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分类号(二级)1902020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姓 名王远晶学 号114010331院、 系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专 业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刘将职称(学历)讲师(博士)年 月 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摘要:本文采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对云南师范大学2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具体来看,在恋爱动机维度上男女有显著差异,女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分都低于男生,说明女生的择偶标准和恋爱动机都比男生低。不同年级在择偶取向依恋倾向上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择偶取向上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四学生择偶取向显著高于大三学生,说明择偶取向在大学四年里是不断变化的。在依恋倾向上大大二学生显著高与大三学生,这可能大三学生的独立性有关。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 学校教育1 问题提出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人对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同一时代的人也会因为个性特点、人格特质、文化差异、家庭教育背景以至于社会教育的不同而对它产生巨大差异;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爱情的看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恋爱总是在随着这个世界的变化微妙地变化着。一千个人的恋爱就有一千种的爱情。恋爱是异性之间择偶和培养爱情的过程,是以爱情为中心的社会心理行为。一项研究显示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44.06%的大学生正处于恋爱状态,有过恋爱经验的大学生占到70.83%。很多调查数据都显示了大学生恋爱的普遍性,可以发现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处个体心理发展的成年早期,是恋爱、结婚、养儿育女的年龄阶段。所以处理好恋爱关系是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处理好恋爱关系并不容易。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由于其人格的不完善、价值观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不可以很好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常常因为一点点的矛盾导致伤心、失望、怀疑、担心、焦虑、抑郁,有的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暴饮暴食、自我伤害、伤害恋人及其它无辜的人等行为。今年来有关大学生因爱自杀和报复的行为时有报导。因此,只有对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较为全面与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才能根据现状有效的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素质教育和恋爱咨询提供较为客观、可靠的实证资料。1 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从生理上来,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完全成熟,尤其是性成熟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完全,使他们渴望接触异性,寻找爱情;从心理上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以至于他们还不能够成熟地应对恋爱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以及责任感带来的压力,经常使他们产生紧张、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甚至产生心理危机,但他们很少能得到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恋爱观经行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希望对大学生处理好自己的恋爱关系有一定的帮助。关于爱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加拿大学者John.Alan.Lee (1976)通过对文献作品的分析,提出了爱情色轮论(Color circle of loving),将爱情分成六种形态:(1)情欲爱 (2) 游戏爱(3)友谊爱 (4)现实爱(5)占有爱(6)奉献爱。罗宾(1970)提出爱情态度理论,将爱情归为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吸引,认为爱情是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多面性态度。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其爱情量表中包含三个成份:一是亲和和依赖需求;二是帮助对方的倾向;三是排他性与独立性。Sternberg (1986)提出的爱情三角论(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爱情是由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决定/承诺(Decision/Commitment)三个结构组成的。爱情关系的依附风格理论,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Rusbult (1980,1983)的投资模式,以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看亲密关系的发展,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得失,并以一种理性且公平的评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付出与收获,再以此评估为基准,决定其对关系的应对方式。Murstein (1987)提出SVR理论,他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依双方接触的次数多寡来看,可分为刺激(stimulus)、价值(value)、和角色(role)三阶段。笔者认为恋爱是指两个人之间(主要是指男女)产生、培育、升华爱情的过程。并把大学生恋爱心理分为四个维度:择偶标准、恋爱动机、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2 研究方法2.1 被试选取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共200名,其中大一至大四各50名,回收问卷183份,有效问卷166份,有效率为83%。具体情况见表一2.2 工具大学生恋爱观问卷是安晓斌根据恋爱动机、依恋倾向、择偶标准、恋爱中的性行为4个维度编制的问卷。此测验的同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信度。本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共47 个项目。择偶标准12 个项目,恋爱动机有14 个项目,依恋倾向有11 个项目,性行为取向有10 各项目。所有项目采用五点计分制,并且采用单选迫选式,按大学生的符合程度分为五级评分。其中,“非常符合”计五分,“比较符合”记四分,“不确定”记三分,“比较不符合”计二分,“完全不符合”计一分。 表一 样本构成人数小计性别男37166女129恋爱经历谈过或正在谈128166从没谈过28年级大一48166大二45大三40大四33专业文史79166理工872.3 施测方法及程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上的团体施测,研究者亲自到场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施测。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对于有漏答题项的问卷,作答有明显反应倾向如连续题选择同一答案或以某种规律出现的问卷,作为废卷,予以删除。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66 名被试的问卷数据利用SPSS17.0 统计软件从年级、恋爱经历、性别、专业等自变量上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和方差分析。3 结果3.1 大学生恋爱观在性别方面的差异被试选取性别作为自变量,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在恋爱心理上的差异,得到如下结果:表2数据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来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择偶标准和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差异不显著(p0.05),只在恋爱动机上差异极显著(p0.05)。