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余热锅炉规程01.doc_第1页
烧结余热锅炉规程01.doc_第2页
烧结余热锅炉规程01.doc_第3页
烧结余热锅炉规程01.doc_第4页
烧结余热锅炉规程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锅炉运行规程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规定,参照电力工业部颁发的中小型锅炉运行规程和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的,所有运行值班人员应通晓本规程,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第一章 主题内容1.1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设备运行所必须遵循的参数、运行方式和正常运行维护标准,以及异常事故的处理方法。1.2 本规程适用于锅炉运行专业所维护的设备。1.3 下列人员应通晓本规程1.3.1 厂长、副厂长。1.3.2 总工程师。1.3.4锅炉专责工程师,专业主管、值长、安监专工。1.3.5锅炉运行司炉、副司炉。编写:审定:批准:第一章 锅炉概况第一节 第1、2号锅炉1.中压部分:1.1锅炉型号为QC133/340-9-1.45/28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9T/H,额定工作压力1.45Mpa,给水温度45,28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1.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33/340-9-1.45/2802额定热负荷Dt/h93额定工作压力PMpa1.45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8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4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1.92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70103610312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40907470172041.3 锅炉结构:1.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45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1.3.2锅筒:锅筒直径为164824,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1.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45Mpa的饱和蒸汽。1.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1.71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96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2. 低压部分:2.1锅炉型号为QC133/340-3-0.52/20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3T/H,额定工作压力0.52Mpa,给水温度45,20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2.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33/340-3-0.52/2002额定热负荷Dt/h33额定工作压力PMpa0.52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0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4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2.0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70103610312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40907470172042.3锅炉结构:2.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6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2.3.2锅筒:锅筒直径为123216,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2.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52Mpa的饱和蒸汽。2.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0.78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35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第二节 第3、4号锅炉1.中压部分:1.1锅炉型号为QC110/320-7-1.35/28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7T/H,额定工作压力1.35Mpa,给水温度45,28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1.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10/320-7-1.35/2802额定热负荷Dt/h73额定工作压力PMpa1.35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8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4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1.92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54743610337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18307470171451.3 锅炉结构:1.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45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1.3.2锅筒:锅筒直径为164824,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1.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35Mpa的饱和蒸汽。1.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1.71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93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2. 低压部分:2.1锅炉型号为QC110/270-2-0.45/20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2T/H,额定工作压力0.45Mpa,给水温度45,20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2.