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严冷.doc_第1页
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严冷.doc_第2页
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严冷.doc_第3页
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严冷.doc_第4页
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严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学刊 2009.07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 严冷 冯晓霞摘 要美国关于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投入有着很高的回报率,并且能够放大其他阶段教育投入的收益。我国学前教育投入的不足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排斥、收益延迟性导致的“决策延迟”等经济学原因。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学前教育,我国必须对现有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研究体制,调查学前教育的长期效果和投入收益,以鼓励各方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并且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重在缩小地域、城乡差距;建立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关键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人力资本中图分类号 G619.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 4808 (2009) 07- 0010- 04正在制订中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方面的花费,就其实体形态而言,是活的人体所拥划纲要 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纲要,它的制订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民族兴旺、人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 纲济行为主体带来利润收益。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要 制订的过程中,学前教育的发展被列为重要问人口质量,因此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入的主要部题之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已分。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入,可能许多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过去,在谈论学前教育的重人都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的要性时,人们总是习惯于讨论它对人的大脑发育以无非是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认知技能、人际交及入学准备的促进作用,而今天已经有许多人开始往技能、艺术技能和运动技能。这些基本技能和劳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学前教育。2002 年美国经济动者创造财富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无法相提并论,也发展委员会在分析美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政策后发表没有直接联系。然而,美国的教育经济学家在调查研究报告 全体儿童的学前教育,呼吁联邦政府学前教育对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后发现:优质的学和州政府改革现有的学前教育政策,建立起强有力前教育是最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手段之一,不仅对幼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的义务。其理由儿及其家庭有利,更具有社会经济价值,因为它既是: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健康、社会性、情感和认能为社会创造高质量的劳动力,提高就业率,增加知等领域的长期发展,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高回报的国家的财政收入,还有利于降低犯罪率和改善公民人力资本投入,而不是消费。基于对这一观点的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节约公共行政、司法、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明确表示要“大力投资幼儿医疗和福利开支,是一种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教育”。他提出的两项教育主张之一就是实施“0 岁(一) 证明学前教育经济效益的教育实验研究至 5 岁教育计划”。按照这一计划,联邦政府将每年美国关于学前教育作用的追踪研究数目很多,拨款 100 亿美元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以使每个儿例如 1981 年门罗 (Monroe,E). 和麦克唐纳 (Mc-童在幼年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都能做好入学前的Donald, M). 的开端计划研究 、 1982 年格雷充分准备。回顾除美国以外其他 OECD 成员国近年(Gray, S). 等人的早期训练研究、1988 年伽博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增加和(Garber, H). 的密尔沃基项目、2000 年拉米学前教育普及率的上升都与政策制订者逐渐认识到学(Ramey,C). 等人的初学者方案研究、2001 年雷诺前教育作为一种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相关。兹 (Reynolds,A). 等人的芝加哥亲子中心研究和一、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2006 年萨尔哈特 (Schweinhart,L). 等人的高瞻佩里幼儿园研究等,其中芝加哥亲子中心研究和高瞻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佩里幼儿园研究最具代表性。芝加哥亲子中心研究严冷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北京100037);冯晓霞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5)。 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舍贝尔茨和贝克 20 世纪 60 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 10 -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使用半实验设计的方式从教育补救服务、儿童福利花费、司法费用和儿童终生的收入水平四方面考察了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的影响。