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熟读成诵。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我们刚刚学过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你们是否知道他不但会写文还会吟诗。旧时代的一些诗人,由于对现实不满,便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写情志,陶渊明便是最具代表性的田园诗人。听闻美味,总不如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品尝陶渊明饮酒之美味吧! 二、走进作者 1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青壮年时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弃官归田。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三、初读诗歌。1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及诗句的诵读节奏。2请两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3学生齐读,整体感知诗歌意境及诗人情感。四、赏读诗歌。(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2)心远地自偏”中“远”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3)1、2两句是什么关系? 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总结1、2句: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而作者却是个例外。 (4)“采菊东篱下”一句中有两个典型意象“菊”“东篱”,大家能通过回忆相关诗句来体味其中韵味吗?明确:“东篱”:种菊花的地方,常用于田园诗中来表达诗人的志趣。“菊”:1.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相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傲霜斗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苏轼诗言:“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 在诗句中赞美菊花傲骨凌霜、超凡脱俗的品质。 2.花之隐者也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5)“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明确:景物描写: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援引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可见此句有深意: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 (7)总结3/4两句: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撷,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纯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明确:“此”应该是指远离官场尘嚣,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这两句说这其中有人生的真义,想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 “真意”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积极意义: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他的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 消极意义: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六、背诵全诗,课堂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分级制度及核心制度
- 亲子记忆培训课件
- 行政财务部月度工作总结
- 《诗经·采薇》节选课件教学
- 公司组织的安全救援培训课件
- 销售经理年中工作汇报
- 公司级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护理宣传小组工作总结
- 经营合作协议书格式【范本】7篇
- 高血压六项解读
- 2025中秋国庆双节安全培训
- 刑事谅解协议书范本6篇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我国军兵种介绍课件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一例老年房颤的个案护理-护理-个案
- GB/T 29178-2012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南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结肠息肉课件培训课件
- 饮食营养与健康课件
- 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