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三家子中学 唐秀辉一、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这首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本课作者和“词”。通过预习,掌握本课重点字词能力目标: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文章大意。通过反复朗诵,体会词的音韵美、意境美。(重点)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在困境中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重点、难点)三、教学方法:1、(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课外查找资料,自主探究,拓展迁移等。(2)诵读品味法: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情境熏陶法:通过配乐朗读和歌曲欣赏,让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意境美。2、教具准备:PPT课件3、学时安排:1教时。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一生口头作文感恩明月,师生赏析。(二)、导语设计:同学说有关明月的诗词名句。 同学们,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小楼吹笙有月,芦花深处有月,诗人都爱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美丽的词水调歌头,(板书课题、作者)(三)、了解“词”交流作者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出示相关课件):1. 课件出示有关“词”的介绍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今四川眉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肆意,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本词选自东坡乐府笺。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夜,当时苏轼被贬为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七年不曾相见。苏轼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此篇。 (四)预习检测1. 注音: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 不胜寒( )2.解词: 把酒: 宫阙: 今夕: 归去: 琼楼玉宇: 不胜寒: 弄清影: 何似: 朱阁: 绮户: 长向 : 但愿: 婵娟:(五)学生听配乐朗读水调歌头(六)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默读全词,结合注释,感知词意。 水调歌头(翻译)上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只是恐怕那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分外严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跳舞,(我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月宫里)哪比得上在热闹的人间。下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找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之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情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只愿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2、联想想象,感悟情境。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词的意境描绘出来。丙辰年(1076年)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夜色渐渐的深了,月亮还是那般明亮,他回到了房里准备休息。只见那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又慢慢贴近雕花的窗户,却照得我无法入眠!他想:那可人的月亮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又圆又亮?哎!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既然如此,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吧!3品味词句,体会词情。思考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两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思考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体现作者怎么样的复杂情感?思考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绪?思考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无眠”谁?为什么无眠?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思考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怀?思考6:“此事古难全”一句“此事”指什么事?面对这无法改变的现实,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胸怀?(七)学生汇报交流合作学习中的内容。(八)课堂小结。本词上半阙写饮酒问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半阙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探求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进而表达对离人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出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九)欣赏歌曲水调歌头(十)拓展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