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 第一课 三民主义 课件(18张).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 第一课 三民主义 课件(18张).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 第一课 三民主义 课件(18张).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 第一课 三民主义 课件(18张).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 第一课 三民主义 课件(1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同盟会机关报 一 三民主义 3 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核心 推翻清王朝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 现价原主 涨价归公 国民共享 4 三民主义的意义 2 三民主义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反映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 对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 临时约法 的颁布起了重大作用 1 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北洋系 段祺瑞 袁世凯 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 我们希望能出现一个政府 能维持国内秩序以及革命后发展对华贸易的有利条件 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英国外交大臣葛垒 粤系 陈炯明 滇系 唐继尧 桂系 陆荣廷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辞去军政府大元帅通电 敌 我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 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弱小 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 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共产国际决议 二 新三民主义 1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挫折 2 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发展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核心 推翻清王朝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 现价原主 涨价归公 国民共享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 有两方面之意义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 二 新三民主义 1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挫折 2 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发展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核心 推翻清王朝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 现价原主 涨价归公 国民共享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 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 且兼有创制 复决 罢官诸权也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 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 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 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 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 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 二 新三民主义 1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挫折 2 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发展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核心 推翻清王朝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 现价原主 涨价归公 国民共享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 中国以农立国 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 以农民为尤甚 国民党之主张 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国家当给以土地 资其耕作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 或有独占性质 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 如银行 铁道 航路之属 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工人之失业者 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 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 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 二 新三民主义 1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挫折 2 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发展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核心 推翻清王朝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 现价原主 涨价归公 国民共享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 3 新三民主义的意义 与中共的最低纲领基本一致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标志着孙中山在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核心 推翻清王朝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内容 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不足 民主范围不明确 反帝不明确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明确了反帝目标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明确 耕者有其田 增加 节制资本 意义 反映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 反映中国人民独立 民主 富强愿望 指导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同中共最低纲领基本一致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指导了国民大革命爆发 标志孙中山革命道路的新发展 性质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名称 内容 新发展 核定地价 现价原主 涨价归公 国民共享 核定地价 现价 1000元 地主私有土地 资产阶级国有土地 时价 5000元 现有土地仍归原主 地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