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1页
骨科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2页
骨科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3页
骨科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4页
骨科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重点总结范文 第七十三章骨折概述1骨折fracture: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 2骨折成因暴力作用(直接、间接),积累性劳损,骨骼疾病(病理性骨折)3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外力集中于骨骼的某一点上使之发生骨折(例如行军或长跑运动后发生在第2跖骨及腓骨干下1/3的疲劳性骨折)4骨折分类(重点!)A.依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裂纹骨折、骨小梁骨折(显微骨折);完全骨折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骨骺分离。 B.依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C.依据骨折复位后是否稳定稳定性骨折横形骨折,青枝骨折,裂纹骨折,嵌插骨折等不稳定性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5骨折临床表现全身表现休克,感染一般局部表现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特有体征1)畸形(短缩,成角,旋转畸形)2)反常活动(骨折后,在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异常的活动)3)骨擦音及骨擦感6骨折愈合过程血肿炎症机化期,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7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因素年龄、健康。 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骨折部血液供应.、软组织损伤、感染、软组织嵌入治疗方法不当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不适当的切开复位、过度牵引、固定不确实(最关键)、清创不当、不适当的功能锻炼。 (重点!)8骨折的并发症(很重点!)早期休克、感染、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 中晚期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骨发育障碍。 9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0骨筋膜室综合征(partment syndrome)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最常发生在小腿和前臂掌侧,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肌和神经的坏死,发生Volkmann挛缩。 11骨折急救生命支持、止血、适宜固定、转移。 12骨延迟愈合(delayed union)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48个月),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骨延迟愈合。 X线表现为骨折端骨痂少,骨折线明显,断端无骨硬化。 找出延迟愈合的原因对应处理即可。 13骨折不愈合(nonunion)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合时间,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一般为骨折8个月后),仍达不到骨性愈合,称为骨折不愈合或骨不连接。 X线表现为骨折端骨痂少,骨端有分离,断端萎缩光滑,髓腔闭塞。 手术治疗。 14Ischemic musclecontracture/Volkmanns contracture缺血性肌挛缩。 重要动脉损伤,或外固定过劲超过一定时限,肢体血液供应不足,肢体肌群因缺血而坏死,终至机化,形成瘢痕组织,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畸形,如爪形手,造成严重残废。 常为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严重后果。 15缺血性肌肉挛缩临床表现5P疼痛转为无痛(painless),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肌瘫痪(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第七十五章上肢骨折1肱骨干桡神经特点?答在肱骨干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有由臂丛神经后束发出的桡神经经内后方紧贴骨面斜向外前方进入前臂,此处骨折容易发生桡神经损伤。 2肱骨干骨折移位的机制骨折移位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胸大肌止点以下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近端骨折内收inward(adduction)前屈forward(flexion)远端骨折向外,向上outward,upward向后backward内旋internal rotation骨折移位在三角肌止点以下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近端骨折外展abduction前屈forward(flexion)远端骨折向外,向上outward,upward向后backward内旋internal rotation3肱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延迟愈合、桡神经损伤。 