具体来看,不同专业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2 恋爱心理的性别差异男女TMSDMSD择偶标准44.325.4544.914.420.60恋爱动机28.5112.4022.528.122.77*依恋倾向30.497.6929.137.99 0.92性行为取向30.465.5230.494.660.03总分 133.7824.06127.0516.491.60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1表3 表恋爱心理的专业差异文史理工TMSDMSD择偶标准45.285.0644.324.231.33恋爱动机24.0410.8323.698.240.23依恋倾向29.859.0829.066.73 0.63性行为取向30.045.6330.893.991.13总分 129.2022.08127.9514.810.42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5)。具体来看,不同恋爱经历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4 恋爱心理的恋爱经历差异谈过或正在谈从未谈过 TMSDMSD择偶标准44.483.9345.796.511.18恋爱动机23.439.7625.298.711.06依恋倾向29.518.3829.186.21 0.22性行为取向30.634.8429.974.870.74总分 128.0518.77130.2318.080.64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5)。具体来看,不同年级在恋爱动机、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择偶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p大二大一大三。采用两两比较对各个年级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择偶标准(表6)上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二学生与大四学生在择偶标准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二与大三在择偶标准上差异性显著(p0.05),大二学生择偶标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与大四学生在择偶标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择偶标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采用两两比较对各个年级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依恋倾向(表7)上大二与大三有显著差异(p0.05),大二学生依恋倾向显著高于大三。表5 不同年级在恋爱心理各维度上的差异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MSDMSDMSDMSDF择偶标准44.664.4245.604.4143.135.3245.854.042.83*恋爱动机22.588.5022.227.7025.6511.2625,.7610.621.65依恋倾向28.276.6731.387.4127.808.9330.458.572.04性行为取向30.724.0029.845.2030.034.8131.555.470.95总分 126.2315.83129.0415.83126.6022.79133.6119.971.23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1表6不同年级在恋爱动机上的多重比较择偶标准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大一大二0.95大三1.522.48*大四 1.200.252.72*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1表7不同年级在依恋倾向上的多重比较依恋倾向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一大二3.11大三0.473.58*大四 2.180.92 2.65 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5)。具体来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择偶标准和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差异不显著(p0.05),只在恋爱动机上差异极显著(p0.05)。具体来看,不同专业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更多受学校大环境的影响,如学校开设校级公选课、学生会,以及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活动使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加,交流增多,为大学生之间的观念融合增加了机会。4.4 大学生恋爱心理在恋爱经历上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谈过或正在谈大学生与从未谈过大学生在恋爱心理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来看,不同恋爱经历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大学恋爱观受恋爱经历的影响不显著,爱情一直是个永恒的主题,可能我们接触爱情最多的不是来自与自身的亲身实践,而是亲人朋友和媒体。每个人从出生起,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占了生活中的大部分。家庭模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等因素都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其中,家庭关系的好坏对子女的恋爱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好的家庭关系相对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恋爱观、婚姻观,而不良的家庭关系会使得子女更容易在恋爱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偏离行为。11当下我们发现,大众流行媒体以多种方式对群众心理与精神渗透一种对成功者评判标准的功利化倾向,尤其对大学生存在一种价值取向上的诱导作用。网络、电视、以及其他新型媒体以不可阻挡之势占据我们的视线,各种梦幻的电视相亲节目、赚人眼球的青春偶像剧、层出不穷的网络新闻、搞笑视频、微博、朋友圈、游戏等带来的思想冲击已不容忽视。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有一个重要论点:媒介即认识论,媒介的变化导致了并且意味着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变化。媒体所标榜的成功楷模、明星无疑助长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的盛行。12随着诸如 非诚勿扰、 非常完美 等相亲节目热播,难免使得新型的思想文化和恋爱价值观念利用新媒体的途径大肆传播和滋生,影响着大学生道德认知和思想观念,导致大学生恋爱观念的转变。4.5 大学生恋爱心理在年级上的差异统计结果四个年级大学生在恋爱心理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来看,不同年级在恋爱动机、依恋倾向、性行为取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择偶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p大二大一大三。说明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大学四年都在不断变化。在择偶标准(表6)上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二学生与大四学生在择偶标准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二与大三在择偶标准上差异性显著(p0.05),大二学生择偶标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与大四学生在择偶标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择偶标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真正的大学生活都是从大三开始的,如果说大三与大四是真正的大学生活,那么大一就是高中,刚上大一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比较青涩,对于恋爱的认识大部分都属于纸上谈兵,到了大二以后,渐渐熟悉了我们的大学,开始有了自己的恋爱经历,青涩的初恋总是让人怀以无限的憧憬,到了大三以后,经历到了爱情中的一些无奈与现实,择偶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到了大四,大学生面临着就业,走向社会,被逼着变得成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都趋于成熟,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这择偶观更趋于成熟。在依恋倾向上大二与大三有显著差异(p大二大一大三。(5)大二与大三在择偶标准上差异性显著,大二学生择偶标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与大四学生在择偶标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择偶标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6)在依恋倾向上大二与大三有显著差异,大二学生依恋倾向显著高于大三。