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元素功能总结 一、N (1)吸收形式主要是无机态盐,即铵态盐和硝态盐,也可利用有机态盐,如尿素等。 (2)存在状态有机态氮 (3)功能1.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等的组成成分;2.各种酶和很多辅酶(如NADH、HADPH、FMN、FADH 2、TPP、CoA和THFA等)成分;3.叶绿素的重要组分;4.ATP的成分;5.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是含N化合物。 (4)缺乏症缺植物N时,植株瘦弱,叶失绿而渐黄。 症状通常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 N过多,营养体徒长,抗病虫和抗倒伏能力降低。 (5)施肥如果缺氮,施肥得过多,尤其在磷、钾供应不足是,会造成徒长、贪青、迟熟、易倒伏、感染病虫害,特别是一次用量过多会引起烧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注意在一般田间条件下,NO3-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形式,因NH4+十分容易被消化细菌氧化为NO3-,只有在遇氮不良、PH较低的土壤中,由于消化作用受到抑制,NH4+才会积累而被植物吸收。 二、磷 (1)吸收形式正磷酸盐(HPO42-或H2PO4-(多)) (2)存在形式当磷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成为有机物,有一部分仍保持无机物形式。 磷以磷酸根形式存在于糖磷酸、核酸、核苷酸、辅酶、磷脂、植酸等中。 (3)功能1.磷脂和核酸的重要组成元素;2.磷酸腺苷(AMP、ADP和ATP)等磷酸核苷的组分;3.存在于多种辅酶(如NADH、NADPH、FMN、FAD、TPP和CoA等)中;4.肌醇六磷酸的主要组成成分。 肌醇六磷酸是种子中磷的贮备形态,它在种子形成时积累,有利于淀粉的生物合成;5.在光合产物的运转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缺乏症缺P时植物生长迟缓,表现为瘦弱,茎叶呈暗绿或灰绿色,病症常从基部老叶开始。 (5)施肥磷酸钙沉积,形成小焦斑;妨碍水稻等对Si的吸收;易缺锌、缺钙。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三、钾 (1)吸收形式K+ (2)存在形式K+ (3)功能1.生物体内很多酶(60多种)的活化剂;2.是细胞中构成渗透势的重要成分,引起根系主动吸水;3.在保卫细胞中的进出造成保卫细胞的水势发生变化,从而调节气孔的开闭。 4.促进光合磷酸化作用。 米切尔(P.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5.促进韧皮部同化物的运输。 (4)缺乏症缺K时老叶上先出现缺K症状,通常是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并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主脉附近仍为绿色。 (5)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四、硫 (1)吸收形式SO42 (2)存在形式多为有机物,如半胱氨酸、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等。 硫也是硫辛酸、辅酶A、硫氨素焦磷酸、谷胱甘肽、生物素、腺苷酰硫酸、谷胱甘肽、生物素、腺苷酰硫酸和腺苷三磷酸等的组成。 (3)功能 1、形成含S氨基酸 2、是CoA、VB 1、VB7成分 (4)缺乏症 1、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叶色黄绿或发红 2、影响叶绿素合成 3、植株矮小 (5)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五、钙 (1)吸收形式Ca2+ (2)存在形式Ca2+、难溶解、结合态 (3)功能1.绝大部份Ca作为构成细胞壁的果胶质的成分;2.直接参与染色体的结构并维持其稳定性;3.作为桥梁作用将生物膜组分中磷脂的磷酸基团和膜蛋白的酸性基团结合成复合物,即稳定了膜的结构,又增强了膜的疏水性;4.与钙调素(calmodulin,CaM。 一类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具有调节细胞多种生理活动的钙依赖性小分子蛋白,也叫钙调蛋白)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第二信使)能活化细胞中的许多酶,对细胞的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缺乏症缺Ca时的病症主要表现在幼叶和根、茎的生长点。 