4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肘内翻,神经损伤,Volkmanns缺血性痉挛,骨化性肌炎5Monteggia骨折尺骨近端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6Galezzi骨折桡骨远端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7桡骨远端解剖特点?答桡骨下端关节面呈由背侧向掌侧、由桡侧向尺侧凹面、分别形成掌倾角(1015)和尺倾角(2025)。 桡骨茎突位于尺骨茎突平面以远11.5cm。 8Collesfracture伸直型骨折。 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应力通过手掌传导到桡骨下端发生骨折。 典型表现为侧面呈“银叉”畸形,正面呈“刺枪样”畸形。 9Smiths fracture屈曲型骨折。 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或手掌着地,前臂处于旋后位受伤引起;也可因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 10Bartons fracture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在腕背伸、前臂旋前位跌倒,手掌着地,暴力通过腕骨传道,撞击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发生骨折,腕关节也随之而向背侧移位11肱骨干骨折桡神经损伤的表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直,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三个半指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第七十六章手外伤1手的姿势和意义(特别重要!)答休息位(rest position)即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 此种姿势手内在肌和外在肌、关节囊、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角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触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如屈指肌腱损伤,该手指处于伸直位而使手的休息功能发生改变。 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是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 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35,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曲,其他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度屈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手外伤后,在此位置固定可使手保持最大功能。 2手外伤的治疗原则?1)早期正确的伤口止血及减少创口污染;2)详细了解手部伤情;3)力争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清创,清创时手部皮肤不宜切除过多;4)尽可能一期修复所有深部组织;5)力争一期闭合创口;6)妥善的术后处理;伤手应固定于功能位。 3判断皮肤活力的方法1)皮肤的颜色与温度与周围一致为正常;苍白、青紫、冰凉者,表示活力不良;2)皮肤的毛细血管回流试验皮色恢复快者活力好;3)撕脱皮肤的形状和大小舌状或双蒂桥状活力好,分叶状或多角状活力差;4)撕脱皮肤的长宽比例皮瓣存活的长宽比例比正常皮肤切去皮瓣时小。 5)撕脱皮肤为顺行或逆行蒂在肢体近端优于远端6)皮肤边缘出血情况修剪皮缘有点状鲜血缓慢流出者活力好。 4屈肌腱损伤的现代治疗理念?答对于指腱鞘区深、浅肌腱同时断裂时,主张深、浅肌腱同时修复。 临床上必须要切除指浅屈肌腱时,则应保留指浅屈肌腱的短键钮。 不切除腱鞘,尽可能予以一期修复,以恢复滑液对肌腱的营养作用。 5肌腱损伤的检查表现为手的休息为改变。 (1)伸肌腱损伤的检查1)掌指关节伸指肌腱或伸腱扩张部断裂该关节主动伸直受限或消失,掌指关节呈屈曲位;2)近节指骨背侧伸肌腱损伤近侧指间关节呈屈曲位;3)中节指骨背侧伸肌腱损伤手指末节屈曲呈锤状畸形。 (2)屈肌腱损伤的检查1)指深屈肌腱断裂固定伤指中节,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2)指浅屈肌腱断裂固定伤指外的其他手指,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3)指深浅肌腱均断裂该指两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4)检查拇长屈肌腱固定拇指近节,主动屈曲拇指指间关节。 6无人区(no mans land)的意义从指浅屈肌腱中节指骨的止点到掌指关节平面的屈肌腱鞘起点的指腱鞘区,称为“无人区”,在此区内单纯指浅屈肌腱损伤可不予修复。 7肌腱缝合的主要方法有Kessler缝合法,Kleinert缝合法,Tsuge缝合法,Pulvertaft缝合法。 8手部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表现?正中神经损伤拇短展肌麻痹所致拇指对掌功能及拇、示指捏物功能障碍,手掌桡侧半、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掌面,拇指指间关节和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近侧指间关节以远背侧的感觉障碍。 