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西安爱知中学 王兰教学目标:朗读诗歌,感受如歌韵味品词炼句,知人论世,体会诗人杜甫吟咏联想,感悟内涵,体会圣人杜甫教学重点:品词炼句,知人论世,体会诗人杜甫教学难点:吟咏联想,感悟内涵,体会圣人杜甫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二、资料助读,初识杜甫诗圣是怎样炼成的?资料一: 杜甫,字子美(712770)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其诗直接反映唐“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人称“诗史”。生于河南巩县,卒于湖南潭岳,死因不详,后被子孙迁葬河南。(诗坛地位很高,结局是客死他乡)资料二:7岁始作诗文;9岁习大字;14岁“出游翰墨场”;24岁游吴越;2434岁困居长安;35岁48岁因“安史之乱”逃难出奔,自陕西经甘肃到达成都;49岁54岁困居草堂,多病,生计艰窘;5456辗转川东仍多病;57岁漂泊荆湘(湖北、湖南地区);58岁卒于湖南潭岳。(杜甫一生可以说才华横溢、生不逢时,漂泊不定,命运多舛。提示学生:“茅”诗即是在“49岁54岁困居草堂”时写成。)资料三:30岁婚,39岁得长子,42岁又得一子,43岁丧幼子。(晚婚,老来得子,白发人送黑发人。)24岁、25岁、40岁共参加三次考试,皆落榜,一生总计做官六次,共计不到两年。(命运不济,仕途不顺,事业无成。)总结:回顾杜甫的一生似乎从未“立”起来,人生大半光阴都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但是“愤怒出诗人”,生活不幸,官场失意,才成就了诗人杜甫,才有那些经典诗句流传后人。三、杜诗联读,记诵积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男女生对读,自由速记,老师考察。讲解“破”字的意思。总结诗人的才华可以用“语不惊人死不休”来总结,诗人的人生可以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总结。)四、品惊人妙笔,感受诗人杜甫1、自由朗读,感受“歌行”的特点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明确:本诗大多七言,加有九言,整齐错落,富有节奏感。换韵自由,音韵和谐,富有旋律感。2、生按照朗读提示,深情朗读诗歌。八月秋高/风/怒 号,卷我屋上/三 重 茅。茅飞渡江/洒 江 郊,高者挂罥/长 林 梢,下者/飘转/沉 塘 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 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 不 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 昏 黑(古音念h) 。布衾/多年/冷 似 铁,娇儿恶卧/踏 里 裂。床头/屋漏/无 干 处,雨脚如麻/未 断 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 由 彻!安得/广厦/千 万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 颜。风雨不动/安 如 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 足!3、答疑解惑,感知文意4、读出层次,了解本文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5、语不惊人死不休(1)、细品词句,感受诗人杜甫参考话题一:请从动词角度品秋风之怒(生批注赏析,从动词角度品析环境描写句,感受杜诗语言功力。)如: “怒号”将秋风拟人化, 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突出秋风声音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成都平原的农历八月,本是秋高气爽的好节侯,却刮起了怒吼的狂风,这是突变。“卷”写出秋风力量之大。三: 表多数。“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飞”“洒”“挂”“飘 转”“沉”等动词。细致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雨夜屋漏做铺垫。飞过浣花溪的茅草,下落有三:第一,高者挂长林稍”。“长林”,指较高的一些树木。茅草挂高树之巅,当然莫望收回了。 茅草下坠入深洼池塘,飘转水面,这也莫望收回了。坠落在洗盘郊野的茅草,似乎还有希望收回,可是又被南村群童抱走,又无望。 参考话题二、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品诗人生活之苦老师带领学生一同品读,适时补充资料。如:“归来倚杖自叹息”叹息什么?因为“老无力”。老到群童可以“对面为盗贼”,老到“呼不得”一个大人被一群小孩“欺负”了。叹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叹惜周围社会动荡,人人皆苦。 如:“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分析:为何要将被子比喻为“铁”而不是“冰”? “铁”既写出了天气寒冷,也写出了布被又破又旧且无法拆洗。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 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恶卧”: 睡态恶劣。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 ,失去了保暖价值。因而“恶卧” 。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 再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断绝。” 分析:“屋漏”指“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可以照进来),“床头屋漏无干处”说明屋子到处漏雨,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见这场天灾造成的灾难之重。“雨脚如麻”状写雨之大, “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旦,持续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分析:“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可能会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会想到天下人民的流离失所,穷困潦倒;会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就像自己的茅屋一样。也许还会想到青年时的壮志豪情,想到一生的辗转漂泊,想到自己尚未长大的孩子,想到自己无力撑起的家. 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今夜怎么可能入睡?不能入睡的又何止一个杜甫呢?资料助读:资料一:“安史之乱”( 755年763年),754年全国人口统计数字是52,880,488人。到广德二年764年只有16,353,655人,短短十年,人口下降十分之七。资料二:百忧集行(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五、听一声叹息,体悟诗圣情怀师生共读最后一节:安得/广厦/千 万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 颜。风雨不动/安 如 山。呜呼!(女)呜呼!(男)呜呼!(齐)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 足!品读分析:“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词掷地有声,意境开阔,构成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的气势,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最后一句强烈的表现出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物品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民法课件教学
- 1S-2R-Bedaquiline-1S-2R-TMC207-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安证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江西安全生产条例要点讲解
- 民族风光课件
- 华体科技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
- 新质生产力对消费的影响
- 2025年精神科抑郁症早期干预试卷答案及解析
- 铜川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
- 医院防疫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腹部血管超声诊断
- 电厂设备主人管理制度
- 酱油制作小作坊管理制度
- 1.1《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服装商品企划实务与案例》课件第一章
- 幼儿园户外运动发展教研计划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帕金森病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