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亭三中 语文 学科导学案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王新明 授课人 王新明 授课时间 课 题最后一课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材料,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情感目标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国语言的主题。三点提醒重 点1、小说的文体常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难 点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易错易混点辨析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及分析其作用。结构与流程过 程 与 方 法学生课前准备自主预习反馈预习成果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探究思考,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悟主题再读课文,从局部探究思考,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课堂小结(学生纠错反思)学生课前准备:小说常识 小说:是以塑造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具体的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 , , 。 人物描写: 、 、 、 、 。故事情节: 、 、 、 。环境: 和 。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 外貌/肖像描写(容貌、衣饰、神态等)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教学过程1、 自主预习,反馈预习成果方法: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文章中重点字词,查字典正音、释义。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思考: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 反馈预习成果: 1、都德(18401897), 国 家。1868年出版长篇 (文体) ,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 ”的声誉。 ( 法 小说家 自传体小说 小东西 “著名小说家” ) 2、给黑体字注音 踱来踱去( ) 诧异( ) 懊悔( ) 惩罚( ) 皱( ) 祈祷( ) 郝叟( )( ) 宛转( ) 哽咽( ) 捂( ) 赚( ) 钥( )匙( ) 3、释词 征发: 祈祷: 思量: 诧异: 喧闹: 惨白: 4、初步感知文意 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 “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 二、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探究思考,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悟主题: 1、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可以分为四部分,你能理清课文的情节吗?不妨试试 2、体会小说主题 三、再读课文,从局部探究思考,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1、研讨: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填写表格。平时今天气氛学生老师 2、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初识小弗郞士,他是一个_的孩子。 (2)课堂上的小弗郎士是一个_的孩子。 (3)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是如何来刻画的。 3、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划出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独具慧眼,我的独特发现,培养新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学生纠错反思)纠错 反思 华亭三中 语文 学科导学预案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王新明 授课人 王新明 授课时间 课 题中国石拱桥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能力目标 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把握说明顺序,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 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情,从一个家庭的不幸了解当时社会阴冷、灰暗的世态。结构与流程过 程 与 方 法教学设想激趣导入诱发兴趣 自主预习反馈预习成果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把握说明顺序,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划分段落层次,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 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 讨论课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 -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3)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4)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华亭三中 语文 学科导学预案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王新明 授课人 王新明 授课时间 课 题 背影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能力目标 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把握说明顺序,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 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情,从一个家庭的不幸了解当时社会阴冷、灰暗的世态。结构与流程过 程 与 方 法教学设想再读课文 理解文意精读全文讨论提高 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拓展延伸当堂检测教学设想:1.“背影”作为全文线索,在文中多次写到,尤以在记述父亲为买橘子而过铁道那个场面时的描写为最详它的描写特点与感人力量,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车站送别场面前的文字,即课文第二、三、四节在全文中的地位与对表达父子之情所起的作用,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2.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阅读、讨论、研究,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的推进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及各个步骤间的有机联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新课: 1, 明确本文的主题:父爱。 2, 表现父爱的几件事情。 3, 特定的环境:祸不单行,家境衰败;父子惜别。背影 朱自清背 影思父子情深绘别念二、学生再自读课文,思考:1、文章是怎样紧扣“背影”来写,使内容和题目互相照应?(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背影”既是全文的写作线索,又是文章题旨集中反映。“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一写“背影”,回念旧事,直抒胸臆,落笔点题;二写“背影”亲子之爱,情真意深,笔触主题;三写“背影”离情别绪,催人泪下,加深印象;四写“背影”追忆往事,寄托思念,首尾呼应。2、 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应该是第二次,即文章的第六自然段。) 抓住第六自然段,让学生反复朗读,目的在于仔细体会文句中所饱含的深厚感情。朗读的方式以单个学生朗读为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最好。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加以指导。朗读训练最好相对集中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几句。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父亲”爬月台时运用几个动词所包含的感情。 这几个动词是:“攀”、“缩”、“倾”。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要求学生把文章的这几句齐读一遍。要求学生背诵这几句。 三、精读全文讨论: 1、本文的主题是“父爱”,找出文中表现父亲爱我的具体事件?(提示:或者是一件事,或者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话)。 A对我的安慰:“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终于决定送我去浦口车站。 C,和脚夫讲价。 D,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照应。 E,买橘子 F,要求我写信,并写信给我。 2、“既然本文是通过描写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的情景,特别是通过描写背影来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写祖母死了、父亲失业了、家中光景惨淡、父子一起到南京等情况,特意在文中安排进第二、三、四节呢?”明确:第二、三、四节交代父子当时所处的悲凉的环境,提供能够动人心弦的特定情境,为描写“背影”作好铺垫,显现父子在车站依依惜别的哀愁氛围。 3、家境惨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伤不伤心?