尺神经损伤骨间肌和蚓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所致的Froment征,即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示指尺侧和小指掌侧感觉障碍。 桡神经损伤腕部以下无运动支,仅表现为手背桡侧及桡侧3个半手指近侧指间关节近端的感觉障碍。 9腕舟骨骨折早期诊断及处理?答骨折后表现腕关节肿胀、鼻咽窝部明显压痛、活动受限。 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只要临床上鼻烟窝部有明显压痛,疑有腕舟骨(scaphoid)骨折者,均需做短臂石膏固定。 即,以石膏管型从肘下至远端掌横纹及拇指近节,固定拇指于对掌位、腕关节中立位或伴轻度桡偏位。 10Bent fracture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近端形成一小块骨折片位于尺侧,骨折远端滑向掌侧及桡侧形成骨折脱位。 11掌骨颈骨折的定义和手法复位?答以第5掌骨多见,第2掌骨次之。 骨折后因骨间肌牵引,掌骨头向掌侧屈曲,骨折向背成角。 手法复位时必须将掌指关节屈曲至90,使侧副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在沿近节指骨纵轴向上推,同时在背侧加压方能复位。 将掌指关节和近指关节屈曲90位以石膏外固定,制动4周即可解除,作功能练习。 第七十七章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1颈干角neck shaftangle成人股骨头、颈长轴与股骨干形成的夹角。 (1307)颈干角大于该角度范围为髋外翻(coxa valgus),小于该范围则为髋内翻(coxa varus)。 2前倾角anteversion angle正常股骨头、颈相对于股骨干前倾,其长轴与身体的额状面形成的夹角。 正常值为10153股骨矩femoral calcar位于股骨近端,颈干交界部松质骨内的密质骨纵行骨板。 (非常重要!)4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答I型不完全骨折,为外翻位嵌插型骨折;II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III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IV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5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下肢缩短、外展和外旋畸形。 Bryant三角底边较健肢缩短,大转子高过Nelaton线。 (非常重要!)6Shoemaker线正常时,大转子尖与髂前上棘的连线延伸,在脐上与腹中线相交;大转子上移后,该延线与腹中线相较于脐下。 7Nelaton线患者侧卧半屈髋,在髂前上棘和坐骨结节之间画线。 正常时,此线通过大转子尖。 8Bryant三角患者仰卧哦,从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向大转子尖各画一线,再从大转子尖向近侧画一水平线,该三线构成一三角形。 大转子上移时,底边比健侧缩短。 9股骨颈骨折X线检查注意事项?答X线显示不清楚或骨折线隐匿时,应行CT和MRI检查,或嘱病人卧床休息,2周后再行X线检查,可因骨折局部骨质吸收而显示骨折线,切不可轻易否定骨折存在。 10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股骨头骨坏死;骨折不愈合。 11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可将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牵引治疗,近来主张内固定,以利于病人早期活动;移位股骨颈骨折,除年龄过大且全身情况差、合并心、肺、肝及肾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均适应手术。 12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意义内固定能使骨折达到稳定固定,有益于愈合,便于护理,有利于病人早期离床活动以减少严重的全身并发症。 (很重要!)13股骨的解剖轴转子间中点至膝关节中点的连线。 机械轴股骨头中心到两髁间中点的连线,两轴之间有57的夹角。 14股骨干骨折移位?股骨上1/3骨折近折段呈现屈曲、外展及外旋畸形,远折段向上、向内、向后移位。 股骨中1/3骨折重叠移位,骨折向外成角,但移位受暴力方向影响较大。 股骨下1/3骨折近折断内收,远折断向后移位。 15内测半月板大而薄,呈C型;外侧半月板小而厚,呈O型.16半月板的作用传导载荷.,稳定,缓冲,协同润滑。 17交锁locking关节突然半屈曲固定,伸直障碍,但可屈曲。 此时半月板嵌顿于关节滚动面之间,不能解脱。 18半月板损伤的4因素膝关节半屈曲,内收或外展,重力挤压,牵拉或剪切力。 (重点!)19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外伤史,疼痛,交锁,失控感。 关节周围肌萎缩,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局限性压痛。 20半月板旋转挤压试验(McMurray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响声,或出现疼痛为阳性。 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21半月板切除术的原则能采取修复者不作切除,能作部分切除者不作全切。 22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翻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 23膝关节损伤中的Lachman试验,抽屉试验,旋转试验和轴移试验(pivot test)?1)Lachman试验在屈膝1015时作抽屉试验,可增加抽屉试验俺的阳性率。 2)抽屉试验(drawer test)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后推,再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后交叉韧带断裂者可向后推0.5cm以上。 