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10/270-2-0.45/2002额定热负荷Dt/h23额定工作压力PMpa0.45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0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4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2.0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70103610312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40907470172042.3锅炉结构:2.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45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2.3.2锅筒:锅筒直径为123216,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2.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45Mpa的饱和蒸汽。2.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0.78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35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第三节 第5号锅炉1.中压部分:1.1锅炉型号为QC100/310-5.7-1.52/28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5.7T/H,额定工作压力1.52Mpa,给水温度45,28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1.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00/310-5.7-1.52/2802额定热负荷Dt/h5.73额定工作压力PMpa1.52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8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4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1.92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54743610337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18307470171451.3 锅炉结构:1.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52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1.3.2锅筒:锅筒直径为164824,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1.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52Mpa的饱和蒸汽。1.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1.71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93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2. 低压部分:2.1锅炉型号为QC100/221-2.5-0.6/20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2.5T/H,额定工作压力0.6Mpa,给水温度45,20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2.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00/221-2.5-0.6/2002额定热负荷Dt/h2.53额定工作压力PMpa0.6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0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4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2.0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59003610338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18307470171452.3锅炉结构:2.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6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2.3.2锅筒:锅筒直径为123216,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2.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6Mpa的饱和蒸汽。2.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0.78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35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第四节 第6、7号锅炉1.中压部分:1.1锅炉型号为QC109/320-6-1.60/28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6T/H,额定工作压力1.6Mpa,给水温度45,28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1.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09/320-6-1.60/2802额定热负荷Dt/h63额定工作压力PMpa1.6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8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4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2.0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54743610337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18307470171451.3 锅炉结构:1.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6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1.3.2锅筒:锅筒直径为164824,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1.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6Mpa的饱和蒸汽。1.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1.7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93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2. 低压部分:2.1锅炉型号为QC109/225-3-0.45/148,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3T/H,额定工作压力0.45Mpa,给水温度45,饱和蒸汽余热锅炉。2.