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霸州市第八中学 马淑梅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2)挖掘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人生的意义。教学重点 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唤起体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以书为伴,从小到大,已读过不少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 记不太清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这很正常,因为没有一个难忘的故事。但是,作者牛汉的第一本书却让他久久难忘,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牛汉一起去看看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二、整体感知,解读“书”意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了解故事情节。 2、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那么作者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 (明确: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2)围绕“我的第一本书”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和事?请用含书的短语归纳文章的主要事件。明确:文章主要写了“我” 、父亲、乔元贞、老师“弄不成”。 (板书:问书补书送书读书) 通过几个同学的归纳总结,我们初步了解了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那么作者回忆的仅仅是一本书吗? (3)这“第一本书”中,你能看出饱含着哪些情意? (明确:父子之情 、同学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三、研读探究 体味深情 教师导学: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 请阅读相关语段,用“从中,我感受到了”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品味到了哪些情感? 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一)深入体味文中展现的父子深情。(1)从“父亲得知我考了第二名后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感受到了父亲非常关心我的学习。(2)从“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的看。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很担心,怕我不能好好地学习知识。(3)从“父亲知道原委没有批评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非常疼爱儿子。(4)从“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父亲把我叫到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眼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了名字”, 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深的爱。A指导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写到父亲给我补书,想一想这一夜的父亲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B当我接到父亲为我补全的书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感动 父亲理解了自己的行为,并且补好书 ; 心酸 书虽然补好了但元贞却不能读书)(5)从“父亲让我随他到崔家庄小学念书”感受到了父亲非常关心我,希望我有出息,望子成龙。其实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也是一样吗?小结:人们常用父爱如山来形容父爱的深沉厚重,当我们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们感受到的是父爱似书每一张每一页都凝聚着父亲对我的爱。(二)深入体味了文中的同学之情。(1)从“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要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感受到了我和乔元贞之间的深厚友谊。(2)从“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感受到了我和乔元贞之间的友情。小结:从两次送书同学们看出我和元贞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记得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于情,这一本薄薄的书融入的是厚厚的情,这里既有父子之情,又有同学之情,难怪作者会说这一本书让他一生难以忘怀。 (三)深入体味文中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的语段。从12段读出了人与狗的情趣,感受儿到了童年的乐趣。 引导学生理解: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艰苦,也抹不掉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淘气。能和小伙伴在一起,和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 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难都会忘记,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小结:从同学们的赏析中,我们体会到了书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同学友情及童年的乐趣,这一切都是作者珍惜这一本书的原因,这是作者一生难以忘怀的一本书。 (4)文中蕴含了太多的情感,文中这样写到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为什么很难笑起来?如果让你来品味,你还能从中品出什么滋味?先欣赏父与子中的一组漫画,然后再来品味。 (生活的艰辛,学习的艰难,人生际遇的差别)四、 拓展延伸 反思自身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十分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实说法。小结:文中“我的第一本书”,这不仅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作者人生的第一本书,也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之课。 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课文后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感受)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