3)旋转试验双膝90时被动内旋和外旋,再在45和0位检查,与对侧对比,如有差异提示内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可能有旋转不稳定。 4)轴移试验(pivot test)握住病人足踝,使小腿处于内旋位,膝外翻位,屈和伸膝关节,患膝在20到30范围内突然出现错动为阳性,提示前外侧旋转不稳定,前交叉韧带功能不全。 24膝关节损伤ODonoghue三联症伤及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 25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答I型累及外侧平台的楔形劈裂骨折;II型累及外侧平台的楔形劈裂骨折合并平台负重区的塌陷骨折;III型累及外侧平台的塌陷骨折;IV型累及内侧平台的塌陷骨折;V型累及双侧平台的塌陷骨折;VI型复杂骨折。 第七十八章脊髓脊柱损伤及骨盆骨折1三柱理论?答将胸腰椎分成前、中、后三柱,前柱前纵韧带、椎体的前1/2和椎间盘的前部;中柱后纵韧带、椎体的后1/2和椎间盘的后部;后柱椎弓、椎板、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棘突。 2脊柱骨折的形态分类?答压缩骨折;爆裂骨折;撕脱骨折;Chance骨折;骨折脱位(fracturedislocation)。 3Chance骨折经椎体、椎弓及棘突的骨折。 4脊髓震荡和脊髓休克的定义?(相当重要,每年都考!)脊髓震荡(concussion ofthe spinal cord)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刺激而发生超限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脊髓实质无损伤。 脊髓休克(spinalcordshock)脊髓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以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功能丧失并有暂时丧失反射活动,处于无反应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5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的鉴别(老师说看看)鉴别要点脊髓休克脊髓震荡脊髓损伤类型严重脊髓损伤轻微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改变感觉,运动,反射三者全部消失感觉,运动,反射三者可消失,但有所保留截瘫程度完全性截瘫不完全性截瘫肛周及肛门深感觉丧失保留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丧失保留球海绵体反射及肛门反射多丧失,个别可保留保留全身性反应有低血压,低体温,心动过缓心排血量下降,呼吸受限无明显全身反应恢复时间较长,数天或数月短暂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恢复标志球海绵体反射及肛门反射最早出现,其次为腱反射,从骶段向近端恢复随意运动出现,感觉,反射恢复最终结局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可恢复到不全瘫,完全性脊髓伤仍为完全性瘫恢复至正常水平6脊髓损伤的病理分类脊髓震荡、脊髓受压、脊髓挫伤与出血、脊髓断裂。 7不完全脊髓损伤包括前脊髓综合征、后脊髓综合征、中央脊髓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 8BrownSequared综合征脊髓一侧受损,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9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10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是指S35脊髓段,此处为脊髓末端,为锥形,位于L1椎节。 11脊髓圆锥损伤的表现L1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丧失,括约肌功能丧失,性功能障碍,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12马尾(cauda equina)损伤L2椎体以下椎管内为马尾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周围神经损伤。 13关键感觉点28个,关键运动肌20个(老师说一定考!)神经节段关键感觉区关键运动肌神经节段关键感觉区关键运动肌C2枕骨粗隆T8第八肋间(肋弓下缘)C3锁骨上窝T9第九肋间C4肩锁关节顶部T10第十肋间(脐)C5肘前窝饶侧面屈肘肌T11第十一肋间C6拇指伸腕肌T12腹股沟韧带中点C7中指伸肘肌L1T12与L2间的上1/2C8小指中指屈指肌L2大腿前中部屈髋肌T1肘前窝尺侧面小指展肌L3股骨内侧髁伸膝肌T2腋窝L4内踝踝背伸肌T3第三肋间L5第三跖骨颈背侧拇指伸肌T4第四肋间(乳头)S1足跟外侧踝跖屈肌T5第五肋间S2腘窝中点T6第六肋间(剑突)S3坐骨结节T7第七肋间S45肛门周围14运动瘫痪类型鉴别鉴别上神经元瘫痪下神经元瘫痪瘫痪程度不全性完全性肌萎缩不明显较明显肌张力增高降低或丧失瘫痪范围较广泛局限于所支配脊髓节段腱反射亢进消失病理反射多有无15颈膨大位于C5-T2,腰膨大位于L1-S216脊髓损伤的并发症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结石、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重点!)17盆骨骨折的Young分类?答暴力侧方的骨折(LC骨折);暴力前方(APC骨折);暴力垂直方向的剪力(VS);暴力混合方向(CM骨折)。 18盆骨骨折的并发症?答腹膜后血肿;腹部脏器损伤;尿道及膀胱损伤;直肠、肛管及阴道损伤;神经损伤。 