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第8课 张居正改革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选修1:第8课 张居正改革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选修1:第8课 张居正改革 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张居正改革 基础达标1.张居正13岁参加科举考试,其才华即为湖广巡抚顾璘推许,但顾璘恐他少年得志易自满,特地嘱咐考官不予录取,三年后张居正再次应试,才被录取。这反映出()科举考试是明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无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政府官员介入考试选拔,会影响其公正性科举制度始终是一种腐朽的考试制度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人为因素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同时也反映出科举制是明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2.(2016日照高二检测)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张居正认为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农商并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a项正确。3.张居正整顿吏治的根本着眼点是()a.尊主权 b.课吏职c.信赏罚 d.一号令答案a解析尊主权就是要树立朝廷的尊严,这是改革的前提基础。4.针对明中期以来边防残破的积弊,张居正倡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下列体现“外示羁縻”思想成功的是()a.提高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b.打退了朵颜部首领南犯喜峰口c.加强了汉蒙间互市友好往来d.起用了戚继光等一批著名边将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外示羁縻”,是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积极加强友好往来。可排除a、b、d。5.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的实行,具有的现实意义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有促进作用a. b. c. d.答案d解析“赋役征银”是我国赋役制度的一大进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出均是正确的。6.明朝一条鞭法实施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表明()a.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b.税收只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两种形式c.税收是商品经济的产物d.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对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答案d解析赋税征银,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造成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豪民隐占土地,逃避赋税。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丈土地。1578年(万历六年),明政府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要丈量,限三年完成。1581年,清丈基本完成。全国田亩总计7 013 976顷。虽比洪武二十六年最高数额少,但比弘治十五年以来增多了。这说明清丈工作是比较彻底的,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的作用。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材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明史食货志二赋役(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材料一中所述的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此他在经济上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2)张居正为赋税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结合材料一、二,判断材料二中提到的“至万历九年”是什么时间?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影响?答案(1)整顿赋税制度。丈量土地。比较彻底,为赋税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2)一条鞭法。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3)1581年。新法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地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限制了豪强地主舞弊瞒漏和胥吏里甲层层盘剥,减轻了农民额外的负担;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并使得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