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篇宏观经济问题 第十讲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 第十讲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第二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第三节哈罗德 多马模型第四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第五节经济增长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S 库兹湿茨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基础上的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 1 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商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 实际GDP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人均实际GDP增长是较好的衡量 2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3 制度和意识的调整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制度创新才能有效保证技术创新实现 一 含义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 二 特征 产量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人均产量增长率均相当高 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很高 技术进步的标志 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是高的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改变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但很不平衡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 三 经济增长的成本与收益 收益 财富增加了人们的选择的范围 商品总量 就业机会 收入 人们自由空闲 服务 人们生活质量改善 成本 资源 能源 水 的耗竭 环境的污染 人们精神上的高度紧张 制度变迁的适应程度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7 一 决定因素的基本分类1776年Adamsmith 劳动投入量的增加 资本 包括土地和自然资源 投入量的增加 技术进步引起的全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索洛等的数学分析 两边对时间求导 技术创新 管理改进 教育水平的提高 知识 经验的积累 第二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8 二 增长因素的具体分析 生产要素投入量 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提高 资本 包括土地 数量上的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等资源配置的改善 规模的节约 知识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9 丹尼森分析美国1948 1981年间经济增长源泉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0 第三节哈罗德 多马模型 有效需求原理 一 哈罗德模型1 假定 a 社会全部产品只有一种 或用作消费或用作投资 故称一部门增长模型 b 规模报酬不变 c 资本 产量比 K Y 劳动 产量比 L Y 资本 劳动比 K L 保持不变 d 不存在技术进步 资本存量为K 不存在折旧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1 2 三个方程式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2 有保证增长率 这是均衡增长所必需的条件 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 增长所需的引致投资 Gw vr 意愿储蓄率 sd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3 3 自然增长率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4 自然增长率 续 考察Gw和Gn的关系当Gw Gn 意愿增长率超过了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 企业家压缩投资 从而引发停滞趋势 当Gw Gn 意愿增长率尚未达到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 增长不会受阻 企业家扩大生产 出现经济扩张 通胀当Gw Gn 资源充分利用 实现均衡增长 保证充分就业 最理想的状态 G Gw Gn 但很难实现 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效需求 投资意向 劳动增长与技术进步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5 二 多马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6 三 贡献 将凯氏理论动态化 发展了凯氏理论 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 解释经济长期增长条件 强调了资本积累的作用 阐明了国家干预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7 四 此后的发展 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假设 放弃了充分就业的假设 主张逐步增加的失业并不与经济的增长相抵触 认为只要s v n就是一条稳态均衡增长的路径 失业均衡模型改变技术状况的假设 放弃要素比例不变的假设 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资本 产业率可以调整 使得s v n 新古典模型改变关于储蓄率的假设 收入状况变化将导致s的变化 这样就可以保证s v n 新剑桥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8 第四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索洛模型 衡量经济增长GDP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倍数假定 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H D模型中K L固定 要素充分利用 无闲置 H D模型中无此假设 经济处于完全竞争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贡献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19 一 资本积累 索洛模型 资本存量的增长 劳动力的增长 技术进步相互作用影响一国的总产出 1 物品的供求 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0 生产函数说明 1 该生产函数每一点的斜率是资本边际产量k增加1单位y增加MPk个单位2 该生产函数随k增加越来越平坦 表明 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 f k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1 物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 人均消费c 人均投资i由需求方程Y C I导出 y c i 不考虑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1 s y 储蓄率为固定 y 1 s y i即i sy 人均投资 人均储蓄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2 人均产出y 人均消费c 人均投资i 2 资本存量增长与稳定状态 