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乾务镇初级中学 钟建雄课前自学(一)读一读,记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谪(zh)守 浩浩汤汤(shng) 朝晖(hu)夕阴 迁客骚(so)人 淫(yn)雨霏(fi)霏 潜(qin)形 樯(qing)倾楫(j)摧 薄暮冥(mng)冥 岸芷(zh)汀(tng)兰 皓(ho)月 心旷神怡(y) 宠辱偕(xi)忘(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1作家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宝元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3)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4)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2课时安排3课时课堂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江西的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闻天下,湖北的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而声名远播。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也是文人黑客云集的地方,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而家喻户晓。到了宋代,它更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熠熠生辉。今天就让我们追寻范仲淹的足迹,神游岳阳楼,去观看洞庭湖“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吧!(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朗读训练听录音,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感情。朗读指导。本文骈散结合,特别要注意节奏。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用“/”标出下边句子的节奏,并请你读好这些句子。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各种方式的朗读(自由读、小组读、指名同学读等),引导同学听后从语音、停顿、语调和感情等方面给予评价。(2)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 1 1 ):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第二部分( 2 4 ):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三部分( 5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2句段品读朗读第1自然段,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疏通文意,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做太守) 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增其旧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托付)(2)翻译下面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3探究质疑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明确】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的文字导引。(三)布置作业背诵1、2、3自然段。第二课时(一)积累知识1 检查背诵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zh( )守 浩浩shng shng( ) 迁客so( )人 淫雨fi fi( ) qing( )倾楫摧 薄暮mng( ) ho( )月 心旷神y( )宠辱x( )忘(二)研习课文自由阅读2、3、4自然段,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疏通文意,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景色) 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然则北通巫峡。(虽然如此,那么)若夫淫雨霏霏。(连绵的雨)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 宠辱偕忘。(荣耀)(一起)其喜洋洋者矣。(同“扬扬”,得意的样子)2翻译下面的句子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译:(这时候)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抬眼望去,觉得尽是萧条的景色,一定会感伤到极点而产生悲伤的情绪。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要引导学生准确翻译比喻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译:(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3探究质疑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这一段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第3、4自然段作者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3段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物悲则己悲;第4自然段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喜而己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抒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三)布置作业背诵2、3、4、5段。(四)随堂抽测题1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 )( )。A前人之述备矣 无所不备 B樯倾楫摧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莫道弦歌愁远谪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朝晖夕阴 (2)南极潇湘 (3)迁客骚人 (4)去国怀乡 3句子翻译(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用原文填空: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随堂抽测题参考答案1BC 2(1)日光 (2)尽 (3)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4)京城 3(1)(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无边无际。 (2)沙洲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 4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第三课时(一)积累知识检查背诵。(二)研习课文自由阅读5自然段,然后作答(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疏通文意,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心思) 或异二者之为。(表现)不以物喜。(因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朝廷)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归依)2翻译下面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他们)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的心情好坏或乐或悲。(这句是互文,应结合有关知识讲解,使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更透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庙堂”、“江湖”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这句应提醒学生注意宾语前置的现象。)3探究质疑(先小组讨论解答,如果仍有疑问提交到班上解决)(1)“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以物喜,以己悲。(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指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进”是“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讨论并归纳】可就其在文中、在作者政治理想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等多方面的意义进行研讨,使学生明白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仁爱思想的发展,意思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4)概括中心。【讨论并归纳】本文以作“岳阳楼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5)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6)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讨论并归纳】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双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4总结全文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四)随堂抽测题1请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并选出意思相同的两项( )( )。A一碧万顷 而或长烟一空 B予观夫巴陵胜状 走马观花C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D横无际涯 天涯若比邻2名句默写。突出表现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3翻译。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5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宋欧阳修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年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注】昏怠:昏沉困倦。辄:往往,每。沃:浇,这里当“洗”讲。啖:吃。谗:说人坏话。(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夜昏怠( ) 辄以水沃面( )(2) 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标出来。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3) 翻译下列句子。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先天下之忧而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传统到未来-AR在办公及教育领域的变革性影响分析
- 医疗技术发展对教育政策的影响分析
- 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 教育技术助力教师应对教学挑战
- 商业教育中的数据隐私保护实践
- 创新引领未来中医教育的变革之路
- 抖音商户直播样品质量抽检制度
- 质量培训课件事例
- 八大城市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绿色物流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政策在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SY-T 5037-2023 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无人机反制系统方案
- 猜歌名教学讲解课件
- 中医护理(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
- 2023年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街招聘两名专职统计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预制箱梁施工监理重点检查内容标准版
- 软件项目投标技术标书
-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样表)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顽皮的小雨滴》含反思
- NY/T 455-2001胡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