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33张)1.ppt_第1页
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33张)1.ppt_第2页
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33张)1.ppt_第3页
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33张)1.ppt_第4页
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33张)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昌首义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第16课辛亥革命 第15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狭义上指1911年 农历辛亥年 的武昌起义 广义上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 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 革命的酝酿 1 社会背景 甲午战后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清政府试图通过 新政 挽救统治危机 2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 组织创建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同盟会成立 5 思想准备 孙中山提出 三民主义 为革命纲领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理论 6 军事斗争 革命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 光复会领袖蔡元培 章太炎 光复会的入会誓词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在日本的合影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资产阶级政党 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政治革命 核心 局限性 1 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2 它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族革命 社会革命 所以是反封建不彻底 反帝不明确 康有为梁启超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内容 实质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方式 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政体 影响 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使更多人摆脱改良思想 投身革命 资产阶级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浙皖起义 秋瑾 孙中山为追悼秋瑾写的匾额 林觉民给妻子的诀别书 林觉民 一系列武装起义 失败原因 1 缺乏建立根据地思想2 缺乏坚强统一领导3 没有发动群众 意义 1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 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小结 辛亥革命前期的革命活动 组织创建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同盟会成立 思想准备 孙中山提出 三民主义 为革命纲领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理论 军事斗争 革命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二 革命的高潮 1911年10月10日 攻克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1 时间 2 主力 3 结果 4 影响 1 武昌首义 北京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 湖南 陕西 江西 云南 上海 浙江 贵州 江苏 安徽 广西 广东 山东 四川等15省份宣布独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性质 2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 公历民国纪年 第一章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 四 六章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二章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 有请愿 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主权在民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原则 三权分立 自由平等 第五章 国务员 内阁总理 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内阁制 限制袁世凯权力 3 意义 具有反对专制的进步意义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2 性质 小结 辛亥革命高潮的伟大事迹 武昌首义引发十几个省响应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2月 清帝被迫退位 清王朝结束 帝国主义的支持 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 缺乏实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清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 军权 三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四 辛亥革命的功绩 材料1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有 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给中国政治带来了什么变化 政治民主化 法制化 材料2 1912 1919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 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 3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448马力 1918年为82750马力 约增加1倍 以上数据反映了中国经济的什么变化 表现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工业化发展迅速 材料3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 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3这种现象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4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 革除历代官厅 大人 老爷 等称呼 禁止蓄辫 禁止缠足等 移风易俗 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四 辛亥革命的功绩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推翻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有什么局限性 为什么 给我们什么启示 局限性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思考 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一 背景 1 列强侵略加强2 清政府危机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