1)幼叶淡绿色,继而叶尖出现典型的钩状,随后坏死。 2)生长点坏死钙是难移动,不易被重复利用的元素,故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幼茎幼叶上,如大白菜缺钙时心叶呈褐色“干心病”,蕃茄“脐腐病”。 (5)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六、镁 (1)吸收形式Mg2+ (2)存在形式 (3)功能 1、镁离子在光合和呼吸过程中,可以活化各种磷酸变位酶和磷酸激酶。 2、活化DNA和RNA的合成过程。 3、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 (4)缺乏症缺乏镁,叶绿素即不能合成,叶脉仍绿而叶脉之间变黄,有时呈红紫色。 若缺镁严重,则形成褐斑坏死。 老叶先开始缺镁,为可再利用元素。 (5)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七、铁 (1)吸收形式Fe2+、Fe3+ (2)存在形式固定状态,不易移动 (3)功能 1、参与光合作用、生物固氮和呼吸作用中的细胞色素和非血红素铁蛋白的组成。 2、铁在这些代谢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中都起着电子传递作用。 (4)缺乏症由于叶绿体的某些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合成需要铁,所以,缺铁时会出现叶片叶脉间缺绿。 与缺镁症状相反,缺铁发生于嫩叶,因铁不易从老叶转移出来,缺铁过甚或过久时,叶脉也缺绿,全叶白化,华北果树的“黄叶病”就是植株缺铁所致。 (5)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八、锰 (1)吸收形式Mn2+ (2)存在形式Mn2+化合物 (3)功能 1、细胞中许多酶(如脱氢酶、脱羧酶、激酶、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化剂,尤其是影响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 2、锰使光合中水裂解为氧。 (4)缺乏症缺锰时,叶脉间缺绿,伴随小坏死点的产生。 缺绿会在嫩叶或老叶出现,依植物种类和生长速率而定。 (5)施肥高水平Mn对植物有毒害。 在大豆叶片中,Mn浓度超过160mgl-1就发生毒害,老叶中出现褐色斑点(氧化锰沉淀)。 Mn毒是由于IAA氧化酶活力高引起生长素缺乏,从而导致细胞壁扩展降低,新的负电部位形成减少,这样Ca向生长点的移动受阻。 过量Mn也诱导缺Fe,曾发现菠萝和水稻等作物因此受害。 Si可以抵消Mn毒。 在水稻中Si可以抑制锰吸收,菜豆中硅使锰在叶中分布更均匀。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九、硼 (1)吸收形式BO33- (2)存在形式 (3)功能与植物的生殖有关有利于花粉形成,可促进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及受精过程的进行。 能与游离状态的糖结合,使糖带有极性,与根系发育生长有关。 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部枯死,叶捻曲,根尖生长受抑制 (4)缺乏症缺硼首先表现为顶端生长异常缓慢,幼叶畸形、皱缩,茎叶变脆、呈暗蓝绿色,缺硼严重时,顶端生长点死亡,花和果实形成受到抑制,果实不能形成。 在某些植物中,缺硼使花粉管生长受影响,产生无籽果实,但果实发育不良。 缺B也使根发育受抑制,顶端坏死。 (5)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十、锌 (1)吸收形式Zn2+ (2)存在形式 (3)功能是许多酶的组分与激活剂。 (4)缺乏症缺锌时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受阻,最终使植株幼叶茎的生长受阻,产生所谓的小叶和丛叶症。 叶脉间坏死斑点大并蔓延至叶脉,叶厚茎短。 (5)施肥根的生长和叶的扩展受阻。 高水平的锌也抑制P和Fe的吸收。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十一、铜 (1)吸收形式Cu+、Cu2+ (2)存在形式 (3)功能铜是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铜起重要作用。 它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还影响到作物对铁的利用。 在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铜还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受破坏,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4)缺乏症嫩叶易萎蔫,叶色暗绿色或有坏死斑点。 