其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学前教育的收益远远超过投入,在考虑通胀因素的情况下,对亲子中心每投入 1 美元 1518 年后所获得的收益是 7.14 美元,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 3.29 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 3.85 美元;并且社会收益全部来源于政府行政、司法开支的减少。1 高瞻佩里幼儿园研究使用真实验设计的方式从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五个维度考察了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的长期效果。该研究发现,优质的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早期的认知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他们成年后的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减少、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均有积极影响,让幼儿终生受益。其成本收益分析显示:在考虑通胀因素的情况下,对贫困幼儿 1 美元的学前教育投入在他们 40 岁时可获得17.07 美元的回报,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 4.17 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 12.9 美元;并且社会收益的 88%来源于犯罪率的降低。2(二) 关于学前教育的人力资本研究200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Heckman,J). 通过分析芝加哥亲子中心、高瞻佩里幼儿园等研究,对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入做了专门、深入的论述,3- 4 提出了以下观点。1.学前教育是最值得投入的教育领域赫克曼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幼儿时期对一个人投入 1 美元所产生的回报将比幼儿期之后投入同样金额所产生的回报大得多 (见图 1)。也就是说,教育投入的回报率与教育者年龄成反比关系。他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年幼的儿童有更长的时间去产生收益;其次,低水平技能能够促进高水平技能的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时期的投入会形成一种长期的“累积效应”,它所带来的早期发展的结果不仅仅使人在起跑的第一步处于优势地位,更会作为一种内在因素影响后续阶段学习的选择性和吸纳性,形成一种持续滚雪球式的发展。另外,赫克曼还发现,在对所有教育阶段的投入当中,只有对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的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超过了机会成本,这就更说明了学前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的教育领域,因为对它的投入所产生的收益甚至超过了对其他非教育领域(例如生产领域) 投入可能产生的收益。2.最佳的投入模式是对年龄越小的儿童投入越多的资金,家庭无力投入时政府应介入赫克曼认为一些长期的影响因素,如家长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远比家庭的收入水平更能决定孩子是否能进入高校学习以及更能促进孩子社会依恋的发展,这些长期的影响因素在孩子童年和少年时代沉淀、累积促进着孩子认知、价值观和社会技能的发展,进而解释他们后来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差距。在分析许多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证据后,他进一步指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儿童不同人生阶段的教育投入对其不同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某一阶段技能的获得不仅影响其在该阶段的总体能力,更影响其下一阶段的成长和学习;当儿童错过学习某一特定技能或发展某一特定能力的机会时,要想补救将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在上述理念的基础上,赫克曼建议:教育投入必须从幼年便开始,最佳的投入模式应当是“对年龄越小的儿童投入越多的资金,并且不断追加投入”,并且如果家庭无法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政府则应该及早介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下一阶段教育投入回报率的消极影响,从而获得最好的人力资本投入效益。二、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经济学分析美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学前教育投入有着更高的回报率,并且能够放大其他阶段教育投入的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投入的目的在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一种理性的投入模式应当是:回报越高的领域,投入就应该越大。按照赫克曼“教育投入的回报率与教育者年龄成反比关系”的研究结论,最佳的投入模式应当是对年龄越小的受教育者投入越多的教育- 11 -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经费。那么我国教育投入的状况如何呢?查阅我国国家统计局 2007 年的统计年鉴 (2005 年数据)我们发现:首先,我国家庭对子女各教育阶段的投入和子女的年龄基本成正比,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微乎其微,仅占家庭总教育投入的 1%左右;其次,政府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也与受教育者的年龄成正比,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学前教育获得的投入甚微,仅为总财政教育投入的 1.27%。根据经济学规律,我国家庭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均存在非理性的地方:学前教育投入的份额相对其回报率严重不足。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的经济行为有时会遵循一些有悖于理性经济学运算规律的潜在的心理运算规则,这些规则往往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决策,使之违背最简单的经济法则。我们认为,学前教育投入的不足可以运用以下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一) 不确定排斥 (Ambiguity Aversion 或 Uncer-tainty Aversion)根据芝加哥亲子中心研究和高瞻佩里幼儿园研究的结果,学前教育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部分来自于犯罪率的降低,而犯罪率的降低又主要由受教育者非认知领域的发展所决定,而这种非认知领域的发展是最不易观测的。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学前教育的投入收益容易让人产生模糊感,不确定感。