较好;要么就小(塌落度10cm左右),拌和物含水量少,易克服混凝土气泡。前者水泥用量增加很多,成本上不经济,后者一般情况采用57cm、79cm、912cm、1216cm塌落度的拌和物;但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塌落度较通常一般采用的塌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粘绸一些,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为此,需将通常的非泵送混凝土的79cm塌落度调整为71cm,泵送混凝土1620cm调整为1518cm,施工时混凝土搅拌、运输样控制塌落度上下限,以求混凝土的塑性稳定。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混凝土的搅拌必须达到三个基本条件:计量准确、搅拌彻底、塌落度稳定。否则拌和物中将出现水泥(砂)浆分布不匀,易出现混凝土表面色差或混凝土振捣易离析、泌水等非匀质现象。一般,当水泥用量达350kg/m3及以上的混凝土,可称之为富水泥混凝土,这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如采用滚筒式搅拌机,宜延长2.53分钟,强制式搅拌机宜延长1.52分钟,当掺加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在延长1分钟。字串7 恰当的运输工具是混凝土搅拌车或拖式泵,无条件时可采用混凝土料斗装汽车运输,且运输距离不宜过长,但任何条件下不宜采用拖拉机运输。3.混凝土浇铺和振捣强调浇铺与振捣,必须克服重视振捣、轻视浇铺的习惯。浇铺无序或振捣无方,都是混凝土产生各种不均匀性的根源。唯一的克服板缝是注意把握浇铺与振捣的“火候”。要求振捣要密切注视浇铺状况,什么时候可以振,什么时候不能振,以及振捣多长时间、遍数,都依据浇铺情况而定,对混凝土不要早振,也不要迟振;不要欠振,也不要过振。混凝土的浇振方法:(1)分段分层、限时接茬混凝土的浇筑,无论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对称,呈斜面层次、全断面推进的浇筑,还是从下向上一层层的、呈水平层次的浇筑方法,都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一般确定分段长度的原则:a.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和分段接茬,同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能力供料及时;b.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筑面上水分挥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浇筑分层:是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断面自下而上分次进行的混凝土浇铺厚度,一般4050cm一层为宜(约为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每层厚度应基本一致,结构模板有阴角倒坡时,混凝土铺至内侧倒坡下5cm,把坡顶留出,便于排除气泡。 混凝土分段、分层的后段与前段或上下层之间的浇筑(接茬)间隔时间,在常温下,限为2个半小时为宜。虽然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但混凝土拌和物(不掺缓凝剂)的始凝时间一般为4小时左右,因为当水泥初凝时混凝土失去塑性,终凝时混凝土产生强度,如果比始凝时间少1小时的时间内拌和物接茬,振捣时透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混凝土表面不会留下接茬痕迹。如果超过3个小时或4个小时,此时混凝土已接近初凝,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塑性差异过大,振捣时难于分布均匀,结果形成色差带或冷缝式色差。(2)浇前振后、切莫早振混凝土振捣基理,一是液化,二是捣实,为达到混凝土均匀密实性,浇与振需协调配合,切忌早振。所谓早振,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本层混凝土厚度未铺足或浇铺不到位或两侧模之间未全范围铺满,即混凝土拌和物层次不清、顺序零乱,往往出现中间高、两边低,或一边高、一边低的堆积和低洼现象。二是指对本层混凝土浇铺段前沿临空部分,不等下段混凝土浇铺衔接,就过早振捣,这也称为早振。对于混凝土浇与振,前后应相差一定的距离,如浇铺长度为10米,则振捣长度为(101)米,即前沿一段至少相当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二倍的范围内的混凝土,不要急于振捣,待下一接段混凝土浇铺接茬后再振。早振的结果是:a.混凝土拌和物有流动现象,砂浆与骨料分离或水泥砂浆流向低处;b.再浇筑混凝土时,随混凝土浇筑面增高,混凝土液化面上升,则富水泥浆上浮,紧靠侧模面,形成色差带; (3)过振过振是指混凝土振动延时过长,此时混凝土易产生离析、泌水,离析较重的,骨料分离,显露砂石或出现水波纹状的云斑或鳞状色斑。轻的出现泌水、砂斑、砂线。 (4)振捣混凝土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振点等距离布置的原则,混凝土振实的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着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振捣时需注意:a.要离开模板20cm左右,防止损坏模板或出现漏浆等;b.