缺铜会使叶绿素减少,叶片出现失绿现象,幼叶的叶尖因缺绿而黄化,最后叶片千枯、脱落。 (5)施肥Cu量太高是有毒的,因为Cu可以从一些重要的生理中心取代其它金属离子,特别是Fe,Cu毒症状是缺绿,类似缺Fe。 Cu毒的最初反应是抑制根的生长,Cu毒还能伤害膜结构。 高水平Ca可以减轻Cu毒。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与铁 十二、钼 (1)吸收形式Mo4+Mo6+ (2)存在形式 (3)功能是硝酸还原酶的必需成分,也是固氮酶中钼铁蛋白的组分,钼在植物氮代谢重要作用。 (4)缺乏症有坏死斑点并向幼叶发展,或叶扭曲。 (5)施肥经常施用石灰足以防止缺钼。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十三、氯 (1)吸收形式Cl- (2)存在形式 (3)功能植物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氯离子参加,放氧所必需的。 氯离子是细胞液和植物细胞本身的渗透压的调节剂和阳离子的平衡者,气孔开闭,叶和根细胞的分裂也需要Cl-。 (4)缺乏症叶片萎蔫,失绿坏死,后变为褐色,根系生长受阻,变粗,根尖变为棒状。 生产实践中很少缺Cl,因为大气和雨中所含的Cl足以满足作物需要。 (5)施肥植株中Cl过量时产生毒害,叶尖或叶缘焦枯,叶早衰,褐变甚至脱落。 甜菜、大麦、玉米、菠菜和番茄对高Cl有一定抗性,而烟草、菜豆、柑橘、莴苣和一些豆科植物易中毒,对这类作物应施用硫酸盐肥料,不用氯化物。 油棕和椰子需要较多的Cl,施Cl后生长良好。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十四、镍 (1)吸收形式Ni2+ (2)存在形式Ni2+ (3)功能对于植物氮代谢及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是必需的。 Ni2+是脲酶的必需成分。 脲酶催化尿素水解为CO2和NH4+。 Ni2+还能提高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 低浓度的Ni2+可以增强萌芽种子对氧气的吸收,加速呼吸,促进幼苗生长。 (4)缺乏症缺Ni2+时植物体尿素会积累过多,叶尖坏死,植株产生毒害不能完成生活周期。 (5)施肥Ni2+过多会中毒,表现为叶片失绿,继而在叶脉间出现褐色坏死。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十五、钠 (1)吸收形式Na+ (2)存在形式 (3)功能钠是一种强力细胞赋活剂,与植物接触后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 能加快生根速度,打破休眠,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倒伏等抗逆能力。 (4)缺乏症 (5)施肥盐碱对植物可造成两种危害:一是毒害作用,当植物吸收进较多的钠离子或氯离子时,就会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植物细胞里的钠离子浓度过高时,细胞膜上原有的钙离子就会被钠离子所取代,使细胞膜出现微小的漏洞,膜产生渗漏现象,导致细胞内的离子种类和浓度发生变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因盐分在细胞内的大量积累,还会引起原生质凝固,造成叶绿素破坏,光合作用率急剧下降。 此外,还会使淀粉分解,造成保卫细胞中糖分增多、膨压增大,最终导致气孔扩张而大量失水。 这些危害,都会造成植物死亡。 二是提高了土壤的渗透压,给植物根的吸收作用造成了阻力,使植物吸水发生困难。 结果植物体内出现严重缺水,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无法进行;同时,还会出现细胞脱水、植株萎蔫,最后导致植物死亡。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十六、硅 (1)吸收形式H4SiO4 (2)存在形式 (3)功能 1、提高作物的光合用用:硅提高水稻、大小麦、甘蔗等禾本科作物的光合效率,其机理是淀积在表皮细胞中的硅使植株挺拔,叶片与茎杆夹角变小,改善了植株的受光势,提高了植株对光的截获与利用。 2、提高根系活性:硅提高根系的活性表现在硅可使水稻根系的白根数增加,提高水稻根系的,萘胺氧化力,增强水稻根的泌氧能力,提高根的脱氢酶活性,从而减轻厌氧条件下还原性有害、有毒物质如Fe2,、Mn2,、H2S等对根系的危害。 3、提高抗倒伏能力:由于淀积在表皮细胞壁中的硅形成角硅双层,茎杆的机械强度增加,使植株拔,可有效地防止水稻、大小麦等作物的倒伏现象,在恶劣气候如台风袭击等情况下这种作用尤其明显。 4、增强抗病能力:硅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已是不争的事实。 硅对水稻的三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胡麻叶斑病,小麦的锈病和赤霉病具有显著的抗性。 