而此时的父亲却来安慰我这能看出父亲怎样的情怀? 总结:更能够看出父亲心胸的宽阔,父亲情怀的高尚。 4、作者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又说“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聪明”的含义是什么?这两句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理解:这里两个“聪明”都是糊涂的意思(反语),这是针对: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迂;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完全能料理自己,父亲大可不必过分小心。表现了“我”对自己那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5、教师提问:“写父亲在送子上车的过程中,前后只说了四句话。我们应怎样来理解这四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呢?”并引导学生讨论。(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理解: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句话反映出了他的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动,深切地体现出了他对儿子的关怀。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买几个橘子去”,他怕买橘子回来找不到儿子,又怕车上东西丢失,于是又象关照小孩那样,向儿子叮咛了一声:“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从这句话可看到这位慈父对于儿子的照顾是多么周到、多么细心!(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他放心。这一句话所表现的是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这样的真挚而深切的期待!(5.) “进去吧,里边没人。”依依惜别,不胜留恋,多希望再看上儿子一眼呵!可是又想到“里边没人”而有东西,也担心儿子在车外久立受寒,所以还是叫儿子“进去吧”。从这句话同样可看到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拳拳之意、殷殷之情。 6、“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时,两次流下眼泪,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我”流泪后,为什么怕父亲看见?理解:“我”两次流泪是被父亲的爱子深情感动了。流泪后,怕父亲看见,是担心惹父亲伤心。表现我对父亲的怜爱之情。也怕别人看见”: 怕别人见了难为情。 7、 论“我”眼泪的原因 疏导:找出文中“我”爱父亲的文字。 理解父亲,疼爱父亲。背影的感人。 8、儿子总共流了几次泪,为什么流泪?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感动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感伤之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四、归纳写作特点。1. 外貌细节描写。 2. 语言细节描写。3. 动作细节描写。4. 心理细节描五、组织练习与布置课外作文:(一)让学生听写下列词语:“狼藉”,“惨淡”,“勾留”,“祸不单行”,“蹒跚”,“颓唐”,“晶莹”,“东奔西走”(指定一个学生听写在黑板上,如有误,即订正)。(二)要求学生用其中“狼藉”、“颓唐”、“晶莹”分别造句(指定一个学生在黑板上造句,并让大家评论,如有误,即订正);其余五个词语造句要求学生课外去作。(三)布置学生课外写一篇以人物形象的某一个特征(如“眼睛”、“双手”、“脚步”)为题目和线索的作文,要求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具体地描写出有关事件与场景,真切地表达出对某个人物的感情。 中国石拱桥渠县第三中学 向 超教学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把握说明顺序,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划分段落层次,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 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 讨论课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 -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3)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4)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总结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归纳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NFEAF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 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 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归纳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4)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5)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6)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2. 学习9、10自然段: (1)概括这段内容: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 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3)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3. 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图片显示: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B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修饰语: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4. 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NFEAF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和排比的手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7)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5.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课堂练习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竹 子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3)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_。(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2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3选四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明确:(1)说明对象是竹子。(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3)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4)“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准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四、开放性探究1比较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甲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沈阳市高中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贵州天柱县第二季度(第一次)招聘8个全日制城镇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医技、行政后勤岗位编外人员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智能家居网络信息安全守秘承诺书7篇范文
- 2025广东南粤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连云港市赣榆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硕士招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北京邮电大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招聘1人(人才派遣)(重发)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模板及培训需求分析
- 2025江西职业技术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5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军品价格管理办法》
- 2025年会计师事务所招聘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餐饮门迎培训课件
- 医院培训鼠疫课件模板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心力衰竭的全程管理
- DB4201∕T 630.1-2020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第1部分: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
- 学生文明上网班会课件
- 叮当快药大健康生态圈战略解析
- 数学评比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