6 建议(1)加强性道德教育欲和情爱是大学生恋爱中最根本的动力。13性成熟是身体发展的自然阶段,其所引起的性欲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不是完全的动物,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受到社会以及伦理的制约,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以身作则,明确恋爱责任感,以及加强性道德约束。 “一个人如果能以高尚的道德准则来自我控制情欲(即性欲和情爱),那么他的爱情就会联想到未来,并对未来产生责任感。爱情的高尚恰恰表现在这里”。14(2)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对于学校来说,要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恋爱动机教育。第一,学校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婚恋与性心理学课程、恋爱心理团体辅导与个别心理咨询、恋爱心理讲座等方式,培养爱的能力,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态度理性选择人生伴侣。第二, 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 、不同恋爱情况的学生,根据其身心需要开展不同的恋爱动机教育 。 15(3)通过发展性小组帮助大学生掌握处理两性关系的技巧。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经后天学习获得的情感体验。这种学习从两性相处开始,掌握两性相处的技巧及两性在爱的表达上的差异,可以避免冲突带来的伤害。如发展性小组,小组工作是指在团体指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16小组工作可以帮助缺乏信心或者社会适应有困难的同学,建立自信,协助个人成长,进而适应社会;也可以为组员、团体、协会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根据小组工作的原则,以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为依据,通过小组工作可以发展适应行为,形成恋爱的技能、技巧,此环境中组员也可以相互学习交换两性社交经验,模仿适应行为,从而提高两性社交技能。(4)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学校教育是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形式,但有效的社会教育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也非常重要。这三者的密切配合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人格的健全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应该对大学生的恋爱加以教育、约束和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恋爱管理体制,规范学生的言行;对学生的恋爱经行教育等。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定期与家长沟通,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应多做交流。社会舆论的导向应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体应该在是非、善恶、美丑面前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宣传主流文化意识,遵守行业道德和伦理修养,摒弃不健康文化,肩负起社会繁荣、净化社会文化氛围的功能。17 ( 5 )把握“微信”的特性,利用“微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微 信 ”做 为 亚 洲 地 区 最 大 用 户 群 体 的 移 动 即 时 通 讯 软 件 , 现 在 几 乎 到 了 家 喻 户 晓 的 地 步 。利 用 “ 微 信 ” 平 台 , 拓 展 空 间 , 可以 增 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人 文 性 ;不 断 提 高 大 学 生 的 媒 介 素 养 , 以 喜 闻 乐 见 的 形 式 开 展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整 合 两 种 媒 体 , 转 变 意 识 , 增 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时 代 性 。 18学校可以开通一个恋爱指导公众微信号,与时俱进。7 文献149王春霞,王晓霞,张钲易等.对某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研究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10):24.2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2012年7月第2版(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65.38安晓斌. 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与人格类型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6-20.5罗萍,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4(5):631-635.6乐国安,陈浩,张彦彦等.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以天津、Boston两地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为例J.心理学报,2005,37(4):561568.7Domjan M. Behavioal systems and the demise of equipotentiality : historical antecedents and evidence from sexual conditioning. In:Bouton M E, Fanselow M S ed. Learning, motivation,and cognition: the functional behaviorism of Robert C. Bollesx. Washington,D. 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31-51.10罗之仁.从斯特赖克认同理论与特纳角色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定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5):70-72.11杜学敏,戴贝钰.不良家庭关系对子女恋爱观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2):50-78.12桑英程,陈妍.新媒体视域下的90后大学生恋爱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129-130. 13林瑞青.大学生恋爱五要素及恋爱道德规范体系梳理J.前沿,2013,(24):16-17. 14 苏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世敏,寒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6115 杨良群.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特点及教育建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7):120-123.16杨婉秋,张河川.发展性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中的实践研究J.社会工作,2007,(6):32-34.17钟家华.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及教育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3):341342.18王融.善用“微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7):40-41. University Students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株洲信息化营销方案制定
- 建筑方案设计咨询内容包括
- 趣味茶学社活动策划方案
- 安防系统监控施工方案
- 专业工厂设计咨询方案
- 初两会考试题及答案
- 恋爱暴力活动策划方案书
- 社保咨询规划方案模板
- 清远橡胶防撞条施工方案
- 仿古亭长廊施工方案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房地产中介居间服务合同5篇
- 童话中的英雄勇敢的小矮人作文10篇范文
- 康复科的科室介绍
- 人员外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小学美术剪纸社团教学活动计划
- 2025年法官入额遴选政治理论真题及答案
- 护理系毕业论文2000
- 空调科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征兵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小学劳动技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