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doc_第1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doc_第2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doc_第3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doc_第4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测试题命题人:侯桂宏 2014-2-27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1)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激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3分) (3)“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一句中既写到“悲”又提及“笑”,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1、(1)“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1分),交代诗人的处境。这两句写出诗人长夜枯坐,举目无亲的孤独(1分),这样写更能鲜明突出诗人除夕之夜的凄苦、寂寞之情。(1分)(2)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1分)。其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感、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2分)(3)不矛盾(1分)。前事可悲,今复可笑(1分)。诗人“悲”的是往事不堪回首,而这“笑”字包含着对自我的嘲笑,也包含着对现实无奈的苦笑(1分),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慨不平。这一“悲”一“笑”极为伤感。(1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西塍废圃(宋)周密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2)诗的一、二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4分)_(3)有人说,这首诗用词浅近清新,意境妙合自然,虽为“废圃”,却“废”而不冷。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_2(1)表达了作者对宁静(1分)、和谐、自然生活(1分)的喜爱之情。(2)分别从听觉、视觉与嗅觉描绘景色。听觉:蟋蟀、蝉儿的鸣叫;视觉:玉簪花凋落一地;嗅觉:落花的阵阵香味。(2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动态的鸣蝉、蟋蟀,静态的玉簪花、夕阳。突出表现了废圃的幽静。(2分)(3)蟋蟀、蝉儿虽鸣叫于秋日,叫声宛转悠扬,充满生机(1分);玉簪花儿虽已零落,却仍能散发阵阵香气,清新怡人(1分);野塘中虽只有秋荷,但“留与游鱼盖夕阳”又让其充满了温情,夕阳的一抹红色,也给整幅画面笼罩了一层暖色(“温情”或“暖色”,意对即得1分):可见,虽是“废圃”,但“废而不冷”。(1分)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注: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南方。(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2)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3.(1) “听”字总领全诗,这首诗着力表达的正是诗人听筝的感受;(2分)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奠定了全诗悲怨的情感基调。(2分。)(2)颔联借用比喻,以春风、杨柳、花鸟形象地渲染了筝声中的所流露出的伤春惜别之情;颈联展开想象,连连发问,通过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等意象,也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孤单寂寞的思念之情;尾联将笔触指向听者(“我”)的内心,写筝弦与自己心弦同声相应,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愁绪早已渗透到自己听筝的审美体验中,使筝声所蕴含的“悲怨”之情更为强烈。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南宋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诗歌颈联除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2)诗歌题为春日。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两种情感。(4分)4、(1)颈联运用拟人手法(2分),以“逆(迎接)”“私(偏爱)”两个动词,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人的热情亲昵之状(2分),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2)两种情感:一是伤春之情。作者直言“韶光”匆匆,直写“落花”随“风”,感叹春光流逝。(2分)二是忧国之情。作者借感叹“落花”之春,“韶光”已逝,隐喻南宋风雨飘摇,运势不再,暗中表达忧国之痛。(2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王清惠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 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 晓辗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注:王清惠,宫中昭仪(女官)。南宋灭亡后,作俘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遂在驿站墙壁上题写本词。太液,原皇宫太液池。姮娥,即嫦娥。(1) 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哪个词语可看作“旧时颜色”的具体描绘?(3分)(2)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句,除了化用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外,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分析。(3分)(3)“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句的思想情感与上文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4分)5(1)曾记得(1分),忽一声。(1分)晕潮莲脸(1分)。(2)借代,以“鼙鼓”代指元军(1分);夸张,以“忽一声”便招致“繁华歇”的可悲结局,凸显南宋灭亡的迅速。夸张,“揭天”似乎是把天这个盖子都要掀开了,渲染元军的浩大声势,(1分)双关,“繁华歇”表面上是指太液池中的荷花凋谢,实际上指繁华生活、逸乐时代的结束。(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需有分析,只答出修辞手法,不作分析不给分。(3)由(上片的)今昔巨变的悲慨与无奈,(1分)(下片前半部分)国破家亡的愤懑与控诉,阶下囚的悲怆与无助,(1分)转而想到追随月里嫦娥,去过同圆缺、共患难的生活(1分),以出世而去过清静寂寞的生活,作为对命运的最后抗争。(1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游终南山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1) 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3分)(2)(3) 请找出“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用得好的两字,并赏析。(4分)(4)(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6、(1)气势宏大(1分),高耸(1分),幽深(1分)。(2)“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1分);“拂”字化无形为有形(1分),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1分)。(3)(3分)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1分),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1分),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1分)。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韩愈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戎旆暂停辞社树,里门先下敬乡人。 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自笑平生夸胆气,不离文字鬓毛新。注 胡十二:胡证,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元和八年,振武军守将杨尊宪叛乱,赶走了节度使李进贤。元和九年,党项又侵扰该地区,朝廷派遣胡证为单于大都护、御史大夫及振武军节度使去镇守该地。蹀:行走。金珂:马饰。(1)这首诗塑造了胡十二什么样的形象?(2分)(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7.(1)塑造了胡十二文武兼备、体恤百姓的仁义之士的形象。(2)既颂扬了他重乡情、敬乡人的深情厚意,又祝愿他能够安定边塞、为国建功立业。虚实结合(“戎旆家山晓”为实写,“远蹀金珂塞草春”为虚写)。(3)首联:侧面描写。以朝廷所有臣僚的羡慕,烘托出胡十二的功勋卓著。颔联和颈联:正面描写。通过胡十二带兵路过家乡、辞别乡里的场面描写,表现出他不仅重“国之大义”,而且也重“同乡之情”。尾联:侧面描写。以自己的舞文弄墨、年华虚度,烘托胡十二的驰骋疆场、功成名就。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释:谭用之:唐末五代时人。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1)这首诗第一句“湘上阴云锁梦魂”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诗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2)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3分)(3)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