注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腹膜后血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部脏器损伤;尿道及膀胱损伤(极重要!)19髋臼的前柱?后柱?划分意义?答前柱髂耻柱,由髂嵴前部斜向内下致前方达到耻骨联合;后柱髂坐柱,由坐骨大切迹角的平面到坐骨结节,骨块体积小但骨质厚,构成髋臼的顶盖部。 意义髋臼凹附属在两柱的骨块上,当髋臼骨折时只有内固定两柱的骨块,才能恢复和保持臼凹的形态。 20髋臼骨折的X线检查投照方位骨盆前后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填空)第七十九章关节脱位1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急性、关节空虚、弹性固定。 2肩关节脱位的机制肘或手撑地摔倒时,肩关节处于极度外展、外旋和后伸位,以肩峰作为支点通过上肢的杠杆作用发生盂下脱位。 3肩关节脱位的特征体征方肩畸形,Dugas征阳性,关节窝空虚。 4肩关节脱位的并发症1)Bankart损伤肩关节前脱位除了关节囊损伤外,可有关节盂前缘的软骨撕脱,称bankart损伤2)肩胛下肌止点肌腱损伤关节不稳3)HillSachs损伤肱骨头骨软骨塌陷骨折4)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肩袖损伤。 5)腋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 5髋关节后脱位的机制当髋关节屈曲,暴力使大腿急剧内收、内旋时,迫使股骨颈前缘抵于髋臼前缘作支点,因杠杆作用股骨头冲破后关节囊,滑向髋臼后方形成后脱位。 6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表现患肢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 大转子向近侧移位的征象Bryant三角底边缩短,大转子平于或高过Nelaton线。 臀部可触及股骨头。 可损伤坐骨神经。 7髋关节后脱位的并发症髋臼后缘骨折;股骨头骨折;股骨干骨折;坐骨神经损伤。 8肩锁关节脱位的分型1)第型肩锁韧带扭伤。 2)第型肩锁韧带断裂,锁骨肩峰端前后不稳。 轻度向上移位。 3)第型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均已破裂,锁骨肩峰端高耸。 出现“阶梯”状畸形。 9创伤性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并发症1)常有相应骨端骨折,关节面骨软骨骨折2)必有关节囊韧带肌腱的软组织损伤3)关节腔血肿,关节粘连,异位骨化4)并发神经血管损伤10Dugas征阳性患肢肘部贴近胸壁,患手不能触及对侧肩,反之,患手已放到对侧肩,则患肘不能贴近胸壁。 第八十二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1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临床特点1)无明显外伤,长期疼痛2)放射痛及特殊体征3)特定部位压痛点,可有包块4)无局部炎症特征5)慢性损伤的职业、工种史、过度活动2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分类软组织慢性损伤、骨的慢性损伤、软骨的慢性损伤、周围神经卡压伤。 3软组织慢性损伤包括肌、筋膜、肌腱、腱鞘、韧带和滑囊的慢性损伤。 4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伤是尺神经炎。 (书上说的是腕管综合症)5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治疗原则1)减少致伤活动2)理疗、按摩3)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4)非甾体抗炎药5)手术治疗6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应用激素治疗应注意的问题?1)指征是慢性损伤性炎症2)严格无菌操作3)注射部位准确无误4)按规定计量方法使用。 5)局部出现肿胀红热应停止使用。 7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典型表现腕关节桡侧疼痛、Finkelstein试验阳性(握拳尺偏腕关节,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 )8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腱鞘内有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 9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典型表现弹响指、弹响拇。 10Tennis elbow肱骨外上髁炎是伸肌总腱起点处的一种慢性损伤性炎症,又称“网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的典型体征Mills征阳性(握拳、伸肘、屈腕、前臂旋前,肘外侧出现疼痛)。 11Frozen shoulder凝肩。 肩周炎,俗称凝肩。 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 12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 13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股骨颈骨折、长期应用激素、酒精中毒、(无骨折的髋关节创伤、减压病、其他疾病)1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检查(四期)?1期(软骨下溶解期)股骨头外形完整,关节间隙正常,但在股骨头负重区关节软骨下骨的骨质中,可见12cm宽的弧形透明带,构成“新月征”。 2期(股骨头修复期):股骨头外形完整,关节间隙正常,但在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周围可见点状、斑片状密度减低区阴影及囊性改变。 病变周围常见一密度增高的硬化带。 