硅肥可显著减轻水稻的螟虫、稻飞虱和大小麦的蚜虫危害,可提高黄瓜、冬瓜、甜瓜、西瓜等葫芦科物对真菌病害如霜霉病、腐霉病、白粉病的抵抗力,减轻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 然而硅提高作物抗病性的机制尚未搞清楚。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沉积在乳突体、表皮细胞壁或受真菌侵染部位的硅对植物起着天然的机械或物理屏障作用,硅的积累与寄主细胞的抗病或系统抗病。 5、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硅显著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如上述的抗病性)和非生物胁迫(即环境胁迫,如铁、锰、铝等重金属毒害、盐害、干旱胁迫等)的抗(耐)性。 6、抑制作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水分利用率:淀积在表皮细胞壁中的硅所形成的角硅又层可抑制水分蒸腾作用,有利于作物经济用水。 对于发展节水农业有重要意义。 7、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水稻、大小麦、玉米、甘蔗等禾本科作物,黄瓜、冬瓜、西瓜、甜瓜等胡芦科作物以及.番茄、大豆、草莓、棉花等作物对硅肥也有较明显的反应。 甘蔗、甜菜、甜菜、甜瓜施用硅肥后可显著提高含糖量,番茄施用硅肥后可提高维生素C含量。 增产的机理应该是综合性的效果(促进生长、提高高光合作用,促进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养分的利用率。 提高抗倒状、抗病性等)。 8、促进对养分的吸收,改善体内养分平衡:硅可以通过促进或抑制作物对某些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运输从而改善作物体内的养分不平衡状况。 (4)缺乏症1)根据茎杆SiO2全量诊:成熟期水稻茎杆SiO2全量,10,,表明水稻缺硅。 2)根据形态诊断:缺硅水稻茎杆柔软,叶片下披,呈垂柳状,遇风易倒伏,病害如稻瘟病等真菌病害较为严重。 甘蔗易得叶斑病。 (5)施肥南方酸性、微酸性土壤有效硅(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提取)含量,100,105mgSiO2/kg,表明土壤缺硅,水稻等作物施用硅肥有显著增产效应。 土壤有效硅含量在100,130mgSiO2/kg,施用硅肥可能有效。 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硅(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提取)含量,300mgSiO2/kg,施用硅肥仍然有显著效果。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 十七、钴 (1)吸收形式 (2)存在形式 (3)功能钴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钴与种子中某些水解酶和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化有关,钴能防止吲哚乙酸的破坏,与促进细胞生长有关,钴对有效能源ATP合成反应的某一阶段有促进作用,对花粉的发芽、生长和呼吸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豆科作物固氮所必须的元素,施用钴肥能促进生物固氮,显著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有机物积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籽粒饱满,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缺乏症豆科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阻碍,出现与缺氮一样的失绿症状,甚至死亡。 (5)施肥 (6)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植物缺绿的异同植物叶片缺乏叶绿素的病征。 叶片呈现淡绿色或黄色。 在水分、温度及光照适宜的条件下,由于缺乏某种必需元素,氮、镁、铁、锰及硫等,而造成。 缺氮和镁时,病症首先表现在植株下部叶片。 前者叶片淡绿,严重时呈淡黄色,后者叶脉仍为绿色,叶脉间呈黄色。 氮和镁均为叶绿素的成分。 缺铁、锰及硫时病征首先表现在上部幼叶。 缺铁及锰表现为叶脉间缺绿。 前者在严重时幼叶呈白色,后者在叶片上有小的黄色斑点。 铁和锰不是叶绿素的组成分,但是间接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氮是生成玉米蛋白质、叶绿素等重要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玉米对缺氮反映敏感,首先表现为下位叶黄化,叶尖枯萎,常呈“V”字形向下延展。 