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1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2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3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4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单选题1、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运动C. 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 D. 义和团运动2、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是在A. 1851年1月 B. 1853年3月C. 1856年9月 D. 1864年6月3、洪秀全在1851年领导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运动是A. 天地会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C. 捻军运动 D. 义和团运动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金田起义 B. 小刀会起义C. 惠州起义 D. 黄花岗起义5、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A. 资政新篇 B. 原道觉世训C. 十款天条 D. 天朝田亩制度6、太平天国在1853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A. 原道觉世训 B. 十款天条C. 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7、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B. 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C. 以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为中心 D. 以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为中心8、太平天国在后期提出的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A. 原道觉世训 B. 十款天条C. 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A. 海国图志 B. 盛世危言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10、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统筹全局方案的是A. 洪秀全 B. 杨秀清C. 洪仁玕 D. 李秀成11、在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在资政新篇是A.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B. 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C. 以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为中心 D. 以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为中心12、标志太平天国由盛到衰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是A. 长沙战役 B. 北伐失利C. 天京事变 D. 安庆失守1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B.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C.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 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二、多选题1、在1951年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写作了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的A. 原道救世歌 B. 原道醒世训C. 原道觉世训 D. 天朝田亩制度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在早期的主要领导人除洪秀全外还包括A. 杨秀清 B. 冯云山C. 韦昌辉 D. 石达开3、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主要文件是A. 原道觉世训 B. 十款天条C. 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4、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方案建立的理想社会是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D. 无处不平等,无人不欢乐5、1956年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挽救危局而提拔的年轻将领包括A. 石达开 B. 韦昌辉C. 陈玉成 D. 李秀成6、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包括A.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B.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C. 缺乏对外国列强侵华的理性认识 D. 缺乏对列强侵华野心的足够警惕三、简答题1、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3分)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田地分为九等,好坏塔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分)2、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由洪仁玕提出的、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2分)其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4分)四、论述题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在其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分)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且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2分)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的严厉批判及其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2分)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并与英法军队等侵略势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2分)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2分)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3分)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也无法维持内部长久的团结,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3分)此外,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2分) 太平天国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2分)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一、单选题1、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A. 洋务运动 B. 维新运动C. 新政运动 D. 立宪运动2、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A. 奕 B. 桂 良C. 曾国藩 D. 李鸿章3、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机关是A. 江南制造总局 B. 金陵机器局C.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 外务部4、最先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 冯桂芬 B. 薛福成C. 曾国藩 D. 张之洞5、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变法维新以救亡图存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6、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A. 军用工业 B. 民用企业C. 新式学堂 D. 新式海陆军7、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A. 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B.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C. 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8、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是A. 马尾船政局 B. 金陵机器局C. 天津机器局 D. 江南制造总局9、在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的主力是A. 福建水师 B. 广东水师C. 南洋水师 D. 北洋水师10、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都采取A. 官办的形式 B. 官督商办的形式 C. 商办的形式 D. 官商合办的形式8、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A. 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 B. 广东水师的全军覆没C. 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D. 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二、多选题1、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 奕 B. 曾国藩C. 李鸿章 D. 左宗棠 2、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 中学为体 B. 西学为用C. 西学为体 D. 中学为用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包括A. 派遣留学生 B. 兴办近代工业C. 创办新式学堂 D. 建立新式海陆军4、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的重要军用工业有A. 马尾船政局 B. 金陵机器局C. 天津机器局 D. 江南制造总局5、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举办的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A. 轮船招商局 B. 开平矿务局C. 天津电报局 D. 上海机器织布局6、到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有A. 福建水师 B. 广东水师C. 南洋水师 D. 北洋水师7、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是A. 翻译学堂 B. 工艺学堂C. 军事学堂 D. 农艺学堂8、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A. 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B. 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C. 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D.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C. 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D. 顽固势力对洋务运动的多方阻挠三、简答题1、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及其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兴办近代企业,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分)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2分)其目的是在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维持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分)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是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目的是要维持清朝封建统治。(2分)第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面对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压力,洋务派多是在“以夷制夷”的幌子下妥协退让。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2分)四、论述题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以“求强”、“求富”为目标,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3分)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3分)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分)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2分)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一、单选题1、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是A. 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 B. 民族危机的急剧加深C. 人民群众斗争运动的蓬勃兴起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在1895年发起的“公车上书”后成为倡导维新运动旗手的是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谭嗣同3、1898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政治运动是A. 洋务运动 B. 维新运动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4、在19世纪90年代,通过新学伪经考等著作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是A. 严复 B. 康有为C. 梁启超 D. 谭嗣同5、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C. 人类公理 D. 变法通义6、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 C. 人类公理 D. 变法通义7、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A. 严复 B. 康有为C. 梁启超 D. 谭嗣同8、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曾担任主笔的报纸是A. 时务报 B. 民报C. 国闻报 D. 湘报9、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严复主办的报纸是A. 时务报 B. 民报C. 国闻报 D. 湘报10、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光绪皇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建议下设立了A. 天津武备学堂 B. 广州万木草堂C. 长沙时务学堂 D. 京师大学堂11、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A.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C. 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D.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2、1898年3月,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A. 新学伪经考 B. 孔子改制考C. 人类公理 D. 劝学篇13、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而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 康有为 B. 梁启超C. 谭嗣同 D. 严复14、标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是A. 洋务运动 B. 戊戌维新运动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二、多选题1、在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 康有为 B. 梁启超C. 谭嗣同 D. 严复2、19世纪90年代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主要活动是A. 向皇帝上书 B. 著书立说C. 介绍外国的变法 D. 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3、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有A. 新学伪经考 B. 孔子改制考C. 人类公理 D. 变法通义4、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学会有A. 强学会 B. 兴中会C. 南学会 D. 保国会5、19世纪90年代,在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方面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是A. 时务报 B. 民报C. 国闻报 D. 湘报6、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A. 要不要变法 B. 要不要实行民主共和C. 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D.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7、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 康有为 B. 梁启超C. 谭嗣同 D. 严复8、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是A. 谭嗣同、刘光第 B. 林旭、杨锐C. 杨深秀、康广仁 D. 康有为、梁启超9、在中国近代史上,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在于A. 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 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C.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D. 它是一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10、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A. 脱离人民群众 B. 不敢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