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重、难点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动态添加一、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三、检查自学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 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6、小结自学情况。四、学习生字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2、交流记忆方法。3、用钢笔描红。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作业设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动态添加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一)、第1、2小节: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1)指名读(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眼毛(两层) 肉疙瘩 难看(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 附板书: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 4、读好(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 过渡: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二)、第3-4小节: (出示沙漠图) 指名读3、4小节 板书:( )沙漠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3、4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 4、交流:(1)出示句子、骆驼图, 指示驼峰,板书驼峰。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 齐读句子。(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4小节。5、读好3、4小节:(1)分角色朗读。(2)评读。(3)再分角色读。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 (三)、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读好自豪。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四、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1、同桌讨论。2、指名交流。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15、水上飞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和“渐渐地”造句。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重、难点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和“渐渐地”造句。动态添加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文章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飞机是在哪里飞行的?水上飞机有什么特殊的用途?)二、听读课文。 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去拼音,读生字。(3)课文中的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讨论问题。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茫、佩、输、援”并范写。3、用钢笔描红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动态添加一、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出示: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老师很想追问一下,点击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能告诉我们吗?指名说,师归纳出示: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2、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二、导学课文导学第一自然段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1、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6、指导朗读第1段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导学二至六自然段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出示“喂,船大哥,你好哇!”(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船大哥,你好吗?”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注:这一句话是谁说的?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注: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注:“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3、练习对话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导学第8段1、指名读2、出示:“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A、“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C、指导朗读(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导学第7段1、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大火2、自由读3、引导理解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指名说(附板书)4、指导取名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附板书)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5、师小结指导朗读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3、小组合作交流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5、师小结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下班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16、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有关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和台风的知识。重、难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体会它们的用法和表情达意的作用,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知趣。明白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定胜天。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动态添加一、导课激趣1、板书:跟踪 指名读 正音。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二、初读感知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出示词语,指名读:盯住 厉害 监视 狂怒 泄气 跟踪 舒展猛然 港湾 怒吼 狂暴 蹦跳 嘲笑 疯狂行踪 气象卫星 谈笑风生 波浪滔滔猛扑过来 暴跳如雷3、那些词语你通过预习已经了解了?过渡:还有一些词语同学们暂时还不明白,不过没关系,只要认真学习课文,肯定能搞清楚。检查课文朗读。一、 精读感悟一二段1、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的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台风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2、交流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出示句子:“哈,”小卫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1) 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2) 教师相机板书:时刻过渡:卫星说道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盯 哈 监 怒 厉 吼 设 疯 牢 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2、这几个该怎么写呢?先在写字课本上试写,再告诉大家书写的秘诀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3、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生字)4、填上合适的词竟 竞(1)小蝴蝶( )敢落在我身边的花朵上。(2)春天来了,花儿( )相开放。作业设计1、 指导完成生字的书写和写字课本的相关作业2、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2、了解有关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和台风的知识。动态添加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卡片2、听写词语:盯住 厉害 监视 气象卫星 狂怒 泄气 跟踪 二、学习课文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额?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根据回答出示句子:“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1、 提问: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2、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台风的资料。3、 练读第三段,台风的威力这么大,难怪当他听到卫星说要时刻跟踪他、监视它时会狂怒地叫嚷。谁来读读台风的话?4、 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5、 根据回答板书:偏偏爱6、 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对话该怎么读呢?7、 指导朗读过渡:台风会善罢甘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300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过渡: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台风吗?8、 还有介绍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吗?9、 出示: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去掉“无意”和“仍然”可以吗?为什么不好?(“无意”说明卫星在巧妙得跟踪,不易被台风发现。“仍然”说明卫星一直在跟踪台风,从没有放弃。)10:出示:“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11、我们都嘲笑他,台风是不是就老老实实了?它又想干什么?