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试卷.doc_第1页
七上历史试卷.doc_第2页
七上历史试卷.doc_第3页
七上历史试卷.doc_第4页
七上历史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破釜沉舟纸上谈兵风声鹤唳退避三舍 A、 B、 C、 D、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 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 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 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缀术 D、伤寒杂病论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 (见下图)。请回答 1213小题。 12、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A、铭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3、为秦朝“海内皆臣”格局最终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巨鹿之战 14、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A、提倡节俭 B、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15、汉武帝雄才大略,他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包括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派大将窦固、窦宪北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A、 B、 C、 D、 16、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 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17、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 B、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C、学习汉族的礼法 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18、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取得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C、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出现 D、张衡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19、下列图片内容,反映了南北朝民族融合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20、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首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获准将我国河南省的安阳殷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也是河南省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秦兵马俑 D、青城山、都江堰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中同学间对话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小题后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21、甲同学: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知人善任,是这样的吗? 乙同学:是这样的。当时他任用伊尹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 ) 22、甲同学: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发源地在哪里呢?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 乙同学:它起源于印度,应该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 ( ) 23、甲同学:书上讲,吴国船队曾达到夷洲,这件事情还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呢? 乙同学:首先,当时称为夷洲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这说明台湾地区和内地早已有交往和联系。其次,说明当时吴国的造船业比较发达,这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 ( ) 24、甲同学:我知道,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那么,书法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艺术的呢? 乙同学:应该是在西晋的时候。 ( ) 三、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5小题6分,26小题4分,共10分) 25、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通过本期的学习,你能对下列文物知道多少呢?请在下列各文物图的右旁列出你解读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至少列出两条)。(6分) 26、我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宝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增益智慧、提升修养的良好土壤。请举出下列两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和一条你所了解的其它相关历史信息(如内容、特点、历史价值等)。(4分) 离骚作者: 其它: 史记作者: 其它: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 东汉画像砖(见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1分)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1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2分) 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呢?(2分)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1分)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 )中?(4分) 示例: ( 长安 ) ( ) ( ) ( ) (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1分)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1分)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共26分) 29、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请回答: 1)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请看下列两幅图,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你能将下列解释它们之间联系的相关说明,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请将英文代号填写在相应数字序列后)(5分)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排序: 。 1) 图2中,商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2分) 2) 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至少举出两条说明)(4分) 3) 你怎样来认识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3分) 30、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