磷参与玉米一生重要的生理活动,如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糖类和淀粉的分解,养分转运及性状遗传。 缺磷玉米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明显的紫红色,缺磷严重时老叶叶尖枯萎呈黄色或褐色,花丝抽出迟,雌穗畸形,穗小,结实率低,推迟成熟。 钾是玉米重要的品质元素。 钾可激活酶的活性,促进光合作用,加快淀粉和糖类的运转,防止病虫害的侵入,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倒伏,提高产量和品质。 玉米缺钾出苗几周即出现症状,下位叶尖和叶缘黄化,老叶逐渐枯萎,节间缩短,生育延迟,果穗变小,穗顶变细不着粒或籽粒不饱满,淀粉含量降低,穗易感病。 玉米缺钙叶缘出现白色斑纹,常出现锯齿状不规则横向开裂,顶部叶片卷筒下弯呈“弓”形,相邻叶片常粘连,不能正常伸展。 玉米缺镁先出现条纹花叶,渐渐叶缘出现紫红色。 玉米缺硫整株褪淡、黄化、色泽均匀。 玉米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心叶症状重,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矮缩,生育延迟,有的甚至不能抽穗。 玉米缺锌苗期花白苗,称为“花叶条纹病”、“白条干叶病”。 缺锌玉米3-5叶期呈淡黄至白色,从基部到2/3处更明显。 拔节后叶片中肋和叶缘之间出现黄白失绿条斑,形成宽而白化的斑快或条带,叶肉消失,呈半透明状,似白绸或塑膜状,风吹易撕裂。 老叶后期病部及叶鞘常出现紫红色或紫褐色,节间缩短,根系变黑,抽雄延迟,形成缺粒不满尖的玉米棒。 玉米缺硼时幼叶展开困难,叶脉间呈现宽的白色条纹,茎基部变粗、变脆。 严重时雄穗生长缓慢或很难抽出,果穗的穗轴短小,不能正常授粉。 果穗畸形,籽粒行列不齐,着粒稀疏,籽粒基部常有带状褐疤。 玉米缺铜叶片失绿卷曲反转。 根据外部症状可以初步判断玉米是否缺素及其程度。 水稻营养失横症状,水稻对营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氮、磷、钾、硅、镁、硫、钙的需要量较大,铁、锰、锌、硼、钼微量元素也不可忽视。 水稻一生对养分平衡状况较为敏感,任一种营养元素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以及病虫害轻重程度造成影响。 水稻缺氮整株褪淡,下位叶黄枯,植株矮小,分蘖少早衰,穗小籽粒不饱满。 但氮过多则植株徒长,贪青倒伏,延迟成熟,空秕粒增加。 水稻缺磷植株紧束呈“一柱香”株型,生长迟缓不封行,叶片及茎为暗绿色或灰兰色,叶尖及叶缘常带紫红色,无光泽。 缺磷水稻未老先衰。 水稻缺钾叶片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火燎状。 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形小,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 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症状有差异。 一类是返青分糵期发生缺钾性赤枯病,或称“青铜病”。 第二类是缺钾性褐斑病。 第三类是缺钾性胡麻叶班病。 水稻缺镁症状出现在低位衰老叶片上,缺镁症大多数在生育后期发生,病叶从叶枕处成直角下垂。 水稻钙不足时幼嫩器官首先受到影响,生长点受损,心叶凋萎枯死。 水稻缺硫上部叶片失绿。 缺硫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水稻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症状越近心叶越重。 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矮缩,生育延迟,以至不能抽穗。 水稻缺锌引起的形态症状称“红苗病”、“火烧苗”。 缺锌水稻新叶中脉及其两侧叶片基部首先褪绿、黄化,有的连叶鞘脊部也黄化,以后逐渐变为棕红色条斑,有的出现大量紫色小斑,遍布全叶,植株通常有不同程度的矮缩,严重时叶枕距平位或错位,老叶叶鞘甚至高于新叶叶鞘,称为“倒缩苗”或“缩苗”。 幼叶发病基部褪绿,使叶片展开不完全,出现前端展开而中后部折合,出叶角度增大的特殊形态。 如症状持续到成熟期,植株极端矮化、色深、叶小而短似竹叶,叶鞘比叶片长,拔节困难,分蘖松散呈草丛状,成熟延迟,虽能抽出纤细稻穗,大多不实。 水稻缺锰新生叶片叶脉间绿色褪淡发黄,叶脉仍保持绿色,脉纹较清晰,严重缺锰时有灰色或褐色斑点出现。 水稻缺铜顶端枯萎,节间宿短,叶尖发白,叶片变窄变薄。 水稻铜过量插秧后不易成活,既使成活根也不易下扎,白根露出地表,叶片变黄,生长停滞。 水稻硼中毒叶尖及两侧叶缘发黄,出现淡褐色斑点,早期生长受抑制,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均减少,花谷增多,空壳率增加,成熟期提前。 