3期(股骨头塌陷期)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质呈不同程度的变平、破裂、塌陷,股骨头失去了圆而光滑的外形,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 关节间隙仍保持正常的宽度。 Shenton线基本上是连续的。 4期(股骨头脱位期)股骨头负重区严重塌陷,股骨头变扁平,而股骨头内下方骨质一般均无塌陷。 股骨头外上方,即未被髋臼所遮盖处,因未承受压力而成为一较高的残存突起。 股骨头脱位。 Shenton线不连续。 关节间隙可以变窄,髋臼外上缘常有骨刺形成。 15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依靠MRI16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syndrome)在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城的胸廓出口处,臂丛和锁骨下血管受压迫而引起的综合征。 17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神经受压,血管受压,局部表现(锁骨上区饱满)18Adson试验阳性是查明血管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 其方法如下病人端坐,两手置于膝上,头转向患侧,下颌抬起使颈伸直。 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此时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 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Adson试验阳性。 19Thomas征阳性患者仰卧位,充分屈曲健侧髋膝,并使腰部贴与床面,若患肢自动抬高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称Thomas征阳性。 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20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到一种。 21腕管内容物包括拇长屈肌腱,24指的屈指深浅肌腱,正中神经22腕管综合症的典型体征拇、示、中指感觉过敏或迟钝、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无力,Tinel征阳性,Phalen征阳性23Tinel征阳性叩击中指疼痛则为阳性24Phalen征阳性让病人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1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神经刺激征。 25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管内由于牵拉或卡压而发生病损后出现的手尺侧麻木、爪形指及手内在肌萎缩的一组证候群。 26Froment征阳性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和小指掌侧感觉障碍。 八十三章颈、腰椎退行性疾病1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系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者,称为颈椎病。 2颈椎病临床分型 (1)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上肢麻木为主,压颈试验阳性。 (2)脊髓型颈椎病(最严重)中央型(上肢症状为主型),周围型(下肢症状为主型),前中央血管型(四肢症状型); (3)椎动脉型颈椎病偏头痛、耳鸣、听力减退、视力障碍、突发眩晕;还可出现自主神经症状。 (4)交感型颈椎病症状多,客观体征少。 易出汗或无汗,感心悸、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 亦可有耳鸣、听力减退、视力障碍或眼部胀痛、干涩或流泪;或诉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 3脊髓型颈椎病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可能考)脊髓型颈椎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发病年龄50岁以上40左右发病情况隐袭而缓慢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主要症状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肌无力为主,一般无感觉障碍肩部肌萎缩罕有常有胸锁乳突肌和舌肌EMG有自发电位无4颈椎病的鉴别诊断1)脊髓型颈椎病需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空洞症鉴别2)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胸廓出口综合症、肘管综合症、腕管综合症鉴别3)椎动脉型颈椎病需与梅尼埃病、眼肌疾病鉴别4)交感型颈椎病需与心血管疾病鉴别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the posterior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系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殖并骨化所致椎管容积减小出现脊髓、神经受压症状。 6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的诊断病史+症状体征+特殊检查+影像学 (1)病史外伤、职业、妊娠、遗传易感因素、腰骶先天异常等 (2)症状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症(大小便、性功能障碍);肌瘫痪(拇趾不能背伸)。 (3)体征1)脊柱外形突出间盘在神经根内侧(腋部),脊柱侧凸凸向健侧;突出间盘在神经根外侧(肩部),脊柱侧凸凸向患侧。 