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灵武市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册美术学科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顾欣 主讲教师:顾欣 序号: 课 题2、梅竹言志课 时第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2、 方法与过程目标:尝试用中国画工具、材料,体验画梅的过程与乐趣。3、情感与态度目标:过梅花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大自然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教学重点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教学难点怎样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处理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识梅:1、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咏梅诗句(不出示诗的题目和作者)同时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和红梅的摄影作品。师问:谁能诵读一下这首诗?并说出题目和作者。从这首诗中你能领会到梅花有怎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2、教师评价小结:傲骨凌雪的坚强意志,高洁挺拔的不屈精神。这是诗人用文字语言的魅力表现出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人格精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高贵品质。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运用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花。表现梅花的这种精神。板书课题:梅竹言志之梅的画法。二、名家画梅作品赏析:、欣赏齐白石的红梅和吴昌硕的寻梅(多媒体课件同时出示)。师问: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精神?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哪些不同?请同学们欣赏讨论并准备回答问题。2、教师评价小结: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手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手段。不同:一个是白梅又叫圈梅(勾花),一个是红梅又叫点梅(点花)。三、画梅:下面我们学习梅的画法。1、学习用笔用墨:用笔:一般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皴、擦、点、染等。用墨:一般分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等(加水的多少而定)。用墨的方法有蘸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等,水墨画中即以墨代色,故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彩墨画中,仍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2、教师示范(以点梅为例):(黑板出示画梅的步骤图)教师演示:边画边讲(画主干画旁枝画花点蕊调整画面)要求学生:观察作画的顺序和笔墨的运用方法,看有没有用到刚才老师示范的笔墨方法。3、学生临摹:课件出示现代画家齐白石构图简洁的作品红梅播放背景音乐梅花三弄古琴曲。学生临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结合,并给予用笔、用墨等较好的学生和其作品及时的表扬和展示。四、展评作品: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画梅花的认识和了解进行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师评指出学生的不足。一、学生诵读诗句,并回答问题。二、学生欣赏两幅作品,体会笔墨的韵味,从而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回答问题。三、学生自由体验笔墨韵味。(学生通过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由探究、交流)四、学生临摹练习。板书设计2、梅竹言志 梅花画法梅花花朵的画法:勾画:点画:枝干的画法:教学反思灵武市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册美术学科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顾欣 主讲教师:顾欣 序号: 课 题2、笔墨千秋课 时第2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2、方法与过程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欣赏评述练习。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竹子的结构特征。2、竹子的绘画步骤。教学难点1、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2、竹叶的浓淡变化。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处理教学过程一、 导入: 今天在讲课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师:宋朝一个人特别善于画竹子,当时苏轼说他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他在动笔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画成了的竹子模样,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有了计划。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一定的计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二、 精讲点拨: 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竹子的图画,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竹枝、竹叶)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1、竹竿: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观看竹竿的绘画片段。学生讨论提出问题2、竹枝:小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如何更好的画好竹枝请大家仔细观看下面的绘画片段。3、竹叶: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这四组竹叶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结构及动态。表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画,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然后再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疏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观看竹叶的绘画片段。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三、小试牛刀: 绘画步骤的演示:师:现在同学们一定想马上就动笔,要想画好除了了解竹竿、竹枝、竹叶的特征外,还需要我们对绘画过程的仔细观察。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准确的表现某个事物。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观看竹子的绘画全过程。问题: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课本、大屏幕或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四、作业与课堂评价:练习中我们再播放一次绘画过程,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河上游建筑方案设计
- 实时自动化营销技术方案
- 知名咨询公司客服方案
- 咨询方案的构成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冲刺试题试卷
- 战略联盟协议的法律构架
- 麻醉药品处方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高职单招预测复习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法院司法辅助人员能力提升B卷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4-2025学年计算机二级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GA/T 1678-2019法庭科学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规范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 《数字媒体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Word版
- 预备队员考核表
- 庆阳地区地下水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储能项目竣工报告
- 打印版唐能通
- 37°球面型管路连接件
- 择菜洗菜和切菜
- 主体沉降观测的大概内容主体沉降观测方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