振捣时间同混凝土塌落度结合起来,防止过振。三、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按其产生的原因,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于混凝土浇铺振捣工艺不妥产生的外观质量问题;另一种是由于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一)克服混凝土浇筑振捣通病混凝土振捣不当产生的质量通病类型为:1、漏振(局部未振捣到位)蜂窝、空洞2、欠振(振捣时间不够)麻面;3、过振(振捣时间过长)砂斑、砂线;4、早振(浇铺未到位、未摊平)色差(水泥浆不匀);5、快振(振捣棒上提过快)气泡;6、早振过振轻度云斑、水波纹;7、重度鳞斑8、迟振冷缝;(1)墙柱砼的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墙柱砼浇筑前,根部没有先放入 50 厚左右的同配比砂浆或减半石子砼。 模内未湿水冲洗,根部存在垃圾等,造成夹渣。 砼振捣不充分或漏振,出现蜂窝、孔洞、露筋等。 墙柱未及时校核垂直度,导致墙柱倾斜。 砼浇筑完成后表面处理不当。柱头砼高于梁底模,影响梁底钢筋的排放。 墙柱砼先浇时,浇完墙柱砼,在没有初凝的情况下用水冲刷墙柱头砼。 墙柱砼裂缝。 砼强度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 墙、柱砼浇筑前先冲洗、排除模板内杂物及垃圾,并湿润所有模板。根部先放入50100 厚左右的同比水泥砂浆或减半石子砼。 砼从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 墙柱砼浇筑时应先从根部开始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要超过500mm,依次向前推进,每浇筑一层应从低处往高处振捣。 要安排工人及时对垂直度进行校正,并支顶牢固。 当墙柱与梁板不同时浇筑时,墙柱砼浇筑高度不应超过节点处最低梁底模板高度。 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并在砼凝结前处理完成。 在已浇筑的砼强度未达 1.2MPa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墙柱砼应一次浇筑完成,不要随意留施工缝,如需要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砼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将伸出的钢筋整理到位。 每个部位砼浇筑刚完成不得马上用水冲刷。 认真按设计要求控制砼强度等级,如梁板砼与墙柱砼相差只有一个等级时,节点砼可按梁板砼施工,如差两个等级或以上则节点砼必须按较高等级施工。(2)梁板砼的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梁、板砼出现露筋、蜂窝、孔洞。 梁位移、变形、下挠、鼓胀。 梁板砼开裂。 梁柱节点砼振捣不到位。板面砼不使用平板振动器。 梁板砼浇筑时,被踩塌、移位、松脱的钢筋没有及时复位,部分板负筋钢筋头外露未处理。振动棒直接振钢筋骨架使钢筋偏位。 楼面砼平整度偏差较大,标高偏差、板厚度偏差大。 砼强度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 梁板砼浇筑之前必须严格做好钢筋隐蔽验收,并向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正确使用振动器,确保振捣充分,现场安排专人看管。 商品砼来到施工现场应有专人检查送料单,查看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砼的坍落度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 砼浇筑时安排专人对模板、支撑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梁柱节点应使用小型振动器振捣,梁砼振捣时不得直接振动钢筋骨架,板砼的振捣应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 浇筑砼时应安排钢筋工跟班,及时整理被踩塌、移位、松脱、外露的钢筋。 楼面砼在拖完平板振动器后要及时用杠尺按预定标高刮平表面。 砼浇筑完成后不得过早上人做业、堆放材料,以防开裂。12 小时内要及时进行湿水养护。(3)楼梯砼的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楼梯砼浇灌前没有清理根部造成夹渣,没有淋水湿润模板。 砼振捣不当,从上面向下振,或振捣不到位,踏步根部孔洞、露筋。 踏步歪曲、变形、大小头或胀鼓,或不平整。防治措施: 楼梯砼浇筑前必须安排专人先清理根部垃圾,并湿润模板,做好隐蔽验收工作。 楼梯段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砼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面抹平。 在浇捣前要检查好踏步模板尺寸、平水、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安装是否牢固,在浇捣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有没有变形。(4)施工缝的设置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施工缝随意留置,不按设计要求或施工方案。 施工缝设在主梁跨中,或受剪力较大部位。 板结构留置的施工缝边不顺直、不利于新砼接合。 临时施工缝设置不当、无规划、边线不顺直,不利后浇砼结合。