2)病变间隙有深压痛,可伴放射痛3)腰椎向各方向活动度都减低4)肌萎缩、肌力减退L 4、5椎间盘突出拇背伸、踝背伸无力,L5S1椎间盘突出,小腿三头肌萎缩5)感觉减退见神经支配表6)腱反射改变L 3、4椎间盘突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L5S1椎间盘突出,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4)特殊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健肢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仰卧挺腹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屈颈试验。 (5)影像学1)X线平片腰椎正位片腰椎侧弯;腰椎侧位片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除L 5、S1间隙外,可表现下一间隙较上一间隙为窄(正常为宽);腰椎生理前凸变小或消失,严重者甚至反常后凸。 2)CT除观察椎间盘对神经的影响外,亦可观察到骨性结构及韧带的变化。 3)MRI对诊断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 T2像对椎间盘组织病变显示更加明显,在T2像图象上正常椎间盘呈高信号,退变椎间盘呈中度信号,严重退变呈低信号(黑色椎间盘)。 T1像上正常椎间盘显示均匀低信号。 7腰椎管狭窄症典型临床表现间歇性跛行。 8腰椎管狭窄症的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纤维组织炎9腰椎管狭窄(the lumbarcanal stenosis)包括椎管、神经根管、神经孔狭窄。 10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间歇性跛行。 病人行走时,随着距离的增多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 取蹲位或坐位休息一段时将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出现,称间歇性跛行。 11Charcot关节因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无疼痛感觉,出现关节骨质破碎脱落,关节活动范围扩大或异常运动的神经性、创伤性关节炎称之为Charcot关节。 12Lumbar spondylolisthesis腰椎滑脱指相邻的两椎体发生向前或向后的相对移位。 13腰椎滑脱的病因分类椎弓发育不良性、椎弓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病理性。 临床上以椎弓峡部裂性、退变性多见。 14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患肢,如在60范围之内即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痛,成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5Bragard征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16Fajersztajin征患者仰卧位,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为阳性。 提示突出的椎间盘在神经根的腋部。 17Lindner征病人取坐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18Eaton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牵引,如出现患肢疼痛、麻木感为阳性。 见于颈椎病。 19Spurling试验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为阳性,颈椎病时可出现此征。 第八十四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1化脓性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炎症称为化脓性骨髓炎。 2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血源性感染,创伤后感染,临近感染灶蔓延至骨组织3按病情发展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4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长骨干骺端为原发病灶所在,以胫骨近端、股骨远端为好发部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长见的致病菌(75%),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10%)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改变脓肿及骨坏死,骨膜下新骨形成,骨膜在未被感染破坏时,炎症刺激骨膜下形成新骨,可包绕死骨及其上、下活骨段表面,称为包壳;骨膜被破坏发生感染性骨缺损及病理性骨折。 (很重点!)6死骨和包壳是慢性骨髓炎的特征之一7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早期正常,发病7-14天平片显示可有骨破坏,两周后,逐渐出现松质骨虫蛀样散在骨破坏。 (很重点!)8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1)全身支持疗法2)合理选用抗生素尽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尽早病原学诊断,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在停止应用抗生素前,实验室检查必须显示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或明显下降。 