人均投资是人均资本存量的函数i sf k 对于任何一个k0值 产出由生产函数决定 y f k i sf k c 1 s f k k0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3 2 资本存量增长与稳定状态 续1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4 2 资本存量增长与稳定状态 续2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5 例题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6 解答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7 3 储蓄如何影响增长 s1f k s2f k 曲线上移 投资增多 资本存量 折旧量仍未变 i 资本存量逐步增加直到新的稳定状态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8 s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s高 经济就有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 如果s低 经济就有少量资本存量和低产出水平 当政府预算赤字 G 国民储蓄 I 挤出效应 较低的资本存量和较低的国民收入因此 长期预算赤字政策不好经济含义s 加快经济增长 但这只是暂时的 达到新的稳态为止高储蓄率 高资本存量 高产出水平但不能永远保持高经济增长率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29 二 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1 多种稳定状态相比较 决策者的目标 社会的个人福利最大化个人的目标 个人消费 物品和服务 最优 效用最大化 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值k称为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用k gold表示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0 1 多种黄金状态相比较 该图表明 存在一个可以使消费最大化的资本存量水平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 k 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f k 稳定状态的人均产量稳定状态投资等于折旧在稳定状态的人均消费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1 黄金规则资本水平的条件 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资本的边际产量MPk折旧线的斜率是两者在k gold处相等 因此MPk 在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时 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折旧率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2 黄金规则资本水平的条件 续 决策者可以选择一种特定的储蓄率 支持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达到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3 例题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4 2 向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过渡 从资本太多开始 即k k gold政策选择 降低s 以便减少资本存量 直接引起消费 和投资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5 向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过渡 续 从资本太少开始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6 三 人口增长 1 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 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动是 收支相抵的投资 保持人均资本存量不变的投资量 资本折旧 为新工人提供资本的投资量 人口增长减少k的方式是与折旧类似 人口增长通过把资本存量更少地分散到大量工人中而减少k 这个过程称 资本的广化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7 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 续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8 2 人口增长的影响 加入n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39 2 人口增长的影响 续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0 四 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1 劳动效率Y F K L 在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 Y F K EL E 劳动效率 随着技术进步 劳动效率提高 EL 衡量效率工人的人数 L 工人数E 工人的效率 EL 效率工人的数量技术进步 劳动效率E以某种不变的比率增长 引起产出增加 类似劳动力增加一样 劳动扩大型进步 L按n的比率增长 劳动效率E按g增长 效率工人的数量按n g的比率增长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1 2 技术进步时的稳定状态 把技术进步表述为劳动扩大 类似于口的增长符号有所区别 k K L E 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y Y L E 每个效率工人的产出同样可得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2 2 技术进步时的稳定状态 续 收支相抵 投资包括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3 3 技术进步的影响 在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增长率 效率工人的资本k K E L 0效率工人的产出y Y E L f k 0人均产出Y L y Eg总产出Y y E Ln g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4 技术进步的影响 续1 在稳定状态时 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k 不变 稳定的 效率工人的人均产出y不变 稳定的 每个实际工人效率以g的效率增长 实际人均产出按g比率增长 总产出按 n g 的比率增长 可见 技术进步 人均产出持续增长 生活水平长期上升 n只解决新增工人的资本量 g解决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5 技术进步的影响 续2 技术进步改变黄金规则的标准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6 4 促进增长的政策 如何比较储蓄率的高 低 如果经济是在资本小于黄金规则稳态下运行 由于边际产量递减法则 就有 储蓄率评价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7 例子 以美国为例 资本存量约为GDP的2 5倍 资本折旧约为GDP的10 资本收入约为GDP的30 但是目前美国n g 3 可见目前美国经济资本存量大大小于黄金规则存量水平 美国应适当提高储蓄率以提高消费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8 如何改变储蓄率 国民储蓄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49 鼓励技术进步 索洛模型表明 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必定来自技术进步 模型中外生 政策 专利制度给R D减税NSF直接资助大学基础研究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0 