它成功了吗?出示:“哈!这里的人们早知道你就要快来了。”卫星自豪地说,“每隔25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1) 抓“自豪”。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啊?板书:每隔25分钟(2) 人们早知道台风回来了。(3) 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象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4) 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的夸夸自己的本领吧!12、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有结束呢,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三、分角色朗读。四、总结这些气象卫星是谁研究出来的?-人类。人类用只会让自然环境带给我们的灾难越来越少,让我们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习作5教学目标1、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2、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习作练习。3、在整合材料进行习作联系时,有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动态添加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他们形式多样,凝聚着都铎动人的故事,有的申智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丰富、朴实的真挚情感。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传统节日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以及相关内容,并把你所了解的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形式,有些什么特色也说给大家听听吗?(师板书:名称 来历 内容 特色)三、话说端午节1、端午节到了,人们以各种形式迎接这个节日的到来。2、你对端午节了解多少?指名说说有关端午节的知识。3、有个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很感兴趣,不知道同学能不能把端午节的知识介绍给他呢?说说把端午节介绍给外国朋友时应该注意什么?4、为了把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很好的介绍给外国朋友,有些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此啊聊,同学们可根据材料进行删选整理,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四、阅读材料,自行整理1、让学生自由阅读材料,同座交流。2、全班同学交流讨论。3、你对介绍端午节的那个方面的材料最感兴趣,说说理由。4、你打算如何把你最有兴趣的材料整理成小短文?(选择资料,学生练说,说给同桌听。五、学生写草稿,教师巡视指导。课 题练习5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2、进一步进行词语积累。3.联系用钢笔书写笔画多的字。4、口语交际:说说广告重、难点学习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2、进一步进行词语积累。动态添加一、学用字词句1、导语:有一句广告词叫做“人类失去理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和想象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前提。2、引导:请看这三幅图,你一定会想到与他们相似的事物。(1)指导学生观察后,全班互相交流。(2)要求学生画图并注明。3、要求用打比方的方式,把上面的图画说一说,并写下来。4、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请大家找出来读一读。5、组织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小结: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描绘事物,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完成读读背背的内容1、指导读准字音:(1)自读词语,借助字典或词典读准字音。(2)指名读词,正音。(3)全班齐读。2、帮助理解词义(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到的资料,自由讲解词义。(2)教师适当的讲解。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担负重任。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3) 读了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3、指导反复朗读,以至背诵。作业设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用钢笔书写笔画多的字。2、口语交际:说说广告.动态添加一、写好钢笔字1、指导学生自读“我得提醒”。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3、组织讨论:如何将这些点画写好。4、指导学生描红5、引导学生谈谈描红体会。6、指导写字。二、完成口语交际1、导入:“蓝猫饮料我爱喝”、“我家的盘子会唱歌”、“真巧,好吃的不得了”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非常熟悉吧?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商品或公益事业的常见形式,在我们周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的广告,大家已经把他作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了。2、展示一些精彩的广告3、交流:在各式各样的广告中,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强调互动】4、精彩广告再现: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将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表演出来。5、指导广告设计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广告,可是那些都是别人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商品也来设计一个广告呢?或者设计一段公益广告也行。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创意,尝试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3、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动态添加一、揭题质疑 1、 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问题:(1)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2)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 结果怎么样? 2、 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要求: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A、指名读词语:钓鱼 鱼钩 鱼竿 泛起 恢复 平静 赞赏 小心翼翼低沉 必须 允许 丝毫 情景 铭记 坚定 斩钉截铁B、理解词语:涟漪:细小的波纹。 赞赏:赞美赏识。 允许:许可。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过短,毫不犹豫。三、讨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四、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二、 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学生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并练习描红书写。作业设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动态添加一、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1)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2)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 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三、交流自学情况1交流第一个问题(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赞赏”)(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4) 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2交流第二个问题(1)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2) 比较句子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3) 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不情愿)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指导读好这句话3交流第三个问题(1) 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四人小组讨论(2) 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提示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3) 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板书:斩钉截铁(4) 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 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6) 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2) 齐读最后一段四、总结课文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必须自觉遵守规定)五、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8“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 惊喜 不情愿爸爸: 赞赏 斩钉截铁必须自觉遵守规定教学反思课 题18、狼和鹿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引号的作用。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4、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重、难点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动态添加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师:你们认识狼和鹿吗?你们更喜欢哪种动物?1、文章中狼和鹿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后会怎么样呢?2、齐读课题二、自学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语句读通顺。(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句子,选择读音(1)鹿群时刻要提( )防狼的暗算。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 )在血泊中。