防治措施: 砼施工缝不得随意留置,其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事先确定。 尽可能设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且要便于施工。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下 2030mm 处。 单向板留缝应平行于板的短边。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三分之一范围。 结构柱应留置在板面或柱上端距梁底 2030mm 处。合格标准: 施工缝留设在剪力较小部位。 施工缝隙的留设位置要便于现场施工操作。 临时施工缝要及时进行养护及保护,做好表面处理,便于及时进行后浇砼施工。(5)施工缝砼的浇筑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施工缝处砼松散、未振捣、表面浮浆多或堆有残渣、垃圾等。 新砼浇筑时施工缝砼表面未处理。接缝砼不密实、新旧砼接口表面不平滑。 施工缝处砼强度不够,钢筋被挠动松脱,或强度不够又在上面浇砼。防治措施: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砼的抗压强度必须达到 1.2MPa 以上。 施工缝表面砼应平整、密实。 在施工缝施工时,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砼层,同时还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 施工缝位置附近需要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砼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要清除。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砼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慢慢推进。(6)构造柱、过梁、圈梁砼的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构造柱砼不密实,上端钢筋未锚处梁内,上端砼未浇满不到梁底。 构造柱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构造柱钢筋预埋不合要求。 构造柱砼在砌砖之前先浇筑,且无任何拉结筋。 过梁长度及厚度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过梁搁置长度或搁置方式不符合要求。 圈梁厚度尺寸不够,墙柱未留钢筋与圈梁钢筋焊接。 构造柱、过梁、圈梁砼松散不密实,未振捣。防治措施: 框架结构中构造柱不得与框架结构同时浇筑,也不得在砌砖墙之前浇筑,应在砌体完成之后浇筑。 浇筑框架砼前,应在构造柱位置的框架梁底面预埋下层的 4 根构造柱插筋,同时在同一位置的梁顶面,预留出4 根与梁筋绑扎固定的本层构造柱插筋,并控制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浇筑构造柱砼时,柱顶砼宜采用灌浆法,高度超过梁底,待砼一定强度后凿除多余的砼。 过梁的厚度及配筋根据其跨度按设计要求。在有圈梁部位,在墙柱砼结构施工时预埋圈梁插筋,按设计要求配筋。合格标准: 构造柱截面尺寸一般最小为 250墙厚。构造柱砼在砌体完成之后浇筑。 过梁两端的搁置长度:120 墙至少为120,180 墙与240 墙至少为240。 砼无外观质量缺陷。(7)坡屋面砼的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砼坍落度不符合要求。 坡屋面砼未进行振捣,只是用铁揪拍平,密实度很差。 表面孔洞、麻面,平整度差。 砼浇筑时摊铺不及时,局部砼失水松散。防治措施: 坡屋面砼应特别注意控制坍落度,按设计要求报料。 坡屋面砼应进行振捣,模板应先浇水湿润。振捣要及时,不能堆积太高,不能及时连续浇筑的部位要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坡屋面砼可分段浇筑,从底部开始向上推进,每次浇筑高度可控制在1.5M 左右,待下段砼浇筑完成12 小时后可浇上段砼。砼表面应平整、密实。(8)桩芯砼的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桩孔内泥、水较多未清理,或清理不干净,使桩芯钢筋泡在泥水中。 桩芯砼未振捣密实。 桩芯钢筋的大小及锚入桩内长度、锚入承台长度不符合要求。 桩芯砼未浇筑就先绑扎承台钢筋,使桩芯砼质量得不到保证。防治措施: 桩锯完成后及时安排工人将每个桩孔内的泥水清理干净。在放桩芯钢筋之前将桩口覆盖住。 桩芯钢筋下料必须按设计要求。 桩芯砼浇前再次抽取桩孔内的积水,然后放入桩芯钢筋,并立即浇筑砼,应用小型振动器进行振捣,抹平桩口砼。 现场加强管理,应先安排施工完成桩芯砼后才能安装承台钢筋。合格标准: 桩芯内干净、无泥,深度满足钢筋放置要求。 桩芯砼振捣密实、无杂物、无积水、无外观质量缺陷。 桩芯钢筋及砼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9)大体积砼的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质量通病: 承台内积水、泥未排除。 砼浇筑时分段分层不当。 砼振捣不到位、不及时、不充分。 砼完成后表面覆盖养护不当、不及时,养护时间不够。 大体积砼开裂。防治措施: 承台钢筋安装前必须先安排专人清泥、排水,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砼浇筑前再次安排专人排除每个承台内的积水,符合要求后及向承台内下砼。 