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亚里士多德c. 爱因斯坦d. 牛顿【答案】a【解析】【详解】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位移 路程 速度 加速度 力 质量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等等;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质量、等等【详解】位移、速度、加速度、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路程、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要能抓住矢量与标量的区别: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能正确区分物理量的矢标性3.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减小b. 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 加速度为0,速度一定为0d. 物体具有加速度,一定要做加速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a.只要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但此时加速度可能是减小的;故a正确;b.速度改变量越大,如果用的时间更长,则加速度可能更小,故b错误;c.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可以静止,也可以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物体具有加速度,若与速度反向,则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4.在车站、机场,常用传送带运送旅客的货物。如图所示,当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 货物对传送带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c. 货物受到三个力作用d. 因货物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答案】d【解析】【详解】acd.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货物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货物相对传送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故ac正确,d错误;b.三个共点力平衡时,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传送带对货物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所以货物对传送带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零时刻开始,连续通过三段位移时间分别为1秒、2秒、3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段位移之比为1:9:36;b. 三段位移末速度之比为1:2:3;c. 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d. 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4:9【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x=at2得,质点在1s内、3s内、6s内的位移之比为1:9:16,则连续通过三段位移之比为1:(9-1):(36-9)=1:8:27故a错误;根据v=x/t可知,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选项c错误,d正确;根据v=at可知,三段位移的末速度之比为1:3:6,选项b错误;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等时间的规律6.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7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ab之间的距离是( )a. 50mb. 80mc. 200md. 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时间的对称性得到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a点的时间为,最高点到b点的时间为,ab间距离为:,故选a。【点睛】对于竖直上抛运动问题,关键要抓住对称性,知道上升和下降时间相等,再由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7.a和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 出发时b在a前5m处c. 5s末两个物体再次相遇d. t0时两物体的距离比t5s时的大【答案】d【解析】【详解】a.由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它们在第3s末相遇,则知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a错误。b.a、b两物体在3s内位移分别为:mm所以:m所以出发时b在a前3m处。故b错误。c.3s末两个物体相遇,由于3s-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所以5s末两个物体没有相遇,故c错误。d.3s末两个物体相遇,由于3-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m即t=5s时两物体的距离是2m,而t=0时两物体的距离是3m,所以t=0时两物体的距离比t=5s时的大,故d正确。8.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斜面倾角3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则拉力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则拉力最小时方向垂直于绳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拉力的最小值为:故选a。9.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圆形直木棍ab、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光滑的圆柱形工件p静止架放在两木棍之间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少许,则工件p再次静止时受到木棍的支持力与原来相比a. 增大b. 减少c. 不变d. 条件不足,不能判定【答案】b【解析】工件原来做匀速运动,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将木棍的间距稍微减小一些后固定时,工件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ncos=g,解得:,可知木棍的间距稍微减小时,减小,cos增大,则木棍对工件的支持力n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置在质量为2m的长木板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木块和木板一起以相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 1=22b. 122c. 132【答案】d【解析】【详解】将木块与木板作为一个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f=32mg;对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可能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132。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1.一个物体在8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撤去其中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25n和30n,其余6个力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可能是( )a. 40nb. 20nc. 4nd. 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于f1、f2的合力的大小存在的规律可知20牛顿和25牛顿两个力的合力应满足。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其余4个力的合力应与f等大反向,所以其余4个力的合力也应满足。显然,只有c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点评:难度较小,充分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变长和对角线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由三角形定则判断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1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 n拉力f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c. 根据公式k,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d. 弹簧的弹力为10 n【答案】ad【解析】【详解】ab.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n/m故a正确,b错误;c. 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弹簧弹力f的变化无关,与弹簧本身有关。故c错误。d. 轻弹簧两端各受10n拉力f的作用,故d正确。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乙均在3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c. 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d. 6s内甲的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12m【答案】cd【解析】【详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而图甲为图像,其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可知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则甲做的不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为图像,其斜率代表加速度,可知其加度速度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乙做的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3s末甲回到出发点,乙此时的正向位移最大,此时距出发点最远,根据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最大距离为:,故b错误;c、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知内与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知内与内,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故c正确;d、内甲的路程为,乙的路程为,故d正确。