五 超越索洛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1 2 其他模型 阿罗模型 边干边学 1962年 罗默模型 知识溢出 1986年 卢卡斯 人力资本溢出 1998年 政策含义 对R D提供补贴 发展教育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2 第五节经济周期理论 扩张为什么结束 经济为什么会走向衰退而不是简单的达到平衡 衰退时决定经济下跌程度的是什么 为什么收缩迟早会结束而复苏会开始 更进一步的研究 要对收入变动的动态分析 这种变动即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 是经济周期理论要研究的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3 1 定义阶段 所谓经济周期 商业循环 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繁荣 生产不断增长 需求日益旺盛 就业日趋充分 物价变动平缓 衰退 过渡阶段 萧条 生产停滞 需求萎缩 严重失业 物价下跌 复苏 过渡阶段 潜在GDP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4 1 定义阶段 续 以上是传统的经济周期定义 另一种定义是 在经济活动的扩张中 仅仅是增长率的减慢或停滞 而不是绝对的减少或倒退形成一个衰退时期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5 2 经济周期的分类 西方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分为长周期 中周期和短周期 1860年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 在法国 英国和美国 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 一书中首次提出经济周期的概念 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连续阶段繁荣 危机 清算平均每个周期约9 10年 这就是中周期 称为朱格拉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6 2 经济周期的分类 续1 1923年 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经济周期实际有大周期与小周期两种 小周期平均长为40个月 大周期包括两到三个小周期 1925年 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在 经济生活中的长波 一书中认为有一种较长的循环 平均长度约为50年左右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7 2 经济周期的分类 续2 熊波特把以上各种观点概括 并根据他自己的创新理论提出 长周期为48 60年 包括6个中周期 中周期为9 10年 包括3个短周期 短周期为40个月 库兹湿茨光波理论 15 25年长期消长过程 平均为20年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8 3 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 外因 战争 革命 政治事件 黄金的发现 新能源的发现 创新 人口增长率 内因 经济体系内投资 储蓄 政府支出 货币供给和企业心理 在内因中 投资与储蓄因素特别重要 因为由此导出的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 被认为是经济周期的根源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59 其他理论 纯货币理论 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 货币数量的增减是银行体系交替扩张和紧缩信用造成的 投资过渡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供给一方生产资料生产过多引起经济周期 货币因素引起的结构失调 新发明 新市场 新发现引起的结构失调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0 其他理论 续1 消费不足论 萧条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 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 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有在于国民收入与分配不平均造成的私人储蓄过渡 心理理论 当任何一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动 引起高涨后 资本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超过合理的程度 于是导致过多的投资 形成繁荣 而当这种过度乐观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被察觉了以后 又变成了合理的过度悲观预期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1 其他理论 续2 创新理论 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 太阳黑子理论 太阳黑子 农业减产 影响到工业 商业 工资 购买力 投资等方面 经济萧条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2 二 乘数 加速理论 乘数理论所观察的是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问题 而加速原理所观察的收入增加引起投资增加的问题 1 加速原理一般来讲 国民收入与资本量之间有一种比例关系 这种资本与生产量之间的比率称为资本 产出比率 亦称资本系数资本 产出比率 资本量 产量如果用v表示资本系数 t为时间 K V分别为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 则有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3 1 加速原理 续1 加速系数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 国民收入 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4 1 加速原理 续2 根据上面的定义 加速原理研究是引致投资自发投资是指由人口 技术 资源 政策等外生因素变动所引起投资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5 加速原理举例 v 2 单位 万元 宏观经济学第十讲 施祖麟 66 加速原理含义 从上例子可以说明加速原理的含义 1 根据加速原理 投资是产量变动量的函数 但是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医师定期考核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度百色平果市马头镇卫生院招聘编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新)
- 酒店礼仪电子培训
- 福建省梅列第一实验学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玉溪市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保定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市清华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新进展
- 互联网金融浅析
- 2026届北京四十四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储能电站安全性评估报告
- 中国大模型落地应用研究报告2025
- ECMO课件大全教学课件
- 肿瘤病人血管通路的选择
- 2025年 北京门头沟大峪街道社区储备人才招募考试试题附答案
- 呼吸机管道安全管理体系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档案公司借阅管理制度
- 药店医保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 单用途卡资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