对大体积砼分段不能过长,分层不能较厚,分层厚度控制在 300 左右,在下层砼初凝之前必须要浇筑上层砼。 必须配备足够的振动器,现场有专人进行管理,控制整个浇筑过程。 砼完成后 12 小时内必须进行覆盖养护或蓄水养护,养护时间按设计与规范要求。商品混凝土由于加入了缓凝型外加剂,要养护14 天。1、模板制作安装(含脱模剂)的严控标准不变;2、凝土原材料规格品种质地不变;3、凝土成份比例稳定不变;4、凝土搅拌时间限制不变;5、凝土塌落度指标维持不变;6、混凝土拌和物运送方法不变;7、混凝土分层的虚铺厚度不变;8、混凝土浇铺不到位不早振捣的法则不变;9、振捣顺序、次数和快插慢拔的振捣方法不变;10、凝土分层、分段接茬的间歇时间不变;11、混凝土养护时间、方法不变;12、混凝土拆模时间基本不变。四、构混凝土表面修饰工艺 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必须在混凝土工艺上狠下功夫,决不主张通过事后修饰来勉补一次性施工不足。也不提倡依靠事后修饰来还其清水混凝土的本色原貌。大量桥梁工程的建设实践证明:万一结构混凝土表面发生有悖于“面子工程”要求的外观质量缺陷,通过恰当的工艺对其进行认真仔细、谨慎的修饰,则也能较好地收到结构清水混凝土应有的效果。所谓修饰,并非一般的整修或修补,而是以混凝土外观质量为宗旨的饰艺。但是,要收到较理想的修饰效果,即不损清水混凝土本色原貌,又能达到自然、美观和返璞归真的程度,却是极其不易的。为此,要求不但要有工艺熟练、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操作,还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特殊的修饰技术和遵守相应的工艺制度。切不可轻易、马虎、盲目修饰,否则会弄巧成拙,甚至完全丢掉“面子”。为了积极配合当前建设的重点工程,争创优良精品为质量目标的创优活动,下面将“清水混凝土表面修饰工艺要点”,介绍如下,供施工参照。五、清水混凝土表面修饰工艺要点(一)大面积修饰1、干修法拆模后,在混凝土原生湿润(不另浇水)条件下,对混凝土外露面立即进行(或边拆模边进行的)表面修饰处理的作业方法。使用场合:混凝土面无大的(或无严重的)跑模漏浆、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主要存在气泡眼较大,细泡点密集或有多处气泡、水线、砂眼的情况,以及在冬季、多雨季节里实施的个性施工,一般采用干修法。 (1)模板拆除后,立即采用重量比约1:2的黑、白水泥(注:黑水泥指与该混凝土同标号、同品种的水泥,以下同),掺入经试配确定的少量干净细砂和少许107胶水或相当此类胶水拌和成干硬性的水泥砂浆,用油漆刮刀把混凝土表面散布的一个个豆眼般及较大的气泡眼填实、刮平。一般称其为第一遍补浆。(2)第一遍补浆作业结束后(或前后流水作业相距)一定时间(一般约1-3小时),接着采用重量比为1:2.5-1:3.5的黑白水泥调制的中稠灰浆,进行展延性补浆,范围是第一遍补浆过的和第一遍未补浆的细小气泡带、气泡群。通常称其作业为第二遍补浆。(3)两遍补浆完成后(或前后流水作业相距)一定时间,即补浆点达到可用金刚砂布对其打磨而又不致脱落的程度(一般约2-4小时)后,将补浆面打磨平整。最后采用重量比为1:3.5-1:5的黑、白水泥拌干灰,并用棉纱头将混凝土面全面抹擦一遍,待自然静置过液至第二天(不少于6小时)再进行覆盖洒水保养。(4)若第二天发现有补浆收缩或脱落、存在凹凸不平或麻斑现象,则应重新按(1)(3)项的程序、方法操作,有针对性地再修补一次。2、湿修法拆模后,修饰工作可立即进行,也可不立即进行,但修饰前无论混凝土面是呈潮湿还是干燥状态,都必须预先浇水,即在混凝土浸湿条件下,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饰处理的作业方法。 使用场合:湿修法适用广泛,不仅适用于修饰混凝土表面残留气泡眼较大、较多或明显的混凝土离析砂斑线、泌水线、浅层蜂麻、色差,亦适用于修饰混凝土气温较高、温度偏小的施工环境下进行修饰作业,即使符合干修法条件,一般也可以采用湿修法。(1)首先用高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如粘附有隔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械检修考试题及答案
- 荆门驾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硬笔书法模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金融考试题目及答案
- 连铸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解精炼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保温成棉控制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材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光伏聚光组件制造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新产程解读及产程管理
- 2025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与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摩托车保险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 日语教程单词表(任卫平版)
- 托业考试Toeic考题
- IPM原理及测试方法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