【点睛】对于速度-时间图象往往根据“面积”求位移,根据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求路程,而位移图象能直接求出位移,要分析运动情况,根据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求路程。1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着斜面体b,物体a置于斜面体b上,二者均保持静止。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物体a,地面对斜面体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用n1、f1表示,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用n2、f2表示。若f逐渐增大,a、b始终静止,则此过程中a. n1一定不变b. n2一定不变c. f1一定变大d. f2一定变大【答案】bc【解析】【详解】ac.对a和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m)g、支持力n1、推力f和地面的静摩擦力f1,由于两物体相对地面始终保持静止,故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设斜面倾角为,根据平衡条件,有:竖直方向:n1+fsin=(m+m)g水平方向:fcos=f1当推力f变大时,f1变大,支持力n1减小;故a错误,c正确;bd.以a为研究对象,沿斜面方向,如f大于物体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增大,f2增大;如f小于物体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增大,f2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垂直斜面方向,n2=mgcos,大小不变,故b正确,d错误。故选:bc二、实验题15.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ob绳的拉力为f1,oc绳的拉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每次都把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且保持f1的方向不变,增大f1,则f2一定减小b. 若每次都把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且保持f1的方向不变,增大f1,则f2一定增大c. 在实验中,应使拉力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d. 实验中需要使用量角器测量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答案】c【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若开始时f2与f1夹角为锐角,则每次都把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且保持f1的方向不变,而增大f1,则f2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b错误;在实验中,应使拉力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选项c正确;实验中不需要使用量角器测量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选项d错误;故选c.16.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 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有 4个计时点未画出,依照打点的先 后顺序依次编号为 1、2、3、4、5、6、7 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0cm,s 2=1.91cm, s 3=2.38cm,s 4=2.92cm,s 5=3.41cm,s6=3.89cm(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实验过程中应_。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2)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_s;(3)利用逐差法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_m/s2;(4)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 6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v6=_m/s【答案】 (1). a (2). 0.1 (3). 0.503 (4). 0.365【解析】【详解】(1)1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样可以尽量在纸带上多打点,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同时为了使打点更稳定,减小误差,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a正确,b错误;(2)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3)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则有:代入数据解得:a=0.503m/s2;(4)4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6的瞬时速度,则有:,代入数据解得:m/s。三、计算题17.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以12m/s的速度行驶,汽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问:汽车开始刹车后5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多少?【答案】24m【解析】【详解】汽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s说明汽车在4s末已停止运动,速度为零所以汽车开始刹车后5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等于汽车开始刹车后4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根据位移公式有:m18.如图所示,质量为m=11.0kg的木块在拉力f=5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f与水平面的夹角=37。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g=10n/kg,cos37=0.8,sin37=0.6)【答案】0.5【解析】【详解】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平衡有:fcos=f,竖直方向上,n+fsin=mg,f=n,联立解得:=0.5.【点睛】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合力零,分别列方程,求解动摩擦因数19.一只懒猫看到一个花盆自上而下下落,花盆经过某窗户的过程中,在猫视野内的总时间为0.4s,窗户高度为2.0m,设花盆下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1)花盆下落位置距离窗户上沿的高度为多少?(2)若窗户下沿距离地面高度为6m,则花盆经过窗户后还需要多长时间落地?【答案】(1)0.45m (2)0.6s【解析】【详解】(1)物体下落到窗户上沿时的速度为,下落的高度为h.则通过窗户: ,窗的高度为 ,由式代入数据可得: (2)设花盆经过窗户后还需要时间落地从窗户上沿到地面 解得: 故本题答案是:(1)0.45m (2) 【点睛】通过窗户的过程做有初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根据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下落位置距离窗户上檐的高度20.在竖直墙壁的左侧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abcd,在墙壁和正方体之间放置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光滑球,正方体和球均保持静止,如图所示。球的球心为o,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正方体的边长ar,正方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g已知,并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正方体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n1、n2分别是多大?(2)若=45,保持球的半径不变,只增大球的质量,为了不让正方体出现滑动,则球质量的最大值为多少?(tan45=1)。(3)改变正方体到墙壁之间的距离,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体态问题课件
- 综合写字楼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数控铣床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中国证卡打印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主扇风机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陈皮茶饮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家畜饲养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航空油料员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无糖压缩饼干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玻璃及玻璃制品成型工(浮法玻璃成型工)实操任务书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课件讲义
- 减刑假释工作 全国获奖
-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与生理
- 西游记西游记
- RB/T 303-2016养老服务认证技术导则
- GB/T 32227-2015船用工作救生衣
- GB/T 22258-2008防伪标识通用技术条件
- GB 38454-2019坠落防护水平生命线装置
- FZ/T 01082-2017粘合衬干热尺寸变化试验方法
- 3、《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电视资料部分》标准设计及应用说明【精选文档】
- GB∕T 30074-2013 用电化学技术测量金属中氢渗透(吸收和迁移)的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