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颂【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黄河形象,理解诗歌内容。2.品析经典句段,全面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涵。 3.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学情分析】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00后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的伤痛,“少年不识愁滋味”,保家卫国的激情要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也有一定难度。但是,青春年少的他们又不缺乏激情,所以,让他们的激情燃烧起来,关乎全局,成为关键。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相信通过多种手段的激发,学生的心灵终会被打动,学习的效果也自然会好。【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感受黄河形象,理解诗歌内容。 2.品析经典句段,全面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学生吟诵“黄河”有关诗句,调动知识储备,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等)今天,让我们吟诵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来共同感受诗人为我们展现的黄河形象吧。二、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在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2作品介绍: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3背景知识: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三、读诗歌,悟形象 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颂歌,下面我们一起听读黄河的颂歌。1.播放黄河颂视频朗读,让学生感受黄河,并谈谈黄河形象。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我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惊涛澎湃、勇往直前等 2.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激昂、雄健、悲壮)3.学生朗诵课文一遍,正音。澎湃(pngpi)高山之巅(din)狂澜(ln)哺育(b)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加深理解。注意:读音、语调、语气等。 四、品诗歌,探精神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颂)2.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总领全文,应该是哪个字?(望)3.认真诵读歌词,看看“颂黄河”之前蓄势阶段领起哪些内容,从哪几个角度对黄河进行了描写。提示:(这个问题学生们概括描写角度估计有点难度。)“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成分,又有雄奇的想象,选择不同的立足点,对黄河全方位进行了描写: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纵向描写黄河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子问题:A.“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提示:不好。因为“望”字从“黄河滚滚”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给人震撼。而“看”字仅仅是指单纯地用眼睛看,情感远不如望字好。B.“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改成“分”行不行?为什么?提示:不行。“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劈”字雄健有力,写出了黄河波涛滚滚,不屈东流,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用“分”就不能表达这种意境。4.找出“颂黄河”环节的明显标志。默读第二节,思考: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提示:标志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分为三个层次: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子问题:A.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提示:“啊!黄河!”的反复出现,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起到了加强结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B.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提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喻为“摇篮”。把黄河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是可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6.梳理这首诗的结构。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五、配乐朗读(配乐黄河钢琴协奏曲,播放黄河视频),在画面、乐曲声中,进一步感受黄河勇往直前的气魄、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六、结语过去,黄河母亲激励着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部工作总结汇报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市名校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包头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英语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范本:子女监护权变更补充条款
-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出让与投资合作协议
- 美妆行业业务员聘用协议及产品推广服务合同
- 双方协议离婚子女抚养费用及监护权分配详细合同范本
- 导乐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ETL开发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文档
- 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押题试卷
- 2025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答案
- 2025年通信技术认证考试-应急通信认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自贡市富顺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环评报告
- 2025年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习题一(参考答案)
- 2025年法院遴选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利彩票管理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