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实验材料.docx_第1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材料.docx_第2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材料.docx_第3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材料.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实验材料三年级上册3、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1)能不能站起来?方法:一人双脚着地,端坐在凳子上,另一人用食指顶住他的额头,防止他身体向前倾斜。无法站起来。人坐着的时候,重心在脊柱下方。如果起立重心必须移到小腿上,在头(或上身)不能前倾的情况下(使重心前移),是没有办法起来的。二、(2)吹蜡烛实验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 实验过程: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同隔着瓶子吹蜡烛)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 实验分析: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实验结论: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不容易吹灭;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将很容易被吹灭。三、(3)双管吸饮料口含两根吸管,一根插入饮料瓶,另一根露在瓶外,能否喝到饮料。 结果:不能,口腔和饮料瓶内不能形成较大的气压差。(但也不是绝对,比如急速吸气。)四、6、哪杯水热实验材料:烧杯、温度计、不同温度的水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 不要接触容器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数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五、7、水温的变化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细线、秒表、热水。实验过程: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2、倒入约80摄氏度的半烧杯热水,并调节烧杯和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热水中,不要接触杯壁和杯底。3、读出最高温度,并以此时作为计时开始,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15-20分钟。实验结论:热水的变化规律: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降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 。注意:0分钟的温度应该是液柱在最高点的数据,也就是液柱刚要回落时的温度。六、8、哪杯水多使用量筒应注意的事项:(1)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3)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时行(必要时使用胶头滴管)。 (4)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相切。若仰视,造成读数偏小,所量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反之。(5)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七、11、有趣的浮沉现象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和尺子(测力计),水槽。实验过程:1、把钩码放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皮筋的长度。(或直接使用测力计)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皮筋的长度。3、比较两次的皮筋的长度。实验现象:放入水时皮筋变短。实验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仍然受到水的浮力。13、水面的秘密八、证明水有表面张力的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水、广口瓶、滴管、曲别针、抹布、托盘 。实验过程:1.将广口瓶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注意:最后放入的曲别针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方法二:实验材料:水、玻璃杯、滴管。实验过程:1.将玻璃杯装满水。2.用滴管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慢慢滴水,仔细观察水表面的变化。3.一直滴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滴入水滴的数量。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方法三:实验材料:硬币、叉子、水槽。实验过程:1.将硬币放到叉子上。2.小心地把拖着硬币的叉子慢慢放到水的表面,然后稍向下移动叉子,并慢慢移出。3.认真观察硬币周围水的样子。实验现象:硬币浮在水面。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14、水往高处走九、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一条毛巾、水槽。实验过程:1.在水槽里倒上三分之二的水。2.将毛巾搭在水槽边上,一端浸入水中,一端在水槽外,仔细观察毛巾的变化。实验现象:水慢慢沿毛巾向上爬升,并越过水槽上沿,从另一端滴下。实验结论:水能沿着像毛巾这样有缝隙的材料往上升。方法二:实验材料:两块约20厘米长的长方形透明玻璃片,一个曲别针,一对橡皮筋。实验过程:1.将两块玻璃片合拢用一对橡皮筋分别从两端套住,并用曲别针将一侧的两块玻璃片隔开。2.然后将它的一端浸在水中,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水慢慢沿两玻璃之间的缝隙向上爬升,靠近曲别针一侧空隙大,水上升很低;靠近并拢一侧空隙小,水上升很高。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玻璃片缝隙往上爬。方法三:实验材料: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的玻璃棒、各种吸管、纸片等。实验过程: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2.将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哪些材料可以让水往上爬,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材料向上爬。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20、空气在哪里十、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材料:水槽(内装水,水面能没过杯子)、1个玻璃杯、几张干燥的废纸、1块毛巾。实验过程:1.取一个杯子,将纸团成一团,放入杯子底部,塞紧。2.将杯子口部向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杯底。引导学生猜想:有没有水进入杯中?纸有没有湿?3.将杯子从水中竖直提出来,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将纸从杯中取出,让学生观察。发现:纸并没有湿。提出问题:“为什么纸没有湿?说明了什么?”4.再次将有干燥纸团的杯子竖直放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直到水进入杯子,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有气泡冒出。5.将杯子提出水面,取出纸团观察。发现:纸湿了。引导学生思考“这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只有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水才能进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十一、让空气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实验材料:水适量、透明玻璃杯2个。实验过程:1.将一个杯子装满水,另一个杯子空着(里面已充满空气)。2.将空杯子倒立扣在有水杯子的上面,使2个杯子口口相对(为了保证实验的严密性,还可以在杯口相接处,用透明胶封闭)。3.将2个杯子一体地旋转180度,使原来的两个杯子的位置颠倒过来。实验结论: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注意:两个杯子的位置上下颠倒时,动作要快,不能让水从杯口缝隙处流出。十二、21、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蜡烛、去掉底的塑料瓶、培养皿、红色水、火柴等。实验过程:1.在三个培养皿内分别粘好三支一样长的蜡烛,倒入同样多的红色的(为了看得更清楚),并分别点燃蜡烛。2.把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瓶上拧紧瓶盖)分别同时照到两只燃烧着的蜡烛上,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用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用大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那支蜡烛没有熄灭。蜡烛熄灭后,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实验结论:燃烧只消耗了一部分空气,瓶内还有空气(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