根据外部症状可以判断水稻是否缺素及其程度。 棉花营养失衡症状,棉花缺氮植株矮小,叶色淡,呈浅绿或黄色,叶片变黄从下部叶到上部叶。 株型瘦小、茎杆细瘦,籽棉品质低。 棉花缺磷叶色暗绿,蕾、铃易脱落,严重时下部叶片出现紫色斑块,棉玲开裂,吐絮不良。 棉花缺钾在5-6叶显现,黄斑花叶,叶缘反卷发展为叶缘焦枯坏死,呈残破缺刻状,落叶早。 蕾期棉田长势弱、棉铃萎缩,成熟推迟。 磷、钾肥可促进棉株生殖生长,有利早发早熟,增强抗逆力,并提高种子饱满度及纤维品质。 棉花缺钙生长点受抑,呈弯钩状。 严重时上部叶片及部分老叶叶柄下垂并溃烂。 棉花缺镁时老叶叶脉间失绿,网状脉纹清晰,以后出现紫色斑块甚至全叶变红,叶脉保持绿色,呈红叶绿脉状,下部叶脱落早。 棉花对缺硫反应较敏感,生长受阻,营养生长期缺硫症状类似缺氮,症状在幼嫩部位表现明显。 棉花缺硼植株矮化、蕾铃裂碎,花蕾易脱落,蕾而不花,老叶厚叶脉突起,新叶小淡绿,皱缩向下卷曲,霜冻叶仍绿,叶柄出现水渍状环带。 棉花缺锌从第一片真叶开始出现症状,叶片脉间失绿,边缘向上卷曲,茎伸长受抑,节间缩短,植株呈丛生状生育期推迟。 棉花缺锰幼叶先失绿,叶脉间呈灰黄或红色,显示网状脉纹,有时叶片还出现淡紫色及淡棕色斑点。 根据外部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棉花是否缺素及其程度。 番茄营养失衡症状,番茄一生对营养的有较高的需求,在各种营养都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营养不平衡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症状。 氮是生成番茄的蛋白质、叶绿素等的重要物质,氮不足时表现为整个植株矮小瘦弱,叶片褪绿、果实小产量低,而氮过量时营养生长过旺,座果率低,抗病虫能力下降,果实不耐挤压保鲜期短,氮过量症状与缺钾相似,可用钾肥纠正氮肥过量症状。 磷参与番茄多种关键生理过程,磷存在于一切活细胞内,磷对根系发育和果实成熟过程所起作用不可替代,番茄幼苗缺磷生长停滞,叶背紫红色,成叶呈灰绿色,蕾、花易脱落,后期出现卷叶。 钾是番茄重要的品质元素,钾提高果实甜度,减少作物病害的入侵,钾能提高番茄开花座果率,还有催花作用,提早开花结果、提早成熟,延长果实保鲜期效果明显。 钾不足番茄下位叶叶缘卷曲、黄萎,灰白色斑点,缺钾果实表现为“绿背病”。 番茄缺钙易患脐腐病,最初果顶脐部附近果肉出现水渍状坏死,病部组织崩溃,继而黑化、干缩、下陷,一般不落果。 番茄对缺镁敏感,缺镁下位叶脉间出现失绿黄斑,叶缘变为橙、赤、紫等各种色彩,果实亦由红色褪成淡橙色,果肉粘性减少。 番茄缺硫叶脉间黄化,叶柄和茎变红,节间缩短,叶片变小。 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番茄缺锰新生叶片叶脉间绿色褪淡发黄,叶脉仍保持绿色,脉纹较清晰,严重缺锰有灰白色或褐色斑点。 番茄缺铁现在顶芽及新叶出现黄白化,沿叶脉残留绿色,叶片变薄,一般无褐变、坏死现象,叶片基部还出现灰黄色斑点。 番茄缺锌小叶呈丛生状,新叶发生黄斑,黄斑渐向叶扩展,还易感染病毒病。 番茄缺铜铜敏感表现为顶端黄化病,番茄缺硼果实表面出现锈斑,番茄缺硼的顶芽停止生长果皮、果肉坏死木栓化,花而不实,果实表面出现锈斑。 番茄缺钼在真叶片发黄、卷曲,新叶片花斑,缺绿部分向上拱起,小叶上卷,最后小叶叶尖及叶缘均皱死亡。 番茄缺氯下部叶叶尖萎蔫变窄生长受阻以至坏死,根短缩变粗生长受抑。 根据外部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缺素及其程度。 综上所述:1缺氮,植株矮小长势弱,叶色失绿较细小。 叶片变黄无斑点,从下而上逐扩展。 根系细长且稀小,严重下叶枯黄落。 花果少而种子小,产量下缴熟早。 2缺磷,植株矮小和瘦弱,生长缓慢分枝少。 叶色暗绿无光泽,柄缘紫红易脱落。 次生根系生长少,产量质量均不高。 缺磷下叶先表现,逐渐向上再发展。 花果稀少茎细小,上市拖延采期超。 3缺钾,老叶叶缘先变黄,进而变褐焦枯状。 叶片出现褐色斑,严重叶片红棕干。 叶脉色绿仍不变,褐色斑点常相伴。 根少短小无抗性,感染真菌易得病。 4缺钙缺钙先看幼嫩叶,植株未老就早衰。 凋萎坏死生长点,叶片皱缩边黄卷。 叶尖弯钩缘枯焦,株倒蔟生结实少。 根尖细脆易腐烂,幼叶曲卷叶尖枯。 5缺镁,变态发生中后期,先看老叶始失绿。 尖缘脉间色泽变,淡绿变黄紫色显。 基部中央逐扩展,网状脉纹清晰见。 叶脉显绿无异样,植株大小如往常。 6缺硫,蔬菜缺硫看植株,全株叶片淡,黄,绿。 叶片褪绿先看脉,幼叶老叶细对比。 叶脉叶肉都失色,严重老叶变黄白。 幼枝老叶症状显,叶片细小向上卷。 叶片硬脆提早落,花果延迟结荚少。 7缺硼,缺硼先看幼嫩尖,花而不实易常见。 植株尖端易发白,顶芽生长易枯萎。 生长点下易萌生,植株分枝成丛状。 新叶粗糙成淡绿,叶片皱缩变脆易。 柄茎粗短常开裂,水渍斑点环状节。 8缺铁,缺铁先看枝顶心,叶脉叶肉要分清。 新叶缺绿黄白色,叶脉颜色仍显绿。 不同植物有区别,双单子叶要分开。 网纹花叶双子叶,条纹花叶单子叶。 9缺锌,节间短簇株矮小,叶长受阻出小叶。 