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明月几时有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感情。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 苏轼,北宋中期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请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因此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使,写此诗时年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与弟弟分别达七年之久,无缘相见,时值中秋,月圆人不圆加上政治不得意,心情抑郁写下此词。二、教学目标:1、通过联想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其联想和想象能力。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学生的朗读、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鉴赏。 3、引导学生走进苏轼,体会他豪放的词风,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1、训练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诗词间运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积累名句,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难点:1、深刻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诗人胸襟抱负。2、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对诗歌的积累很好,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中秋的诗词水调歌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千古绝唱”,来领略苏轼笔下的中秋的味道。 二、掌握作者了解背景 了解本文的学习目标,本文的作者:学生自由说然后统一屏幕出示写作背景。 三、听读课文,朗读课文1、播放名家朗读视频, 学生听读感受,。2、学生自由诵读。3、学生齐读、教师点评。4、学生再听名家范读、跟着音乐齐读、要求读出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来。 四、初步感知明确诗意。 本词词共分几部分?正文前的小字是小序,交代了写作的原因背景。正文部分有两部分,词的特点:上阕、下阕(上片、下片)。要求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指名学生疏通上下阙诗意。五、还原背景,感受人物、品味苏轼旷达的词风。师:大家把感受到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画面在这么一个有月的晚上,词中的人又在干什么呢?你可以找出相关的动词.找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读思考,找动词 生:“欲乘”“归去”“恐”“起舞”“弄” 师:词人“欲乘风归去”,想要到归到哪里去?生:琼楼玉宇师:也就是说词人将自己的归宿定位在天上,但是他当时的心理又则那样那个呢?请大家在文本中寻找生:“恐”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师:“胜”是什么意思呢? 生:承受、经受 师、不能承担沉重的负担此时词人能做的是什么?生:“起舞弄清影”师:什么意思呢?生: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师:那是一种自我欣赏,一种自怜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样的心理呢? 出示背景:(教师出示并解读苏轼的坎坷人生:既不惟荆(荆国公王安石)是师,也不惟温(温国公司马光)是随神宗时: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多处;哲宗时:废新法,信旧党,轼被召回,但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而再次被贬以后新党再得势,他被远谪惠州,琼州;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写这首词时,苏轼政治失意,被贬在密州任太守)师:大家结合苏轼的坎坷人生,说说词中涉及的“高处”“琼楼玉宇”暗指什么? 生:皇宫、朝廷(教师补充材料:据杨湜古今词话说:“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既量移汝州。) 师:是的,词人想要回到朝廷去,可是为什么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呢?请结合词人的坎坷人生回答。 生:因为词人被朝廷一贬再贬,所以内心深处虽想回归朝廷但不免有“恐”,觉得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 师补充:“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作者想回到朝廷却不能回去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排遣,体现了苏轼的旷达。师:邀请一同学疏通下阕,我们边听边思考从下阕中寻找词人的心境,并找出相关的词语。 生:此时诗人心情很难受,我从“照无眠”中读出词人现在“也不成眠” 师:此时月光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暗指诗人自己,也泛指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人(板书难受、失意)面对这份难受与失意,诗人又是如何面对如何排遣呢?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別时圆?”诗人继续把酒问天:“(月儿)你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师:这是一种指责,对月的指责啊!诗人又是怎样把满腔愁绪化解的,是用什么来安慰和排遣的?请同学找出相关的诗句。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师:词人由月联想到了人,月的圆缺是自然规律,人也师一样,由分别就会由相聚,分别之时也是将要相聚的开始,不要为分别悲伤,应当为将要相聚而充满希望、期待。作者几度被贬的经历,还能有这样的化悲伤为希望,这是什么胸怀啊?积极乐观、豁达、旷达的胸襟(学生回答)词到这里词人的情感达到最高潮了吗?生:没有,最后的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看出词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师:你理解这句子的内涵吗? 生:只希望人长长久久,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六、回看板书教师总结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怀恐惧的矛盾心情,下阙怀人抒情,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两部分采用了借景抒情,想象联想的写作手法,短短的词中流露出情感起伏变化,苦闷向往、矛盾自嘲-忧愤豁达-祝愿。情感起伏变化。全诗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旷达的胸襟。 再读此诗歌(力争当堂背诵),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七、拓展巩固 (一)积累带“月“字的诗词名句。 请学生自由畅谈带”月“字的诗句、引导学生”月“这一意象往往寄寓了诗人哪几类情感。学生畅谈、教师引导明确。诗句有:1、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 李商隐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唐代 杜甫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宋代 王安石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 李白 古诗词中,诗人常借月亮或月光来表达一种感情:思念(故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妇产科考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东师
- 2025年中级车工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信证券ai笔试题目及答案
- 标牌合同协议书
- 树木移栽协议书
- 校企师资协议书
- 校园足球协议书
- 档案代管协议书
- 桥架承包协议书
- 数据标注员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广东校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加油站团队管理课件
- GB/T 45760-2025精细陶瓷粉体堆积密度测定松装密度
- 2024年云南省富源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消防重点单位“六加一”工作档案各类记录表
-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4-2025学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GB_T 10006-2021 塑料 薄膜和薄片 摩擦系数的测定(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