(2)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 )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2、出示生字词葱绿 捕杀 下毒手 繁殖 枯黄 灾难 妖魔 威胁 传染 悲惨特意 消退 居然 贪婪 狩猎青烟袅袅 哀嚎 蔓延 毁灭(1)各种方法练读正音(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下毒手”、“繁殖”等词语的意思。(或由学生质疑后再集体交流)(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4)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四、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写了什么?2、你能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吗?(学生边读边画)树 挨挨挤挤 森林 小鸟 枝头 歌唱 鹿 林间 嬉戏狼 下毒手 暗算 (教师可画好样子,学生图色)3、学生作品展示,你为什么这样画?4、练读,展现森林的美好。师:后来,凯巴伯森林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五、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六、课后作业1、完成习字册2、朗读课文,抄写课文生字词作业设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引号的作用。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动态添加一、复习旧知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葱绿 枝头 生机勃勃 歌唱枯黄 林间 生儿育女 嬉戏 森林 青烟袅袅 暗算2、填空:( )的森林 ( )地歌唱 ( )的鹿 ( )地嬉戏 ( )的狼 ( )地暗算2、齐读第一小节,说说主要意思。二、学习第二小节: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1、指读第二小节2、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1)狼被捕杀前,森林是葱绿色的。(2)狼被捕杀后,森林变得枯黄了。(3)你能想象一下枯黄的森林是怎样的情景呢?(4)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样的情景吗?(荒凉、萧条)3、练读句子(悲伤的语气,出示相关的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4、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得变化呢?(轻声读2、3小节,继续思考)5、学生讨论后交流6、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不同?(1)出示:( )的鹿在林间( )。(2)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7、齐读第二、三小节师: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三、学习第四小节1、轻声读2、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3、讨论(1)什么是“功臣”?(有功之臣,对人民对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为什么说狼是鹿和森林的“功臣”?(2)“祸首”(引起灾祸的人)鹿怎么会成为“祸首”呢?(人们大量捕杀狼,鹿过多地繁殖,破坏森林,毁坏自己。)4、小结:文中两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5、齐读第四小节四、由事明理学习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必须认识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五、指导复述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情况(2)人们捕杀狼(3)捕杀产生的恶果(4)得到的教训2、讨论各部分的要点3、恰当摘引文中语句,帮助复述4、同桌学生练习复述六、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2、找一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拓展知识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19、放飞蜻蜓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重、难点1、 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2、 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动态添加一、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2、揭题、读题,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3、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4、初读,理清脉络:(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5、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读。(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一(1 )捉蜻蜓 二(210)谈蜻蜓 三(11 )放蜻蜓二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 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 读第三段(11自然段)(1) 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2) 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3、 激起悬念。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三 指导写字1、 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2、 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3、 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作业设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动态添加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3、根据主要内容来设计问题: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一)给课文第二部分分层。1、陶先生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2、自由读(210节),思考。找出他引导的两句问话。指导分层。(二)学习(2?6)自然段。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出示:和蔼可亲热爱孩子循循善诱平等相待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感受。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评议。(二)学习(710)自然段。1、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还谈到了些什么?归纳:蜻蜓的尾巴和眼睛2、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的尾巴、眼睛有了哪些了解?指导他们了解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3、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陶先生对孩子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交流:说,又说用商量的口吻说把蜻蜓还给翠贞他让孩子们保护蜻蜓,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引导理解陶先生以身作则,充满爱心。取过蜻蜓,高高举起小心地翻过去(三)整体感悟,角色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四)启发小结。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教师点评)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3、我们已经学习了板报稿的写法,你能结合课文介绍的关于蜻蜓的知识,写一篇板报稿吗?4、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关内容,进行演示修改。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放飞蜻蜓小朋友陶行知捉 循循善诱谈 蜻蜓放 和蔼可亲教学反思课 题习作6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整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给以正确的是非观的引导;在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挥笔成文。难点:1、引导学生对周围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兼顾全体学生,引导适度适时,避免习作的千人一面、千部一腔。2、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动态添加一作前指导1、出示蜻蜓的图片。师:我们刚刚学完第19课,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话。师:蜻蜓是益虫,可有许多的小朋友并不知道,他们仍然在捉蜻蜓,瞧,老师就逮着了几位2、出示人类捕捉蜻蜓的图片。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你会怎么办?有个叫夏志成的同学也看到了有些人捕捉蜻蜓,他不仅上前劝阻,还想到了许多人并不知道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了呼吁更多的人保护蜻蜓,他采用了给报社投稿的办法进行宣传。夏志成同学是怎样写这篇稿子的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人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中级英语II知到智慧树答案
- 护理重点环节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 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制度试题(含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城管执法服装定制化采购及质量监控制度合同
- 2025车展场地租赁合同范本-附带增值服务条款
- 2025年度速记服务保密协议及数据安全保护合同
- 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及月调度记录表
- 飞机设计适航保证手册模板
- 心律失常课件
- JT-T-1116-2017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
- 线虫病疫木及异常枯死松树处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标)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16J934-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常用构造做法
- 足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查房
- 电磁阀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 住院病历质量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