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09/225-3-0.45/1482额定热负荷Dt/h33额定工作压力PMpa0.45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148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0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0.68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590036103380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18307470171452.3锅炉结构:2.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45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2.3.2锅筒:锅筒直径为123216,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2.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45Mpa的饱和蒸汽。2.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0.47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35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第五节 第8号锅炉1.中压部分:1.1锅炉型号为QC117/320-4-1.55/280,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4T/H,额定工作压力1.55Mpa,给水温度45,280过热蒸汽余热锅炉。1.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17/320-4-1.55/2802额定热负荷Dt/h43额定工作压力PMpa1.55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280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43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1.95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688087903956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20802750137321.3 锅炉结构:1.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55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1.3.2锅筒:锅筒直径为164824,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1.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1.55Mpa的饱和蒸汽,然后经过过热器过热到280。1.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1.7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93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2. 低压部分:2.1锅炉型号为QC117/260-6-0.45/148,即锅炉额定蒸发量为6T/H,额定工作压力0.45Mpa,给水温度45,饱和蒸汽余热锅炉。2.2锅炉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参数1锅炉型号QC117/260-6-0.45/1482额定热负荷Dt/h63额定工作压力PMpa0.454给水温度T j455饱和蒸汽温度T c1486燃烧方式余热7排烟温度1538设计效率%52-559水压试验压力P sMpa0.6810最大运输尺寸Lwhmm68808790395611安装外形尺寸LWHmm120802750137322.3锅炉结构:2.3.1锅炉结构:锅炉本体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汽水管路及钢架组成,软水由系统补给省煤器,省煤器将软水预热进入锅筒,锅筒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汽水管路进行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45Mpa的饱和蒸汽输往外管网。2.3.2锅筒:锅筒直径为103216,顶部出汽。锅筒为整体结构,两个支座一个为固定支座,另一个为活动支座,能使锅筒向两端自由膨胀各12mm。锅筒设有两个安全阀,一个蒸汽阀,一个放气阀。2.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为两组,每组单独由数根上升管和下降管和锅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在锅筒内产生0.45Mpa的饱和蒸汽。2.3.4省煤器:在烟气出口侧加设一组省煤器,省煤器补水压力为0.47Mpa,温度为45,通过弯头将换热管串联,加大软水流程,将软水加热到135补给锅筒。为防止锅筒进水管路阀对省煤器水循环造成损害,采用了省煤器与给水箱间的再循环管回路,烟气从省煤器顶部引入烟道进入烟囱。炉墙上加设有一个声波除灰器。第二章 锅炉运行第一节 锅炉水压试验1. 水压试验要求:1.1水压试验应在环境温度高于5时进行,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1.2锅炉充满水后,金属表面有结露,应予以清除,初步检查无漏水后缓慢升压,当升压至0.30.4Mpa时,应进行一次检查,必要时可拧紧人孔、手孔、法兰等螺栓。1.3当水压缓慢升至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各部分有无泄漏,然后再升压至试验压力,保持20分钟,回降至工作压力再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规定为合格:1.3.1在升至试验压力水泵停止后,20分钟内压力不应下降。1.3.2回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1.3.3焊缝和法兰连接处应无泄漏。1.4水压试验后应将受压件内部的水全部排出,如不能排尽时,在冰冻期间应采取防冻措施。1.5需补焊时应按规定泄压后再焊接,不得带压补焊。第二节 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正常运行的条件:1.1本锅炉为余热锅炉,在安装完毕后,水压试验等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并且烧结机的参数符合锅炉的运行参数,即可进行锅炉的正常运行。1.2给水需除氧,锅炉水质标准应符合“GB1576-1996”规定。悬浮物mg/L总硬度Mmol/LPH(25)含油量mg/L溶解氧mg/L给水50.03720.05炉水_6-1610-12_1.3锅炉运行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除能掌握锅炉运行的基本技能外,还应熟悉本锅炉特点及操作方法。2.炉内检查:炉内应无杂物,炉墙应完整无裂缝,受热面管上无焦渣、堵灰、裂纹明显的凹凸、变形和磨损,焊口应无渗水的痕迹。3.炉外检查:各检查门、人孔门应完整并应关闭严密,防爆门应完全关闭严密,上面无影响其动作的杂物。放水阀应关闭。锅炉操作盘各仪表、信号装置、指示灯、操作开关等完整良好。4.汽水管路系统的检查:4.1 汽水管路系统各阀门应完整,动作灵活,手轮开关方向应与指示标志相符合,远方控制机构应灵活可靠。4.2 进出水管路及排污等管道上,不需要的堵板应拆除。4.3 管道的支吊架应完整可靠。4.4 汽水管路系统各阀门应调整至启动位置,点火前应先启动给水泵,使水位处于正常水位状态。4.5 锅炉在注水过程中打开排气阀,水温不低于5,进水应缓慢进行,由空炉进水到正常水位时间不少于2小时。第三节 锅炉的启动1启动前的试验要求:1.1各项试验必须有锅炉、电气及热工有关人员参加。1.2试验完将试验情况记录在记录薄上。1.3电动门、挡板及热工信号试验。1.4联系电气、热工将所属各电动门、各仪表送电。1.5各烟、风门及调整挡板能够全开、全关。开关动作灵活,开关方向、位置与标志一致。