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卷共四大题。2、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肉体虽早已腐xi( ) 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qio ( )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k( )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2、古诗文填空。(10分)潮平两岸阔, 。 ,可以为师矣。 ,思而不学则殆。 ,志在千里。. 我寄愁心与明月, 。. ,似曾相识燕归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景象的诗句是: ,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学习要不断从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3、名著阅读。(2分) 伊索寓言中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农夫和蛇”、“狼来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等等,请你再举出一例: ,并说说“农夫和蛇”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4、修改下列病句。(2分)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超过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提高。 5、综合性学习 (3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让我们一起参与环保! (1)环保*警示篇 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小型超市和菜场为顾客提供免费的塑料袋,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拉拢顾客。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些商家? (2)环保小课题*气候篇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科学家近年来绞尽脑汁,构想着种种改造地球的方法。现列举 “异想天开”的生态实验如下:A 垂直农场。将城市的摩天大夏变成水果、蔬菜,甚至粮食的“农场”。B 改善家畜的肠胃。将某种细菌移植于家畜体内,令其不会排放甲烷。C 碳收集器。用特殊的装置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D 造云船。派能将海水制成云的船队云游四海,向空中“播云”。E 人造火山。用火箭、飞机、巨炮,甚至人造火山,将细小颗粒释放到大气里。 依你看,以上所列举的五项“异想天开”的生态试验中,哪一项最有可能成功?请说说你的理由。 (3)环保小课题*行动篇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为保护当地的环境 做点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看云识天气(选文)(10分)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了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6、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2分) 7、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晕”和“华”在外观上的异同。(3分) 8、第节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9、第节划线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二) 我长大了(15分)(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顺。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12)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0、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加括号的词的理解。(4分)(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11、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5分) 12、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3分) 13、简要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 三、古诗文阅读 (2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早梅(4分)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14、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什么时候?简述推断根据。(2分) 15、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河中石兽(14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6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5分)(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 (5)棹数小舟() (6)如是再啮 ()(7)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9)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0)一寺临河干( )17、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译文: _(2)尔辈不能究物理。译文: _(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 _(4)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_(5)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_19、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_ _ (三)攘鸡(7分) 今有人日攘(攘rng:偷)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道:行为)。”曰:“请损(损:减少)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20、请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