新叶灰绿或黄白,细看脉间和中脉。 8/9页中脉附近先失绿,严重坏死成褐点。 10缺钼,缺钼症状两类型,仔细分辨能认清。 一类脉间色变淡,叶片发黄出斑点。 边缘焦枯向内卷,组织失水呈萎蔫。 先看老叶显症状,再辨新叶仍正常。 十字花科不一样,叶片扭曲螺旋状。 11缺锰,幼叶叶肉变黄白,脉和脉近仍绿色。 脉纹清晰是症状,主脉较远先发黄。 严重叶片褐细点,逐渐增大布叶面。 植物营养的拮抗与协同作用 一、营养元素的分类 (一)必需营养元素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是偶然进入植物体内,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溶液培养可以鉴别)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必须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3.必须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目前已发现16种必需营养元素:大量、中量营养元素C HO NP KCa MgS(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上)微量营养元素Fe MnCu ZnB MoCl(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大量与微量没有严格的界限,随着环境的变化微量元素含量可超过大量元素含量。 (二)有益元素在16种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类营养元素,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 其中主要包括Si NaCo SeNi Al等。 水稻Si、固氮作物Co、甜菜Na等。 按其生化作用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营养元素吸收形态生物化学功能第一组C、H、O、N、S CO 2、HCO3-、H2O、O 2、NO3-、NH4+、N 2、SO4- 2、SO2离子土壤溶液,气体大气是有机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酶催化过程中原子团的必需元素。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同化第二组P、B、Si土壤溶液中的磷酸盐、硼酸和硼酸盐、硅酸盐与植物中天然醇类进行酯化作用,磷酸酯参与能量转换反应第三组K、Na、Mg、Ca、Mn、Cl土壤溶液的离子一般功能形成渗透势特殊功能使酶蛋白的构造成为最佳状态,以利酶的活化作用。 两种作用物之间的桥梁联结,使非扩散和扩散的阴离子平衡第四组Fe、Cu、Zn、Mo土壤溶液的离子或螯合物主要以螯合物结合于辅基内,通过这些元素原子价的变化而传递电子 二、植物必须营养元素特性 1、植物营养元素协同性由于各种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和各自的特殊生理功能,才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他们既是各自承担着独特的任务,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代谢作用。 作物体内任何生理生化过程都不可能由某一元素单独完成的。 2、植物营养元素同等重要、不可替代性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为其它元素所代替。 植物生活所必须的16个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有多有少,其生理功能有的比较清楚,有的尚不够清楚。 但就它们对植物的重要性来讲,却是同等重要的。 它们各自所承担的任务相互之间是不能代替的。 三、植物营养元素相互作用指营养元素在土壤中或植物中产生相互的影响,或者一种元素在与第二种元素以不同水平相混合施用时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也就是说,两种营养元素之间能够产生的促进作用或拮抗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在大量元素之间、微量元素之间以及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均有发生。 可以在土壤中发生,也可以在植物体内发生。 由于这些相互作用改变了土壤和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调节土壤和植物的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四、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是指某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吸收。 