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执 教:黔西思源实验学校 熊 勇学习目标: 1 .品味、感悟古词的音乐性、形象性、抒情性; 2 .了解苏词的相关知识。学习方法:朗读争鸣游戏 一、导入新课1.导语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清朝词评家胡仔对这首词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3.文题解读,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二、朗读1.读出韵律 读对字音 :宫阙 qu 绮户 q h 读出押韵 :韵脚是“天、年、寒、间; 眠、圆、全、娟” 读出节奏 :一般句子内部不换气 2.读出形象如果你来根据课文制作动画,你准备制作哪些画面?举杯问明月;起舞弄清影;月照阁、户、人 表象的乘风归去;琼楼玉宇;千里明月 内心的 3.读出感情找出课文中抒情性的词语 欢怀 悲欢欲恐 恨愿概括苏词的思想感情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绪三、争鸣 你觉得在本词中写景和抒情哪一个更重要?(先到词中找到根据,再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提示: 1 .假如没有写景或者没有抒情会怎么样? 2 .抒情的方式有哪些?除了直接抒情还有什么方式?你喜欢哪一种? 小结: 写景和抒情都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写景没有抒情,那么写景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只有抒情没有写景,那么就缺乏了文学意味。再说,文中除了直接抒情之外,还有间接抒情。例如“起舞”就是欢快的体现,“无眠”就是思念的反映。 四、游戏请你给对方选题诗句 词调 风格 三苏 名字 生平 故事 赏析 1.下列诗句都与月亮有关: A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B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C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请问:哪一句也是出自苏轼之手?( ) 2. 词的分类 词,因其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一般来说,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外为长调。请问:水调歌头属于哪一种?( ) A 小令 B 中调 C 长调 3. 苏轼诗歌的风格 在诗歌方面,他是自李杜以来能继承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的杰出诗人之一。请问:水调歌头的风格主要体现为什么? ( )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4. 三苏 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三人的文章在士大夫中广为流传,声誉卓著。苏洵被称为“老苏”,苏轼、苏辙被称为“大苏”“小苏”。“三苏”后来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中。请问:三苏排列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 A 年龄 B 成就 C 官职 5.“苏轼”名字的来历苏洵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 车轮、车辐、车篷、车轸,对车子都有功用,而惟独车轼好像没有什么用处。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车轼,我就看不出它是一辆完整的车。苏轼啊,我怕你不善于修饰自己的外表啊。请问:车轼在车的什么位置?( ) A 车身的上面 B 车身的两旁 C 车身的底板6.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别号东坡。四川眉州眉山人。22岁中进士。25岁任河南主簿。36岁在杭州任通判。39岁在山东诸城任职。后在徐州、杭州、海南等地任职。请问:明月几时有是在哪里写的?( ) A 江苏 B 山东 C 海南7. 写作明月几时有的故事 到密州的第二年,中秋节那天,苏轼在院子里设酒,和部属共庆佳节。这是个晴朗的夜晚,万里无云,银盘似的明月投下一片清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苏轼兴致勃勃,不由得吟诵起李白“对影成三人”的名句,想起月宫里凄凉孤独的嫦娥来。今天夜里,多少人家在欢聚,而我的亲人呢?他们大概也在同一月光下思念我这个游子吧?他特别记挂和他一道读书、一道中举,现在也流放外地做官的弟弟苏辙。已经分别七年了,上次路过济南没机会去看他,现在,他一定在异地与我同赏这千里明月吧? 这时候,一个当地著名歌手上前参见:“太守,今夜饮酒赏月,宾客满堂,不可以无新词,请太守施展雄才,即席作一首吧!” 苏轼慨然应允,当场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歌手在轻柔的丝竹管笙伴奏下,用雄浑的歌声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歌声终了,满座寂然。这首词,把人们引进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深远意境中。月亮在半空徘徊着,渐渐潜进轻纱般的薄云里半隐半露。她似乎也被这抒情的歌词深深感动了。请问: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轼多少岁的时候?( ) A 35岁 B 41岁 C 45岁 8. 水调歌头赏析 上阕写中秋月,下阕写怀人。上下阕各分三层意思来写。 上阕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先化用李白把酒问青天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再用“几时”、“何年”来表示疑问,实际是词人赞美宇宙的博大悠久,也表现了词人理想境界的阔大。 下二句“我欲”、“又恐”、“不胜寒”,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接下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又从幻想的境界回到现实,而且在月光下起舞,感到自己非常幸福,好像不是过的人间生活。 下阕开头三句为第一层,是颂月。“照无眠”,应是月照愁人不能入眠之意。下面“不应有恨”等五句是不眠之人的思想活动,属第二层。“不应有恨”之意是说明月与我素来无恨,怎么会时常在人离别的时候反而更圆呢?词人想到人也会分离,月也会圆缺,这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最后两句为第三层,祝愿离别之人都能身体健康,共同欣赏月光。请问:这里划分层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A 空间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安全生产及防护培训课件
-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课件
- 个人车位租房合同2篇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大附属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火锅餐饮特许加盟经营合同2篇
- 设备安全培训报告课件
- 2025年游戏活动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医学评估试题及答案
- 儿科护理学课件-人卫版完整全套配套教材
-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共24张课件
- 近代中国交通交通运输业变迁课件
- 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及健康问卷调查
- 进出口合同范文箱单发票中英文格式
- 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理论考核试题库与答案
-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21张PPT)
- DB33_T 2273-2020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高清正版)
- 画法几何授课计划-供参考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ppt课件
-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