根据美国著名行为经济学家特沃斯基 (Tver-sky,A). 关于“不确定排斥”理论,人们对主观或含糊的不确定性的排斥程度要超过对客观不确定性的排斥。例如:希斯 (Heath,C). 和特沃斯基发现,人们排斥模糊的程度与他们对不确定性的主观概率的估计能力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对某事件的估计能力越缺乏,对这件事情的排斥程度就越大。5 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学前教育投入,我们可以推断:因为学前教育投入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所以家庭和政府容易对它产生排斥,从而缺乏对它投入的兴趣,最后导致学前教育投入不足。(二) 收益延迟性导致的“决策延迟” (Procrasti-nation in Decision)此外,从关于学前教育作用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的投资收益需要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才能发现,这种收益的延迟性限制了教育投入者的投入热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劳夫 (Akerlof,G). 2001 年指出,较近期的利益和成本相对于较远期的利益和成本具有鲜明性,因此人们对鲜明而具体的事件往往更加重视,因此产生“决策延迟”的经济行为。6这种认知的局限性出现在对教育投入收益的分析上时体现为:人们会把某人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归功于其最近毕业的名牌大学,而不会想到孩子学前所受的良好教育对其今天成就的影响。这种近期发生的教育事件显得比远期的教育事件更加鲜明和具体,因此家庭和政府会更加重视近期发生的大学教育的作用,而忽视远期发生的学前教育的作用,从而导致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决策延迟,最终造成学前教育投入的不足。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正外部效益”来解释家庭对学前教育投入的不足。7正外部效益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给别的主体带来了可以无偿得到的收益。高瞻佩里幼儿园和芝加哥亲子中心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学前教育给公众和政府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给幼儿及其家庭带来的收益,因此对于幼儿家庭而言,学前教育便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益的投入领域。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在存在正外部效益的领域,必然会投入不足,投入水平一定小于社会最优的投入水平,因为通常当事人只会根据自身的收益来确定投入水平。所以,即便是家庭已经认识到学前教育所能带来的全部收益,也只会根据自己的那部分收益决定投入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按照高瞻佩里幼儿园的成本收益分析结果1 美元投入所产生的 17.07 美元收益中只有 4.17 美元(也就是四分之一左右) 是私人收益来计算,在每一美元的学前教育投入当中,家庭只会愿意承担大约 24 美分。三、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作为经济意义上回报率最高的教育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无论从民间还是从政府方面获得的投入都是最少的,并且在有限的投入当中还存在着分配不公和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学前教育,我国必须对现有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进行改革。(一)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研究体制,调查学前教育的长期效果和投入收益,鼓励各方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人们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忽视很大程度上是由学前教育投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延迟性造成的,所以呼吁人们重视学前教育投入的同时,调查学前教育投入所能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必要的。20 世纪 90 年代- 12 -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中,美、英、法、德等十多个国家就已或多或少地追踪过学前教育对本国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8而我国关于学前教育的长效研究尚属空白,也就是说学前教育对于中国样本的影响尚不清楚。长效研究通常费时、费力,不仅需要大量的经费,还需要众多人员的参与,凭借个人力量难以实现。因此政府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研究体制,提供充足经费,通过行政力量的介入支持科研人员对我国学前教育的长期效果进行追踪和成本收益分析,让家庭、社会和政策制订者们都清楚认识学前教育对儿童终生发展的影响,摒弃只顾眼前、忽视未来的非理性教育投入模式。(二) 政府应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行为经济学研究以人类的情绪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主张人的情绪和认知会影响他们的经济行为。与组织相比,个人更易出现情绪化的特点,并且由于所掌握信息有限,认知方式也更易受到局限,从而更可能出现违背理性经济学运算规律的非理性经济行为,并且非理性的经济行为一旦出现,较难发生转变。所以完全期望幼儿家长提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不足固然也可以使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但是对于作为国家组织的政府而言,教育投入更应当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尤其是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一种可以带来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的时候。另外,抛开这种情绪和认知的局限,即便家长认识到了学前教育投入的全部收益,基于学前教育的正外部效益,幼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必然存在不足。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掌握着最先进教育信息的政府在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一种可以带来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后,应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三) 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重在缩小地域、城乡差距我国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受收入因素的影响,地域、城乡差异很大。