1.6各电动门好用,开关方向与实际位置相符,极限负荷要求。1.7各仪表投入,好用。1.8事故喇叭,光字牌,音响,信号试验好用。 2锅炉机组的启动2.1新安装和大修后的机组启动前,检修工作票应全部收回,并经验收合格,汇报值长。得到值长启动命令后,值班员组织全炉人员做好锅炉启动前的全面检查和试验。2.2在启动锅炉前,应通知汽机启动高、低压给水泵,进行锅炉上水。先将锅筒水位上到正常水位线上,关闭其它各种阀门。2.3开启高、低压蒸汽母管各部疏水。2.4逐渐开启烟道出入口门。强调:锅炉冷态启动,应逐渐增大负荷运行,严格控制烟气工况,升压全过程应控制不小于1小时。2.5待汽温、汽压达到标准后,关闭高、低压蒸汽母管各部疏水。2.6值班员将各项操作按要求记录在启动记录薄中。第四节 正常运行1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1.1使锅炉的蒸发量适应机组负荷的需要,尽量达到满出力运行。1.2均匀给水并维持汽包正常水位。1.3保持炉水和蒸汽品质合格。1.4保证机组正常运行。2锅炉升压: 为使锅筒受热面和炉墙的温升不过快,以免由于温差过大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而引起设备发生变形,故锅炉的启动升压应缓慢平稳,升压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受热面各部分的膨胀情况,如发现有膨胀不正常情况时,必须查明原因并消除不正常情况后方可继续升压。3水位调整:水位调整是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各种负荷下不间断地供给锅炉水量,保证汽包水位在允许范围内变化。3.1.汽包水位表应保证准确无误。3.2定期做给水扰动试验,保证水位表的灵活可靠。3.3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各水位表的对照,证实水位表的灵活,准确。4锅炉排污4.1定期排污4.1.1全开定排扩容器总门,注意管路振动情况。4.1.2缓慢地开启一个回路排污门,然后再进行另一个回路的排污。4.1.3排污结束后,关闭排污扩容器总门。4.2排污注意事项4.2.1排污应根据化学要求执行。排污前,司炉应汇报值长。4.2.2排污前,应通知周围人员远离排污管,并对该系统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操作。4.2.3阀门开关要缓慢进行,要充分暖管,以防造成管路冲击。4.2.4锅炉水管漏泄、水位低、水压低等异常情况下禁止排污,事故情况下严禁排污。4.2.5不得同时进行两个回路排污。4.2.6排污结束后,检查定排扩容器的排污量,以证实排污门是否关严。4.2.7排污结束,及时通知司炉。5锅炉吹灰每班必须进行放灰一次。第五节 锅炉的停炉和保养1锅炉的停炉得到值长停炉命令后,司炉组织本炉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并按锅炉操作票及规程进行操作。1.1锅炉停运时,通过控制系统关闭,先行关闭烟气。1.2停炉后水泵保证在自动上水状态,并监视锅炉压力的变化。1.3在最初停炉的48小时内,关闭锅炉各烟道风门,维持炉内温度不急剧下降。1.4在锅炉冷却48小时后,打开各烟道风门,以使锅炉各部件均匀冷却,待锅炉汽压缓慢降为零,炉水温度降为7080以下,方完成整个停炉过程。2锅炉停炉期间的维护和保养锅炉停炉后,为防止受热面内部腐蚀,应采取措施,认真做好保养工作,锅炉的保养一般有干法和和湿法两种: 干法保养:干发保养是使锅炉内无水,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具体方法是将炉水全部放出,开启所有人孔、手孔,清除水垢和污物,用热风来烘锅炉,使炉内的存水蒸发,然后将盛有干燥剂的无盖铁盒或其它容器放在锅筒中。将所有门、孔关闭严密,防止空气进入,一定要注意各门、孔的严密性,否则会因泄漏而影响干燥剂的吸潮效果,甚至达不到吸潮防腐的目的。干燥剂一般采用无水氯化钙或生石灰,用量按每立方米锅炉容积加12公斤无水氯化钙或23公斤生石灰计算,每隔12个月应打开锅筒人孔检查一次,发现干燥剂吸潮失效应予以更换。 湿法保养:锅炉内部清洗干净后,充入碱性溶剂,使金属表面形成碱性保护膜而达到防潮的目的,湿法保养适用于短期停用的锅炉,采用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磷酸三钠,也可用氢氧化钠、磷酸三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或磷酸三钠的用量,对锅炉里是放凝结水或软化水不一样,每吨水的碱液加入量见下表: 湿法保养碱性溶液的用量 (公斤吨)碱性溶液锅炉放入凝结水时锅炉放入软化水时氢氧化钠2 810磷酸三钠 5 20在湿法保养中,炉水碱度维持在512毫克当量升之间。每5天左右化验一次,如碱度低于下限,应补充碱液,湿法保养时要清除受热面烟气侧的积灰并保持干燥以防结露腐蚀,在冬季不要在没有防冻措施的场所进行锅炉的湿法保养。第六节 锅炉事故处理1锅炉满水1.1现象:1.1.1各水位表指示往正方向发展或正到头,高水位光子牌亮,音响报警。1.1.2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1.1.3严重满水时,主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1.2原因:1.2.1给水自动失灵,给水门故障。1.2.2运行人员对水位监视不够或误开给水门。1.2.3水位表失灵造成误判断1.2.4锅炉负荷突然变化或给水压力突然升高。1.3处理:1.3.1当汽包水位高,但未达到紧急停炉条件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对照汽、水流量,汽包压力与给水压力,以及对照上下部水位表,证实水位正确性。1.3.2确认水位高,应手动减少给水流量。1.3.3若水位继续升高,必要时开启排污,待正常后关闭。1.3.4当水位达到-mm时,通知汽机、电气值班员,紧急停炉(关闭去母管的主汽门),同时汇报值长。停止上水,全开排污门,开过热器疏水并通知汽机开蒸汽管道疏水门,待水位恢复正常后,炉重新启动。1.3.5若水位不明,应紧急停炉,然后叫水,证实满水时,将水位恢复正常后再启动。2锅炉减水2.1现象:2.1.1各水位表指示往负方向发展或负到头,低水位光子牌亮,音响报警。2.1.2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2.1.3严重时,主汽温度升高。2.2原因:2.2.1给水自动失灵,给水门故障。2.2.2运行人员对水位监视不够。2.2.3锅炉水系统泄露严重。2.3处理:2.3.1当汽包水位低值未达到紧急停炉条件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对照汽、水流量,汽包压力与给水压力,必要时对照上下部水位表,以证实水位是否真实。2.3.2确认水位低时,手动增加给水流量。2.3.3若此时正在排污或放水,应立即停止进行。2.3.4当水位低至-mm时,通知汽机、电气及邻炉,紧急停炉,汇报值长。解列去机侧主汽门。2.3.5若为轻微减水,可缓慢补水至正常水位后,锅炉重新启动。2.3.6若严重减水,应汇报值长,请示专工决定上水时间。3锅炉省煤器损坏3.1现象:3.1.1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水位下降。3.1.2漏泄处有响声,内漏时,烟道有漏水现象(严重时),炉膛变正压,漏泄侧烟温降低。3.1.3从本体省煤器不严密处往外冒汽。3.2原因:3.2.1给水质量不良,管子结垢、腐蚀,管外飞灰磨损。3.2.2给水温度、流量变化频繁且过大,使管子金属疲劳。3.2.3管材或焊接质量不符合标准。3.2.4管子被杂物堵塞,引起管子过热。3.2.5管子膨胀受阻。3.3处理:3.3.1若省煤器损坏不严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可降低负荷降压运行,汇报值长,请示停炉。3.3.2若漏泄严重,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应立即停炉,汇报值长。3.3.3停炉后关闭去机侧主汽门。4锅炉过热器损坏4.1现象:4.1.1过热器处有漏泄声。4.1.2烟温、蒸汽温度下降,漏泄处温度降低。4.1.3炉膛负压变正,严重时从人孔等处向外喷烟、冒汽。4.1.4主汽压力、蒸汽流量下降。4.2原因:4.2.1管材或焊接质量不佳。4.2.2过热器管内有杂物堵塞。4.2.3风门调整不当,烟气偏斜,使部分过热器长时间在超温状态下运行;汽、水品质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