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言字词2、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3、掌握文章内容,学习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4、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初步体验插叙的作用方法与过程目标1、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2、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厚底蕴,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2、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杨修、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两人之间的矛盾2、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难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法学法】1、阅读导读法:抓住题目“杨修之死”的“死”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2、比较阅读法:寻找小说与史料的不同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3、质疑释疑:激发学生质疑,探索杨修死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渲染氛围 1、 导语:由三国中的人物诸葛亮作为智者的化身进行导入 2、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其主要成就在于塑造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众多英雄形象 3、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无末明初小说家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 4、人物简介: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发人(问南灵宝)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辑的七则故事中关于杨修的就占了四则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疱(po)官 主簿 ( b ) 鸡肋 ( li ) 谮(zn)害晌午(shng ) 惇(dn) 绰(cho)刀 佯(yng)怒恃才放旷(sh kung )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A、要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首先要深入研究标题本文的标题是“杨修之死”,可以看出它的内容吗?其次是抓关键字,标题的关键字是“死”,那杨修是怎么死的?惑乱军心明确这只是借口,被杀的导火线 B、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原来杨修为人恃才犯旷,数犯曹操之忌 C、课文写了杨修犯了曹操之忌哪几件事?(请用小标题分别概括)在这些事件中,曹操有什么心理反应?(用文中的话回答)改建花园门、分食一盒酥、梦中杀人、告发曹丕、教植斩吏、教植作答惑乱军心D、这几件事情的行文顺序能否变动?不能从时间顺序看是倒叙,但从“曹操进兵犹豫不决杀杨修进兵失败班师”的过程中,杀杨修是事是按顺序来写的因此,从篇章结构上看,杀杨修前的六件事,要当插叙对待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A.通过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杨修:恃才放旷、才思敏捷、伺察敏锐、卖弄才华、轻率大意、无视军纪、目中无人(恃才)(可举例说明)曹操妒贤嫉能、残忍歹毒、表里不一、虚伪多疑、刚愎自用、阴险狡诈(忌才) B、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奸雄”之称,从文本中能看出他的奸吗?(一奸:借故杀人;二奸:不让人识破心机;三奸:惠善后) C、(过渡)这两种性格互相冲突必然导致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结局,曹操终于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通过事件叙述,两位历史人物跃然纸上,如此鲜明,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他们立起来的呢?明确:刻画人物用描写的方法,一般是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写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但本文刻画人物,用的是典型事例,能展示出最关键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特点一个人的性格,往往能从他所做之事表现出来通过叙事,可以反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D、比较: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中的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向唯才是举,胸襟广阔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到一定的作用他领导的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用多的战役他善诗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后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文本中的曹操是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不能与历史相提并论因此,我们看历史人物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不能片面去理解 五、拓展延伸思考: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那一种?还有不同观点吗?试作说明1、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2、曹操妒嫉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3、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 所以杀了他4、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 曹操,所以被杀六、总结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杨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