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或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拮抗作用分为双向拮抗和单向拮抗,双向拮抗如镁与钾、Fe与Mn、Cd(镉g)与Fe等。 1、拮抗竞争作用机理性质相近的阳离子间的竞争竞争原生质膜上结合位点,如K+/Rb+;不同性质的阳离子间的竞争竞争细胞内部负电势,如K+、Ca2+对Mg2+;阴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竞争原生质膜上结合位点,如AsO4-3/PO4- 3、Cl-/NO3-则与细胞内阴离子浓度的反馈调节有关;NH4+与NO3-间拮抗作用 (1)NH4+降低细胞对阳离子的吸收,H+释出减少,使H+-NO3-共运输受到影响;? (2)进入细胞的NH4+对外界N吸收产生反馈抑制作用 2、三要素氮、磷、钾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原因引起缺乏的元素氮磷钾锌锰硼铁铜镁钙镉铝高氮高磷高钾氮肥尤其是生理酸性铵态氮多了,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铵离子,与镁、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钙的吸收。 过多施氮肥后刺激果树生长,需钾量大增,更易表现缺钾症。 磷肥不能和锌同补,因为磷肥和锌能形成磷酸锌沉淀,降低磷和锌的利用率。 过多施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也会抑制作物对氮素的吸收,还可能引起缺铜、缺硼、镁。 磷过多会阻碍钾的吸收,造成锌固定,引起缺锌。 磷肥过多,还会活化土壤中有害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物质有害的物质,如活性铝、活性铁、镉(Cd),对生产不利。 施钾过量首先造成浓度障碍,使植物容易发生病虫害,继而在上壤和植物体内发生与钙、镁、硼等阳离子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严重时引起脐腐和叶色黄化。 过量施钾往往造成严重减产。 氮、磷、钾肥的长期过量施用引起的拮抗作用,今天已经发展到了必须有意施用钙镁硫的地步才能加以解决了。 3、中量元素钙、镁、硫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原因引起缺乏的元素氮磷钾锌锰硼铁铜钼镁钙硫镉低钙高钙高镁高硫钙过多,阻碍氮、钾的吸收,易使新叶焦边,杆细弱,叶色淡。 过量施用石灰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钙离子,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的吸收。 镁过多杆细果小,易滋生真菌性病害。 土壤中代换性镁小于60mg/kg,镁/钾比小于1即为缺镁。 钙、镁可以抑制铁的吸收,因为钙、镁呈碱性,可以使铁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成难吸收的三价铁。 4、微量元素铁、硼、铜、锰、锌、钼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原因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7正规租房合同范本
- 植物学奥赛题目及答案
- 人员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一)
-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直营店招聘合同范本
- 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俄语试卷题目及答案
- 健康保障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实验幼儿园教职工考核量化细则
- CN222960731U 环形跟踪上料站 (温州优匠工品科技有限公司)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
- 商品精修教案项目5服装精修
- 小升初简历模板2020免费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金融统计分析教材课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DI定向井难度系数
- 河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电催化精品课件
- 踏虎凿花的探究 详细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