由于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微薄,公办幼儿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因此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也具有显著的地域和城乡差异。这种投入的不均衡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目前我国大约有 60%的 0- 6 岁儿童生活在农村,由于家庭教育环境不佳,幼儿园教育对这些儿童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干预手段,相对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城市幼儿,幼儿园教育更能改变农村儿童的命运。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社会如果要消除经济收入引起的教育和技能水平的差距,就必须从幼儿做起,不能指望日后的学费政策或职业培训来弥补幼年的不足。所以,我国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应该首先考虑缩小地域、城乡之间学前教育机会和学前教育质量的差距,适当向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倾斜。(四) 学前教育需要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财政投入模式赫克曼的另一项研究特别探讨了中国人力资本投入的情况。他提出:中国要持续发展经济,就必须向贫困地区配置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一个中央的教育经费政策将有利于政府资金在各地区及城镇、农村的平均配置。9 与义务教育相比,学前教育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更为严重。因此,我国学前教育的均衡、稳定发展尤其需要一种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财政投入为辅的投入模式,以缩小学前教育城乡、地域差距。实际上,这种以中央财政为主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在美国早已出现,2001 年美国各级政府对 0- 5 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投入共为 200- 275 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大约承担了 60%,州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 40%。这一模式与美国各级政府对中小学的投入模式形成极大的反差,因为在各级政府对中小学的投入当中,州和地方政府的投入约占 93%,而联邦政府的投入只占 7%。10本文系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农村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可行性研究” (项目编号:ACA06055) 的研究成果参 考 文 献1 REYNOLDS A,TEMPLE J,Robertson D,Mann E. Age 21 cost -benefit analysis of the Title I Chicago Child -Parent Center Program:Executive summary EB/OL(.2001-06-21)2008-01-25.http://cls/cbaex ecsum4.html.2SCHWEINHART L . The High/Scope Perry Pres chool study through age 40:Summary,conclusionsand frequently askedquestions EB/OL(.2006 -03 -22)2009 -05 -05.http://documents/perry40.pdf.3 HECKMAN J. Policies to foster human capitalJ.Research in Economics,2000,54(3):3-56.4 CARNEIRO P,HECKMAN J. Human capital polic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9495EB/OL.(2003 -02 -05)2008 -03 -03.http://papers/ w9495.pdf?new_window=1.(下转第 26 页)- 13 -中小学校长的自我修炼校,之所以创造出特色往往与名校长的“创造性决策”有关。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分析,校长必须不断地培养和增强创造性决策能力。五、校长自我修炼的若干技术(一) 撰写个人日记撰写个人日记是校长自我修炼的有效工具。校长坚持撰写个人日记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好处。第一,将自我成长和学校管理中的关键事件记录下来,有利于校长汲取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实践证明,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个人对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往往会对个体发展产生深远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第二,记日记是校长溯源回顾、反省往事的有效途径。由于校长工作高度的复杂性和全面性,反思应该成为每一个校长的日常习惯。记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定期反思的方法。第三,坚持撰写个人日记有助于记忆力、意志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对于事务繁重的校长来讲,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坚持记日记不太容易,这一看似简单的活动需要校长具备强烈的自律意识和意志努力。作为校长,如能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悟和思考,经常性地为刊物撰稿,既可以将自己的心得和收获与大家共享,又可以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增强进一步修炼的动力和乐趣。在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长通过刊物展示他们的办学智慧,有效地扩大了学校影响,提升了学校品牌,促进了学校及自身的发展。(四) 培训和教育他人培训和教育他人既是校长应有的职责,也是校长用于自我修炼的良好方法。作为一名管理者,校长经常要对其麾下的教职员工进行指挥、沟通、说服和辅导。其实,校长也可以尝试到当地的教师进修学院或其他兄弟学校作一些讲座和访谈工作。在教育和培训他人的过程中,校长通过与他人进行讨论甚至争执,既可以和同道分享办学的智慧与成功的愉悦,又可以从他人的言论和实践中获得启迪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实践表明,培训和教育他人能有效地促进校长深刻总结办学经验,反思学校管理得失,进一步廓清办学思想。校长应尽可能多地运用这一手段以提高自身能力和修养。参 考 文 献(二) 加入学会和专业团体加入某种形式的学会、专业团体(比如中小学管理学会等) 是校长促进自我修炼的极好途径。加入专业学会和团体能够使自己很快地进入到某一专业领域中来,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结交一些学术前辈或同行,分享他们的经验,参加他们所主持的一些研究课题,获得有用的信息和观点。(三) 为刊物撰稿与阅读相比,写作是更为深刻、有效的学习。1 张志宏.现代培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5.2 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