3)局部处理早期行骨开窗减压、引流4)肢体制动功能位固定9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死骨和骨死腔、纤维斑痕化、包壳、流脓窦道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清除死骨、消灭死骨腔、切除窦道、根治感染源。 11局部分层穿刺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12局部分层穿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选用有内芯的穿刺针,在压痛最明显处刺入,边抽吸边深入,不要一次穿入骨内,抽出液作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意义抽出液检查发现脓细胞或者细菌即可明确诊断,药敏试验可指导应用抗生素。 分层穿刺可避免将单纯软组织感染的细菌带入骨内。 13化脓性关节炎(septic arthritis)为单关节病变。 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以膝、髋关节为多发。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长见的致病菌(85%)。 14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分期(很重点!)1)浆液性渗出期关节软骨未被破坏,病理改变为可逆性2)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期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损毁,部分病理已成为不可逆性3)脓性渗出期滑膜和软骨都已破坏,病变不可逆,后遗有重度关节功能障碍。 15化脓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因关节软骨破坏而出现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软骨下骨质破坏,有虫蚀状骨质破坏。 后期可出现关节挛缩畸形和骨性强直。 16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感染、保全生命和关节功能的关键。 原则是全身支持疗法,应用广谱抗生素,局部治疗第八十五章骨、关节结核1骨关节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继发性结核,发病率脊柱结核(50%)膝关节结核髋关节结核,原发灶多为肺和消化道。 2骨关节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低热,盗汗,乏力,典型病例可有消瘦,食欲不振,贫血3Cold abscess全关节结核进一步发展,导致病灶部位积聚了大量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死骨和干酪样坏死组织。 由于缺乏红、热等急性炎症反应,故结核性脓肿被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 4流注脓肿椎旁脓液积聚到一定量以后,压力增高,可穿破骨膜,沿着肌筋膜间隙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 5ESR在病变活动期明显加快,静止期正常,故可用来检测病变是否静止和有无复发6骨关节结核的治疗综合治疗,包括休息,营养,疗养,标准化药物和病灶清除治疗。 其中抗结核药物治疗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并在综合治疗中占主导地位1)全身治疗支持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2)局部治疗局部制动(固定于功能位),局部注射,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病灶清除术,其他手术)7病灶清除术的适应症骨与关节结核有明显的死骨和大脓肿形成窦道流脓经久不愈脊柱结核引起脊髓受压滑膜炎,滑模结核8病灶清除术的禁忌症伴有其他脏器活动期结核者病情危重,全身情况差合并其他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者9脊柱结核最常受累的椎体是L110脊柱结核的病理分型中心型、边缘型11脊柱结核寒性脓肿的表现形式椎旁脓肿、流注脓肿12颈椎结核形成咽喉壁脓肿;胸椎结核形成椎旁脓肿;腰椎结核形成腰大肌脓肿、髂窝脓肿、腹股沟深部脓肿、大腿和膝上部脓肿13脊柱结核并发截瘫以胸椎最多见14骨关节结核治愈的标准1)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良好;2)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窦道闭合;3)X线表现脓肿缩小乃至消失,或已经钙化;无死骨,病灶边缘轮廓清晰;4)3次血沉都正常;5)起床活动已一年,仍能保持上述4项指标。 15脊柱结核并发截瘫的原因在早期或病变活动期多有结核性物质如脓肿、干酪样坏死物、肉芽肿、坏死椎间盘等直接压迫脊柱所致,称骨病变活动型截瘫;在晚期则由增厚的硬膜,椎管内肉芽组织纤维化对脊髓造成环状压迫,也可由脊柱后凸畸形,或椎体病理性脱位引起,称骨病变静止型截瘫。 第八十六章非化脓性关节炎1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最早最重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变性2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率很高。 3滑膜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最早最主要的病理改变。 4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相当重点!)1)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4)对称性关节肿(6周);5)皮下结节(6周);6)手线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