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了解泡菜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重点)2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难点)3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泡 菜 的 制 作1泡菜制作所用菌种及原理(1)菌种:乳酸菌。(2)发酵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2泡菜制作的流程原料加工:选取新鲜的蔬菜,进行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配制盐水: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备用装坛:将蔬菜装至半坛时,放入调味品,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成品3腌制的条件及关键(1)条件:在腌制过程中,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2)关键:泡菜制作的核心步骤是乳酸菌发酵,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是泡菜制作的关键步骤。探讨: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提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乳酸菌或抑制其生长。探讨:酸牛奶是经过加工变质的牛奶,与鲜牛奶相比二者谁的营养价值高?为什么?提示:酸牛奶。因为牛奶经发酵后把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易被人体吸收。探讨:在泡菜制作的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经常向泡菜坛的水槽中补充水?提示: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1泡菜发酵过程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发酵初期参与的微生物种类: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较为活跃。发酵过程:该阶段主要大量消耗o2,并产生较多的co2,使坛内逐渐形成无氧状态。发酵特点: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2)发酵中期发酵的主要微生物种类:乳酸菌。原因: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无氧状态形成。发酵特点:这时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大肠杆菌、腐败菌、酵母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间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清香味。(3)发酵后期发酵的主要微生物:仍然是乳酸菌。发酵特点:在此期间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2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1)泡菜坛的选择: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2)盐水按水盐质量比41配制,煮沸冷却后待用。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细菌。(3)材料装至八成满时,再加入盐水至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4) 封坛时,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控制严格密封,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1关于泡菜制作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清水和盐的比例为41b. 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影响c. 泡菜坛应选择火候好、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d. 发酵过程无需向水槽中补充水【解析】泡菜制作的过程是将新鲜蔬菜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发酵而成的。制作过程中,按照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影响;泡菜坛应选择火候好、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不合格的泡菜坛容易引起蔬菜腐烂;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形成无氧环境。故d不正确。【答案】d2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和_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原因是_。【解析】(1)高温可杀灭杂菌,因此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陈泡菜液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使乳酸菌的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多。(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因而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都容易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4)乳酸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泡菜液中ph降低,使其他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数量增多。【答案】杀灭杂菌增加乳酸菌数量(2)无氧呼吸细胞质(3)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4)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亚 硝 酸 盐 含 量 的 测 定1亚硝酸盐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应用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添加剂分布分布广泛,存在于蔬菜、咸菜和豆粉等食品中危害人体摄入总量达到0.30.5_g时会引起中毒;摄入总量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准肉制品中不得超过30 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 mg/kg,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2_mg/kg代谢绝大多数随尿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可通过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其含量。(2)方法:比色法。通过将待测溶液和试剂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作比较,得出待测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3)测定操作: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探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提示: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对人体有害。探讨:亚硝酸盐可转化成致癌物质,为什么在食品生产中还可用作添加剂?提示:亚硝酸盐在许可范围内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化成致癌物质。1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流程图:(2)制备样品处理液流程图: 过滤(3)计算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2测定实验中所用各种试剂、药品及作用序号试剂、药品作用1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2盐酸调节ph成酸性3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与重氮化反应的产物结合,生成玫瑰红色染料,作为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指示剂4硅胶干燥剂,用于干燥亚硝酸钠5干燥后的亚硝酸钠制备相应浓度的标准显色液6氯化镉、氯化钡溶于蒸馏水并用浓盐酸酸化后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7氢氧化钠中和过多的盐酸,营造碱性环境8氢氧化铝作为吸附剂,使泡菜滤液脱色,变澄清9蒸馏水作为溶剂1有关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随尿液全部排出b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d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解析】研究表明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量达某一数值后才会致病。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其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答案】c2某同学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每34 d测一次亚硝酸盐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mg/kg)坛号亚硝酸盐含量腌制天数1号坛2号坛3号坛封坛前0.150.150.154 d0.600.200.807 d0.200.100.6010 d0.100.050.2014 d0.100.050.20(1)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3)在下图中绘出1号坛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图。(4)结合曲线和表中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_。(5)3个泡菜坛亚硝酸盐含量有何差别?原因何在?_。【解析】本实验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才能与显色剂发生反应,然后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此外,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分析各种数据的变化趋势,而不是着眼于某一个具体数值。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与腌制泡菜中的杂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杂菌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答案】(1)比色法(2)c(3)如下图所示:(4)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杂种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5)三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含量,2号坛最少,最多的为3号坛。3号坛亚硝酸盐含量多的原因可能是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被污染1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b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c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d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微生物【解析】乳酸菌种类繁多,常见种类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但所有乳酸菌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厌氧条件下将糖类转化为乳酸。一个泡菜坛内一般包括多种乳酸菌,所以一般不属于一个种群。【答案】c2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而使泡菜腐烂。造成泡菜腐烂的原因是()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bc d【解析】本题考查泡菜制作原理的应用和运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乳酸菌为厌氧细菌,在无氧气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制作泡菜时,如果罐口封闭不严,氧气进入罐内,会抑制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同时进入的氧气促进了罐内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造成泡菜腐烂。【答案】b3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05520007】a亚硝酸盐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先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然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在此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答案】d4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洗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 30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_。(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4)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5)到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到0.6%0.8%,ph为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_。(6)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解析】(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杀菌。(2)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缺氧环境;菜坛有裂缝,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繁殖,使泡菜变质。(3)制成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4)“陈泡菜水”含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5)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乳酸不断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甚至杀死微生物。(6)到发酵后期,乳酸含量过高,ph过低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答案】(1)消毒、杀菌(2)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型生物抑制乳酸菌发酵,导致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发酵失败(3)盐的浓度过高,使乳酸菌失水死亡,没有生成乳酸,或产生乳酸过少(4)提供乳酸菌菌种,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菌种优势(5)因为ph不适宜,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绵阳梓潼县人民法院第二次招录聘用制书记员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掌握色彩艺术
- 2026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秋季招聘14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大数据分析驱动的法律文本分析-洞察及研究
- ESG整合战略研究-洞察及研究
- 手指印画梅花课件
- 化肥厂半成品检验办法
- 河南省新乡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兴文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提升心理抗压能力的技巧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年实践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低空飞行器设计
-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 【大型集装箱船舶港口断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及案例探析7500字(论文)】
- 发展汉语-初级读写-第一课-你好
- 律师事务所人事管理制度
- 脑梗塞并出血护理查房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与五脏六腑
- 某水库调度规程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